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2019-01-04 17:29赵提周雪美姚瑛包赛椅刘振远
医药前沿 2019年3期
关键词:共情精神分裂症康复

赵提 周雪美 姚瑛 包赛椅 刘振远

(1上海市虹口区精神卫生中心四病区 上海 200083)

(2上海市东方医院麻醉科 上海 200120)

精神分裂症作为常见的重性精神病,对其的治疗以抗精神病药物为主,而为获得最佳的疗效,治疗期间的护理干预也极为重要[1]。如今共情护理在精神疾病护理中得到推广,即促使护理人员在护理中能够结合患者的情绪,站在患者的角度准确识别和评价其情感,给予对应的躯体护理和心理护理,利于建立和谐稳定的护患关系[2]。为此,本次研究对共情护理在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探讨,报道如下。

1.精神分裂症发病机制及护理重要性

1.1 精神分裂症发病机制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严重精神疾病,发病机制很多,认为与遗传、神经发育、外部环境有关,发病率、复发率都很高。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症状复杂多变[3],不同个体、不同类型疾病、不同疾病分期的临床表现差异很大。然而,这些患者常有感知、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障碍和精神障碍的不协调[4]。一般来说,需要综合病因与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才能诊断出精神分裂症。而精神分裂症的幻觉体验可以是非常具体、生动的,也可以是朦胧模糊的,对患者行动会带来不同层次的影响。目前,药物治疗是最主要的临床应用,但单纯药物治疗不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与生活质量[5]。

1.2 精神分裂症护理重要性

精神分裂症康复周期比较久,需要护士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做好各项康复护理管理工作。通过护理干预去缓解患者的精神状态,进而能有效预防功能衰退,改善患者的精神面貌,并且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与康复。因为,很多精神分裂症患者都会对药物缺乏认知,而会放弃服用药物,难以适应社会环境,自我生活的能力也比较弱[6]。根据研究表明[7],对患者实施社会技能训练能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能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而在患者康复训练中,由于需要的周期长,且需要患者长期支持和配合,而在这个过程中,患者会产生很多情感上面的变化,如果处理不好,将进一步加重患者情感和精神上的负担。所以,这就要求护士一定要做好患者的康复护理,加强情感方面的干预。

2.精神分裂症护理方法

2.1 基础护理

传统的精神疾病患者的病房管理为男女单一性别病区,这种性别病区影响长期住院的患者出院后,排斥与异性交往,不利于患者整体的功能康复。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护理,首先应该从基础着手[8]。根据我国著名的学者伍正宜教授提出的患者组织与管理理念,在基础护理方面,首先应该注重医院环境护理,让性别不同的患者同一个病区,然后向患者提供心理干预,在患者住院期间同步实施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帮助患者对疾病有一定的认知[9]。基础护理中健康教育十分关键,但是任何一项护理内容的实施,都需要做好情感方面的铺垫,因此,实施共情护理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2.2 共情护理干预

2.2.1 转变护理理念

加强对护理人员的教育培训,树立共情护理的理念,了解同感、同理心、投情等在护理中的应用,促使护理人员实施自觉关怀行为,提高护理质量;观念影响护士工作行为和实践活动,只有护士真正树立一种共情护理理念,在康复护理中,才能将患者当做自己的亲人,更加积极主动的去关心和关怀患者,才能真正让患者的情绪和精神得到有效的缓解和放松[10]。

2.2.2 环境共情护理

为患者营造共情的环境,如结合患年龄、教育程度、社会背景等,分配合理的房间,确保患者交流良好[11]。环境护理是共情护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为共情护理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环境护理中,精神分裂症患者本身神经敏感,一定要以安静的环境让患者好好休息,避免刺激患者。

2.2.3 生活技能共情干预

循序渐进的指导患者进行生活技能锻炼,如洗脸、刷牙、洗衣、整理床铺等,要求患者均自行完成所有的日常活动,督促患者养成规律性的日常生活,坚持锻炼,并指导患者与人简单交流,增强患者的生活积极性,并对完成好的患者给予语言或者物质性鼓励,以促进患者康复[12]。

2.2.4 社会技能共情干预

循序渐进的引导患者表达情感,学会与人沟通,控制自己情绪,联合家属加强对患者的生活兴趣、交流沟通、人际交往能力、工作积极性的培养,去了解社会与适应社会,以提高患者的社会功能,促进患者重返社会。每天1次,每次1h,干预1个月为1个疗程,坚持5个疗程。

2.2.5 综合性共情护理

共情护理的实施依赖人的反应学习、操作学习和观察学习,临床适用于社交恐惧症、广场恐惧症、强迫症、考试焦虑症、恋物癖、癔症、厌食症、慢性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病共情护理一般包括七个步骤:对问题行为的功能分析,尤其是经常发生的,这个问题很少发生的情况;问题的严重性的校准;对动作矫正目标的制定;制定和实施干预措施,增加积极行为,减少消极行为;监测干预计划并进行相应的调整;在期末,干预方案可以被淘汰,一旦目标达成,检查阶段对复发性疾病患者给予辅助治疗[13]。共情护理不是直接改变人的身心状态的方法,而是通过改变环境与社会的关系来产生一定的治疗效果。共情护理知识针对特殊问题行为为目标,这种行为可以是外在的,也可以是内在的,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问题和本人的情况采用适当的条件作用、模仿学习或其他共情护理技术进行治疗。陶云海研究显示,认知共情护理能够有效改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

护理人员需理解患者的情感状况,表达共情,促使患者感觉到共情;首先应耐心倾听患者的倾诉,观察患者行为,结合其基本信息了解需求,并给予适时回应,如点头、微笑和抚摸进行情感表达,促使患者感到人们对其的尊重;此时护理人员还需表达“我很理解你”、“你很痛苦”等,利于拉近护患关系,并需足以制定心理疏导策略。共情护理体现在各个方面,并且尤其是对细节护理和护理语言的适当使用,有着很强的要求,并且还提出新要求。

3.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多在积极性发作与相对稳定期波动交替,针对进入恢复期患者除去常规治疗外,还需重视对其的护理改善,确保改善其生活质量。在护理中护理人员如何拉近与患者的关系,建立友善信任的护患关系,降低护患冲突成为护理重点。共情护理能够促使护理人员对患者的情感、状态等感同身受,确保开展护理工作时能够尽可能满足其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改善护理态度,表达共情关爱,促使患者感受人们对其的尊重和理解,利于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稳定病情。根据学者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2.63%显著低于对照组18.42%,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偏低,且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提升,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实施共情护理可有效减少患者风险事件的发生,保证护理安全性,且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共情护理患者曹阿姨下,护士在临床护理实践中,能真正站在患者的位置,感知患者的内心情绪,体验患者内心的变化,从而不断去解决躯体和精神层面的问题,满足患者的身心切实需求,建立健康和谐的护患关系,最终全面提升整个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综上所述,共情护理在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

猜你喜欢
共情精神分裂症康复
发现高潜人才:共情与谦卑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县域教师培训管理中如何实现共情
幼儿共情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五行音乐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作用的对照研究
脑尔新胶嚢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初步临床观察
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