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高温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
——湘K27

2019-01-04 05:32:13蒋杰贺云新张志刚张兴平吴佶膛梅正鼎黄慧
中国棉花 2019年9期
关键词:抗虫棉黄萎病机采

蒋杰,贺云新,张志刚,张兴平,吴佶膛,梅正鼎,黄慧

(湖南省棉花科学研究所,湖南常德415101)

湘K27 是湖南省棉花科学研究所抗逆育种课题组选育的转基因抗虫棉品种,符合湖南省机采棉品种审定标准,适于机械化采收。

1 选育过程

湘K27 母本Q10 是以湘棉10 号为母本、湘棉16 号为父本杂交, 后代经单株、 株系选择8 代而成,抗逆性强、茎秆粗壮、配合力高。 父本Y116 是湘杂棉5 号[1]选系,从湘杂棉5 号高世代分离的优异单株连续系选8 代而成,具有耐高温、株型紧凑、早熟等特点。杂交后代经过连续多年海南加代与在重病田进行定向选择6 代而成。 湘K27 于2015 年获得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生产应用)[农基安证字(2015)第152 号],允许在长江流域进行生产应用。 2016―2017 年参加湖南省机采棉品种区域试验,2017 年参加湖南省机采棉生产试验,2019 年1 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湘审棉20190005。

2 特征特性

2.1 生物学特性

湘K27 是转基因抗虫棉品种,株型塔形,苗期生长势好,吐絮期生长势好,整齐度好,茎秆纤毛中等,花药白色,吐絮顺畅。在湖南春播生育期114.4 d,株高102.5 mm,第一果枝节位6.4 节,单株果枝数13.2 ,单株结铃18.3 个,铃重4.8 g,衣分39.0%,籽指11.5 g。僵瓣花率3.9%,霜前花率100%。叶片对脱叶剂敏感,脱叶效果100%。

2.2 产量表现

2016―2017 年参加湖南省机采棉品种区域试验,两年结果平均,湘K27 籽棉、皮棉产量分别为3 569.9 kg·hm-2、1 392.6 kg·hm-2,分别比对照省工棉2 号[2]增产14.7%、17.3%,增产均极显著。 2017年湖南省机采棉生产试验中,湘K27 籽棉、皮棉产量分别为3 550.1 kg·hm-2、1 312.5 kg·hm-2, 分别比对照省工棉2 号增产11.2%、14.5%, 增产均极显著。

2.3 纤维品质

经原农业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HVICC 校准),2016―2017 年区试平均结果,湘K27 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为28.0 mm,断裂比强度29.9 cN·tex-1,马克隆值5.0,断裂伸长率6.7%,长度整齐度指数84.7%。

2.4 抗病、虫性

2016―2017 年区域试验中, 经湖南省棉花科学研究所人工病圃抗病性鉴定:2 年结果平均,湘K27 枯萎病病指14.9,黄萎病病指27.7,耐枯萎病、耐黄萎病。经原农业部转基因植物环境安全监督检测测试中心(安阳)进行抗虫性鉴定,表明湘K27抗棉铃虫。

3 适宜区域

适于湖南省植棉区种植,不适于黄萎病重发区种植。

4 栽培技术要点

4.1 适期播种

直播棉田适宜5 月中下旬直播。 营养钵育苗,于4 月上中旬播种,5 月初移栽。

4.2 合理密植

根据土壤肥力确定适宜密度,一般肥力地块密度为6.0 万~7.5 万株·hm-2,行距70~80 mm。 肥力较差的田块,可适当增加种植密度。

4.3 科学运筹肥水

重施有机肥作为底肥,增施磷、钾肥和硼、锌等微量元素,花铃肥应以氮肥为主,见花后可适当追施尿素,遇长时间高温干旱应及时灌水。

4.4 适时化控

根据棉花田间长势及天气状况进行化控,重点做好盛蕾期、施花铃肥后、打顶后3 个时期的化控,遵循“少量多次、前轻后重”的原则。

针对机械采收“一次性收花”的要求,可采取化学脱叶催熟技术。 在9 月下旬至10 月上旬棉铃自然开裂60%左右时,将噻苯隆450~600 g·hm-2和乙烯利水剂900~1200 mL·hm-2, 兑水225~300 kg,采用人工或者飞行器喷施[3]。

4.5 病虫害防治

苗期重点防治蜗牛和地老虎, 以及立枯病、炭疽病等病害,苗蕾期及时防治蚜虫、红蜘蛛、蓟马等害虫,对蕾铃期害虫应根据虫情预报及时防治。 不良气候条件下,注意采取相应管理措施防治枯萎病和黄萎病。

猜你喜欢
抗虫棉黄萎病机采
基因工程方法让天敌昆虫保护有了依据
今日农业(2022年8期)2022-07-05 00:05:26
抗虫棉的故事
天麻抗真菌蛋白基因或可防治棉花黄萎病
中国食用菌(2016年4期)2016-01-25 09:15:28
新型组合式机采棉清理机简介
正确看待抗虫棉的抗虫性
乡村科技(2014年23期)2014-03-08 06:37:27
早熟机采棉育种现状分析
深翻对长期连作棉田黄萎病防治效果的调查分析
机采棉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机采棉不同种植方式产量对比分析
棉花黄萎病拮抗菌的筛选及其生物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