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连帅
海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海南 海口 570203
大健康产业是以维护和促进人民群众健康为目的,全社会从事健康服务和健康产品生产经营等活动的集合,主要包括健康服务业、健康产品制造业、健康农林牧渔业以及跨界融合形成的健康新业态等。大健康产业覆盖面广、产业链长、发展潜力大,是助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探索实现更高质量和效率、公平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中药大健康产业是以中药工业为主体、中药农业为基础、中药商业为枢纽、中药知识创新为动力的新型产业,形成了包括中药相关产品研发、生产、流通、销售在内的跨行业、跨区域、跨国界的中药产业链[1-2]。2016年,海南省政府将健康产业列为支柱产业之一。2019年1月初,海南省出台了《海南省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5年)》[3],将中药产业作为重点领域发展。本研究采用SWOT(Strength优势、Weakness劣势、Opportunity机遇、Threat威胁)分析法,探讨海南中药大健康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并基于此提出海南省中药大健康产业发展的路径。
1.1.1 地理环境优势 海南省是中国最南端的省份,海南岛是海南省主要陆地岛屿,南北长约300 km,东西长约180 km,面积33 900 km2。海南省也是中国唯一的热带岛屿省,属于海洋性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22~26 ℃。海南全岛年平均降雨量在1600 mm以上,“东湿西干”明显,被称为“健康岛,长寿岛,无疫区和健康养生养老、旅游度假的天堂”。海南省也是我国热带森林面积最广、覆盖率最高的地区,天然森林面积达6700 km2,人工热带林业用地达13 300km2。从地理环境来看,海南省具有发展中药农业和第三产业的良好资源条件和天然优势。
1.1.2 物种资源优势 海南省药用植物极为丰富,具有“天然药库”“南药之乡”的美誉。根据现有的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工作数据显示,海南省蕴藏药用植物达2500多种;其中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中药材有500种,位居全国前列。据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显示,220种重点野生中药材品种资源蕴藏量达169.87万吨,其中较为丰富的有白茅、楝、九节、荔枝、三桠苦、白背叶、苍耳、粗叶榕、簕欓花椒、薏苡仁、余甘子、白花蛇舌草、青葙、草豆蔻、木贼、木棉、蓖麻、海金沙、山芝麻等。有中药材蕴藏量记录的屯昌县有99种,琼海市69种,万宁市57种,陵水县55种,东方市47种,昌江县45种,文昌市45种,乐东县40种,保亭县39种,儋州市38种,定安县31种,琼中县28种,白沙县24种,澄迈县23种,海口市19种,三亚市16种,临高县16种。
1.1.3 民族医药优势 黎族是海南省特有的少数民族,黎族人民长期在海南生活、生产所积累的宝贵医学经验即“黎药”。黎药是我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黎族人民在其特定的生活环境中选择可作药用的植物,了解其药性及疗效,对症下药,在黎药的性味、采集、加工和使用上具有全面而独特的认识。据统计,黎族的传统药物有800余种,常用草药有300多种[6]。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显示:海南省黎族药用植物资源389种,隶属于112科302属,其中被子植物97科288属372种;蕨类植物12科12属15种;裸子植物2科2属2种。这为海南的中药研发和创新提供了丰富源泉。
1.1.4 海洋资源优势 海南省的海洋面积居全国首位,海洋药资源开发潜力巨大。根据现有第四次海南省中药资源普查工作数据显示,陵水—三亚沿岸区域有海洋动物药61种,海洋植物药5种,海洋矿物药1种;东方—临高沿岸区域有海洋动物药58种,植物药6种;琼海—万宁沿岸区域海洋动物药57种,海洋植物药5种;文昌沿岸区域有海洋动物药50种,海洋植物药9种。此次共调查海南岛沿岸区域海洋药资源69种,其中海洋动物药58种,海洋植物药11种,海洋矿石药1种。
1.2.1 中药资源大品种开发滞后 一是海南中药“大品种”繁多,疗效不同,且具有多味配方的特点,因而相对难以形成规模;二是南药大部分大品种为木本,生长周期较长,农户种植的积极性不高,不利于南药产业化发展;三是目前海南省南药科研开发力量基础薄弱,资金、人才缺乏。如胆木浸膏片、胆木注射液等每年销售额近1亿元,沉香、降香种植规模较大,但缺乏后续产业跟进。槟榔、益智等“四大南药”均缺乏后续深加工跟进,与我国其他地区大品种动辄几亿、几十亿的产业规模差距较大。
1.2.2 科研力量薄弱 目前海南省从事南药研究的专门机构屈指可数,主要是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海南分所及海南省药物研究所两家单位,另外海南大学、海南医学院等几所院校或科研单位有部分人员从事南药研究。据统计,全部从事南药研发人员不足200人,相关研究人才急缺[8]。海南省有2500多种药用植物资源,还有非常丰富的动物药、海洋药资源。但目前开展过研究的较少,研究内容多集中于简单的产品开发,研究不系统、不深入,研究基础薄弱问题亟待解决。
1.2.3 南药特色产品开发滞后 海南为我国唯一典型热带岛屿,南药资源极为丰富,但南药特色产品开发严重滞后。如枫蓼肠胃康片剂是为数不多的从海南民间验方中开发而来的产品。该品种海南省几个企业都在生产,因后续投入研究较少,存在产品单一、剂型较少的问题,发展前景堪忧。益智作为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质之一,在海南省种植规模较大,但省内开发加工为产品的甚少。“四大南药”之首的槟榔主要在湖南进行深加工,南药旅游产品少之又少。
1.2.4 南药产业链不完整 目前海南省南药产业初具规模,但存在种植、初加工、销售、深加工等衔接不畅,相互之间各自为战,不能形成规模效应的情况。海南省最大种植规模的槟榔90%以上在湖南加工。沉香全省种植面积约3333 hm2,其中依托深加工企业种植基地不到660 hm2。还有降香、牛大力等都不能与深加工、销售等有机结合,产业链条不完整,严重制约着海南省南药产业化进程[9]。
1.3.1 国际旅游岛建设促进中药健康产业新业态发展 健康旅游业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而以中药种植和观光为主的中医药健康旅游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迎来了大好时机。《海南省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要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促进中医药服务与旅游业相结合,创建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打造以中医养生保健服务为核心,融中药材种植、中医医疗服务、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为一体的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7]。《海南省健康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南药药材种植规模化标准化水平显著提高,以南药、黎药和香料为突破口,研发中医药养生保健产品,形成产值达700亿元种植规模大、产业链长、技术支撑强的南药芳香药大品种,培育药香两用特色芳香型和药食同源保健型南药产品,树立海南中药‘香岛’和‘健康岛’品牌”[3]。上面两个规划可以看出,中药健康产业随着海南省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推进迎来重要机遇。国内亚健康人群、老年群体、女性市场等特定群体对中医药健康旅游的需求快速增大。如今,中医药已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中国已同外国政府、地区主管机构和国际组织签署了86个中医药合作协议。国外游客对中医药的了解和需求也在不断提升。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推进,大量对中医药健康有需求的游客将为海南省发展中药大健康产业提供巨大的机会。
1.3.2 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港)建设为海南中药健康产业创新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近年来,海南省将中药产业和旅游、贸易等结合,诞生了中医药健康旅游、中医药服务贸易等很多创新业态。随着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港)建设,中药健康产业迎来改革发展的大好时机。海南岛四面环海,实行“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监管制度,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海南岛地理位置独特,拥有全国最好的生态环境,同时又是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具有成为全国改革开放试验田的独特优势。比如海南省实行的59国免签证、离岛免税、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等政策的积极效应正在加速形成。此外,还有“一带一路”倡议支点的区位优势及博鳌亚洲论坛的政商对话平台优势,都为海南省中药健康产业创新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1.4.1 现有的部分法律法规束缚了中药健康产业的发展 《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指出当前我国社会和健康态势“迫切需要继承和发展中医药的绿色健康理念”,大力发展药膳食疗、加强保健食品开发等。中医药食疗养生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对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动能、促进中药健康产业快速发展意义重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生产经营的食品中不得添加药品,但是可以添加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目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公布”。然而,中药要被纳入《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目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可能成为中药保健产品研发的一个极大障碍。2018年,海南省发布了《海南省沉香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5年)》,规划将海南省建设成为世界优质沉香原料基地、全国最大的精深加工生产基地和贸易中心。但因为目前沉香不在《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目录》中,所以企业在开发沉香酒、沉香茶等保健品时受到限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整个沉香产业的发展。
海南省是我国唯一热带省份,有助于构建南药产品形态多样化、多元化的发展空间。海南省在发展南药开发方面不应只局限于新药、保健品等,还应大力开展特色南药观光旅游、黎药文化、海洋药等产品的开发。重点扶持企业研发特色南药龙头产品,以特色加工、深加工、精加工为目标,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和科技含量,形成产业化经营,创造海南名牌产品,带动海南南药经济发展。
整合省内资源,成立海南省南药研究院,重点开展南药资源研究、开发和保护工作;积极抢救挖掘保护黎药资源,培育海洋药开发,在政策、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积极引进中药学等相关高端人才,加强科研力量;同时集中科研、资金力量,加大资金投入,构建南药开发公共平台。
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出台政策,支持中药大健康产品的研发、制造和应用,加强中药、药食同源产品、保健食品研发;支持研发机构与中药大健康产品生产企业进行上下游整合,构建完整的中药产业链。利用自由贸易区(港)政策优势,向国家申请在海南试点放宽“药食同源目录”准入程序。推进中医药养生保健产品开发,特别是沉香、灵芝等海南特色中药材尽快纳入《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目录》,促进相关保健产品的研发和上市。
构建海南南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建议“先行先试”,利用大健康产业理论体系和健康内涵的支撑为切入点,通过南药相关产品、南药文化与旅游相结合达到协同发展的目的。开展南药健康旅游产业带,构建南药健康旅游示范区,整合南药健康旅游相关产品,从而带动海南大健康产业发展。
中药大健康产业是一个交叉融合性很强的产业,中药产业与观光旅游、养老保健以及功能性产品开发的融合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研究机构和企业不断地探索,推出了层出不穷的中药大健康产品。中药产业既涉及中药种植等第一产业,又涉及中药生产加工等第二产业,能够推动养生养老、旅游贸易甚至大数据、互联网等新兴产业与中药产业融合,诞生更多的新业态,为中药大健康产业发展注入更多活力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