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分子育种课题组联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郑州大学等13家单位,利用标记辅助选择、基因组编辑等技术对棉花纤维品质和产量同步改良提供基因资源和位点信息。结果已经在线发表于《植物生物技术杂志》(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
研究利用棉花亲本0-153和SGK9708进行杂交,在黄河流域等22个环境下,对棉花产量及纤维品质进行评价,并结合覆盖全基因组的微卫星序列标记及单核苷酸标记,构建包含8295个标记,总遗传距离为5197.17厘摩的高密度整合遗传图谱,共获得数量性状遗传位点983个。
多环境稳定检测所得到的数量性状遗传位点共有198个,有155个为首次报道。这些数量性状遗传位点能组成37个簇、59个成对簇。其中6个数量性状遗传位点簇产量与品质加性效应呈现负相关,进一步在自然群体中验证本研究获得的数量性状遗传位点簇qCluchr13-2遗传效应,对改良棉花纤维品质和产量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