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草四黄膏对肛裂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研究

2019-01-04 06:50王东栩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8年11期
关键词:肛裂紫草括约肌

王东栩

(福建省福州市第一医院肛肠科 福州350009)

肛裂为临床常见疾病,是齿状线下肛管皮肤纵行全层裂开后形成的缺血性溃疡,发病率约占肛肠疾病的20%。肛裂常伴有肛门周期性剧烈锐痛、便秘、便血、瘙痒等症状,疼痛持续时间较长,疼痛感较为剧烈[1]。目前临床针对不同程度肛裂的治疗方式不一,Ⅰ期肛裂一般采用保守治疗,如药物坐浴等,Ⅱ、Ⅲ期肛裂一般需要手术干预[2]。由于肛门特殊的生理功能,手术伤口多为开放性,愈合相对缓慢。本研究旨在探讨紫草四黄膏在肛裂患者术后创面愈合的促进作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8月~2017年10月于我院肛肠科行肛门内括约肌后位切开术治疗的肛裂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男24例,女31例;年龄19~60岁,平均年龄(33.21±12.13)岁;病程 2个月 ~3.5年,平均病程(1.4±0.5)年;Ⅱ期肛裂38例,Ⅲ期肛裂17例。观察组男22例,女33例;年龄18~60岁,平均年龄(33.18±12.58)岁;病程 1个月 ~4年,平均病程(1.5±0.6)年;Ⅱ期肛裂40例,Ⅲ期肛裂1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肛裂分期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与临床分期 符合《肛裂临床诊治指南(第三次修订)》[2]诊断标准,患者有周期性疼痛、出血、便秘的病史,肛检见裂口溃疡形成。临床分期[3],Ⅰ期:肛管皮肤浅表纵裂溃疡,创缘整齐,基底新鲜,色红,触痛明显;Ⅱ期:有肛裂反复发作史,创缘不规则,增厚,弹性差,溃疡基底部常呈灰白色,有分泌物;Ⅲ期:肛管紧缩,溃疡基底部呈现纤维化,伴肛乳头肥大,溃疡附近有哨兵痔,或有潜行瘘管形成。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符合肛裂诊断标准,无手术禁忌证,并行肛门内括约肌后位切扩术治疗者;年龄18~60岁者;治疗依从性良好者。(2)排除标准:合并肛瘘、肛周脓肿、肛周湿疹等其他肛周疾病者;患有贫血、糖尿病、全身慢性消耗性疾病以及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炎症性肠病者;不愿配合治疗者。

1.4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于肛门内括约肌后位切扩术术后第2天使用1∶5 000高锰酸钾溶液进行肛周坐浴外洗。对照组予以九华膏(国药准字Z12020393)治疗,将其涂抹于纱布外敷。观察组予以自制紫草四黄膏治疗,涂抹于纱布外敷,药物组成及制备:紫草31 g,姜黄10 g,黄连21 g,黄柏21 g,当归 62 g,生地黄 62 g,白芷 10 g,麻油 500 g,浸泡1周,药物煎枯,去渣存油,加入白凡士林1 500 g、青黛粉60 g,搅匀收膏,盒装贮存备用。两组患者均每日换药1次,疗程为14 d。

1.5 观察指标与标准 (1)比较两组治疗14 d后创面水肿评分、出血程度评分以及愈合时间。创面出血程度评分[4]:便后手纸带血,换药时纱布渗出面积小于4层纱布的1/2为3分;便后手纸带血,换药时纱布渗出面积小于3层纱布面积的1/3为2分;便后手纸带血,换药时纱布渗出面积小于2层纱布面积的1/4为1分;无便血为0分。创面水肿评分[5]:创面水肿组织范围>2 cm,有重度创面坠胀感,为3分;创面水肿组织范围1~2 cm,有轻度创面坠胀感,为2分;创面水肿组织范围<1 cm,无明显创面坠胀感,为1分;创面无水肿,为0分。(2)比较两组治疗3 d、7 d后的创面疼痛程度。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即将0~10 cm标尺分为10个等级,由患者根据疼痛程度自我选择,0为不痛,10为极度疼痛[6]。(3)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痊愈:疗效指数为100%;显效:75%≤疗效指数<100%;有效:25%≤疗效指数<75%;无效:疗效指数<25%[7]。疗效指数=(术后第1天总得分-术后第14天总得分)/第1天总得分×100%。总得分=创面出血评分+水肿评分+疼痛评分。

1.6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创面水肿、出血程度评分及愈合时间比较观察组创面水肿、出血程度评分以及愈合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创面水肿、出血程度评分及愈合时间比较(±s)

表1 两组创面水肿、出血程度评分及愈合时间比较(±s)

组别 n 创面愈合时间(d) 创面出血(分) 创面水肿(分)观察组对照组55 55 t P 19.23±1.28 25.13±2.51 15.529 0.000 1.85±0.68 2.28±0.97 2.692 0.010 1.15±0.18 1.64±0.46 7.357 0.000

2.2 两组VAS评分比较 治疗3 d后,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VAS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VAS评分比较(分,±s)

?

2.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3 讨论

肛裂属肛肠科常见疾病,发病原因主要包括解剖缺陷、大便异常、慢性感染、内括约肌痉挛以及局部损伤、肛管狭窄等。目前认为肛裂的本质是一种缺血性溃疡病,其真正的病因是高括约肌张力诱发肛管后中线供血不良,这也是肛裂持续存在并转为慢性的重要因素。肛门内括约肌后位切扩术是现阶段治疗肛裂常用术式,适用于Ⅱ期和Ⅲ期肛裂。该术式可通过切断部分内括约肌以消除或减轻括约肌痉挛,从而改善血液循环,减轻肛管压力,促进创面愈合,达到治愈肛裂的目的[7]。但由于肛门解剖结构的特殊、手术本身的损伤以及分泌物及粪便的污染、细菌的感染引流不畅等,术后常出现多种并发症因素,造成创面疼痛、出血、水肿等,影响创面愈合,造成患者痛苦。

中医认为,肛裂属“裂口痔、钩肠痔”的范畴。《医宗金鉴》记载:“肛门围绕折纹破裂,便结者,火燥也。”《外科大成》云:“肛门内外有痔,折缝破裂,便如羊粪,粪后出血,秽后大痛。”提出了肛裂与火热、津伤的关系。紫草四黄膏重用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以祛除病因。当归活血止痛,其功效可见于《本草纲目》载:“润肠胃筋骨皮肤,治痈疽,排脓止痛,和血补血。”《神农本草经》也记载:“诸恶疮疡金疮。”《本草发挥》又云:“去诸疮疡肿结,治金疮恶血,温中润燥止痛。”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当归具有抗炎、镇痛以及抗凝血与促凝血的双向调节作用,可促进细胞增殖,从而促进溃疡面愈合[8]。麻油外用可润燥解毒生肌。紫草性寒、甘、咸,有活血、凉血、解毒之效,《本草纲目》记载:“能凉血活血,利大肠”。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紫草具有抗炎、抗菌、抗病毒、抗氧化、止血等作用,能显著促进创面愈合[8]。黄连、黄柏、青黛可清热利湿、泄火解毒,具有显著的抗菌作用。白芷可祛风止痛,排脓生肌,《日华子诸家本草》记载:“治肠风痔瘘,疮痍疥癣,止痛排脓”。姜黄可活血行气止痛,《新修本草》谓其“消痈肿,药效强于郁金”。药理学研究表明,白芷、姜黄均具有抗炎、抗菌、止痛和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9~10]。全方共奏清热解毒、凉血润肤、止痛生肌之效。大量研究表明,湿润的环境可促进创面愈合,缩短创面愈合时间,而油膏制剂能保持创面局部湿润。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创面出血程度评分、创面水肿评分、VAS评分以及创面愈合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与九华膏比较,紫草四黄膏在肛裂术后治疗中的效果更加显著,有利于缩短创面愈合愈合时间,减少创面出血量,减轻创面水肿程度,缓解患者疼痛,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肛裂紫草括约肌
高频超声评估女性肛门括约肌完整性的临床研究
肛裂可以自愈吗
为什么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发生便秘?
小儿红屁股涂紫草油
排便的奥秘
30例肛裂手术临床治疗分析
不同市场紫草相关质量的比较研究
外括约肌皮下部离断术治疗肛裂50例临床疗效观察
HPLC测定滇紫草及其两个近缘种中乙酰紫草素的含量
中医“治未病”思想在肛裂防治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