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穴体外反搏治疗的中西医结合理论及机制研究

2019-01-05 07:08荣郑翠婷张梓洁赵新军褚庆民冷秀玉董吁钢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9年19期
关键词:经气经穴血脉

李 荣郑翠婷张梓洁赵新军褚庆民冷秀玉董吁钢

我国心脏康复实践尚处于发展阶段,如何将传统中医外治法与现代心脏康复理念相结合,突出中医优势,制定适合心血管病病人的中西医结合心脏康复方案,使病人早日回归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经穴体外反搏是集中西医优势于一体的创新型中医外治法,具有行气活血通脉、益气养血复脉的功效,为中西医结合心脏康复治疗提供了新的切入点。

1 经穴体外反搏概述

体外反搏是一种无创的辅助循环疗法,借助包裹型囊套,由心电图R波触发气动加压系统,对腰臀腿进行序贯挤压,产生异于收缩期脉搏的“舒张期增压波”,从而改善器官血流灌注,具有安全、有效、无创、无副作用等优势,可弥补药物及血运重建治疗的局限。体外反搏通过提升血流切应力产生如下效应机制:①改善内皮细胞的形态与功能;②促进侧支循环形成;③抑制炎症因子及氧化应激;④改善血管顺应性[1-2]。2002年始美国心脏病学会(ACC)和美国心脏协会(AHA)推荐其用于治疗顽固性心绞痛,证据级别为Ⅱb。随着冠心病诊治探索进入微循环领域,体外反搏有望带来曙光。

经穴体外反搏在中医整体观指导下,将特殊的中医药制品放置在特定穴位,通过心电反馈,依靠体外反搏囊套内气压对穴位实施规律的机械按压和精准刺激,在体外反搏治疗的同时产生与心脉搏动、经络传感、气血流注一致的全息共振,从而达到行气活血通脉、益气养血复脉的作用;使融合被动运动和经穴刺激为一体,产生血流动力学效应及神经体液调节作用的全息综合疗法,是中医内病外治法的拓展。除了兼有体外反搏的作用机制及应用优势外,还能通过“腧穴-经络-气-血-脉-脏腑”轴,达到内病外治的独特作用。

2 经穴体外反搏的中西医结合理论及机制研究

2.1 对经穴的影响 体外反搏的主要作用部位在于下肢,是足三阴三阳经循行所及。经络具有“联系”和“传感”的双重作用,而腧穴乃经气灌注之所。足三阳及足三阴经络属五脏六腑,经穴体外反搏通过刺激腧穴,激发经气,并通过经络“沟通内外,网络全身”以及“传导感应,调整虚实”的特性,达到治疗脏腑疾患目的。另外,部分特定穴具有独特属性,如脏腑原气留止的原穴、一络通两经的络穴、善治内腑的下合穴,可辨证选取相应特定穴,通过“穴位-经络-脏腑”调节轴的放大作用,以增强其针对某一特定疾病的治疗作用。这既符合《灵枢·终始第九》:“病在上者,下取之”的思想,也契合“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治则。虽然目前对经络实质的认识尚未统一,但经络的客观存在已经得到众多研究的证实。邓亲恺[3]认为经络为具备特定传导规律的神经肽流;周立平[4]认为,经络是具有导体或半导体特性的线状结构蛋白质;穆祥等[5]认为,经络的实质是皮内呈有序态的毛细血管网络,微血管壁层生物电节律是实现传导功能的关键;刘风华等[6]研究表明,指压和针刺穴位能产生沿经络路径循行的由近及远、环形全身的生物电流。可见“细胞传递”“蛋白质偶联”“神经传导”等诸多理论部分揭示了经络实质,得到现代物理学、信息学领域的肯定,并逐步发展为“信息多元、全息传递”的观点。商振德[7]认为,经络实质为人体生物电循环传导系统,穴位是神经血管束分支深入组织的切入点。刺激特定穴位可使该处神经支配的靶细胞群细胞膜产生大量膜电容放电,释放到细胞间质中,经叠加效应形成可观的生物电能量,即“穴位-经络-脏腑”调节轴的放大作用。生物电沿着本经路径传导,对经络所过的组织器官进行生物电的双向调节,促成经穴的远治作用,即刺激特定穴位能主治所属经脉循行部位及其深部组织、器官的疾病。

经穴体外反搏通过对腧穴高频、持续、渗透的刺激,可激发经气,疏通经络,使气至病所,通过经络的多级分支网络结构,达到内病外治、双向调节的效果。较针灸而言无创优势明显,是独立于传统针刺、推拿等的新型有效穴位刺激方式。

2.2 对气血的影响 《灵枢》云:“人之所以者,血与气耳”,揭示气血在人体新陈代谢中的基石地位。气与血互根互用,即“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有生血、行血、摄血之功,血有养气、载气之劳,体现气血交互、营养脏器、维持生命的基础作用[8]。《素问·调经论》谓:“五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指出疾病发生的基本病机是“气血不和”。由此,以通补法为治疗原则,通补相互辅成,纠正失调、不和之气血,使之恢复调达,即“气血流通既是补”。

经穴体外反搏对气血的影响体现在其“行气活血,益气养血”之功效。“行气活血”是其短期作用,在进行经穴体外反搏时,通过节律性腧穴刺激,激发经气,助心行血,血行气通,达到行气活血之效。现代研究表明,经穴体外反搏作用于人体主要是通过力的形式表现出来,在外来压力以及三级阶梯式的循环加压模式下,其“双脉动血流”的血流动力学特征可加快血液的流动速度,增加各脏器血流灌注;同时通过血流切应力效应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9]。血流增速改善循环可归于“活血”范畴,而血流切应力变化则归于“行气”功效。行气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为了更好地推动机体气化的过程,正如血流切应力变化带来的生理变化才是体外反搏的核心机制所在。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病变非随机性分布的主因是血流切应力的降低[10],而体外反搏的作用机制之一即是提高血流切应力[11],高血流切应力可改变内皮细胞形态和排列方式,将椭圆形内皮细胞转变成长梭形细胞,排列从随机方向转变为沿血流方向;并可促进内皮细胞扩血管、抗氧化和促纤溶物质的生成,抑制其缩血管、黏附因子、炎性介质的表达[12]。

“益气养血”是经穴体外反搏的长期作用,因气血不但为脏腑、形窍、肢节、经络等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又是其进行正常生理活动的产物。通过经穴体外反搏的行气活血作用的累积效应,全身气血和调,血脉通畅,各脏之精气得以充养,各司本职,脏腑所生气血愈发充盛,并持续推动气血运行,进入良性循环。研究表明经标准疗程体外反搏治疗,病人的心肌缺血程度经灌注扫描评价有明显的改善[13],荟萃分析也提示体外反搏能够有效改善冠心病病人冠状动脉灌注情况[14]。这与中医学的“益气”概念不谋而合。此谓“益气”而非“补气”,因经穴体外反搏仅是激发机体自身经气,通过疏通经气作用改善气血津液输布,脏腑之精得以充养,脏腑之气得以化生,冲和畅达,运行有序,各自发挥其应有功能,其推动、调控、固摄、防御功能得以增强。研究表明体外反搏能使作为冠状动脉事件的预测因素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显著下降,体现其抗炎效应;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浓度下调21%,且抑制了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及黄嘌呤氧化酶(XOD)等氧化剂的形成,提示其抗氧化效应[15-16]。抗炎和抗氧化作用有利于恢复具有正常生理功能的血,即可归属中医“养血”,避免造成生理功能紊乱及组织结构的损伤,其内涵可囊括收缩血管、炎性介质、黏附因子的下调等机制,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降低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2.3 对血脉的影响 《素问·脉要精微论》曰:“夫脉者,血之腑也。”血脉是血的通道,血液赖之以行,濡养脏腑、形窍、肢节等,产生意、志、思、虑、智等神的活动。其运行不息,循环不已,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机能。血脉正常通行的关键在于其畅达无阻和完好无损。血脉与现代医学中的动脉、静脉以及毛细血管相对应[17],血脉病证则对应全身血管包括微血管病变,是常见的内伤杂病病机,其内涵为血脉结构和功能障碍的自身病变,外延为血脉病证病因和继发脏腑病变。

经穴体外反搏对血脉的影响可以概括为“通脉”和“复脉”。通过经穴刺激,畅达气血,疏通血脉,复其通行、贮存气血之功;同时推动气血濡养心神,心阴心阳协调共济,更有利于心主血脉的功能发挥,达到“血脉同治”的作用。其现代内涵包括促进新生血管形成,增加侧支循环,改善血管顺应性。实验表明新生血管形成速度与血流切应力呈正相关[18]。临床研究发现体外反搏能有效提升冠状动脉流量指数及血流储备分数,提高冠心病病人中心及外周血管的顺应性[19-20]。可见体外反搏对于以血管内皮损伤、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异常收缩等为表现的“脉病”具通脉之功,短期表现为血流速度的提升、血流切应力的增加,通过改善内皮细胞功能、炎性介质分泌等,长期表现为血管顺应性的提升。在通脉的同时兼具有复脉功效,表现为对于损害可逆的血管能恢复血管弹性,提升其血流储备分数,而失代偿的血管可产生新生血管,恢复血脉正常的行血功能。同时因心脑血脉相连,心脑血管疾病同源于动脉硬化,体外反搏以治“血”和治“脉”为切入点,血脉双治,心脑同治,达到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目的。

3 结语及展望

经穴体外反搏是集中西医优势于一体的创新型中医外治法。《理瀹骈文》云:“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在中医整体观念及辨证施治理论的指导下,以经穴刺激和体外反搏相结合的方式,刺激腧穴,激发经气,循经传导,调整虚实,影响气血和血脉,达到行气活血通脉、益气养血复脉的效果。其中西医理论基础扎实,标准化流程操作及客观化疗效评价切实可行,病人依从性好,在中西医结合心脏康复方面大有可为。目前该技术的研究在国内外都是比较少见的,值得今后进一步深入探讨。

猜你喜欢
经气经穴血脉
通里穴治疗“支膈”症理论探析*
松龄血脉康胶囊
赓续红色血脉,再创安仁辉煌
张家界:赓续红色血脉,续写新的篇章
人体经脉养生律
运用反射疗法和经穴按摩及配方沐足液调理常见气郁体质袁忠亮
浅论手太阴肺经经气运行规律
血脉里的眷恋
人体经脉系脏养生律
梁丘穴在治疗急性胃痉挛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