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宝军 李成军 勾千冬 朱秀森
(吉林省辽源市农业科学院,辽源136200)
玉米是我国乃至世界重要的粮食作物,其种植面积仅次于水稻和小麦,在农作物当中占有重要地位[1]。东北春玉米区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光热资源丰富,水资源充足,是玉米的主产区,随着土地流转、农民进城务工和农业生产条件的不断改善,农业种植规模化程度越来越高,玉米更适于机械化发展之路[2]。但目前推广的许多玉米品种与机械化收获之间不相适应的问题凸显,要求玉米新品种选育不仅在高产、优质、耐密、多抗、广适方面有所突破,更要适合规模化种植和机械化收获,加速选育推广适宜机收子粒玉米新品种,推广玉米早播、晚收技术,做到农机农艺融合发展,良种良机良法配套,是实现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战略选择和紧迫任务[3]。为此,我们广泛收集符合育种目标的种质资源,经过多年南繁北育,多年多点试验,选育出米质优良、产量高、抗病性好、脱水快、耐密植、果穗均匀、轴细粒深的玉米品种吉程178。
1.1 母本M95是以M54×M03 为基础材料,经6代自交选育而成。该自交系生育期127d。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植株收敛。株高218cm,穗位高81cm。成株叶片19 片,雄穗分枝3~5 个。花药黄色,花丝紫色,花粉量中等,果穗筒形,穗长约14.4cm,穗粗4.4cm,粒行数16 行,单穗重138g 左右,穗轴红色。籽粒黄色、马齿型,百粒重35.2g。
1.2 父本C388是以H498-2×S121 为基础材料,经6 代自交选育而成。该自交系生育期127d。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植株收敛。株高208cm 左右,穗位75cm 左右。成株叶片18 片,雄穗分枝3~5 个。花药黄色,花丝绿色,花粉量大,雌雄协调。果穗筒形,穗长14.2cm,穗粗5.0cm,粒行数18 行,单穗粒重113g左右,穗轴白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百粒重32g。
1.3 品种选育吉程178 为2012 冬年组配杂交种,2013 年初级鉴定试验,2014 年产比试验,2015 年异地试验,2016-2017 年参加吉林省绿色通道试验。2018 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20186005。
2016 年区域试验每hm2平均产量12068.9kg,比对照品种郑单958 增产5.2%;2017 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12399.6kg,比对照品种郑单958 增产10.8%;2 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12234.3,比对照品种增产7.9%。2017 年生产试验每hm2平均产量12033.3kg,比对照品种郑单958 增产5.8%。
3.1 农艺性状该品种在东北春播生育期与郑单958 相当。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紫色,花药黄色,花丝粉色。株型紧凑,叶片上冲,株高291cm,穗位高116cm,成株叶片数21 片,雄穗一级分枝3~5 个。果穗筒型,穗长20.8cm,穗粗5.4cm,穗行数18 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百粒重38.2g,出籽率87.0%。
3.2 抗病性2017-2018 年经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和吉林农业大学2 年4 点次人工接种抗病(虫)害鉴定:吉程178 高抗茎腐病,中抗丝黑穗病,抗穗腐病、灰斑病、大斑病。
3.3 品质2018 年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检测中心测定:吉程178 籽粒容重739g/L,粗蛋白含量8.22%,粗脂肪含量3.71%,粗淀粉含量76.91%,赖氨酸0.26。
4.1 适时播种该品种在东华北春播区4 月下旬至5 月上旬5~10cm 地温稳定在10℃以上时播种为宜。实行机械化播种或人工点播,播种深度以种子至土壤表层3~5cm 最佳,播种后采用镇压技术,以利于出苗一致。
4.2 合理密植吉程178 喜肥水,因此应选择中等肥力以上地块种植,增产潜力高。种植密度一般保苗6.0 万株/hm2。
4.3 科学施肥底肥:每667m2施用农家肥1500kg,玉米专用复合肥35kg;追肥:拔节后追施尿素25kg。注意种肥隔离,以免烧苗。也可根据情况,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最好增施腐熟有机肥30000kg/hm2[4]。
4.4 防虫、除草、化控播种后要趁土壤湿润或者雨后及时喷施玉米封闭除草剂。及时喷施玉米防虫类药物,在玉米大喇叭口期用 BT 颗粒剂或1.5% 辛硫磷颗粒剂防治玉米螟,或者放赤眼蜂进行生物防治玉米螟。在7 月中旬喷施杀菌剂进行玉米大斑病等叶部病害防治。
4.5 及时收获在10 月份玉米成熟后及时收获,可以采取机械收获,降低收获成本。可以适当晚收,晚收玉米成熟度好,色泽籽粒饱满,进而提高玉米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