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心理学意义的绘画艺术治疗探析
——以焦虑症为对象

2019-01-04 02:13:43
关键词:色彩绘画艺术

(浙江工业大学 设计艺术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3)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所有的人类文化活动都能从中领悟并发掘出一些养生健康的哲理和方法。儒家文化中蕴含着大量的养生之道,或者说是健康的心理学思想。孔子晚年整理了《诗》《书》《礼》《易》《乐》《春秋》六本典籍,被后人称为“六经”。《乐》失传,所以又谓“五经”。但《乐》的精神一直保留在儒家文化血液中。《乐》与“琴棋书画”等艺术形式密切相关。其中也蕴含着诸多健康心理学的方法。学会琴棋书画不仅被人尊重羡慕,还有维护与促进健康的功能,能治愈疾病,健康水平也通常比一般人高[1]。唐太宗李世民说:欲书之时,当收视返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他认为书法和绘画当中存在着诸多养生思想。北宋文人欧阳修有过艺术治愈疾病的经历。清代医家吴师机也认为艺术治疗有胜于服药[1]。5000年优秀传统文化给华夏民族健康和安宁带来了永久的庇护。

不论是在古代社会还是到了今天,琴棋书画的治愈功效始终受到公认,其中绘画艺术功效认可度更高,治疗特色和优势更鲜明。本文以色彩心理学为基础,分析色彩心理学给予绘画艺术治疗的意义,绘画艺术对人生的意义、对心灵的影响,并引申到色彩艺术的治疗功能特征,以求探析和引导焦虑症人群走近绘画艺术更好地表述内心世界,发挥想象力进入自主创作艺术境界,从而保持对自然和社会的理解认知,使得自身健康与发展成为可能。

一、色彩的心理学意义与影响

(一)色彩的心理学意义

17世纪牛顿发现了光经过棱镜后分散为不同的颜色,初步揭示了色彩产生的物理学原理[2]。后续研究也发现,色彩是指经过眼,在大脑结合生活经验加工后所产生的对光的一种视觉效应。从物理性来说,人感受范围内的电磁波被称呼为可见光,色彩则是将一个光源的各个波长长度列在一起所获得的光谱,它不光决定了这个物体的色彩属性,还有其光学特性,人们所能见到的色彩就是指光谱中可见光的部分。不同光谱可以被人接收为同一个颜色,但是不同的个体对于这些光谱的感知不同,所以可以推断出在不同人眼中,对于色彩的感受也不同。色彩的物理性不可否认,当光波从一个物体的表面反射过来,映入观者的眼帘和大脑后,都会被色彩的组合所震撼、感动、唤醒,引起兴趣、感悟、排斥、警觉。在采纳绘画艺术治疗的过程中,尽管每个人对色彩的领悟各有不同,但在历史和文化的时空里对色彩的反应会有许多领悟[3]。

人类感知世界的五感之中,最直接的方式便是视觉,而色彩作为视觉感受中最为直接的要素,对人的心理有不可忽略的影响[4]。色彩心理学上一般以绿色为分界,将红、橙、黄色称为暖色调,而将绿、青、蓝、紫色称为冷色调。黑色、灰色、白色称为中间色。一是色彩的冷暖之分:暖色调给人以温暖、热情的感觉,冷色调给人以安静、冷漠的感觉;冷色调是给人以凉爽感觉的青、蓝、紫色以及由它们相互构成的色调,冷色调的亮度越高越偏暖,暖色调的亮度越高越偏冷;冷色调的颜色在视觉上有收缩的作用,暖色调的颜色在视觉上有膨胀作用;暖色调给人向往的感觉,冷色调给人退后的感觉。二是色彩的轻重之分。不同的色彩在心理上会让人产生不同的重量感。不同色彩的运用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效应。白色和草绿色会让人产生轻快的感觉。一般来说,颜色深的色彩会产生“重”的心理感受,颜色浅的色彩会产生“轻”的心理感受。比如,相对于黑色,灰色显得“轻”些,相对于粉色,红色就显得“重”些[3]。研究表明,不光性格、审美会影响人们去选择色彩,色彩也从思想、意识,甚至是情感等范畴影响着人的情绪、性格。所以说,色彩从心理学的角度上来说对人们有着巨大的影响。

(二)色彩的脑电波系统辅助实验

色彩为何可以作为配合治疗并且催化治疗,这就要归咎于脑电波的作用,刘建伟及其团队实验针对色彩对于脑电波的影响做了详细的研究。实验采用脑电波辅助实验EEG(electroencephalogram)系统进行测量[5]。

实验选用了30名受测人员,15人为男性其余为女性,平均年龄20周岁。实验采取环境空间隔音设施为医疗标准听力室规格。实验观察对象为受测者的大脑枕叶,即大脑皮质中负责接受视觉,处理视觉信息的视觉中枢,而实验内容是观察alpha波以及beta波两种脑电波,观看不同颜色时的反应。alpha波多于意识清醒且精神放松的时候振幅最大,而beta波则是在意识清醒且警戒的精神状态下对周围的刺激有较大的反应,一般情况下在人心情愉悦或静思冥想的时候,一直处于兴奋状态下的beta波会沉静下来,alpha波在这时会得到强化[5]。

接下来以a代表alpha波,以b代表beta波。实验过程是使用visual basic软件写出以R(红色)G(绿色)B(蓝色)为顺序的三色程序闪烁代码,使受测者观看每种色彩的屏幕闪烁各1分钟,每次结束后均给两分钟时间闭眼休息。实验过程中播放红光时a波波动大于b波的人数为2,而观看绿光时为20人,播放蓝光时则达到26人。在观看红光时b波明显呈优势,而观看蓝绿光时则是a波活动更加频繁,这说明大脑在受红光刺激时更加紧张兴奋,而蓝绿光使大脑更加平静放松。为排除播放顺序存在干扰,实验设置了以BGR为顺序的对照组实验,得到的结果:以BGR为顺序的实验中,观看红光时a波反应大于b波的人数为4人,观看绿光时为21人,蓝光播放时为25人。综上发现顺序的更换对于实验结果产生的影响较小。还发现脑部的活跃程度也与色彩的不同而有所改变,红色区域越深代表该区域脑部活动越活跃,而蓝色越深则代表该区域越不活跃。红光闪烁时红色区域明显最深,这说明在看见红色时大脑该区域是处于高速运转的状态的,而蓝光闪烁时很明显红色开始变亮,这说明在蓝光闪烁时视觉所受的刺激是最弱的,故也可明白为什么蓝光闪烁时人会处于一种相对更为平静的情绪中。色彩搭配可作为常规医疗手段的辅助手段参与治疗,由于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不同,色彩治疗法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5]。

二、绘画艺术治疗的文化精神与价值结构

(一)治疗的社会文化功能

绘画艺术创作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精神生产形态,是调整社会成员的生理、心理机能转变的过程。

绘画艺术很难脱离现实生活人物和场景,更难以回避对人的思想情感和精神世界的关照。相对来说,很多人也包括画家本人在生命的历程中某一阶段也往往难以逃脱许多的困扰和羁绊,试图通过一种“慰藉需求”而完成一种“排遣”过程。明代文人李渔平生喜好书法、绘画、填词。他的《墨梅图》,堪称典型的文人画,图中大片留白,用笔潦潦,十分简洁[6]。李渔中年家道中落,贫困不堪,他即以绘画填词宣泄压抑情绪,得以获得精神上满足而减少现实生活的痛苦。同时,艺术多是象征和隐喻,而不是直接的表白,这样还可以避免直面的尴尬和内心暴露的紧张、恐惧。艺术治疗是一种运用各种艺术形式和手段来表达情感,调节情绪陶冶性情,提高自我价值感,促进行为改变的心理治疗方法[7]。30年代,家境富裕的绘画天才赵无极有过好多次的人生磨难和失意,但他留学与回国之间始终没有失去对绘画的热情。在他的迟到的成熟阶段不再把水墨画当做排遣,而是开始了真正意义的水墨画的创作,收获颇丰,也完善丰富了自身。

(二)治疗的“价值结构”

绘画世界是一种独特的语言艺术,而其中必不可少的即是对色彩的选择和调和。色彩独特而神妙的表现变化,成就了艺术家们的梦想,流传下了经典的作品。重要的是各个历史时代的绘画作品都各有特色和风格,在历史的长河里留存千古,妙不可言,美不胜收。尤其是宋代数不胜数的传世作品,绚丽的色彩、飞动的线条、庄重的结构,烘托出的那种空灵、意象、韵致、诗意的境界,出神入化、叹为观止,成为人类文化的瑰宝。

美学家宗白华更深刻地认为艺术不只是具有美的价值,而且要富有对人生的意义深入心灵的影响。他还认为,艺术至少是三种主要“价值”的结合体:(1)形式价值。也就是主观的美感,即“美的价值”。(2)抽象的价值。就客观言,为“真的价值”,就主观感受言,为生命的价值(生命的意趣之丰富和扩大)。(3)启示的价值。启示宇宙人生之最深的意义与境界,就主观感受言,为“心灵的价值”,心灵深度的感动,有异于生命的刺激[8]。

绘画艺术是一种社会文化的精神活动,也是一种传播交流活动,并且以它特殊的表达形式,独自成为文化的结构、生命的表现。它不只是实现了美的价值,且深深地表达了生命的情调与意味,以及灵魂的美丽。在此,从艺术的价值结构里,不只是看到色彩、形式、线条的形式价值里的“美”,还可以看到抽象价值里的“生命的意趣之丰富和扩大”这种“真”;这种真又“与人类的心灵为一体”,就已接近了艺术的“启示价值”[8]。这也就等于说,人的生命不能萎谢、凋零、创伤,精神不能倒下,意志不能消沉、沉沦。绘画的艺术里面,不只是要珍惜一种“美”,还要珍惜一种内涵的“真”,乃至关注和消解他人的苦痛,赠予他人更多的平和与幸福。

三、色彩绘画的艺术特征与治疗展望

(一)艺术特征

绘画艺术世界中,每一位画家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其中必不可少的就是对于色彩的不同选择和搭配,色彩独特而美妙的变化,成就了艺术家们不朽的绘画艺术作品,充分体现了其艺术特征。(1)色彩的写实性。绘画运用色彩自初始就是为了表现绘画的真实性。比如宋代绘画作品《游春图》就使用了淡雅的青绿勾填,使画里春山花树,殿阁游骑,线条纤细活泼,色调明快秀丽,看了让人喜爱山川,珍重生活[1]。著名画家齐白石于1952年所画的《桃实图》,有人评论“画面上绘有一株带杆的桃树,以赭石勾勒树干,青绿色的树叶则画的自由奔放”,红彤彤的寿桃则画的极为厚重,画面喜庆吉祥,显示了生活中“真实”“朴实””闲适”的人生境界。(2)色彩的象征性。色彩的属性不仅带有真实性和真实感,还有着突出的象征意义。绘画作品代表了艺术家们在创作时候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追求,尤其是作品中色彩的外放表现,更是大师们的内心写照,带着大师独特审美体现以及情感寄托的色彩,通常可以赋予作品更高层次的艺术境界,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影响欣赏者的心理感受。在完成这个绘画色彩的分步和强化过程中,哪个色彩最能支持绘画的主题,就会将注意力吸引到哪一个特定元素的强调色彩上。色彩象征着什么?更多的人都会认为这个基本上应该是画者喜欢的有深度的那种情感色彩。并且那个色彩的象征,进入绘画突出主题阶段时,在找到一组已被确定或限定的色系实验色彩的不同布局与重点,逐渐的调和过程中最鲜明又同其他色彩相和谐的就是最有象征意义的色彩。

同时,还有绘画与色彩作用具有的共生性。共生性是一个物体和另一个物体的相互依赖和协作。一是色彩与绘画艺术治疗相辅相成构成互为关系,在艺术家的笔下自然催生艺术的生命。二是色彩和绘画的导引和治疗。色彩与绘画的治疗作用也是相濡以沫、密不可分的关系,如果分离都会受到极大的影响。所以通常艺术家们用色彩组织画面,通过画面中的色彩搭配来表达情感。我们的目的在于面对焦虑心理困境中的人群,通过绘画艺术中的色彩的应用,导引他们对绘画艺术产生欣赏愿望和具体的创作体验。尤其是在探索能适用于这个人群各种不同的心理需求时,提供一些色彩调整依据。为他们找到有效的色彩运用方案,画出他们自己喜欢和热爱的五彩世界,享受这种创造性过程中的乐趣。

(二)治疗展望

自古以来人类就存有心理疾病。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的英文都是“mental disorders”,中文里精神疾病似乎重于心理疾病。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主编的《国际疾病分类手册》为治疗诊断和治疗的参照依据。根据系统DSM-V对于心理疾病的诊断分类具有19大类。其中焦虑症,包括分离焦虑症、选择性不语症、特定恐惧症、社交焦虑症、恐慌症等是本文所支持研究的对象。面对当事人心理疾病诊断、诊断和预后的心理社会与环境问题,即指负面的生活事件、环境的困难和限制、家庭或其他人际压力、欠缺社会支持或人际资源的情况。心理治疗源于心理学理论不同,本文原则是“以人为本”的治疗为首要选择,也正是为了让焦虑人群获得色彩艺术的美的熏陶,并唤醒沉睡的心灵,进行绘画创作,以获得更多的温暖、接纳和尊重[9]。

1.唤醒生命意识,关注生命价值,是色彩艺术治疗的主题。把学术研究和具体实践结合起来,持续把握思想、理论、艺术水平的提高,把绘画艺术治疗对象吸引到社会文化艺术活动和谐的气氛中来,组积开展各种色彩纷呈的活动,改变他们彷徨、苦闷、焦虑、狂躁、抑郁了许久的生活状态,逐渐走进生动活泼、融洽亮丽的人生风景。比如,可以组织起来建设绿色健康生命线,唤醒他们绿色的生命意识,关切他们绿色生命成长的过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与山水林田、花鸟鱼虫成为生命的共同体。在一年四季里都可以适时组织带领焦虑症者背着画板去写生,体验生活,欣赏美好景色,描绘美好的图画。关注有关学术视点,保护学术系统专门学问。可以认为绘画艺术治疗是系统专门的学问,也是转化和传播文化知识的高层次研究,也可以说是对存在物及其规律的探索。对于解决绘画或者设计中的选择正确的色调运用问题比较简单,但若要面对弱势精神障碍人群的治疗确实不易,人的精神枢纽通关生命的全局,色彩艺术治疗面临很大的挑战。医学、科技、艺术、美学、心理等学科的交叉、对接,以及深层次的探究和实验,可以通过全新的方式去创造最独特的最有效的绘画艺术治疗的奇迹。

2.通过艺术欣赏和创作,循序渐进,达到净化情绪和心灵的效果。绘画欣赏和绘画创作这两种取向,都是良好的选择,都可以让人能够通过欣赏和创作稳定不安情绪。从教与学上把握好基础绘画教学和绘画理念上的关系。基础绘画教学不能急于求成,需要循序渐进。可以依据不同的季节组织绘画写生。冬季在室内可描绘些色彩静物,画些水果、陶罐、花卉、莲蓬这些有色彩、有造型、有情致的画儿。在春夏秋室外可画春花秋月、高山流水,尤其是跟踪画各种有着生命蓬勃成长过程的花鸟鱼虫画。(1)调动色彩调配的灵感。初学者可以参照色彩指南类的书籍,作为色彩运用的启示,找到色彩灵感。选中适合自己需求的色彩配置,或者新的构想创意,不妨在一组色彩的组合内调配新的画面,尝试走入一个新的境界。水粉、水彩、油画、写生等都可以选择有兴趣的画种;关于色相、纯度、明度也可以体味调配,培养一种能力,让沉睡的脑细胞活跃起来,精神振作起来。(2)营造色彩基调的静感。色彩的处理与绘画的整体效果息息相关,色调控制了整个的画面,使画面具有了感情的基调。这就要选择适应焦虑症治疗的色彩。比如在治疗的初始阶段,相对要选择静感。冷静、安详、松弛应该是画者需要的静感状态,所对应的色彩也可以是浅色、深色,或者在深浅之间。蓝色、蓝绿和蓝紫的色相给多数人安静恬淡的感觉。同时,这个蓝绿色系列以外,还有其他颜色也能传递宁静平和的感觉,一组柔和的色系,也能增加安静、温馨、悠然的怀旧的美好感觉。这样一个纯净视觉静感环境有利于画者的身体治愈。但如果一组明度上略有不同的暗色系,产生一些神秘、紧张气氛那么就必须要回避,尽量的以绿色、淡黄色为主的温馨色调调整焦虑症者的冲动焦灼不安情绪,减轻痛苦、烦恼,让他们慢慢画出春天一样温暖平和的画。(3)强化色彩象征性的美感。色彩具有写实性,体现真实性以外,还有鲜明的象征意义。因为艺术家、理论家基本认为体现和突出色彩象征意义的解决方案,就是侧重的看哪个绘案更容易突出图中的最鲜明又同其他色彩相和谐的具有象征意义的色彩。也就是每当聚焦于作品色彩时,在观察每一色组的形态时,在整体调和中显示主题色彩的特殊性和象征性意蕴。还要寻找到最能衬托图像主题的色彩的排列和比例。哪个色彩最能支持绘画的主题意义,哪个色彩就会将人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文化,都有着各自不同的色彩,而色彩都有着不同的象征意义。面对绘画艺术治疗焦虑症人群来说,他们的色彩视觉心理应该是需要镇静、安宁的紫色、绿色、蓝色,那么这些具有真实性和象征性特色的色彩就是散发着人文关怀的最美色彩。

猜你喜欢
色彩绘画艺术
纸的艺术
神奇的色彩(上)
春天的色彩
环球人物(2016年9期)2016-04-20 03:03:30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
Coco薇(2015年5期)2016-03-29 23:18:25
因艺术而生
Coco薇(2016年2期)2016-03-22 16:58:59
艺术之手
读者(2016年7期)2016-03-11 12:14:36
2015春夏鞋履色彩大集结
Coco薇(2015年3期)2015-12-24 02:46:58
爆笑街头艺术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下一代英才(2014年1期)2014-08-16 15:5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