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培贵
摘要:勘查作为矿产资源开发体系的重要组成,对于提升资源开发的效率,管控成本投入,扩大矿产资源保有量,切实满足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对于矿产资源的消费需求。基于矿产勘查的重要性,在现有技术手段的基础上,尝试将三维可视化技术与矿产勘查工作结合起来,以期提高勘查效率,保证勘查质量,为后续相关矿产资源的开采工作创造条件。
关键词:矿产勘查;三维可视化;技术应用
1.前言
为了实现矿产资源的高效开采,避免开采活动的盲目性,政府主管部门以及有关企业除了进行矿产开采技术革新优化之外,还对勘查工作进行了必要的调整,逐步建立起完善的矿产勘查机制。矿产勘查是在地质调查工作成果的基础之上,以地质科学理论作为框架,综合利用多种技术手段,完成对矿床地质以及矿产资源分布情况的梳理。随着矿产资源开发活动的持续进行,近地表矿产资源储量持续降低,为了有效延长矿山服务寿命,保证矿产资源的持续稳定供应,部分矿山企业进行不同的尝试,通过对不同深度矿产资源储量的有效探明,提升开采工作的针对性与有效性。文章从多个维度出发,在对三维可视化技术分析的基础上,明确现阶段矿产勘查中三维可视化技术应用的基本情况,扎实做好三维可视化技术的应用工作。
2.三维可视化技术分析
三维可视化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技术手段,实现测绘与建模的有机结合,大大增强了各项数据信息的处理能力。在计算机可视化技术的支持下,该项技术实现了对地质数据的三维呈现,在地质学、地理信息学框架之下,对各项地理信息进行管理,完成对空间数据的科学预测。与传统勘查技术相比,三维可视化技术实现了对大量数据的快速分析及处理,在短时内完成对目标对象的全面分析,如下图所示:
在三维可视化技术下,对一定区域内地层结构、组成等基本数据进行可视化处理,使得相关工作人员能更好分析评估地层构造、岩性特征,准确把握复杂地质情况,为后续开发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方向性引导[1]。随着三维可视化技术的日渐成熟,凭借自身的可视化属性以及强大的空间分析能力,被广泛应用于矿产资源勘查等多个领域。
3.矿产勘查三维可视化技术应用现状
我国部分矿产勘查活动中,进行了三维可视化技术的尝试,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技术应用方面仍然存在着一定问题,为了确保三维可视化技术在矿产勘查T作中的高效使用,技术人员应当总结过往经验,逐步明确现阶段矿产勘查三维可视化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矿产勘查环节,对于三维可视化技术的应用仍然存在相关问题,导致三维可视化技术的优势难以全面发挥。具体来看,部分工作人员没有真正认识到三维可视化技术在矿产勘查环节应用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这种情况的出现,增加了三维可视化技术的应用难度,无助于三维可视化技术优势的发挥。同时由于三维可视化技术在我国应用时间相对较短,缺乏完整的技术应用模式,加上技术标准以及应用流程的不统一,无形之中,也造成了三维可视化技术应用质效的降低[2]。为了有效应对上述情况,切实发挥三维可视化技术在矿产勘查中的积极作用,厚植技术优势,应当采取针对性的手段,弥补目前矿产勘查环节三维可视化技术应用中存在的漏洞,逐步构建起现代高效的技术应用模式,全面提升矿产勘查的能力与水平。
4.矿产勘查中三维可视化技术应用方法
为了充分发挥三维可视化技术在矿产勘查环节的作用,有效提升矿产勘查的准确性、便捷性以及有效性,技术人员、勘查单位有必要着眼于实际,进行三维可视化技术应用方式的转变,确保技术应用效果,提升现阶段三维可视化技术应用能力。
4.1深刻认识到三维可视化技术应用的重要性
为了提升三维可视化技术在矿产勘查环节的实用性,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减少技术应用环节存在的误区。可以引导工作人员正确认识三维可视化技术应用重要性,逐步转变思路,为后续技术应用工作的开展创造条件。同时三维可视化技术在矿产勘查环节中的应用,需要专业技术与知识的支持,因此,勘查单位应当定期组织人员进行培训,通过经验交流、专家讲座、实践操作指导等多种方式,有针对性地提升工作人员对于三维可视化技术的应用能力,除了采取培训外,还应当进行绩效考核机制的建设,在单位内部根据三维可视化技术应用的成效,对工作人员进行相应的奖励或者惩罚,不断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为三维可视化技术在矿产勘查环节的应用奠定坚实的基础[3]。
4.2矿产勘查三维可视化模型建设流程
除了进行技术应用流程、人才培养以及观念转变工作之外,为了提升三维可视化技术的应用水平,有效弥补现阶段矿产勘查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三维可视化技术构成层面出发,充分借鉴国外经验,进行矿产勘查三维可视化模型的建设。通过三维可视化模型建设,不仅提升了勘查数据的直观性,还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勘查精度,国内工作人员根据模型的解译标定信息,完成对勘查数据的检查与纠正,有效避免了二维模型在数据处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基于这种实际,工作人员应当做好三维可视化模型的建设工作,具体流程如下图所示。
在模型构建环节,工作人员应当在现有数据的基础上,开展分析梳理工作,尤其对于钻孔、物化、地质结构等数据资料进行着重地梳理,在此基础上,借助于三维地质信息系统,对梳理后的信息进行处理,获得不同深度剖面的综合数据,结合剖面数据对矿床进行三维建模,形成三维地质结构模型[4]。在获得矿床三维地质结构模型后,使用吕格插值法,对模型进行处理,形成非均值三维可视化模型,实现对矿产勘查区域各项地质信息的完整表述,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夯实的基础。
4.3矿产勘查三维可视化模型功能建设
为了确保矿产勘查三维可视化模型的实用性,满足现阶段矿产勘查工作的要求,在完成模型主体框架搭建的基础上,有必要对模型的功能模块进行细化,形成一个高效的功能机制。从实际情况来看,矿产勘查中主要涉及数据信息查询、可视化输出以及量化评估等几个方面,在实际的构建环节,需要根据功能需求,采取必要的技术手段进行应对。例如对于信息查询模块,应当为工作人员提供一个端口,使其在获得授权之后,快速进入到相关界面,获取矿产地质结构、矿产资源分布情况等具体信息,为了便于矿产开采作业,在模型的外围增设三维坐标边框,以提升定位的准确性。对于可视化的输出功能模块构建,可以借助于屏幕等多种形式,将三维可视化模型中矿产资源的分布情況进行直观地呈现,使得整个矿产勘查以及开发工作更为高效[5]。矿产勘查一项重要任务在于对矿产资源储量的评估,为了确保储量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可以采取断面法或者块断法等方法进行储量评价,通过储量计算,对矿产资源储量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提升了开采方案制定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5.结语
为了进一步提升矿产勘查质量,确保勘查结果的准确性,同时有效降低勘查难度,降低勘查成本,持续发挥矿产勘查在矿产资源开发中的积极作用。文章以三维可视化技术作为研究对象,从多个角度,探讨三维可视化技术在矿产勘查环节应用的基本方法,逐步形成完善的技术应用方案,实现矿产勘查工作的升级。
参考文献:
[1]王旭朝.矿产勘查中三维可视化技术应用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2017(19):61-62
[2]李亮.MicroMine软件在资源储量估算中的应用[J].西部资源,2017(5):74-75
[3]卢正哲,刘晓三维虚拟交互技术在地质矿产勘查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4):102—102
[4]张伟.固体矿产储量估算中三维地质建模及可视化技术的应用[J].世界有色金属,2017(10):77-79
[5]郭永强,李飞.矿产勘探和开发中三维GIS技术的应用[J].城市地理,2017(4):3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