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以来党围绕民生开发执政资源的新探索

2019-01-04 03:54丁丹丹
关键词:民生中国共产党群众

丁丹丹

“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273.中国共产党要长期有效执政,必须不断满足人民的生存与发展需求,与时俱进地开拓以民生为内核的执政资源,增强人民群众的政治认同。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全面小康建设的快速推进和新时代的到来,人民群众的需求不断拓展,由从前的衣食住行等物质需求延展为生活形态、社会生态、精神状态等多方面的整体需求。“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人心是最大的政治。”(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论述摘编[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157.面对民生诉求多元化、高阶化的发展态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新的历史起点,全面妥善应对新时代民生升级的挑战,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持续积累和优化执政合法性资源,获得了人民群众的由衷拥护与自觉跟从,使党的执政地位日益巩固和加强。

一、创新以人民为中心的话语体系,丰富执政的意识形态资源

作为“观念的力量”,意识形态资源在政党的政治活动中具有重要功能,不仅可以建构价值认同,为党提供坚实的合法性基础;而且能够吸引民众、激励民众、动员民众,让人民群众对党的政治主张产生心理认同,从而与党同心同德谋发展、同向同行干事业。古语有言曰:“话须通俗方传远,语必关风始动人。”(3)冯梦龙.警世通言[M].严敦易,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154.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反复强调要激活扎根人民生活土壤的话语资源,用老百姓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的话语形式,表达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新目标和新追求,一系列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话语创新在党的民生工作实践中相继生成,不仅显著增强了党的思想引领力和精神感召力,还为党实现长期有效执政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能量供给。

其一,“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2015年2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上首次使用了“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的话语表达,他指出,要科学统筹各项改革任务,推出一批能叫得响、立得住、群众认可的硬招实招,充分展示全面深化改革战略部署的“含金量”,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在此后的会议发言、调研谈话、出访演讲、报刊文章中,习近平频频使用“获得感”这一重要话语和理念。作为一个贴近民生、体贴民意的新话语,“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不仅将抽象的治国理念融入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之中,还赋予其可感知、能看见、摸得着的现实性。它一经提出就成为媒体、学界、民众追捧的“热词”之一,并先后入选语言文字期刊《咬文嚼字》发布的2015年度“十大流行语”和教育部、国家语委在京发布的《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16)》“十大新词”。随着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民生建设亦进入新阶段,十九大报告为此专辟一部分谈民生问题,再次强调要“保障和改善民生……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4)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5.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我们党民生思想理论的一次集中阐述,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将“获得感”置于幸福感、安全感之首,对其重视程度由此可见一斑。“获得感”这一充满温度与温情的话语表达,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真诚地把群众的冷暖装在怀里、放在心上,时时刻刻以人民的疾苦为忧、以人民的幸福为念的心情,它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与人民群众产生了共频、共振、共鸣,大大提升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话语影响力。

其二,“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美好生活”概念在党治国理政的实践中被多次提及,已然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题词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关键词。2012年11月15日,在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情感真切地说:“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5)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70.朴实而富有感染力的话语内容和话语表达,不仅反映了广大群众的真切意愿,让人民倍感温暖,还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理念与为人民谋求美好生活的执政实践的统一。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更是以“美好生活”开篇和结尾,再次要求全党“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6)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通过对党的重要文献的梳理与研究发现,虽然创造美好生活的话语表达并非当前的首创话语,但是将这个奋斗目标明确融入党治国理政的思想里,深深植入广大人民群众的价值观念之中,与人民群众产生情感共鸣,在全国各族人民中得到广泛传播,成为阐述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主流话语范式,则主要出现在党的十八大之后。作为一个看似寻常简单实则饱含深意的话语表达,美好生活集聚着人民群众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一心为民的情怀和以人民为中心的话语立场,激发了人民群众对党的情感认同和精神信仰的生成。

其三,“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任何政党在其产生、发展、壮大的历程中都存在着一个“为了谁”的根本政治立场问题,它是引领广大党员劈波斩浪的驱动力,也是党对自身问题与不足自觉反省的制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对中国共产党的理想、信仰和宗旨进行了本源式的追问,提出了“不忘初心”的要求。2015年7月1日,在给国家测绘局第一大地测量队的六位老队员老党员的回信中,习近平首次提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全国广大共产党员要始终在党爱党、在党为党,心系人民、情系人民,忠诚一辈子,奉献一辈子,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团结带领亿万人民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共同奋斗。”(7)习近平总书记给国测一大队老队员老党员的回信[N].人民日报,2015-07-02(01).2016年7月1日,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更是把“不忘初心”作为此次讲话的理论主线,基于“八个明确”的基本内容和“十四个坚持”的基本方略,对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进行了系统全面的阐明。此后,2017年10月,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高度凝练了“不忘初心”的含义,开宗明义提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8)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在此,习近平完成了中国共产党“初心”的内涵与意义建构,明确了中国共产党建党的本色所在和初心回归。作为集中阐述共产党人政治灵魂和精神家园的新话语,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是对党的优良政治传统的赓续与发展,它丰富了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话语体系和话语结构,彰显了中国共产党深厚的民本情怀,使人深感温暖,倍增信心,能够在现实生活中起到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引领作用。

二、开辟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新道路,聚合执政的民心资源

历史学家吕思勉曾说过,“先富带动后富,吾绝不信也”,深究其因,曰:“天下只有天良发现之个人,无有天良发现之阶级;只有自行觉悟之个人,无有自行觉悟之阶级。”(9)张旭东.吕思勉的“执微”[N].中华读书报,2009-01-14(07).然而,中国共产党不仅将共同富裕作为一种政治愿景,还将其视为一个亟待提上政治中心议程的重大课题,为之付诸脚踏实地的奋斗。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是紧密结合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对新时代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开辟了全新的共同富裕道路。这些探索和举措,彰显了共产党人奋力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的使命和担当,得到了群众的广泛认同和大力支持,巩固了执政的民心基础,提升了党治国理政的认同度和满意度。

其一,实现我国社会生产力总体水平跃升,积极赢得人民群众的认可与支持。作为人的本质力量的公开展示,生产力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国内外复杂严峻的形势和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新情况,中国共产党锚定生产力这一最原初的动力,牢牢握紧新的发展阶段实现生产力总体跃升的着力点,不仅把科技创新置于整个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积极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10)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13.,把生产力总体跃升的基点放到科技创新上来;还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实现生产力持续发展的现实抓手,不断优化供给结构,提升供给效率,促进生产力诸要素综合发展,创造了“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名列前茅,国内生产总值从五十四万亿元增长到八十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百分之三十”(1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3.的斐然成就。随着社会财富日益积累,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我国中等收入群体逐渐发展起来,步入中等收入队伍的人数不断增多。根据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提出的最新标准,我国中等收入群体占比目前已超过30%;有研究者测算,根据过去中等收入群体的增长态势,保守估计到2020年我国中等收入群体比例可达50%以上。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表明,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持续提高,不仅有利于消费潜力的发挥,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增强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与健康性;更能助力我国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还有利于形成同社会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橄榄型社会阶层结构,缓解外部冲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社会基础。

其二,以共享发展理念引领民生事业发展,不断强化人民群众的利益认同。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改革开放以来,虽然人民生活水平因中国经济快速增长而获得真真切切的提升,但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部分群众生活还比较困难。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凝心聚力求发展、发愤图强谋幸福的同时,坚持把“共享”作为新时代民生事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加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统筹衔接,努力不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一个困难群众掉队,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积极促成民生发展的普惠性、包容性、益贫性、共生性、公平正义性,不仅使绝大多数群众拥有了宽敞的住房、充足的食物、稳定的工作,共享了改革发展成果,让人民的幸福更有“质感”,还大大促进了共同富裕的实现,让中国的发展更有“温度”。因民之利而导之,顺民之惠而能之。作为人民生活的“安全阀”、社会运行的“稳定器”和收入分配的“调节器”,完善的社会保障对于促进社会公正与共享国家发展成果,增进人民福祉和缩小居民生活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扣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瞄准民生难点痛点发力,切实维护互助共济之根本,努力做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顶层设计,积极构建公平普惠的民生保障体系,大力推动社会保障领域立法,不断促进教育、养老、医疗、救助、住房等民生产业协同发展,将人民群众基本生活的兜底保障网越织越密、越编越牢,基本建成了一套“生育—教育—就业—收入—社会保障—住房—看病—养老—死亡”等贯穿人的一生的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为人民群众筑起了一道抵御风险的坚强屏障,获得了更为广泛的群众认同和民心支持。

其三,举全党全国之力打一场精准脱贫的攻坚战,为获得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和支持奠定基础。马克思认为,只有“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1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00.,“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1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89.,才能最终促成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实现共同富裕是我们党矢志不移的政治追求,改善贫困群众的福利是我们党恒久不变的庄重承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不仅通过实行经济体制改革,调动人民群众生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人民生活的整体水平快速提高起来;而且在增加资金投入力度、实施社会救济兜底的同时,启动了针对贫困地区的大规模扶贫开发计划,立足当地要素禀赋帮助贫困地区搞好开发性生产,逐步消解集中连片的“块状贫困”;更根据贫困地区的形势变化,广泛应用救济式扶贫模式,在农村实现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贫困地区的整体面貌。然而,我国的扶贫形势并不容乐观,星星点点的“点状贫困”依然存在。为了回应人民群众消除贫困的殷切期待,确保现行标准下的任何一个贫困户如期脱贫,进一步贯彻共同富裕这一根本原则,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与新时代中国社会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推出了精准扶贫、脱贫攻坚的战略规划,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解决贫困问题是个历史性、世界性难题,但“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保证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必须攻克之难题,也是党对人民群众的庄重承诺。大道至简,实干为要。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年末,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稳步提高,“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从2012年年末的9899万人减少至3046万人,累计减少6853万人。年均脱贫1370万人,是1994—2000年‘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期间年均脱贫639万人的2.14倍,是2001—2010年期间年均脱贫637万人的2.15倍。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年末的10.2%下降至3.1%,累计下降7.1个百分点。2016年有28个贫困县脱贫‘摘帽’,2017年有100个左右脱贫‘摘帽’”(14)陈锡文,罗丹,张征.中国农村改革40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502.。足寒伤心,民寒伤国。中国不仅开创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减贫脱贫壮举,书写了一篇比韩愈《送穷文》精彩千万倍的时代华章,更保障了处于贫困状态的群众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了困难群众身边,为党持久、稳定执政提供了强大的群众支持。

三、满足人民对优美生态环境的新需要,拓展执政的绩效资源

人类应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善待自然,但是长期以来,由于政绩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片面、单一,把关注点更多地聚焦在经济增长上,导致一些地方急功近利、竭泽而渔,出现铺摊子上项目,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等有悖于社会发展和民生福祉的行为,这些问题的出现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广大民众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绩效的认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牢固确立绿色执政理念,推动生态环境建设与民生发展高度融合,重点突出从生态绩效开发执政资源,开拓了我国民生建设新领域,实现了绩效资源的扩展与升华。

其一,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生态权益的绿色期盼,开创中国共产党绿色执政新局面。西方环境经济学界有一条著名的倒“U”形曲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这条倒“U”形曲线诠释了发达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所遭遇的一段两难困境,即经济越发展,环境越是每况愈下。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曾几何时,中国也曾攀爬在这条曲线陡峭的上升区间。随着绿水青山渐行渐远,黑水荒山步步紧逼,重度雾霾不分畛域、肆意周行,人民群众原本被遮蔽的生态需要渐渐凸显,越来越多的人在“阵痛”中意识到,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放心的食物,生活在宁静、和谐、美丽的自然环境之中之于人的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意义。为了改善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存和生活环境,维护民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中国共产党不仅在2013年发表的《2012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白皮书中,第一次将清洁的生活环境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列为人民的基本人权,还大力提升“生态执政力”和“绿色领导力”,密集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等一系列关乎生态文明建设的文件,谋篇布局,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责任,宣示了保护人民生态权益的决心和信念。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领导与敦促下,环境治理、生态修复领域一项项重点工程频频展开,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污染防治事件逐步落实到位。相较于2013年,“2017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颗粒物(PM10)比2013年下降22.7%,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PM2.5分别比2013年下降39.6%、34.3%、27.7%;珠三角区域PM2.5平均浓度连续三年达标;北京市PM2.5从2013年的89.5微克/立方米降至2017年的58微克/立方米。”(15)刘伟.中国改革大趋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111-112.2018年6月,我国更是公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提出要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为老百姓留住鸟语花香田园风光”,努力为人民构建一个空气清新,草木掩映,群山苍翠,溪流澄碧,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生存家园。这些关乎生态民生的新措施和新成效,让老百姓真正感受到了环境质量改善的幸福感,极大增强了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的政绩认同,保护和扩大了党的绩效资源。

其二,适时提出生态民生发展新理念,引导人民群众自觉献力于生态民生建设。德国诗人海涅有言曰,思想走在行动之前,就像闪电走在雷鸣之前一样。要言之,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和指南,有什么样的生态价值观,就会导向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和行动方式。为了切实改变环境质量下降和生态系统失调的状况,化解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矛盾,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绿色发展理念”,把坚持绿色发展作为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和引领生态民生建设的一个基本理念固定下来,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重大跃升。然而,“光是思想力求成为现实是不够的,现实本身应当力求趋向思想。”(1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3.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坚持绿色发展只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实现生活方式、行为规范、思维方式的互动耦合,才不会流于纯粹的乌托邦幻想,才不会成为抽象的、空洞的口号。就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行动。”(17)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51.“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1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1.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下,全党全国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广大民众开始自觉献力于生态民生建设,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热情与动力日益增强,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状况明显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点滴日常生活做起,对自我存克制之心,对自然存敬畏之情,对万物存爱惜之行,爱护一草一木,购买绿色消费品,推广绿色出行服务系统,一时间“节能家电、节水器具、有机产品、绿色建材等产品走入千家万户,空气净化器、家用净水设备等健康环保的产品销售火爆,循环再生产品逐步被接受,新能源汽车成为消费时尚,共享出行蓬勃兴起。”(19)陈婉.《2017年中国居民消费发展报告》发布 绿色消费深入人心,市场规模不断扩大[J].环境经济,2018(8):28.“生态建设惠及民生,民众是受益的权利主体,也是建设的责任主体。”(20)张永红.习近平生态民生思想探析[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7(3):139.随着绿色发展理念渐入人心,绿色发展格局不断巩固,中国共产党在人民群众中的政治影响力和社会动员力也得了极大的提升。

其三,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优质的生态产品,提升中国共产党绿色执政满意度。“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2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209.正如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2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1.的战略判断一样,绿水青山、蓝天白云、新鲜空气、和风暖阳等生态需求不断外在化、显性化,已成为当前民众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根据《2006—2016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向全社会发布和分享的数据,中国民众对“山青水绿的生态环境”的渴望已然超过“衣食无忧的富裕生活”,在“全面小康社会最期待的图景”中跃居第二。然而,人怎样生产,他就怎样生活;人怎样表现生活,他就怎样进行生产;在这个意义上,生产与生活是直接相一致的。有鉴于此,离开生产谈生活,犹如离开生活谈生产一样,都是一些幻想家的梦中呢喃。就此,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2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50.。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不仅清晰描绘了发展应有的生态底色,指明了增进民生福祉的新路径,同时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向度为当前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实践向导。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和“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只有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更充沛的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才能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态幸福感,从而将党执政的生态绩效转化为巩固党执政地位的资源。

四、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取得新成效,优化执政的人才资源

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对人的发展理想状态的准确、完整表述,亦是他所希冀的理想社会的核心表征和价值目标。1894年,当朱泽培·卡内帕请求恩格斯用一段题词来表述未来社会主义的基本思想时,恩格斯掷地有声回应:“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2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66.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坚持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旨归,努力满足人们在精神领域的民生诉求,在促进人的“自由发展”与“全面发展”上不断取得新成效,推动了人才资源的优化与发展。

其一,构建以立德树人、全面发展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促进人才质量不断提高。教育既关乎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也关乎党和国家的兴衰、民族的存亡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是治国理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执政党,赢得了青年,就赢得了未来;因此必须加强对青年的价值观教育,推动青年一代德才兼备、全面发展,增进其对党的政治认同。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立足长远,放眼全局,着力发展以立德树人为中心环节、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教育事业,紧抓理想信念铸魂这一关键环节,坚持重视人的个性、尊严和价值,不断激发人的现实能力和内在潜力,努力使每个人在身体、知识、道德、智力、精神等方面都得到发展,使教育成为促进人之解放、自由和全面发展的事业,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将立德树人确立为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14年“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再次强调“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明确“立德树人”在青年成长成材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2018年9月10日,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针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强调要将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切实落到实处。根据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围绕立德树人这一中心任务,对全面深化课程改革的总体要求、健全立德树人系统化落实机制、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作出顶层设计,以期不断优化立德树人的实践进路,满足人的需要的丰富性,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从而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党的事业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

其二,破除不利于社会成员自由公平流动的体制机制,推动人才资源有效配置。自由畅通的社会流动,不仅是保持社会活力的重要支撑,也是各个社会阶层的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希望所在。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坚持思变、求变,在各个领域推行改革,不断打破单位和地区壁垒,弱化社会边界,使社会分层体系趋向开放,促成了浩浩荡荡,大跨度、高密度、多领域的人口流动,但是仍有一些不合理的先赋性机制影响着社会的合理有序流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这一民生诉求入手,不断创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消融户籍制度坚冰,促进城乡二元制的户籍制度改革,在让所有没有户籍的人都能拥有户籍的同时,促成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和《居住证暂行条例》“双落地”;务实有效地推动就业制度、人事制度及其附着制度的改革,逐步消解身份等级制、边界难逾、认同撕裂,努力破解人才流动、使用、发挥作用的障碍,为不同阶层的人才群体全方位自由流动,创造便利条件;积极坚持共建共享精神,明确提出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25)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801.这些政策支持、精神激励和环境保障,推动着越来越多的人自由流动,从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土到一个更为自由广阔的大世界,凭借自身能力实现更大梦想。社会流动空间的敞开,开放循环的阶层分化,富有弹性的社会结构,不仅更大程度上消除了社会成员原有的人身依附性和身份隶属性,为人的自由发展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天地;还使社会各个阶层的人们能够按照自己的合理意愿进行流动,促成了人才资源的高效合理配置;更激发了不同阶层社会成员对未来发展的美好憧憬和无限期待,自觉自愿在党的带领下进行社会建设。

其三,尊重人的主体价值和个性差异,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的就业,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伟大奋斗中。作为人们参与社会经济活动与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的方式,就业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只有尊重人的主体性,使人们各尽所能,各得其所,才能加深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相信党能够不断为人民群众谋幸福。面对新形势下的就业工作,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就业与经济增长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努力抓好抓实抓出成效,争取做到让人民群众真正满意:从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对就业质量的要求,“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到政府实施“双创”政策,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到十九大报告把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提高就业质量提到更为重要的位置,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再到2019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中首次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政策层面,并要求各方政策要协调配合,这一系列推动就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无不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在扩大就业数量、规模,提高就业质量方面做出的重大努力。在强化各方面重视就业、支持就业的同时,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还着眼于人、着力于人,坚持“以用为本”,充分调动人们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价值,秉承“不唯地域、不求所有”的聚人新理念,开辟了“知人善任、人尽其才”的用人新境界。从结果导向来看,这种更加全面、更深层次、更宽领域的用人观念,更加积极和更为开放的用人政策,不仅打造了“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推动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还实现了“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把真正想做事、能做事、敢做事的人凝聚到党和国家的伟大事业中来,更丰富优化了党执政的人才资源,为推进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注入了强大动力,真正做到了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维护党的领导核心地位。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民生关乎人民的生存、生活和生计,关乎民心民意,关乎党运国运,始终是中国共产党重点关注和解决的问题域。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民生问题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以发展之实富民、以创新之举利民、以公平之观为民,不但有效积累了长期执政的合法性,继续获得了人民群众新的认同,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更大大改善了人民的生活、增进了人民的福祉,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民生中国共产党群众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多让群众咧嘴笑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