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 建 江苏康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近年来,我国的食品质量安全认证管理得到了不断发展,本文将从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等的质量安全认证的主要内容方面入手,对我国食品质量安全认证管理的现状及未来进行阐述。
我国的绿色食品质量安全认证工作正式起步于1990年,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也于1992年得以批准成立。发展至今,我国的绿色食品质量安全认证申报审批将绿色食品划分成为了A级、AA级、AAA级绿色食品。A级绿色食品主要是指该类农业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严格限制农药、化肥和其他化学合成物的使用;AA级绿色食品则是依据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在农业产品生产以及加工过程中的基本标准而提出的,可将其简单地理解为有机食品。AAA级绿色食品是指在有机生产方式基础上生产、未使用基因工程技术并且在生产过程中未使用任何肥料、农药、兽药或饲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以及其他可能对人体健康和自然环境造成影响物质的食品[1]。
我国的有机食品安全认证正式开始于1989年,并在加入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后取得了迅速发展,有机红茶与绿茶是我国首次获得国外食品质量安全认证的有机食品。现阶段,我国的有机食品质量安全认证已经与国际通行标准基本持平。在较为健全的有机食品认证体系及管理机制下,截至2017年底,我国有机产品认证机构已达26家,认证机构所颁发的认证证书已达15 761份[2]。虽然有机食品的市场认证规模越来越大,不过却依然存在有机认证标准与监管体系不够完整及部分有机标准因过严而导致难以执行等现状,其中较为显著的便是农药残留指标由“限制数量标准”转变成为了“零残留”等等。
除了上文提到的绿色食品以及有机食品质量安全认证外,近年来无公害食品以及转基因食品的质量安全认证也得到了越来越快的发展。总的来说,我国食品质量安全认证管理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仍需不断改善,并且需要更加注重安全质量发展。一方面,以2018年我国食品安全质量检测行业约665亿的营业额来看,我国的食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未来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另一方面,我国近十年来的“三鹿三聚氰胺”“健康元地沟油”“酸奶明胶”“福喜臭肉门”等食品安全事件也反映出了食品质量安全认证管理方面的问题与不足。为此,对我国将来的食品质量安全认证管理提出构想是十分必要的[3]。
在对食品质量安全认证管理的现状尤其是现存问题作出分析后,对总体发展趋势及发展需求提出相关构想。通过以下内容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除了制定与国家标准体系相持平的食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外,我国将加大民间第三方食品认证机构的建立及推广。近年来与我国食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和管理机构存在密切联系的第三方认证,也取得了较好的发展成果。现如今,认证结果的公正客观性已经成为了第三方认证的最大优势。因其认证及管理受政府行为的羁绊较小,第三方认证结果不会带有明显的行政色彩。与此同时,第三方认证机构也应当在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保持中立,确保其认证及认证管理工作与双方没有直接的利害关系。若我国的第三方食品质量认证机构及体系能够得到有效推广、独立运作,我国的总体食品质量安全认证管理也会取得更好的发展。
国家不断加大对食品质量安全认证的关注力度与投资金额,将加强食品质量安全认证的宣传、培训及消费者教育等列入该认证管理工作的重点。这是由于现阶段我国广大消费者对于绿色食品以及有机食品的质量安全认证等的认知大多还处于较低水平,通过加大宣传及教育力度能够使得绿色、有机、无公害食品等概念深入人心。例如,每一位消费者都应该掌握不购买未标有绿色食品标志食品的基本概念。除消费者外,食品生产者及食品加工者也要不断提高自身安全标准意识,有效减少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各行各业加大对食品质量安全认证的关注及重视力度,政府及相关认证机构加大监管、控制及惩罚力度等,能够在促进全社会形成食品质量安全意识的同时,促进我国农业、食品行业、经济及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发展。
综上所述,我国的食品质量安全认证管理近年来虽取得了较好的发展,但仍然存在的一些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及认证管理方面的不足需要引起政府工作的足够重视。旨在通过体系的不断完善、管理的不断加强以及发展构想的良好实施等进一步完善我国食品质量安全认证的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