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樟子松线虫防治

2019-01-04 05:35魏鹏华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2019年6期
关键词:彰武县松材樟子松

魏鹏华

(辽宁省彰武县林业服务发展中心,辽宁彰武 123208)

1 辽宁省樟子松的发展现状

辽宁省樟子松发展历史悠久,早在1953年就开始在章古台沙地引种樟子松,1955年造林成功,建立起了中国第一片樟子松引种固沙林,也辐射带动了三北地区的樟子松大规模发展。

目前辽宁省主要依赖樟子松人工造林来完善推动省内的防风治沙工作,全省沙区森林覆盖率已经从建国初期的2.9%提高到30.2%,其防风治沙樟子松人工林从省内延伸到科尔沁沙地边缘,拥有长达450km的风沙线固沙林,已经能够全面保护辽宁省内的大面积农田、水田以及果园,保证省内粮食总产量相比于40年前翻10倍。且樟子松本身除了防风固沙作用外,它还能实现对微域小气候的有效调节,实现大气环境净化与不良气候特性改善,增加物种的丰富度,发挥其极为显著的生态效应。

多年以来,辽宁省都遵循“种子管长远、苗木管当前”的基本原则,在省内建立起了国家级、省级樟子松木林良种基地(1970年),并大量采种母树林实施人工造林,为辽宁省樟子松种子调拨提供了有利条件与扎实的科学依据。目前省内的樟子松良种使用率已经超过30%[1]。

2 辽宁省樟子松材线虫的防治现状

樟子松材线虫是国内在近年来才发现的重要蛀干害虫,它多分布于我国东北的黑龙江、内蒙古、吉林、辽宁等地区。早在1984年,专家学者在吉林林学院实验林场中的红松人工林首次发现该虫害,当时的受害率在11%左右。松材线虫一般一年一代,其幼虫在树干或侧枝韧皮位置以蛀食为害,侵入途径则主要以樟子松的各种整枝、病害伤口为契机,在入侵后导致受害部位出现大量流脂,最终树势严重衰弱,最后风折枯死。

针对樟子松材线虫的防治工作目前正在全面实施中,其中以辽宁省为例,从2010年6月底开展松材线虫虫害的全面排查,积极做好监测防控和处置应对工作,希望切实抓好监测防控工作,调查该虫害的本地分布与具体危害情况,并探明其虫害的危害规律与发生范围;做好当地检疫强化工作,尽量避免带虫材外运,避免疫情扩散;最后就是科学应对,结合多种防治手段进行分区治理,目前已经取得极佳的治理成效。

3 辽宁省樟子松材线虫的危害与传播方式

3.1 松材线虫的危害性

松材线虫是目前世界上危害性最大的林业有害生物,它能够引发树木疫病,且带来毁灭性破坏。目前辽宁省针对樟子松制品的商品出口已经严格限制,一经发现存在松材线虫的疫病樟子树木立刻予以就地销毁。综合来讲,松材线虫对辽宁省内的樟子树木种植发展带来的危害还是很大,而其中樟子松的受害林总面积占到整个地区松林的25%以上,用于专门防治该虫害的总资金超过有害生物防治总金额的85%以上。而且近年来它的病发还呈现上升趋势,10年来导致辽宁省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5亿元,且每年还在以 2 000hm2的速度向外扩散。

从生态与资源危害角度来看,该病害的致死速度快、整体防治困难,被人们称之为“松木的癌症”。在辽宁省,樟子松作为快速造林绿化的先锋树种颇受地方林业发展青睐,但在松材线虫大肆传播感染后,被破坏后的樟子松难以恢复且引发了地方大量的水土流失、泥石流与大型洪水,生态灾害日益严重。

另外松材线虫为樟子松及当地森林系统所带来的间接破坏损失也不容小觑,辽宁省近年来由于松材线虫虫害导致樟子林地大量被破坏,水源涵养、气候调节以及水土保持功能被大幅度削弱甚至丧失,其所造成的林业及省内综合经济损失不可估量。

3.2 松材线虫的传播方式

松材线虫本身较小,一般寄居在寄主樟子松木与松墨天牛体内,特别是利用松墨天牛作为迁飞传播媒介。但是由于松墨天牛的自然飞行距离非常有限(最多几千米),因此松材线虫的自然传播范围每年也只能维持在5km以内,但它也能够通过人为活动进行更远距离传播。

3.3 松材线虫传播入侵的可能性

结合松材线虫发病的基本规律、生物学特性以及辽宁省当地的地理自然环境,主要对松材线虫病害的入侵流行可能性进行分析。目前辽宁省已经被列为是松材线虫的适生区,根据专家研究结果表明,辽宁省内年平均气温在10-12℃左右极易发生樟子松材线虫病害,特别是辽宁省的南部、西北部等地区符合该条件,松材线虫在这些地区可生存,且一旦出现蔓延速度极快。省内樟子松作为重要的松属植物其感病面积大、数量多,目前省内每年监测普查的松林面积超过 1 600万亩,其中樟子松材线虫的感病比例超过25%。

4 辽宁省彰武县樟子松材线虫的防治措施

彰武县位于辽宁省西南部,当地拥有目前全国规模最大的樟子松苗繁育基地,其樟子松木规格齐全且质量可靠,价格合理且拥有畅通的出口渠道,目前县内拥有樟子松幼苗面积超过4 000余亩,成林面积超过50 000余亩,基地规模不断壮大,闻名全国。不过,作为“三北地区”主要的造林树种之一,彰武县却存在樟子松材线虫虫害疫情隐患。在辽宁省内的2018年5月的疫情集中普查推进会上,县内也公布了目前松材线虫虫害疫情发生的严峻形势,并希望全县展开排查工作,实现“全覆盖检测+无盲区普查”综合防治模式。

4.1 建立综合疫情监测与检疫复检体系

为了加强对樟子松材线虫疫情的有效防范控制,彰武县也建立了综合疫情监测体系,主要围绕松材线虫建立虫害预警、检测与普查防控平台,利用已有的测报监测网络展开针对松材线虫虫害监测点的集中普查与实地调查。例如主要围绕林区内的枯死松木进行认真取样、分离、鉴定,并对疑似松材线虫入侵樟子树木进行灾情上报。另外就是基于网络平台的外地调用松木及包装物的跟踪检疫体系,它主要负责复检调查配合监督检查工作,重点对樟子木材的市场、铁路货场与客运货场等集散地进行全面普查检疫,保证检疫复检切实到位[2]。

4.2 建立应急管理机制

辽宁省市近年来结合《松材线虫病防控应急预案》已经正式开展了应急培训演练,并为像彰武县这样的重点樟子林区制定了专门的《松材线虫病应急实施方案》。例如目前彰武县已经配备了解剖镜、显微镜以及松材线虫虫害分离装置。在应急防控物资方面,则准备了充足的农药及打药机械,将松材线虫病疫检验与分离能力合二为一,实现强化应急处理,加大了县内的虫害检疫执法力度,特别是大幅度削弱了对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入侵县内林区的可能性与危机感。

4.3 落实预防制度

当前彰武县正在落实针对樟子林木的松材线虫预防制度,实施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零报告”制度,并提出了松材线虫虫害疫情的“月报告”监测体系,做到预防防控有的放矢,且结合责任制度对各个岗位提出预防工作要求,结合问责制度将防范预警工作落实到位[3]。

4.4 提高林分质量和效益

辽宁省要不断获取优良树种实施科学营造樟子松人工林,根据水量平衡原理合理控制造林密度,并利用抗旱节水造林技术保证樟子松的初植密度控制在3 300株/hm2。再一点就是要营造混交林,保证块状林与混交林相互混杂,且尽量选用抗病树种和优良灌木进行混交,坚持“近自然林”的道路路线,建设牧场防护林体系,减少其遮地面积,增强防护效果,实现环境美化和生态、经济效益相互有机结合的目的。最后就是要不断强化幼龄林的抚育和近、成、过熟林的更新改造,尽快按照修订后的森林经营规程对目前已有的樟子松人工林进行经营优化,大力推广樟子松人工林的更新改造技术,如此便可实现对樟子松人工林中有害生物特别是松材线虫的有效防治。目前,辽宁省内已经在大力推广樟子松衰退治理技术,希望以此来优化针对有害松材线虫的防治措施,掌握相应技术方法保证人工造林长久持续向前发展。

5 总结

辽宁省彰武县拥有全国最大的樟子林木“特色种苗繁育基地”,所以他们必须结合现有监测技术体系与政策制度全面防范松材线虫虫害疫病发生与蔓延,并努力将该技术推广应用于东北更多地区,确保东北地区的林业事业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彰武县松材樟子松
我国启动松材线虫病防控五年攻坚行动
松材线虫病的侵染循环以及病原与病媒的综述
《松材线虫病生态灾害督办追责办法》出台
樟子松造林成活率质量研究
论黑龙江樟子松造林的技术要点
我眼中的樟子松
樟子松幼苗期培育技术
杨树的育苗技术
浅析杨树的育苗技术
浙闽两省联防联治松材线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