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反复性肠梗阻临证经验

2019-01-05 23:09:27莉,周
中医研究 2019年5期
关键词:肠梗阻胃肠道胃肠

焦 莉,周 淼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8)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简称慢阻肺)是一种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该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除咳嗽、咳痰、胸闷、气喘等呼吸系统症状外,还多伴发腹胀、便秘、厌食等胃肠道症状,易发生肠梗阻,因此,临证时对于慢阻肺患者,要密切关注胃肠道症状。由于引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反复性肠梗阻的病因不同,临证中采用对因、对症及中西医辨证治疗,可取得一定疗效。现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反复性肠梗阻的临证经验介绍如下。

1 病 因

1.1 心功能不全导致胃肠道瘀血

慢阻肺患者由于持续气道阻塞,导致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常出现肺动脉高压,此时肺循环阻力增加,右心负荷加重,久之可出现右心功能不全[1],引发肝瘀血,使腹腔静脉回流受阻,出现胃肠道瘀血,胃酸及消化酶分泌减少,影响胃肠黏膜细胞正常新陈代谢,使胃肠蠕动减缓,最后导致肠梗阻。

1.2 慢性缺氧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

慢阻肺患者易合并低氧血症,胃肠道缺氧减慢胃肠黏膜细胞正常新陈代谢,胃肠道蠕动排空亦减慢,出现肠梗阻。部分患者经解痉平喘等药物治疗或无创通气治疗后,缺氧可得以纠正,此时钾离子易进入细胞内导致一过性低钾血症,又会出现低钾性肠麻痹,导致麻痹性肠梗阻[2]。

1.3 张口呼吸导致胃肠积气

慢阻肺患者由于反复出现胸闷、气喘,多张口呼吸,故气体在进入呼吸道的同时有部分进入消化道,易出现胃肠积气。特别是需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慢阻肺患者,当气道峰压>30 cm H2O时,超过贲门环的压力屏障,气体可经食道进入胃肠[3];若患者配合能力差,佩戴面罩时张口呼吸更容易将气体吞咽到消化道,加重胃肠积气,出现肠梗阻。

1.4 膈肌疲劳导致腹腔容积及压力改变

膈肌位于胸腹腔之间,封闭胸廓下口,是中央部较平坦两侧向上隆凸的穹窿形薄肌,是人体最大的呼吸肌,静息状态下做的呼吸功约占全部呼吸肌的60%~80%[4]。慢阻肺患者由于长期肺气肿导致桶状胸,从而使膈肌功能下降,导致腹腔容积减小,肠道受压、壅滞而发生肠梗阻。另一方面,患者长期缺氧,膈肌需增加收缩力以保证肺泡通气,从而出现膈肌易低平、厚度变薄及膈肌活动幅度减小等特点,膈肌肌力和耐力降低[5],最终导致膈肌收缩力度下降,膈顶下移幅度在吸气过程中较正常人小,腹内压降低,出现肠梗阻。

1.5 抑郁导致胃肠激素失衡

慢阻肺患者因病程长,反复急性加重,活动耐力、劳动能力降低,严重者不能生活自理,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及社会活动,同时由于多次住院治疗,家庭经济负担较重,易产生消极情绪,故易出现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6-7]。研究[8]发现:消化道功能与情绪有明显的相关性,紧张、焦虑或抑郁等情绪改变可减慢胃肠道消化动力,抑制胃肠道消化液的分泌,减慢胃肠蠕动。姜俊等[9]对比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后血浆胃泌素、胃动素含量,结果发现:治疗组治疗前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抑郁症患者血浆胃肠道激素分泌或合成紊乱,可使胃肠道激素平衡失调,影响其生理功能的正常发挥,减慢胃肠蠕动,严重者可出现肠梗阻。

1.6 运动减少导致胃肠蠕动降低

慢阻肺患者生活能力及活动耐力均下降,卧床或静坐时间增多,活动量减少,此时患者胃肠蠕动减慢;部分长期卧床患者由于床上排便不习惯或无力排便,粪便在其肠管内停留的时间延长,可导致其肛门无排气、排便,发生肠梗阻。

1.7 药物影响

药物对慢阻肺患者的影响也较大,常见如抗生素、质子泵抑制剂、茶碱类等。慢阻肺患者多免疫功能下降,营养状况较差,反复感染急性加重,故经常使用抗生素,易造成肠道菌群紊乱,肠黏膜屏障功能受损,导致胃肠道消化吸收能力下降。若合并反酸等胃肠症状,常使用制酸剂如奥美拉唑等,降低胃液酸度,有利于细菌繁殖,细菌下移至肠道引起感染。研究[10]发现:磷酸二酯酶对肠道平滑肌具有松弛作用;茶碱为非选择性磷酸二酯酶(PDE)抑制剂,影响肠内容物在小肠内通过时间,长期口服茶碱易导致便秘的发生。以上药物均可增加肠梗阻的发生机率。

2 治疗方法

肠梗阻在慢阻肺患者中发病率高,而其病因多样,需要引起临床医师重视。对于其治疗,更应做到早期预防,减少其发病率。

2.1 详询病症,仔细查体

对于老年慢阻肺患者,一定要详询病史、症状,注意患者有无腹胀、腹痛、呕吐等胃肠道症状,以及精神心理状况、用药史等;观察患者的营养状态、腹部体征,如有无腹部包块,有无肠型、蠕动波,特别要注意听诊肠鸣音的变化。

2.2 重视腹部影像学

伴腹胀的患者,虽有正常排便、排气,但高位性肠梗阻也会正常排便、排气,故针对腹胀患者可早期行腹部影像学的相关检查,如腹部平片、腹部CT等检查。

2.3 中西医疗法

确诊为肠梗阻后,若为绞窄性肠梗阻者,需及时进行手术;若为非绞窄性不完全性肠梗阻者,可行保守治疗,如明确病因,注意原发病的治疗,同时禁食、胃肠减压,注意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

此外,重视中医药的治疗。肠梗阻病变虽在肠,但与肺、肝、脾、肾等相关,临床应辨证治疗。如:肺与大肠脏腑阴阳表里相偶,通过经脉相连,正如《灵枢·本输篇》所载“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上隔属胃……”,因此,对于慢阻肺合并肠梗阻者可采用通里攻下之法以解除腹胀、便秘,使邪有外泻之机,同时增加胃肠蠕动,促进排便、排气,有效降低腹内压,降低膈肌阻力,使气体交换和二氧化碳排除顺利进行,进而改善呼吸功能,达到肺肠同治的目的。值得注意的是,运用通下法时应注意除寒下、峻下外尚有温下、润下、补益通下等下法,不必拘于一方一药。除通下法外,还可采用培土生金即健脾益肺之法[11],通过调整胃肠功能,健运脾胃以腐熟水谷、化生精微,濡养全身。临证还有肝气郁结、肾气亏虚等证型,可分别采用疏肝解郁、补肾益气等法。给药途径除常规中药口服外,还可采用灌肠治疗,并配合温针灸、吴茱萸热奄包等中医特色疗法,以达到通腑行气的目的。

2.4 重视中西医肺康复

对于肠梗阻的发生,除对症治疗外,还应做到早期预防,重视肺康复,以期能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慢阻肺的康复治疗有中医康复、运动康复等。

中医康复包括药膳、茶饮、中药膏方等。根据体质辨识,平素可常食百合茯苓薏米粥、人参虫草粥、当归田七乌鸡汤、牛百叶萝卜汤等药膳,达到益气健脾、活血化瘀等目的;注意适量饮水,保证摄入足量的膳食纤维,如胡萝卜、芹菜、蘑菇等富含纤维素的食物;还可选用黄芪、百合、川贝、西洋参等水煎代茶饮,或常服补肺膏、补肺健脾止咳膏、补肾纳气平喘膏、秋梨川贝膏等膏方。

慢阻肺患者由于活动耐力逐渐下降,长期静坐或静卧,故易出现肠梗阻等。此时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适当进行康复锻炼,改善膈肌功能,增加活动量、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如:体外膈肌起搏治疗通过体表电极刺激膈神经,提高膈神经的兴奋性,增加膈肌收缩,使膈肌活动幅度增加,改善膈肌功能[12-13];四肢联动训练是集有氧训练、阻力运动、耐力运动、力量运动、灵活性运动和协调性运动于一体的综合性运动疗法,能够使患者的骨骼肌得到拉伸,增强肌力,提高肺功能水平,增加患者的运动能力。根据患者情况还可采用其他康复锻炼,如体外反搏治疗、呼吸导引操、弹力带操、八段锦、太极拳、快走、慢跑及腹式呼吸、缩唇呼吸等。

2.5 其他预防措施

适当口服肠道菌群调节剂如双岐三联杆菌等,通过调节肠道发酵菌及其他细菌的比例,降低肠道pH值,促进肠蠕动。

重视心理治疗:对慢阻肺患者应加强健康教育,进行心理疏导,及时干预患者的认知行为,根据情况选用抗焦虑、抑郁药,必要时请精神心理专科医生会诊。

3 病案举例

患者,男,64岁,2017年4月20日初诊。主诉:反复咳嗽、胸闷、气喘17年,加重2 d。患者既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史。现症:咳嗽,咳白黏痰,难咯,胸闷,气喘,动则加重,头晕,头痛,反酸,烧心,口干,乏力,纳眠差,神志清,精神差,二便调,舌质暗红,苔白腻微黄,脉沉。体征:双肺呼吸音弱,可闻及明显干湿啰音。西医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中医诊断:肺胀,辨证为痰热瘀肺证。给予抗感染、解痉平喘及对症支持治疗,1周后患者咳嗽、胸闷、气喘等症状缓解,但突发腹胀,饮食后加重,伴便秘。腹部平片检查示:肠道内可见气液平面。西医诊断:高位性肠梗阻。中医诊断:肠结,辨证为气滞痰瘀证。治宜通腑行气,化痰祛瘀。嘱患者禁食,同时给予大承气汤加减(大黄、枳实、芒硝、厚朴、桃仁、清半夏、赤芍)灌肠、吴茱萸热奄包、温针灸腹部等通腑行气。治疗1 d后,患者腹胀症状明显缓解。然后采用膈肌起搏治疗、四肢联动训练、体外反搏治疗、吸气肌训练等康复措施,患者症状控制,病情稳定后出院。

按 本例患者症状以腹胀、便秘为主,结合其舌脉,辨证为气滞痰瘀证,病位在肺、胃、肠,病理因素主要为热、痰、瘀,治疗以通腑行气、化痰祛瘀为主。因患者进食较差,故治疗以外用为主,选用吴茱萸热奄包外敷腹部。吴茱萸味辛、苦,有散寒止痛、疏肝理气之效,局部外用可促进胃肠蠕动,缓解腹胀,加快胃肠功能恢复。同时配合大承气汤加减灌肠。大承气汤出自《伤寒论》,方中大黄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枳实破气消积除痞;芒硝清热除湿;半夏降逆,燥湿化痰;赤芍清热,活血祛瘀;厚朴燥湿除痞,降逆平喘。诸药合用,共奏通腑行气、化痰祛瘀之效。通过保留灌肠之法,使药物直达病所,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4 小 结

慢阻肺合并反复性肠梗阻发生率高。目前,西医治疗方法主要为胃肠减压、胃肠动力药物、外科手术治疗等。针对该病病因、病症采用中医药对因、对证治疗,可有效缓解症状,有一定的临床疗效。然而,慢阻肺合并肠梗阻的中医药治疗目前存在治疗方法个体化较强、尚无大样本的研究等问题,临床需进一步探索研究其治疗方法。

猜你喜欢
肠梗阻胃肠道胃肠
体外仿生胃肠道模型的开发与应用
科学(2022年4期)2022-10-25 02:43:06
粘连性肠梗阻,你了解多少
医学概论(2022年3期)2022-04-24 16:38:34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价值
你的心情决定胃肠的健康
基层中医药(2020年4期)2020-09-11 06:30:30
药膳调治胃肠型感冒
基层中医药(2018年9期)2018-11-09 01:20:42
护理干预在无痛胃肠镜术中的作用
连花清瘟胶囊致胃肠道不良反应1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粘连性肠梗阻36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与护理肠梗阻2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