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补肾法治疗卵巢癌的经验探析

2019-01-05 18:01:49刘展华庄振杰丁洪刚吴结妍黄海福陈秀梅
中医肿瘤学杂志 2019年2期
关键词:土鳖虫鳖甲党参

刘展华,庄振杰,丁洪刚,吴结妍,黄海福,陈秀梅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东 广州 510405;2.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 广州 510405;3.广州江南医院,广东 广州 510405;4.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广东 深圳 518000

卵巢癌是发生在卵巢组织的恶性肿瘤,是妇科三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据2018年国家癌症中心发布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卵巢癌发病仅次于乳腺癌和子宫内膜癌[1]。目前,卵巢上皮癌是妇科肿瘤中病死率最高的肿瘤。在我国,实际上大量晚期卵巢癌病人由于手术、放疗和化疗的并发症或副作用等问题,大多数接受了中医药治疗。笔者从医多年,临床上运用“健脾补肾法”为主辨治卵巢恶性肿瘤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相关治疗经验阐述如下。

1 卵巢癌中医病因病机与论治要点

卵巢癌可归属于中医学“癥瘕”的范畴。其病之所生,多责之于正气亏虚、肝脾及冲任督带功能失调[2],因肝藏血,主疏泄,若平素情志不舒则易致肝气郁结,气滞血瘀,肝气横逆犯脾,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虚损则运化失常,痰湿内停,痰瘀互结则癥瘕内生。就卵巢癌发病而言,好发于女子“七七之年”以后,此时正值女性“冲任脉虚,天癸竭,地道不通”,身体机能下降,一旦患病,则正气亏虚难以抵御癌毒。故卵巢癌的中医辨证论治应立足脾、肝、肾三脏,尤应重视健脾补肾法的运用。

卵巢癌治疗,扶正当先健脾补气。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其正常生理功能发挥对人体正气的充盛有重要意义。《脾胃论》曰:“元气之充足由脾胃之元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若胃气之本弱,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此皆因脾胃亏损,运化失司则将影响人体精血化生,使正气渐衰,而邪气渐长,留驻不消,日久发为肿瘤。卵巢癌病属“癥瘕”,其疾病与人体元气不足,正气亏虚密切相关,因此,其治疗攻邪之余当重扶正,扶正首倡健脾补气。在治疗卵巢癌的过程中应重顾护脾胃,健脾益气,常用中药如:人参、五指毛桃、黄芪、茯苓、白术等,常用化裁方剂如四君子汤、八珍汤、补中益气汤等。

肾藏精,主生长发育,为先天之本,脾与肾存在相互资生的关系。在卵巢癌的病程中,扶正之法当需谨记补肾培元的重要性,应通过临床表现结合先天禀赋状况评估患者肾阴、肾阳亏损状况而辨证施治。临床上,补肾法对于卵巢癌术后、放化疗后调理康复尤为适用。辨证施治适时在祛邪的基础上予以补肾培元有助于从先天之本的根源上调整全身脏腑气血功能及扶正祛邪有机结合,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常用的药物有:巴戟天、鹿茸、杜仲、地黄、山茱萸、山药、淫羊藿等,可供化裁的常用方剂如左归饮、右归饮、肾气丸、地黄饮子等。

扶正法治疗卵巢癌除立足于脾、肝、肾三脏之外,也需重视疏通冲任督带经气。卵巢癌病在女子胞,女子胞正常生理功能的维持与冲任督带息息相关。“冲为血海,任主胞宫”,且督脉为阳脉之海,带脉络胞而过,回身一周,约束十二经脉,三者密不可分,因其与胞宫的关系特殊,故治疗卵巢癌时也应注意疏通冲任督带经气。常用药物如:龟甲、鳖甲、丹参、阿胶、紫河车、川芎等,可供化裁的方剂如当归补血汤、胶艾汤、桃红四物汤等。

2 健脾补肾法在卵巢癌类围绝经期综合征中的运用

由于卵巢癌发病年龄特点及卵巢癌变、内分泌等治疗或切除卵巢等因素,患者更容易因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骤降而出现类似自然绝经或人工绝经妇女常见的“围绝经综合征”的表现,其临床表现主要体现在生理和精神异常两方面。生理方面的异常包括:潮热、多汗、四肢麻木、心悸、失眠等;精神方面的异常包括易怒、敏感、焦虑、情绪激动或低落、精神神经症状。类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多样,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笔者认为对出现类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卵巢癌患者应积极进行药物和心理治疗干预,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增强患者对后续治疗的信心。在临床治疗中,现代医学常采用补充激素的疗法缓解患者的症状,但长期使用激素存在诱发静脉血栓、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对患者较为不利。因此,对于出现该类症状的患者应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予以论治。此类症状中医辨证多着眼于脾胃亏损,肝肾不足,阴虚内热。在治疗当以健脾补肾,滋阴补血为法。调养先后天之本,养其阴血,清其燥热,安其神志。常用方药如知柏地黄丸、八珍汤、甘麦大枣汤等,常用药物如:地黄、枸杞子、制首乌、山萸肉、麦冬、黑芝麻、桑椹等。若患者虚火偏亢,则酌加用龟板、鳖甲、石斛、知母、地骨皮、黄柏等以滋阴清火。若患者情志抑郁明显,加用柴胡、郁金、香附、青皮、川楝子等增强疏肝解郁。同时应加强对患者的心理疏导,引导患者建立积极乐观的生活观念,内外结合,以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3 健脾补肾法在卵巢癌癌性腹水中的运用

癌性腹水是卵巢癌病程中常见的兼症,其病之本多为正气虚弱,癌毒浸淫内盛,其标在痰饮水湿内停,留而不去。发病多与患者素体脾肾阳虚,脾气虚弱水湿内停,肾火虚衰则温阳化气不足,两者相合故致阳虚水盛,水饮内停而成腹水。症见腹大胀满,朝宽暮急,面色苍黄,脘闷纳呆,神倦怯寒,肢冷浮肿,小便不利,又或兼有癌毒所致之气滞血瘀,可见腹痛拒按,夜间痛甚,肌肤甲错。治当温补脾肾,活血利水,方用附子理中汤或济生肾气丸加减。常用药物附子、干姜、牛膝、党参、赤芍、桂枝、泽泻、土鳖虫、桃仁、炙甘草、猪苓等。偏于脾阳虚弱而见神疲乏力,少气懒言,纳少,便溏的患者可加黄芪、山药、薏苡仁、扁豆健脾益气;偏于肾阳虚衰,面色苍白,怯寒肢冷,腰膝酸冷疼痛的患者,可酌加肉桂、仙茅、仙灵脾等,以温补肾阳。同时亦可加用补气药物,扶正以祛邪,通利三焦,“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促进水湿疏通,腹水自小便而排出。常用补气药物有白术、黄芪、五指毛桃、党参等。

4 典型病例

患者姚某某,女,47岁,因“卵巢癌术后化疗后2年余,潮热盗汗1月”于2017年9月12日就诊。患者2015年9月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腹部膨隆,查CT示:左侧卵巢癌并右侧心膈角、腹膜广泛转移;于2015年9月24日因卵巢癌在外院行卵巢癌减灭术,术后多次行化疗,近1月出现潮热盗汗,心烦不寐,因西医治疗效果不佳,前来我院就诊。刻下症见:患者神疲,潮热盗汗,偶有口干咽燥,腰膝酸软,心烦不寐,腹胀腹痛,纳差,二便调,舌暗红少苔,脉沉细数。中医诊断:癥瘕,肝肾阴虚,瘀血互结型;西医诊断:卵巢恶性肿瘤(Ⅳ期)。治疗以养阴清热,祛瘀消癥为法,具体方药:女贞子15 g,墨旱莲15 g,生地黄20 g,淫羊霍15 g,甘草6 g,半枝莲30 g,土鳖虫6 g,桃仁15 g,地骨皮15 g,枳壳10 g,党参20 g,鳖甲15 g。日一剂,水煎服,连服14剂。

2017年9月26日二诊,症见:精神好转,潮热盗汗、心烦不寐较前减轻,仍有口干咽燥,腰膝酸软,腹胀腹痛,纳一般,二便调,舌暗红少苔,脉沉细。组方:女贞子15 g,墨旱莲15 g,生地黄20 g,甘草6 g,半枝莲30 g,土鳖虫6 g,桃仁15 g,地骨皮15 g,枳壳10 g,党参20 g,鳖甲15 g,麦芽15 g,延胡索15 g。日一剂,水煎服,连服14剂。

2017年10月10日三诊,症见:精神可,潮热盗汗、心烦不寐、口干咽燥基本消失,腹胀减轻,时有腹痛,纳可,二便调,舌暗红苔薄白,脉沉细。组方:生地黄20 g,甘草6 g,半枝莲30 g,土鳖虫6 g,桃仁15 g,地骨皮15 g,枳壳10 g,党参20 g,鳖甲15 g,延胡索15 g,南方红豆杉3 g,郁金10 g。日一剂,水煎服,连服14剂。后患者病情稳定,以上方加减治疗近1年。

2018年10月复查CT:腹腔腹膜及大网膜多发种植转移,较前进展;2018年10月15日外院化疗,化疗后出现恶心呕吐,头晕乏力5天,于2018年10月20日再次门诊就诊,症见:精神状态较差,头晕乏力,腹部隐痛,恶心呕吐,纳差,无发热恶寒,大便干结,小便正常,近1月体重减轻约3kg,舌淡暗,苔白,脉沉细重按无力。辨证为气血亏虚、痰瘀互结。拟健脾养血、化痰祛瘀为法以当归补血汤合六君子汤加减,具体方药:当归10 g,黄芪30 g,陈皮6 g,半夏15 g,白术15 g,党参20 g,茯苓20 g,补骨脂30 g,仙鹤草30 g,鸡血藤30 g,炙甘草10 g,土鳖虫6 g,桃仁10 g,陈皮10 g,14剂,日一剂;配合岭南地区特色膏方健脾生髓方,健脾益气,补肾生髓,具体方药:龟板160 g,鳖甲160 g,鹿角霜120 g,阿胶80 g,熟党参160 g,净山楂160 g,饴糖200 g等。放阴凉处,每日3次。

2018年11月5日二诊,症见:患者精神好转,无头晕呕吐,腹部隐痛,纳眠一般,二便调,舌淡暗,苔白,脉细。处方:当归10 g,黄芪30 g,白术15 g,党参20 g,补骨脂30 g,仙鹤草30 g,鸡血藤30 g,炙甘草10 g,土鳖虫6 g,桃仁10 g,陈皮10 g,白芍20 g,桂枝15 g,14剂,日一剂;同时继续配合健脾生髓方。经门诊多次中医药治疗,患者精神好转,胃纳睡眠正常,体重减轻约2 kg,近期不再化疗,坚持中药治疗。

按:该患者为晚期卵巢癌姑息术后及多次化疗后,脾肾亏虚,治疗上以养阴清热,祛瘀消癥,方中以生地黄、淫羊藿为君,生地黄《本草》云:“逐血痹,填骨髓”,具有活血祛瘀,补养津血的作用,淫羊藿温肾助阳,取阳中求阴之意;臣以桃仁配土鳖虫,取自仲景《金匮要略》:“腹中有瘀血著脐下也,下瘀血汤主之。”之意,以达活血化瘀,搜剔入络,攻毒散结;女贞子、墨旱莲补肝肾之阴,鳖甲、地骨皮滋阴潜阳,退热除蒸,半枝莲解毒散结,党参健脾益气,枳壳疏肝行气,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二诊患者潮热盗汗等症状减轻,但仍有腹胀腹痛,加用健胃消食的麦芽以健脾疏肝,同时加用延胡索增强行气止痛功效;三诊患者症状进一步减轻,此时考虑患者正气较前充足予加红豆杉增加祛邪力度,同时加用郁金增强活血止痛,行气解郁功效;患者经治疗后,潮热盗汗,心烦不寐症状明显改善,腹胀腹痛减轻,后以中医药维持治疗,以期达带瘤生存目的。

2018年10月因肿瘤进展,并行化疗,后出现明显恶心呕吐,头晕乏力,因化疗药物治疗属中医治疗“祛邪”,而化疗药物可导致脏腑功能失调,尤其以脾肾亏损为主,使脾胃运化功能下降,脾失健运,则不能生化输布水谷精微,气血生成不足,加之久病耗伤气血,气血不能充养脏腑则头晕乏力,因为津血亏虚不能濡养而导致大便干结。治疗上以健脾补肾,养血祛瘀,并配合膏方补虚缓攻,以达增效减毒之功效。

患者自2017年9月至2019年3月在我院经中医治疗后,目前病情稳定,本例治疗充分体现了中医药在减轻手术、化疗药毒副反应,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达到“带瘤生存”目的有明显优势。

猜你喜欢
土鳖虫鳖甲党参
土鳖虫的本草考证*
中医药导报(2023年4期)2023-05-13 07:17:10
土鳖虫研究概述
北方药学(2022年1期)2022-08-06 15:12:10
阳和汤加减合鳖甲煎丸治疗乳腺结节验案
Anticancer Properties of Lobetyolin, an Essential Component of Radix Codonopsis (Dangshen)
特异性扩增技术鉴定龟甲与鳖甲
中成药(2018年10期)2018-10-26 03:41:34
饲用土鳖虫人工养殖技术
复方党参口服液免疫增强作用的配伍相关性
中成药(2018年4期)2018-04-26 07:12:58
党参中二氧化硫残留量的测定
中成药(2018年1期)2018-02-02 07:20:31
鳖甲煎丸联合西药治疗血热型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观察
中成药(2017年10期)2017-11-16 00:50:44
HPLC法同时测定党参固本丸中7种成分
中成药(2017年10期)2017-11-16 00:5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