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飞翔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必须深刻理解讲话的重大意义,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回答好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时代课题,抓好长江保护修复这个关键任务,确保长江经济带走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具有深远历史意义。长江经济带集聚的人口和创造的地区生产总值均占全国40%以上,进出口总额约占全国40%,但沿岸长期积累的传统落后产能体量巨大,重化工业高密度布局,自然资源无序开发、破坏性开发、超范围开发,环境经济矛盾突出。把握历史机遇,以长江经济带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探索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子,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充分考虑国情、统筹发展全局作出的重大决策,是长江经济带的时代担当和历史使命。长江经济带探索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高质量发展道路,事关沿江省市人民福祉,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也是对新时代党的执政能力的一场重大考验,对于丰富和发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和理论自信具有重大意义。
10月8日,长江上首座双层公路大桥——武汉杨泗港长江大桥正式投入使用。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从思想认识、政策决策、发展方式等层面深刻剖析了长江经济带发展面临的困难挑战和突出问题,阐明了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需要正确把握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总体谋划和久久为功、破除旧动能和培育新动能、自身发展和协同发展五个关系。特别是阐明了做好长江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的突出重要性和紧迫性,阐明了“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战略导向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核心理念的实质和要求,阐明了如何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为建设生态更优美、交通更顺畅、经济更协调、市场更统一、机制更科学的长江黄金经济带指明了方向。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回答了新时代建设什么样的长江经济带、如何建设长江经济带的问题,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牢固树立大局意识。高质量发展是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必由之路,生态环境保护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这就要求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始终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考虑,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共同抓好长江生态保护工作。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决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修复的老路,流域各省市必须协同推进长江污染整治,严防污染在上下游、左右岸、省市间转移。沿江省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产业发展政策制定等都必须树立“一盘棋”意识,地区间避免同质竞争造成资源环境浪费,不能谋一域而不见全局,更不能在资源环境上为一地一域之利而损害全局。
系统理解“正确把握五个关系”。“正确把握五个关系”实质上分别对应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五项重点任务,把握好五个关系是完成好五项重点任务工作的方法论,认识这一点才能充分理解深入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核心任务和总体思路。第一个关系是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对应的重点任务是全面做好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工作,放在第一位是因为这是一切工作的基础,是基本前提。第二个关系是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对应的重點任务是探索协同推进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新路子,这是新时代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关键要义所在,阐明走什么路。第三个关系是总体谋划和久久为功的关系,对应的重点任务是坚定不移将一张蓝图干到底,是方法论,本质是做好顶层设计、落实好顶层设计,尤其是落实好发展规划和空间管控。第四个关系和第五个关系都集中在经济发展方面,一个是破除旧动能和培育新动能,一个是自身发展和协同发展,对应的重点任务分别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打造有机融合的高效经济体,实质上是调整重塑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的动力、方式和目标,这关系到包括生态环境在内的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正确把握五个关系”,充分考虑了各级领导干部对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认识现状,统筹考量了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现状,综合了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各要素,核心目的就是让长江经济带在“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同时实现上下游联动、左右岸协同高质量发展。正确把握和处理好“五个关系”是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南针和金钥匙。
协同推进保护修复与转型发展。保护修复是治标,转型发展是治本。化工围江、污染源多、排放量大是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腾笼换鸟”是长江经济带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动力与实质,也是消除污染风险隐患的治本之策。一定要有把握好难得战略机遇期的意识和行动,坚决不能继续透支长江生态环境。抓淘汰要快要硬,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和化解化工过剩产能,不能有畏难情绪;抓引进要快要稳,利用旧动能腾退出的新空间培育精细化工产能,引导化工产业向高端发展,大幅降低资源消耗与污染排放,实现动力变革、加快动力转换。这既是解决长江经济带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的关键举措,也是长江经济带延续产业优势、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关键路径。
聚焦《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行动计划》重点任务。必须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位置,以持续改善长江水质为中心,统筹推进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三水共治”,持续深入推动长江流域国控劣V类断面整治、入河排污口排查、“三磷”(磷矿、磷化工企业、磷石膏库)企业排查整治、“绿盾”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打击固体废物及危险废物严重违法行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整治等八项与生态环境质量紧密相关的重点任务,擦亮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保护好高质量发展的生态资本。
在新动能引进、新产业发展上严格落实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要充分考虑地区生态环境容量及对上下游、左右岸的影响,加强规划引导,稳步推进长江经济带战略环境评价“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编制实施,强化生态环境空间管控,强化对园区和企业日常监管,深入推进排污许可证制度,强化工业企业达标排放。
构建全社会行动的格局。首先是各级领导干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要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履好职、尽好责,勇于担当,落实好《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落实好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其次是必须加快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工作格局和行动自觉,以长江保护修复推动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文化理念、产业结构、生产和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