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抗棉花黄萎病新基因

2019-01-04 18:24:35
种业导刊 2019年11期
关键词:大丽枝菌黄萎病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研究员李付广团队对陆地棉核糖体蛋白基因GhRPL18A-6在棉花抗黄萎病过程中功能和机制进行系统研究。结果发表于《工业作物和产品》(Industrial Crops and Products)。

研究通过干涉GhARPL18A-6基因的表达,使得棉花对黄萎病菌(大丽轮枝菌)表现出敏感性,结合基因在病菌侵染下的表达模式,证实GhARPL18A-6参与棉花的抗病调控。转基因植株的苗期抗黄萎病鉴定及连续两年的病圃成株期抗病鉴定表明,GhARPL18A-6的过量表达能够增强棉花的黄萎病抗性。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大丽轮枝菌侵染条件下,转基因材料相对于受体材料,其木质部薄壁组织细胞壁的木质化及活性氧爆发均更为明显,茎秆及根中大丽轮枝菌的定殖量更少,一些与抗病相关的标记基因表达量有更为明显的上调表达。表达谱分析表明,转基因材料在接种大丽轮枝菌后引起不同于对照组的细胞壁合成、木质素合成、蔗糖代谢等相关通路基因的上调表达。

(中国科学报)

猜你喜欢
大丽枝菌黄萎病
合伙人
民间文学(2024年3期)2024-03-10 11:40:31
蜡蚧轮枝菌及其在有害生物防治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科学家研究揭示大丽轮枝菌CFEM家族分泌蛋白毒力分化机制
谢谢你,一直陪在我身边
大丽线列控编码设计方案探讨
大丽轮枝菌致病及微菌核形成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我国科学家揭示大丽轮枝菌寄主适应性的分子进化机制
蔬菜(2017年12期)2017-01-31 20:10:04
天麻抗真菌蛋白基因或可防治棉花黄萎病
中国食用菌(2016年4期)2016-01-25 09:15:28
深翻对长期连作棉田黄萎病防治效果的调查分析
棉花黄萎病拮抗菌的筛选及其生物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