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江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北京100081)
要彻底解决农业生产成本持续上涨、资源环境约束加大的问题,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关键在于农业科技进步,根本在于农业现代化[1-2],而农业科技进步的支撑作用主要体现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3]。农业试验站作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贡献被广泛认同;农业试验站为农业科研项目实施、农业科教及农业生产人才培养提供重要环境,是农业科技创新活动不可或缺的物质支撑[4]。为改变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的现状,具有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功能的农业试验站相关工作的重要性日渐凸显,因此,对农业试验站的研究愈显重要。
中国对农业试验站大量的研究工作始于20 世纪末,至今仍缺乏专门从事农业试验站研究的机构和队伍,研究人员主要来自于农业科研院所、农业院校和农业推广部门或其下属机构,国内学者佟光霁、叶良均、邱国梁等对农业试验站进行了深入的研究[5-8],但大多是只结合国内现状及其本单位或兄弟单位下属农业试验站本身来开展,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农业试验站的宏观规划布局、功能定位、基本建设等方面[6-12],国外对农业试验站的研究则侧重于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管理模式优化方面领域。国内虽然也有相关国外农业试验站研究的报道,但将两者系统地对比深入研究的为数不多。当前,随着农业试验站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贡献率不断提高和功能定位的不断扩大[9-11],如何加快农业试验站的建设,尤其是在如何进一步提高管理服务水平软实力上下功夫,学习国外农业试验站的先进管理经验,已成为现阶段广受关注的促进农业科技进步手段之一[12-13]。鉴于此,笔者对英、美等国农业试验站和中国农业试验站进行比对,拟找出中国农业试验站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对如何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提出对策,为进一步加快中国农业试验站发展步伐提供参考。
欧美发达国家农业试验站具有起步早、设备设施体系建设完备、管理经验丰富、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贡献率高等特点[14-15]。英国的洛桑试验站是世界上第一个农业试验站,于1843 年建立,历史悠久,闻名于世。主要开展土壤的肥力与农作物生长情况的监测,为土壤学的发展以及世界农业的发展做出开创性的贡献,并在农作物病虫害和菊酯类杀虫剂合成方面独领风骚[16-18];美国也早在100多年前就重视农业教育、科研、推广工作,于1857年在康涅狄格州建立了美国第一个农业试验站,而且到目前为止,美国每个州至少有一个一定规模的、设备设施先进的、管理经验丰富的农业试验站[18]。美国国会早在1862年通过莫雷尔法案,联邦政府向每个州的州立大学免费划拨土地,截至目前,全美共有60 所左右的农业大学接受过政府土地赠予。1938年农业调整法规定,美国农业部与各州试验站共同构成美国农业公共科研系统,该系统的经费全额由政府拨款,科研成果面向所有农场主,并免费向农场主提供最新的科技成果[18-20];以色列左哈尔农业试验站虽然地处自然条件恶劣的沙漠中,但受益于科技发达的影响,专门致力于研究干旱、盐碱条件的土壤改良技术,培育适应高温干旱条件下的水果、蔬菜、花卉等品种[18,21],如今现代农业却已然成为该试验站以及附近地区的一项重要产业[18]。
中国近代农业体系发展,大多是借鉴于西方,从教育体制上看,清政府创办的农业学堂采用了西方的试验农学的教育体系,即教育教学、科学实验、成果推广三结合[18]。所以,在参照欧美国家和日本开办农业学堂的同时,也设立了农事试验机构——农业试验站,利用农业学堂聘请的农业科技教学与研究工作者,把所获得的科研和教学成果,应用在农业试验站栽培的作物、饲养的家禽家畜上,同时农业试验站提供试验材料满足农业学堂聘请的农业“专门技师”和学生所用[18,22],农业试验站和农业学堂是当时农业科研机构中的两个主体,这和现在模式基本一致。当时国内最主要的、为本土化做出重要贡献的农业试验站有分别始建于1906 年和1902 年的中央农事试验场、保定直属农事试验场等。20 世纪20 年代成立的“中央农业试验所”、“全国稻麦改进所”、“中央棉产改进所”和“全国稻米检验监理处”等农业科研、改良及推广专门机构。随着科技的发展,在原有农业试验站基础上,又建成了50 个左右综合性、300 个左右专业性的农业科研试验站,规模比较大的有中科院禹城综合试验站、中国农科院洛阳农业综合试验站、河南商丘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农机院农机试验站、中国农科院衡阳红壤试验站等[18]。这些农业试验站有力地支持着农业科学研究和试验生产及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中国自古就是农业大国,虽然农业问题关乎国计民生,但由于一直以来经济发展水平过低,粗放式的管理方式严重制约着农业现代化进程。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中国农业生产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虽然能够自给自足、解决全社会的温饱问题,但农业经济在三大经济领域中占比日渐萎缩,国家对农业科学研究活动投资力度严重不足[23-25],相关部门对农业试验站的建设、管理和运作不够重视,甚至力不从心,势必导致农业试验站基础设施落后,管理混乱,从根本上起不到农业试验站作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的作用。
纵观现在美国、英国和日本的农业试验站体系,无一不是为农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教学和科研活动提供服务支撑的,或为解决全国和区域性的农业问题而建立的,每个农业试验站都有相应的农业院校或者科研院所为依托,以培养人才、农业科学实验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及服务社会为目的,在体制上都是以高校直属或者科研院所直属单位的形式存在,仅从表面上看,这与目前中国的农业试验站的存在形式是一致的。美国等一些国家,具规模的农业试验站是通过立法方式,由政府统一规划、统一论证,全额拨款建设和运行管理,不以营利为目的[18]。而国内的农业试验站,政府统一规划布局和投资建设的力度依然不够[24],对试验站建设的论证不足,有很大一部分农业试验站是由政府和企业共同出资建设的,出资的不同占比可能使政府在农业和农业科研活动中起主导作用的这一功能和特点得不到充分发挥和体现[25],这就可能导致产权、经营管理权等方面的混乱,责、权、利不清,使政府失去实际控制和主导作用。尤其是近20年来,很多单位以“观光农业”、“生态农业”和“旅游农业”等概念炒作,盲目上马,蜂拥而上,普遍存在重复建设和资金短缺的现象[26-27],这势必导致出现不少搁置状态的“烂尾试验站”、“四不像农业试验站”,形同摆设,严重浪费国家资源。
农业试验站是农业科研试验实施、管理和协调的综合机构,也是一个开放、联合、共建和共享的复杂系统,它的功能定位是将农业科学研究的科技成果放大应用,作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平台媒介,同时供科学研究机构用于开展培训、教学、试验示范等活动。中国现在经省级农业主管部门遴选公布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业试验站近500个,以县、乡级地方政府自建和与企业合作建立的农业试验站数量超过800 个,部分试验站甚至打着开展农业试验工作的幌子,从各级政府部门争取建设费和运行费,却从事餐饮、休闲娱乐、旅游观光,甚至成了“私家农庄”[10-11,28-30],在农业试验站里根本找不到农业科学试验的影子,更严重者出租出让国家土地、实验器材、农资等,甚至存在房屋群租的现象,以此谋取少数人或者个人利益,这不仅严重侵害国家财产,还给社会埋下安全隐患。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历史悠久,闻名于世,但由于受到数千年历史文化、民族素质等因素的影响,虽然40 年的改革开放使经济落后状况得到根本的改变,文化落后状况发生重大变化,但至少目前落后的文化状况、思想意识形态没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当前中国一定数量上的农业试验站,为了追求短期的、少数群体的小利益,仍处于“小打小闹”、“单打独斗”的传统的零散经营状态,缺乏统一的管理,整体目标不明确,这不仅加重了农业试验站的管理难度,无法助推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甚至严重阻碍和制约农业试验站本身的定位功能的发挥。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新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了坚持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为“三农”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切实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落到实处,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牢牢把握国家粮食安全主动权[31-34]。通过改革开放40 年的积累,中国经济已占全球经济的10%,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央对新农村建设也高度重视,相关部门和单位要以此为契机,认真学习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充分认识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继续加大对农业试验基地资金的投入,并做好顶层设计,进一步加强农业试验站规划建设工作,着眼于长远,整合现有农业试验站资源,改进现行的管理机制,培育一批新型的、现代的、稳定的、可持续的农业试验站[35-40],切实充分发挥农业试验站在农业科研、教学、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农业和农业科学研究的公益性,决定了政府在农业试验站的建设和运行中必须发挥主导作用。很多发达国家的农业试验站是由政府全额拨款建设和运行的[41-43],虽然不少国家的农业试验站也是由政府和企业共同建设,但不管何种出资方式,政府财政资金在建设和管理运行的整个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另外,相关单位在农业试验站的规划布局、立项审批、功能定位、建设标准、数量控制、运行机制等方面要根据国家农业科研发展情况的需求和国家对农业发展的总体要求,统一组织协调,充分加强论证工作,制订农业试验站中长期建设与发展战略规划,通盘考虑,资源信息共享,做好总体战略布局[44],避免重复建设,资源浪费,打破各自为阵的混乱局面。
农业试验站是农业科研机构重大科研成果的研发、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重要平台,同时还肩负着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任。准确的功能定位是农业试验站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45],只有这样,才能将农业试验站对农业先进技术成果的展示、培训、教学交流等农业试验站的本质功能充分发挥到位,在此基础上,视情况适当地统筹考虑农业试验站的休闲观光、都市农业以及农业高新技术的龙头带动作用等功能[46-47],只有对农业试验站的定义、定位、特点有准确的理解,对国家的农业农村发展精神、战略部署有充分的认识,才能分清农业试验站各项功能孰重孰轻,辩证把握农业试验站各功能之间的关系,使农业试验站更好地为农业科研成果应用转化、促进农业生产力发展服务。
思想观念的落后在某些方面甚至比经济落后还可怕,是最大的落后。要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加速农业试验站的发展,就必须破除一切落后的传统文化思想,树立新的发展理念。在这点上,需要学习以黑格尔、马克思、爱伊斯坦、巴赫等为代表的德国人讲理性、守纪律、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需要学习日本民族做事精益求精、职业化、严谨的精神。同时,更要彻底改变观念,从思想上来一次深刻的文化变革和文化进步,抛弃一切唯利是图的工作作风,坚定信念,切实把农业试验站促进农业科技发展这项事业做实做强。
总之,随着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党和政府对农业农村工作的高度重视,党的十九大已经把中国乡村振兴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国家战略提到党和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上来[48-52],并对具体的振兴乡村行动明确了目标任务,提出了具体工作要求,这就需要建设更多的设施完善、管理先进的农业试验站以满足日益发展的农业科研项目研究成果的应用。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必须高度重视各级农业试验站的建设和管理工作。改革开放40 年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农业试验站建设工作显著加强,有效提升了农业试验站支撑保障农业科技原始创新、成果转化的能力和水平,为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彻底解决好“三农”问题[53-56],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三个面向”、“两个一流”和“一个整体跃升”指示精神和科技支撑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