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春华
(建平县示范繁殖农场,辽宁 建平 122400)
建平县属于丘陵山区,海拔高度为372~1153.7米,其地貌为“六山一水三分田”,多属季节性河流。全县年平均降雨量为350~450毫米,年平均气温为7.9℃,无霜期为125~140天;平均风力为3~4级。全县平均日照时数为2900~3000小时,≥10℃有效积温为3100~3300℃。全县水资源平均总量为3.43亿立方米,可利用地表水流量为1.77亿立方米,年平均蒸发量为1828毫米。
近几十年来,由于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大量农民工进城打工,部分农民的养地意识下降,导致农田土壤问题突出。目前,建平县耕地土壤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正常的耕作土层应该在25~35厘米,但是现在有相当一部分农户的耕作土层在12~15厘米,导致农作物根系浅、不抗干旱、倒伏严重、产量偏低。造成耕作土层变浅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家庭主要劳力外出打工,家里种地主要靠别人帮忙或租人种地,别人为了省力或应付,所以开沟很浅,只有十几厘米深。二是实行家庭承包制时,土地分得太零散,大型农机具无法进行深翻整地,只能用小型旋耕机整地。由于小型旋耕机动力有限,只能旋12~15厘米深,所以造成耕种表层变浅。
建平县土壤瘠薄,有机质太少。特别是近几十年来,农民不重视有机农家肥的投入,超量施用化肥,导致土壤有机质进一步下降,引发农田土壤结构破坏、肥力下降、病害加重、粮油产品质量不高。
由于土壤有机质含量低,超量使用化肥,深松整地不到位,土壤板结硬化现象严重,造成土壤缺氧、缺水、缺肥,严重影响根系正常生长。
农民在生产中不重视有机肥的使用,只注重二铵、尿素和复合肥的投入,对中微量元素更是很少补充。造成土壤表层氮、磷超标,中微量元素严重不足,导致农作物营养比例失调,化肥利用率降低,浪费现象严重,增产不增收。
长期过量使用化肥使土壤中的盐分不断累积,尤其是硝酸盐的累积更为严重。特别是复合肥中的钾肥,由于价格问题,化肥厂家在生产三元复合肥时,添加的钾肥多数都是氯化钾。而氯化钾在碱性土壤中使用,就会造成氯离子在土壤中的大量积累,就会加重土壤的盐渍化,造成盐害。
目前的土壤已出现多重污染,如地膜残留、化肥残留、农药残留、除草剂残留等多方面污染,严重破坏了土壤生态平衡,使土壤中的有益生物大量死亡,土壤微生物种群减少,土壤理化性质恶化,活性下降、功能变差,影响作物根系正常生长。
农作物种植第一年叫新茬,第二年叫迎茬,第三年叫重茬。农作物重茬连作危害较大,可造成土壤营养失调,遗留毒素积累,土壤盐渍化加重,生理病害加剧,土传病害频发,如纹枯病、叶斑病、黑穗病、茎腐病、病毒病等病害和地下虫害频繁发生,造成农作物减产。
土壤有机质含量直接反映土壤肥力水平。尽快提高建平县耕地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是改良土壤,提高地力的当务之急。改良土壤、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就是增施优质有机农家肥。有机农家肥包括人畜粪便、秸秆、绿肥等有机物质,这些物质必须经过充分腐熟后,才能投入到土壤中变为有机肥。农家肥每年每亩施入量应达到5立方米以上。
农作物的秸秆是很好的有机物质,实行秸秆还田不但有效增加土壤有机质,还能改善土壤的团粒结构,增加土壤的通透性。只有采取粉碎发酵与农家肥混合的办法才能被有效利用。为了更好地实现秸秆还田,要把秸秆粉碎发酵腐熟之后,与农家肥一起施入土壤还田。
建平县耕地较多,农民要改变观念,每年拿出1/3或1/4的耕地进行倒茬轮作,种植绿肥作物还田养地,培肥地力,争取3~5年轮耕一次,使土壤改良升级,逐步达到优良肥沃的土壤标准,使农业健康持续发展,生产出优质的农产品。
所谓科学施肥,就是土壤缺什么补什么,作物需要多少就施多少。要实现科学施肥,其中制约因素很多,首先要有好的土壤,土壤保水保肥性能要好。第二要知道土壤缺啥,现在土壤最缺的不是氮、磷、钾,而是中微量元素。第三要知道施多少合适。农家肥要多施,化肥要少施。实现科学施肥的主要技术措施有平衡施肥、测土配方施肥和增加叶面肥,提高肥效和利用率。
推广深松深翻,精细整地,也是土壤改良的技术措施之一。造成土壤板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土壤有机质含量低的原因,也有化肥超量的原因,更有整地不到位的原因。因此,要推广土壤深松深翻技术,彻底打破犁底层,使耕种表面活土层达到3 0~3 5厘米以上。同时强化中耕铲蹚,活化表层土壤,给土壤和根系增氧,实现高产稳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