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玫
(琼海市中医院,海南 三亚 571400)
B族溶血性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GBS)是一种需氧革兰阳性链球菌,属于条件致病菌,一般存在于阴道和直肠。早在20世纪70年代,证实GBS为围产期母婴感染的致病菌之一,其与孕妇发生宫内感染、胎膜早破等密切相关,同时可从母体传播给新生儿,造成新生儿败血症和脑膜炎,严重影响母体和新生儿的健康[1]。本研究旨在分析妊娠期孕妇GBS的感染情况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并探讨GBS产前筛查的临床价值。具体报告如下。
选择2017年11月~2018年11月就诊于本院的198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年龄21~40岁,平均(27.4±2.3)岁,孕35~38周,平均(36.2±0.8)周,参与研究的孕妇均自愿接受GBS产前筛查。所有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GBS检测方法:所有受检孕妇在采集标本时,先将外阴分泌物擦去,再用无菌阴道棉拭子置阴道下段取样,接种于GBS平板,将平板置37℃培养箱,孵育18~24 h。无可疑菌落生长即为阴性,存在可疑灰白色半透明圆形菌落时,对菌落进行革兰氏染色,并取可疑菌落进一步分纯培养,37℃孵育18~24 h。最后利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 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仪进行细菌鉴定。
GBS检查结果分为阳性和阴性,结果为阳性的孕妇即纳入阳性组,按照1:1的比例随机抽取GBS检查结果为阴性的孕妇纳入阴性组。
对纳入研究的孕妇进行随访,观察比较阳性组和阴性组的母婴结局(宫内感染、胎膜早破、胎儿窘迫、新生儿感染)。
计数资料用x2检验,以(%)表示,所得数据用SPSS 18.0软件进行处理分析,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1980例孕妇中有94例孕妇检出GBS阳性,阳性率为4.7%。
根据随访结果显示GBS阳性组孕妇宫内感染、胎膜早破、胎儿窘迫发生人数(发生率)分别为17(18.1%)、19(20.2%)、14(14.9%)及12(12.8%),GBS阴性组孕妇宫内感染、胎膜早破、胎儿窘迫发生人数(发生率)分别为7(7.4%)、8(9.6%)、5(5.3%)及4(4.3%),发现GBS阳性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阴性组,同时阳性组新生儿感染的发生率也较阴性组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一般情况下,人体内存在多种菌群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共同维持体内微生态平衡,而一旦其他致病微生物入侵机体,可诱发感染疾病,损害机体健康。B 族溶血性链球菌(GBS)属于条件致病菌,一般定植于生殖道、直肠及咽喉等。有研究显示,近年来女性生殖道感染GBS呈上升趋势,特别是在围产期,其为产妇发生宫内感染、胎膜早破的危险因素,并且GBS具有较高的母婴垂直传播率,能造成新生儿感染,甚至诱发败血症和脑膜炎,严重影响产妇及新生儿结局[2]。本研究选择1980例就诊于本院的孕妇行GBS检查,其中有94例孕妇检出GBS阳性,阳性率为4.7%,接近于我国报道的孕妇GBS带菌率5.0%~30.0%,这表明孕妇具有较高的GBS感染风险。同时GBS阳性组孕妇宫内感染、胎膜早破、胎儿窘迫及新生儿感染与阴性组比发生率显著升高,故加强妊娠期生殖道GBS感染检测,并及时防治,有利于母婴结果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