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过去相比,当今的文化没有太多禁锢,多元化的趋势已经逐渐形成。但是另一方面,过多的文化内容,也会令人眼花缭乱,为我们带来一些选择上的彷徨。
佛家有一个术语,叫做“业”。一个人的思考、行为,都会形成一种力量,被称为个体的“业力”。那么,一群人或一类人共同的思考与行为,便会形成一种庞大的力量,那便是“共业”。整个人类社会便是在一种“共业”的推动下,在向前走。人类的各种文明、进步,乃至科学技术的昌明,无一不是长期思考,及其愿望积累的最终结果。因此,各种文化现象,也同样是人类愿望与为达成这些愿望而进行各种努力的结果。
中国古代有非常完备的乐文化,儒家把它称为“游于艺”。艺是一种技术,现在都称为艺术。中国人将生活中很多内容,都称为艺术,比如,厨房做饭这类生活必须的工作,被称为厨艺,或曰“烹调艺术”。乃至,兵家们把残酷的战争,也说成“战争艺术”。可见,艺应该属于技术的层面。
对此,我们不妨回到古代汉字的本义中,去寻觅它的根源:
甲骨文表达了这样的意象,一个人跪在地上,双手举着一棵木(树)。小篆表达的就更清楚,这个人将这颗树(木)栽种在土中。故《说文解字注》曰:“(艺)穜也。”可以解释为技能、才能等。
山水册之二 朱耷
在我们的文化传统中,艺术是一定要与道相结合的。达到道的高度,这就贴近了中国人心目中艺的本质。换句话说,古代君子,是通过对艺进行学习和操练的方式,来达到感受和体悟道的高度。所以,才会强调“器”与“道”之间的关系。器即是一种物品或物象,在音乐中就是指乐器,或者其他各种服务于艺的工具;在书画中,就是指笔、墨、纸、砚等各种工具和媒介,这些都属于器的范畴。
所谓游于艺,如同在水中游泳,“游”便是游于其中,出入自如,不为所困;而非“溺”于其中,不能自拔。因此,游于艺与溺于艺,是两种完全相反的状态。古代读书人所学习和操练的艺,是用来修身养性的,而不是追求在人前卖弄的才艺或技术的目的。故文人之艺与伶工、艺人之艺,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
什么叫雅?我们再从古文字的角度来了解一番:
左边“牙”,为上下相错之象,义为正;右边“佳”字,为善美之义。故《毛诗序》曰:“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白虎通·礼乐》曰:“雅者,古正也。”因此,“雅”字,可解释为正确,或合乎规范,亦可引申为高尚、美好等。
自古“艺”便有雅与俗之分。并非说俗是不好的,而是因为俗有失中正,容易流于偏狭。
古人谈到六艺,都是一种教,诗、书、礼、乐都是“教”。“乐教”并非我们现在所说的“音乐教育”,而是一种指向“道”的教化,或说是通向悟道、证道的一条途径。
中国古代的艺,特别是乐教,是建立在礼的基础上,逐渐完善而来的。故礼、乐并称。什么叫礼乐?礼乐就是雅乐。
我们来了解“乐”字:
《说文》曰:“乐,五声八音总名。象鼓鞞,木其虡也。”
上半部是两套用于奏乐的鼓;下半部是用于支撑的木架,这是从象形的角度看。从义的角度讲,“乐”是由“五声八音”相和而成。故曰:“五声八音相比而成乐。”此外,古人为“乐”规范了很多定义,比如:《礼记·乐记》曰:“乐者,天地之和也。夫乐者,先王之所以饰喜也。”可见,古人绝不把“乐”仅仅看做我们今天理解的所谓艺术,而赋予它与天、地相互和谐的,这一至为广阔的人文内涵。故而,被古代的先王们,用以“饰喜”。进而,“乐”与政治就产生了联系。
据《礼记·世本》载,传说黄帝时期,便有一位叫做伶伦的乐官首开“作乐”之先河。据《周礼·保氏》载,之后,尧、舜、禹、汤、周武亦于各自时代,制定了不同的礼乐,被后世称作“六乐”,也就是六代古乐。这些礼乐,也被称为雅乐,它不是简单地用于娱乐,而是用于教化。故《吕氏春秋·慎行论》载:“以乐传教。”因此,乐教与诗教、礼教,被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
总而言之,雅乐者,乃雅正之乐。有记载的雅乐,成熟于周代,并以法律、礼仪的名义加以规范,形成正式的宫廷音乐,被历代政府认定为“华夏正声”。
乐是在礼的前提之下建立起来,因此,我们也要对礼进行一番了解:
禮:从示,从豊。“豊”是行礼之器,在字中也兼表字音。本义:举行仪礼,祭神求福。
钟(金)
笙(匏)
《说文》曰:“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
初月帖 王羲之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曰:“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大戴礼记·本命》将礼分为:“冠、婚、朝、聘、丧、祭、宾主、乡饮酒、军旅”称其为“九礼”。
《礼记·祭统》说:“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急于祭。”在古人看来,礼不是一种简单的做作,或表面的仪式,而是“治人之道”。诸礼中,祭礼是最为重要的一种。所以,围绕祭祀的国家行为,始终是传统社会实行道德教化的重要内容。北京城至今还保留着明清两代天坛、地坛、日坛、月坛、社稷坛等,都是用于国祭的坛庙,由帝王主导的各类定期祭祀活动,一直持续到帝制结束。因此,服务于这些国祭的“乐”,始终与“礼”相生相伴。
梁启超在《志三代宗教礼学》中,对古代的礼,做了如下诠释:“礼也者,人类一切行为之规范也。有人所以成人之礼,若冠礼是;有人与人相接之礼,若士相见礼是;有人对于宗族家族之礼,若昏礼、丧礼是;有宗族与宗族间相接之礼,若乡射饮酒诸礼是;有国与国相接之礼,若朝聘燕享诸礼是;有人与神与天相接之礼,则祭礼是。故曰:礼所以承天道以冶人情也。”
《礼记·乐记》载:“礼乐顺天地之诚,达神明之德,隆兴上下之神。”又曰:“乐者敦和,率神而从天;礼者辨宜,居鬼而从地。故圣人作乐应天,作礼以配地。”
由此便知,礼乐不仅能敦和、辨宜;通达神鬼;还能沟通天地以配其德。
所以,我们传播乐,要有礼在。很多人只知道礼的表面,而没有深入礼的内涵。例如,很多人穿汉服,只注意了它的外表形式,但没有搞明白它自身所具有的礼的内涵。这样一来,事实上只是将汉服,作为一种形制古朴的时装而已。因此,礼在乐或艺的教育中,十分重要。
礼很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克己。孔子为颜渊讲述礼的问题时,特别谈到“克己复礼”。可见,没有克己的功夫,就不可能达到复礼的成果。因此,克己不仅仅是一种知,更是一种行,用一句流行的话讲,就是“修行”。
学艺,学任何一门中国人的学问,都必须要重礼,要作克己之功。首先要强调的就是对于所学内容的尊重、崇尚、憧憬,甚至崇拜或曰敬畏。这不仅仅是对一件器物或工具的尊重,而是对于道的尊重。其次,尊师也是极其重要的礼,当然,老师本身应该是重道的榜样,并非只是一介术士。最后,就是对传承于古代的各种法度的尊重,从手法到心法,要相应不违,这些都是礼,也可以说是真正进入传统文化之门的礼。
埙(土)
磬(石)
古人谈到乐,有悦耳,悦心,养心之说。比如,古代文人山水画,追求的是一种道的境界。中国古代的高雅艺术是一种活态的艺术,并非机械的艺术,当然也不是描摹所谓具象或抽象事物的艺术,它是写心的,是心中的高山与流水。所以,不是普通人所简单认知的自然山水。它必然是阳春白雪。传统的高雅艺术,是建立在深厚的文化底蕴基础之上。换个角度来说,学艺的目的是养心。
我们走对了路,你就会变成一位可爱可亲的人,而绝对不是一位高高在上的大腕明星。或者是某派的创始人、祖师,抑或某门的大师。所以,大家对于传统高雅的艺有真正追求的时候,就必须要有文化信仰,艺是用来颐养自心的,而不是用来蛊惑世人,或炫技表演,以博取他人崇拜,为个人摄取名闻利养的工具。它是用来滋养自我生命的,是为己之学,而非为人之学。
杂花图(局部) 徐渭
墨葡萄(局部) 徐渭
现在文化热是个好的现象,至少让大家知道古代有那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但是,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个看法,我一再认为,文化,包括文化复兴、文化传承,不是靠群众运动式的弘扬,也不是靠铺天盖地的宣传,而是靠极少数人的坚守。有一定的群众基础,才谈得上弘扬。但真正到了它走向式微,频临灭绝的时候,才是考验其生命力的时候。在这种情况下,能继续坚守的人,一定是极少数的,这份坚守,远远超过了跟随文化热而来的弘扬之举。
衰而不竭是中国传统高雅文化一脉不断,得以延续的一个重要特点。总有那么几个人在坚守那些被世人视为毫无价值的古董,这些坚守的人往往都是历代的读书人。文化弘扬当然是好事,但真正的文化,包括内心高雅的东西,不是靠顺应“潮流”的弘扬,反而永远是靠逆“潮流”的坚守,必须耐得住千百年的寂寞。因为高雅的东西,往往是寂静的,低俗的东西才可能是热闹的。
所以,我们学习和传承传统文化,一定要有一颗追求高雅的心,要耐得住寂寞,坐得起冷板凳,用得起寂寞之功。你就一定能坚守,并成为一位真正的传承者。弘扬的门槛是低的,坚守的门槛才是高的。坚守是完全排除利益与得失机巧之心的自发,乃至自觉的行为。
琴(丝)
我鼓励大家学艺,但是还是要请大家想清楚,你买一张琴,置一管笛、箫,等于是给自己找到一个终生的伴侣,一辈子不能离弃,必须隆重地看待这件事才可以。如果你简简单单地,就像对待一件普通的器物一般,那就是对艺的不尊重,这便是失礼。古人置琴、箫,非遇不测,器不离身,且将其视为道器,终身呵护,一日不可不亲近,乃至一代一代传给自己的道友或者爱徒。因为它是载道之物。有的人也许一辈子不弹琴,但琴一辈子不离身,陶渊明的琴是无弦琴,但其诗文中处处都有琴,这就是琴心,后人无不公认他是一位真正,且纯粹的琴人。这就是高雅,就是养心。所以,不要轻易娶个媳妇回家,两个星期之后就冷落她,要从一而终。
箫(竹)
柷(木)
高雅的艺,我们都可以学,无论绘画、书法、琴箫、昆曲等,但都要保持着这种敬畏、谨慎的态度,这就是礼,也即是诚心净意的修养功夫。不然,修学之道又从何论起?
现代西学音乐当中,各种器乐相配合时,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即和声。西方人的和声是有声部的,所有的乐器音调极其准确。交响乐可以有很多的声部,按照一种科学的对位法,这样的声音听着会很悦耳,因为它用厚重而丰满的音色来滋养我们的感官,就如现在所说的“视听盛宴”,给你吃得很香很饱。
中国传统的和声,讲究的是各种物性不同的材质所制造的乐器,其音色相互和合,所形成的一种相和之音。比如八音和合,即指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种声音的和合,但是,谱子却是同样的,没有声部的分别,甚至加上人的声音,这叫和而不同。所以,中国的和声美就美在这里。
当代对传统乐器的改造,追求技术上的配合,用科学的路子。这些虽然都是时代进步和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却失去了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因为我们对传统文化的根本精神不了解,只在乎皮毛,把自己的好东西丢掉了。如果你们对中国传统高雅的艺感兴趣,一定要从根本入手,不仅做一位知声者,还必须要成为一位真正的知音者。
渔庄秋霁图轴 96.1cm×46.1cm 元·倪瓒 上海博物馆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