周 晨,王守富, 刘萧萧
(1.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心内科,河南 郑州 450004;2.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级硕士研究生,河南 郑州 450046)
一般认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Hcy)高于15 μmol/L时,即可认定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yperhomocysteinemia, HHcy)[1]。目前HHcy主要与遗传基因和饮食有关,研究显示,MTHFR rs1801133和rs9651118基因型与总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相关[2]。引起HHcy的主要原因还包括高蛋氨酸饮食、维生素缺乏[3]等。国外研究[4]显示,男性Hcy水平高于女性,且与年龄、吸烟量呈正相关。研究表明,HHcy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5],能够损伤血管内皮,明显引起血压升高[6-8];此外Hcy水平还与血小板的聚集具有相关性[9],这些因素能够直接导致或促进高血压的发生及靶器官的损害。
H型高血压与中医学“眩晕”“头痛”“风眩”“脉痹”等病机相关,本虚标实。随着中医药临床应用经验的积累和科研的不断发展,中医药治疗HHcy发挥了有效的作用。
中医学家认为其病因为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先天不足、气血精亏[10]。《素问·至真要大论篇》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认为眩晕发病属肝所主。《丹溪心法》指出“无痰不作眩。”《诸病源候论·痰结实候》载有“痰水积聚, 在于胸腑, 遇冷热之气相搏, 结实不消, 故令人心腹痞满, 气息不安,头眩目暗。 ”《灵枢·海论》记载“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懈怠安卧。”可见,该病的发病与肝、脾、肾密切相关。
目前H型高血压辨证分型无准确标准,大多学者参考2002年郑筱萸主编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1]中原发性高血压的辨证分型并结合2008 版《高血压病中医诊疗方案 (初稿)》[12]。王强等[13]的研究表明:H型高血压的主要证型为阴虚阳亢型。唐娜娜等[14]对H 型高血压患者200例进行分型,结果显示肾虚血瘀型患者比例较高。闫翠等[15]对144例H型高血压患者分型并分析后发现:H型高血压患者中最常见的证型为痰湿壅盛证和阴阳两虚证。赵锋等[16]研究了原发性高血压分期及中医证型与血浆Hcy的关系,结果表明:血浆Hcy水平显著增高可作为中医证型气虚痰浊型的辨证指标,而老年患者及久病患者则主要以气虚血瘀为主要证候。另有研究[17]显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发生多与中医的痰浊、血瘀因素密切相关。朱丹溪的“窠囊”之说认为:“痰和瘀均为阴邪,同气相求,既可因痰生瘀,亦可因瘀生痰,形成痰瘀同病。”一方面,痰浊在体内聚积日久,阻碍气血运行则成瘀血;另一方面,瘀血内阻,阻碍水津不散,酿生痰湿。痰浊、瘀血相互影响,既可互为病理因素,又可互为病理产物。可见,痰浊、血瘀是H型高血压发病的主要病机。
2.1.1 化痰祛瘀法
陈琳等[18]将痰瘀互结H型高血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均服用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组联合芪蛭消风汤(黄芪30 g、当归10 g、赤芍10 g、地龙30 g、川芎10 g、红花5 g、桃仁10 g、山楂30 g、水蛭3 g、瓜蒌10 g、半夏10 g、制首乌30 g),疗程8周,结果:治疗组降压总有效率和Hcy水平均优于对照组。沈立等[19]给予两组H型高血压痰瘀互结型患者贝那普利联合辛伐他汀等降压、降脂的基础性治疗,此外,治疗组加服活血潜阳方(丹参15 g、水蛭10 g、钩藤15 g、石决明15 g、山楂15 g、桑寄生15 g、怀牛膝10 g),2周为1个疗程,观察6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的血压、Hcy控制情况均明显好于对照组。李淑玲等[20]证实益气活血方(黄芪30 g、当归15 g、川芎10 g、地龙10 g、水蛭10 g、天麻10 g、川牛膝30 g、葛根30 g) 治疗H型高血压效果明显。
2.1.2 祛湿降浊法
郝振华等[21]以依那普利叶酸片联合化浊通络汤(半夏9 g、白术15 g、天麻15 g、茯苓10 g、甘草9 g、橘红15 g、桃仁9 g、红花9 g、川芎10 g、赤芍9 g)治疗H型高血压,结果显示血压、Hcy下降水平,中医证候积分均优于单用西药组。庞华英[22]运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H型高血压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降低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王金玲[23]研究发现健脾化痰汤联合西药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H型高血压痰湿壅盛证型,降血压及降低 Hcy水平明显优于单用西药组。季晓霞等[24]自拟眩晕1号方(白术18 g、天麻18 g、制半夏18 g、川芎18 g、钩藤20 g、茯苓20 g、石决明20 g、牛膝 20 g、陈皮12 g、生甘草6 g)治疗痰湿壅盛型H型高血压,控制血压和Hcy具有明显效果。
2.1.3 平肝潜阳法
王艳辉[25]以加味天麻钩藤饮联合培哚普利片治疗阴虚阳亢型H型高血压,较好地控制了Hcy及炎症因子。王强等[26]采用天麻钩藤饮联合福辛普利治疗H 型高血压阴虚阳亢证,结果:治疗组在降压和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方面优于单用福辛普利组。郑淑萍等[27]的研究显示:强力定眩片(天麻、杜仲、杜仲叶、野菊花、川芎)可明显改善肝阳上亢型H型高血压患者症状,降低Hcy水平。
2.1.4 补肾活血法
王震[28]发现补肾和脉颗粒(生黄芪30 g、黄精15 g、桑寄生15 g、淫羊藿30 g、杜仲15 g、女贞子15 g、牛膝15 g、泽泻15 g、川芎12 g、当归15 g、地龙10 g)能有效降低H型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及Hcy水平。刘粉叶等[29]证实,益肾活血胶囊可明显降低血浆Hcy水平。
2.1.5 逐瘀化热法
王俅俅等[30]发现黄连温胆汤在有效降压的同时还可降低同型半胱氨酸、血脂。另有临床报道[31]提出:清热化瘀汤能够一定程度降低Hcy水平。
除以上辨证施用方药或中成药降低血Hcy外,单味中药或单味中药提取物也能获效,如中药山楂有消食开胃、活血化瘀的作用。陆素琴[32]通过分析大鼠血浆Hcy发现,给予山楂颗粒的实验组血Hcy水平明显比对照组降低。胡德奇等[33]通过给大鼠灌胃给予高蛋氨酸食物,建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动物模型,再进行实验对照研究,最终得出结论:苦碟子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诱发的动脉粥样硬化具有预防作用。
中医药针对H型高血压的治疗,除了口服用药之外,尚有耳穴贴压、中药足浴、穴位贴敷、针灸治疗等中医特色治疗,临床上在改善患者症状方面发挥了较好的疗效。
由上可知,中医药对于H型高血压患者血压及Hcy的控制有较好疗效。临床中,该病多兼他邪,病情变化较为复杂,故应审证求因、标本兼治,在活血化痰治疗的基础上,同时考虑到气血、阴阳、寒热、虚实八纲辨证,方能发挥良效[34]。 H型高血压不仅会影响动脉内皮功能,还会对机体血流动力学、心脏功能等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预防并治疗H型高血压是必要的。原发性高血压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我国目前约有1.8亿人患有高血压,其中约有75%的患者为H型高血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为心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也是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且高同型半胱胺酸血症和高血压共同作用进一步提高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35]。因此,H型高血压的预防和治疗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降低病死率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目前治疗H型高血压的西医用药比较局限,常规给予叶酸联合维生素治疗,近年来采用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而中医药在治疗H型高血压方面尚有较大的发展前景和空间,可以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