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利萍
(岳池县人民医院 四川 广安 638300)
哮喘为一种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随着临床对此疾病的重视,哮喘的治疗及预防均有了一定程度的改观,但是此疾病的发生率仍呈逐年上升趋势。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有约2500万哮喘患者,其中儿童占1/4左右[1]。对大部分哮喘患儿来说,临床治疗工作仅是其中一部分,更需要给予积极优质的护理服务,提高患儿对疾病的认知及配合程度。此外,由于目前我国儿科医疗纠纷高发,护患关系紧张,如何提高哮喘患儿的家属满意度也是护理工作的重点。鉴于以上情况,我院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改进护理方法,采用PDCA护理干预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护理效果,报告如下。
1.1.1 资料来源及分组 选择2017年8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哮喘患儿共90例为对象。所有患儿家属均知情同意且自愿参与,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开展。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共45例,男21例,女24例,年龄在4~12岁,平均为9.52±2.12岁;首次发病入院共31例,复发患者14例;主要照护家属为父亲10例,母亲21例,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14例;幼儿园患儿15例,小学生30例。实验组共45例,男22例,女23例,年龄在4~12岁之间,平均为9.52±2.12岁;首次发病入院共31例,复发患者14例;主要照护家属为父亲12例,母亲23例,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10例;幼儿园患儿17例,小学生28例。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差异,P>0.05,有可比性。
1.1.2 纳排标准 纳入标准:(1)患儿均经过临床明确诊断为哮喘;(2)有固定照护人员;(3)家属配合度良好;(4)患儿认知能力良好,可配合护士完成护理工作;(5)家属文化程度在小学及以上;排除标准:(1)患儿合并其他严重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等;(2)患儿有癫痫、精神病史等;(3)家属中途转院或随访失败;(4)家属文化程度较低不能配合。
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护理,包括热情接待患儿及家属,合理安排床位,遵医嘱给予治疗性操作,为患儿及家属给予心理干预和健康指导。治疗期间注意患儿的病情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及时与医生沟通。
实验组患儿给予PDCA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如下(1)P计划阶段:患儿入院后对患儿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包括其一般资料、既往史、现病史、精神状态、配合度、心理状态、照顾者心理状态、家庭情况等,为患儿制定一份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同时调查患儿及家属的哮喘了解程度、是否了解致敏因素,如何掌握气雾剂等使用及使用后的处理方法等。(2)D实施阶段:根据计划表对患儿开展临床护理工作。首先强调哮喘的慢性病程及反复发作的临床特点,随后为其介绍关于哮喘的使用药物、如何缓解、预防复发的相关措施等。其中6岁以上的患儿可以对患儿及家属进行相关知识讲解,6岁以下的患儿则加强家属的知识宣教工作。教会患儿及家属使用速效β2受体激动剂,处理急哮喘发作的方法。充分利用图片、宣传册、手机视频,提高家属及患儿对知识的了解程度。同时利用儿童榜样力量,使患儿可以配合完成临床工作。实施阶段共2~4天。(3)C检查阶段:实施阶段完成后,护士对患儿及家属哮喘知识了解程度进行检查,采用提问的方法调查其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问题包括:是否了解哮喘的长期治疗;是否认为哮喘与过敏有一定关系;是否会正确使用峰流速仪;是否可以正确使用吸入剂;是否了解药物使用会取得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是否了解疾病的复发症状等,如有回答错误则立即进行纠正,并补充讲解。(4)A处理阶段:对患儿及家属进行护理调查,询问其对护理干预方法的意见,并对合理意见进行调整和完善。在出院当天发放宣传手册,叮嘱其看完,询问患儿家属是否有其他疑问,并给予耐心解答。
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质量及家属满意度。护理质量包括:治疗效果、治疗依从性和复发率。家属满意度由家属在患儿出院时进行评价,于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中进行选择。
治疗效果:显效:患儿经过临床治疗及护理后,其哮喘症状基本消失,无其他伴随症状;有效为患儿经过治疗后哮喘症状及体征有明显好转;无效为经过治疗及护理后,哮喘症状仍较为明显,需要调整治疗方法及护理措施[2]。
治疗依从性判断标准:完全依从性为患者能够积极主动配合临床护理工作及治疗性操作,无抵抗情绪;部分依从为患儿经过护理干预后可以配合临床护理工作,有轻微抵触情绪,干预后可以消除;不依从为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出现明显抗拒情绪,经护理无效或效果甚微,需要调整护理方法甚至采取约束措施。
复发率统计随访患者半年,如出现经临床确诊为哮喘复发则为复发率。
数据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护理质量方面:实验组患儿经过积极的治疗及护理,显效21例(46.67%),有效19例(42.22%),无效5例(11.11%),总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患儿中,显效14例(31.11%),有效17例(37.78%),无效14例(31.11%),总有效率为68.89%,实验组患儿护理后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04,P<0.05)。
实验组患儿完全依从11例(24.44%),部分依从30例(66.67%),不依从4例(8.89%);对照组患儿完全依从7例(15.56%),部分依从25例(55.56%),不依从13例(28.89%);实验组患儿依从性91.11%高于对照组7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74,P<0.05)。
实验组患儿总有效40例,半年内复发3例(7.50%);对照组患儿总有效31例,半年内复发8例(25.81%),实验组半年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各项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70,P<0.05)。
实验组45例患儿家属经过满意度调查,表示十分满意21例(46.67%),满意20例(44.44%),不满意4例(8.89%),总满意度为91.11%;对照组45例患儿家属,表示十分满意16例(35.56%),满意14例(31.11%),不满意15例(33.33%),总满意度为66.67%;实验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73,P<0.05)。
哮喘是儿童的常见疾病和多发病,其发生后多反复发生,对患儿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既往对哮喘患儿的治疗中,护理干预措施不足,导致患儿及家属对疾病了解不够,容易出现复发,治疗依从性不佳,并导致疗效受到影响[3]。
PDCA护理干预模式是采用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四个方面。通过此方法,可以使护理干预措施有的放矢,有章可循,形成全面且全程的护理服务,让患儿及家属了解到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措施、预防措施和用药缓解方案等,强化了对哮喘疾病的认知,有助于提高治疗的依从性,临床治疗及护理措施可以顺利开展,并提高了哮喘的临床治疗效果[4];其次,由于患儿和家属对疾病的了解程度有所提高,可以更好的分析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和疑惑,在住院期间及时与医生和护士沟通,纠正和弥补自己的错误认识,进而在出院后可以更好的护理患儿,预防疾病的再复发[5];第三,通过PDCA护理干预,护士与患儿及家属的沟通增加,护理效果提高,可以获得更高的认可度和满意度。此外,处理阶段在与患儿及家属的沟通过程中,能够让护士及时了解到护理方法是否贴近其需要,是否有改进空间,并通过患儿及家属的意见,不断调整和完善护理措施。
本次实验组哮喘患儿护理后治疗效果、患儿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随访半年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PDCA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小儿哮喘的护理质量,并提高家属满意度,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护理方法,可在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