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胁迫下外源硒对小麦幼苗抗旱性的影响①

2019-01-03 09:48:42尹美强芦文杰温银元高志强郝兴宇
土壤 2018年6期
关键词:抗旱性叶面外源

兰 敏,尹美强,芦文杰,温银元,孙 敏,高志强,郝兴宇



干旱胁迫下外源硒对小麦幼苗抗旱性的影响①

兰 敏,尹美强*,芦文杰,温银元,孙 敏,高志强,郝兴宇

(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山西太谷 030801)

小麦;硒;抗旱性;形态指标;生理指标

小麦(L.)是三大谷物之一,富含淀粉、脂肪、蛋白质等营养物质,是全球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我国是小麦种植大国,种植面积是全球总面积的10.5%,约70% 的小麦分布在干旱与半干旱区域。干旱胁迫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1-2]。干旱是影响作物生长和产量形成的重要因素,所以在小麦的耕种过程中,由于干旱造成的小麦减产和籽粒品质不高等问题始终存在。特别是小麦的苗期,干旱胁迫会使小麦难以越冬,从而对其后期继续生长发育产生一系列不可逆转的不良影响[3]。干旱胁迫对植物的光合作用、渗透调节、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产生影响,使植物不能正常的进行代谢,从而使各种生理生化指标发生改变,最终在形态上发生改变[4-5]。具体表现在植物形态结构、保护酶活性和活性氧自由基含量等几个方面的变化[6]。

硒(Se)是一种人体必需的化学元素,以无机硒和有机硒两种形态存在于自然界中。硒具有抗癌、抗氧化、提高人体免疫力等功能。冠心病、高血压、大骨节病等疾病都与硒缺乏有关,低硒的环境状态是这些疾病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7-9]。在植物中,硒虽然不是必需元素,但是硒对植物的生理特性有显著的影响。已有研究表明,硒可以减少植物对有害重金属的吸收[10]。外源硒显著提高了绿豆幼苗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等保护酶活性,降低了丙二醛含量,幼苗抗旱性明显提高[11]。适宜浓度的外源硒能增强黄瓜幼苗在干旱胁迫下的光合作用,提高抗旱性,但是高浓度外源硒反而会降低其耐旱性[12]。小麦是禾谷类作物中对硒积聚能力最强的作物,不同的施硒方式对小麦的产量和抗性有很大的影响,其中采用叶面喷施处理,小麦对硒的利用率最高,其次是滴施,基施利用率最差[13]。孕穗期、灌浆期叶面喷硒调节了非胁迫条件下豫麦70-36小麦体内抗氧化系统的动态平衡,降低旗叶丙二醛(MDA)和游离脯氨酸的含量,提高小麦旗叶的抗氧化衰老能力,延缓小麦生理后期的衰老,延长光合期,光合产物增加,从而提高了千粒重和产量[14-16]。这些研究结果表明硒具有提高植物抗逆性的功能。小麦萌发期和幼苗期对干旱胁迫较为敏感的时期,遭受干旱胁迫将严重影响分蘖发生和穗粒数形成,进而导致产量降低。外源硒处理可提高小麦种子萌发期的抗旱性[17],但是外源硒对小麦幼苗期抗旱性的影响未见报道。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于2016年在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植物生理实验室进行。供试小麦品种(系)为舜麦1718、晋太102、京冬17和S1204(品系),由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小麦栽培课题组提供。

1.2 试验设计

在选用的4个小麦品种(系)中,挑选出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大小均匀的小麦籽粒。将选好的小麦籽粒用0.1% HgCl2浸泡15 min消毒。随后用蒸馏水反复冲洗3 ~ 5次,沥干水后置于滤纸上阴干。然后消毒的种子播种于直径为9 cm的培养皿中,每个培养皿种50粒。在小麦第二片叶子展开时,对其进行叶面喷硒处理,2 d后对小麦幼苗进行20% PEG-6000模拟干旱处理,7 d后取材并进行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的测定。喷硒试验共设置4个处理(CK:蒸馏水;Se20:20 mg/L Na2SeO3;Se40:40 mg/L Na2SeO3;Se60:60 mg/L Na2SeO3),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

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试验所得数据用Microsoft Excel 2003软件整理并绘图,用SPSS24.0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用Duncan新复极差法进行显著性检验。

应用模糊数学中的隶属函数法对不同外源硒浓度处理下4个小麦品种(系)的抗性生理指标进行综合分析[21-24]。隶属函数公式为:当某一指标与抗旱性呈正相关时,公式为:(X)=(X-min)/(max-min);若为负相关时,其公式为:(X)=1-(X-min)/(max-min)。其中,(X)为隶属函数值;X为处理水平某指标测定值;min和max为所有参试水平系中某一指标内的最小值和最大值。最后将各品种各指标的具体隶属函数值进行累加,并求取平均值。平均值越大,则该品种的综合抗旱性越强。

2 结果与分析

2.1 干旱胁迫下外源硒对小麦幼苗株高、根长、根数的影响

表1数据显示,随着外源硒浓度的提高,4个品种的小麦幼苗株高都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Se40外源硒处理下株高的增加最大,舜麦1718、京冬17、S1204的株高分别比CK提高了25.25%、9.83%、10.38%,均达到显著水平(<0.05),晋太102的株高增加最小(2.28%),与CK的差异不显著。

干旱胁迫下外源硒处理促进小麦幼苗根系的伸长,除晋太102的根长随着外源硒浓度的提高而持续增加外,其余3个品种的根长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3种浓度的外源硒处理后舜麦1718和S1204根长显著高于CK,而京冬17和晋太102的根长与CK未达显著水平。舜麦1718在Se20外源硒处理下根长最长,比CK增加35.96%。在CK中,舜麦1718和晋太102的根长差异不显著,外源硒处理后,这两个品种根长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0.05)。

京冬17小麦幼苗的根数随着外源硒浓度的提高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Se20处理时根数最多,显著高于CK(<0.05);其余3个小麦品种(系)均呈现持续增加的趋势,在Se60处理时最大,此时舜麦1718和晋太102的根长与CK的差异显著(<0.05),S1204与CK不显著。

2.2 干旱胁迫下外源硒对小麦幼苗鲜重、干重的影响

由表2可知,在20% PEG-6000干旱胁迫下,不同浓度外源硒处理后4个品种(系)小麦幼苗的鲜重和干重均显著高于CK (<0.05),舜麦1718和S1204的鲜重和干重在Se40处理时达到最大,分别比CK增加32.6%、27.01% 和40.0%、17.3%,京冬17的鲜重和干重在Se20处理时最高,分别为2.69 g和0.33 g。4个品种(系)小麦幼苗的鲜重、干重的差异在3种浓度的外源硒处理间未达显著水平(>0.05)。

表1 硒对干旱胁迫下小麦幼苗株高、根长、根数的影响

注: 表中同列小写字母不同表示相同品种下不同处理间差异显著(<0.05),同行大写字母不同表示同一处理不同品种间差异显著(<0.05);下表同。

表2 硒对干旱胁迫下小麦幼苗鲜重、干重的影响

2.3 干旱胁迫下外源硒对小麦幼苗和MDA含量的影响

外源硒叶面喷施处理对干旱胁迫下晋太102幼苗MDA的含量影响不显著(>0.05)。Se20处理时舜麦1718和S1204幼苗MDA含量与CK无显著差异(>0.05),京冬17的MDA含量则较CK显著降低,比CK降低了29.11%。Se40、Se60 处理则显著降低舜麦1718、S1204和京冬17幼苗MDA含量(<0.05),其中舜麦1718在Se40处理下MDA含量最低,S1204的MDA含量在Se60处理时最低,分别比CK降低54.74% 和18.35%。

2.4 干旱胁迫下外源硒对小麦幼苗SOD、POD活性的影响

由图2可知,在20% PEG-6000干旱胁迫下,叶面喷硒可以不同程度提高4个小麦品种(系)幼苗SOD和POD的活性。外源硒叶面处理对干旱胁迫下京冬17幼苗SOD的活性影响不显著(>0.05)。Se20处理对舜麦1718和晋太102小麦幼苗SOD含量无显著影响(>0.05),S1204的SOD活性则显著增加,比CK增加了6.37%。随着外源硒浓度的提高,舜麦1718和晋太102的SOD活性呈现持续增加的趋势,在Se60处理时均显著高于CK(<0.05),分别比CK增加了14.23% 和7.33%;S1204则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Se40处理时SOD活性最高,比CK增加了10.09%。

(图中小写字母不同表示相同品种不同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大写字母不同表示同一处理不同品种间差异显著(P<0.05);下图同)

图2 硒对干旱胁迫下小麦幼苗SOD、POD活性的影响

叶面喷硒处理对干旱胁迫下S1204小麦幼苗POD活性影响不显著(>0.05)。Se20处理对舜麦1718和晋太102小麦幼苗POD含量无显著影响(>0.05),京冬17的POD活性则显著增加,比CK增加了10.63%。随着外源硒浓度的提高,舜麦1718和京冬17小麦幼苗的POD活性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Se40处理时最高,分别比CK增加了30.37% 和14.55%,晋太102呈现持续增加趋势,Se60处理时最高,比CK增加了16.27%。

2.5 外源硒处理下小麦品种各项指标的隶属值及综合评价

表3是4个小麦品种(系)进行叶面喷施不同浓度外源硒后,对其各项指标的隶属函数值进行计算,最后得出各小麦品种(系)不同处理下的平均隶属函数值,并对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舜麦1718、晋太102、京冬17和S1204四个品种(系)对应的适宜处理分别为Se40、Se60、Se20、Se60,同时在Se60处理下S1204的平均隶属函数值比晋太102的平均隶属函数值大,所以,4个品种(系)小麦幼苗对硒的敏感性排序为:京冬17>舜麦1718>S1204>晋太102。

表3 硒对干旱胁迫下小麦苗期各个指标的隶属函数值的影响

3 讨论

小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水分是植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主要限制因子。近年来因气候变化,干旱天气频发是影响我国小麦生产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小麦在幼苗期主要进行分蘖、根系生长等,伴随分蘖有小穗的分化,是分蘖发生和穗分化的关键时期,对小麦产量构成因素亩穗数和穗粒数形成有决定意义。在苗期遭受干旱将严重影响分蘖发生和小穗分化穗,最终导致产量降低。因此,研究提高小麦幼苗期抗旱性的化学调控和栽培措施,对小麦产量的提高和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干旱胁迫下,作物在形态结构上的改变是其对水分胁迫最直接的表现。宋家永等人[25]的研究表明对小麦进行叶面喷硒后会显著提升小麦的根系活力。杜妍[26]在洋葱的试验中得出,在适宜浓度的外源硒处理下,洋葱植株的株高、根系活力、茎粗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硒对植物的生长有浓度效应,低浓度外源硒促进植物生长,而高浓度则抑制植物生长[12]。在本试验中,叶面喷硒可以促进PEG干旱胁迫下小麦幼苗的生长,表现为提高其抗旱性。随着外源硒浓度的提升,小麦幼苗的株高、根长、根数、鲜重和干重均显著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即高浓度的硒会抑制小麦的抗旱能力,且适宜硒浓度在品种之间存在差异(表1、表2),这与低浓度硒促进植物细胞渗透调节有关。但是继续增加硒的浓度有表现出对种子萌发的促进效应[17],表明硒对植物生长及抗性的影响不只是简单的浓度效应,可能与不同植株体内硒代谢相关的酶或转运蛋白的种类有关,这有待进一步研究确认。

外源硒在增加作物硒含量和抗逆性(包括抗旱性)方面存在品种的敏感度差异[14,34]。植物的抗旱性是通过多因素共同决定的,单一指标并不能准确地反映出该植物的抗旱性能。植物的各项生理生化指标均与抗旱性具有一定的相关性。隶属函数值分析法提供了一种在多指标测定基础上对植物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的途径。此方法可以较全面地分析多个指标对于作物抗旱性的综合影响,避免了单一指标分析的片面性。为了更客观地反映出4种小麦在不同浓度叶面硒处理下的抗旱性能,本试验采用隶属函数法来分析4个品种(系)在各处理下的抗旱性,舜麦1718和京冬17在低浓度硒处理下其抗旱性能较强,而晋太102和S1204则在较高浓度硒处理下较强。说明叶面喷硒在提高小麦幼苗抗旱性方面存在品种(系)差异,对硒的敏感性排序为:京冬17>舜麦1718>S1204>晋太102。

4 结论

在小麦对干旱胁迫较为敏感的幼苗期,硒能够促进小麦幼苗根系生长,增加根冠比,有助于提高植物的吸水能力,维持植物组织含水量,增加抗氧化酶SOD、POD活性,降低体内活性氧含量和膜脂的过氧化损伤,缓解干旱胁迫对小麦幼苗的不良影响。最适硒浓度在品种之间有很大差异,表明适宜浓度硒在小麦幼苗期进行叶面处理,可显著提高其抗旱性,可作为小麦幼苗期抗旱的新措施,以预防干旱胁迫对小麦造成的产量损失。外源硒对小麦的影响及其代谢是多方面的,有待进一步研究。

[1] Deng X, Shan L, Shinobu I. Sensitivity and resistance of seedling establishment to water stress in spring wheat[J]. Cere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s, 2002, 30(1/2): 125–132

[2] Zhao L, Deng X, Shan L. Effects of osmotic stress on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parameters of wheat seedling[J].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2005, 16(7): 1261–1264

[3] 曹翠玲, 李生秀, 水分胁迫下氮素对分蘖期小麦某些生理特性的影响[J]. 核农学报, 2004, 18(5): 402–405

[4] 王娅玲, 李维峰. 干旱胁迫对植物生长及其生理的影响概述[J]. 南方农业, 2015, 9(6): 37–37

[5] 倪霞, 周本智, 曹永慧, 等. 干旱胁迫对植物光合生理影响研究进展[J]. 江苏林业科技, 2017, 44(2): 34–39

[6] 宋新颖, 张玉梅, 张洪生, 等. 干旱胁迫对不同冬小麦品种幼苗期生理特性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15, 31(12): 6–11

[7] Alfthan G, Eurola M, Ekholm P, et al. Effects of nationwide addition of selenium to fertilizers on foods, and animal and human health in Finland: From deficiency to optimal selenium status of the population[J]. Journal of Trace Elements in Medicine & Biology, 2015, 31(1): 142–147

[8] Bleys J, Navasacien A, Guallar E. Serum selenium levels and all-cause, cancer, and cardiovascular mortality among US adults[J]. 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 2008, 168(4): 404–410

[9] 张宝军, 杨林生, 王五一, 等. 大骨节病区土壤元素分布特征及其与病情的关系—— 以四川省壤塘县为例[J]. 土壤学报, 2011, 48(2): 230–237

[10] 吕选忠, 宫象雷, 唐勇. 叶面喷施锌或硒对生菜吸收镉的拮抗作用研究[J]. 土壤学报, 2006, 43(5): 868–870

[11] 王富刚. 干旱胁迫下硒对绿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D]. 陕西延安: 延安大学, 2015

[12] 饶玲, 罗庆熙, 赵小红. 蛋氨酸硒对干旱胁迫下黄瓜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J]. 北方园艺, 2017(6):14–18

[13] 张妮, 李琦, 张栋, 等. 外源硒对滴灌小麦籽粒硒含量及产量的影响[J]. 麦类作物学报, 2015, 35(7): 995–1001

[14] 郝敬爽. 叶面喷硒对不同小麦品种产量和籽粒品质的影响[D]. 陕西杨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

[15] 刘大会, 周文兵, 朱端卫, 等. 硒在植物中生理功能的研究进展[J].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5, 24(3): 253–259

[16] 王海红. 叶面喷硒对冬小麦氧化衰老、籽粒硒含量及产量影响的研究[D]. 郑州: 河南农业大学, 2007

[17] 郁飞燕. 干旱胁迫下硒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D]. 河南洛阳: 河南科技大学, 2012

[18] 高俊凤.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19] 越世杰, 许长成. 植物组织中丙二醛测定方法的改进[J]. 植物生理学报, 1994(3): 207–210

[20] 郑炳松. 现代植物生理生化研究技术[M]. 北京: 气象出版社, 2006

[21] 王志泰, 马瑞, 马彦军, 等. 利用隶属函数法分析胡枝子抗旱性[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3, 27(9): 119–123

[22] 玉苏甫·阿不力提甫, 阿依古丽·铁木儿, 帕提曼·阿布都热合曼, 等. 利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梨砧木抗寒性[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4, 19(3): 121–129

[23] 王谧, 王芳, 王舰. 应用隶属函数法对马铃薯进行抗旱性综合评价[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4, 29(4):476–481

[24] 盛业龙, 王莎莎, 许美玲, 等. 应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不同烤烟品种苗期抗旱性[J]. 南方农业学报, 2014, 45(10): 1751–1758

[25] 宋家永, 王海红, 朱喜霞, 等. 叶面喷硒对小麦抗氧化性能及籽粒硒含量的影响[J]. 麦类作物学报, 2006, 26(6): 178–181

[26] 杜妍. 硒对洋葱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影响的研究[D]. 长春: 吉林农业大学, 2006

[27] 徐国明, 张桂银, 褚卓栋, 等. 铜污染土壤上施用氮磷肥对小麦POD酶活性及铜吸收的影响[J]. 土壤, 2008, 40(3): 432–436

[28] 赵丽英, 邓西平, 山仑. 活性氧清除系统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机制[J]. 西北植物学报, 2005, 25(2): 413–418

[29] Sabaty M, Avazeri C, Pignol D, 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reduction of selenate and tellurite by nitrate reducta­ses[J]. Applied &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2001, 67(11): 5122–5126

[30] 张海英, 韩涛, 田磊, 等. 草莓叶面施硒对其重金属镉和铅积累的影响[J]. 园艺学报, 2011, 38(3): 409–416

[31] 赵薇, 惠竹梅, 林刚, 等. 硒对水分胁迫下赤霞珠葡萄幼苗叶片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J]. 果树学报, 2011, 28(6): 984–990

[32] 张承东, 韩朔睽, 魏钟波. 硒对除草剂胁迫下水稻幼苗活性氧清除系统响应的作用[J]. 环境科学, 2002, 23(4): 93–96

[33] 何士敏, 秦家顺, 吴刚. 硒浸种对大豆种子萌发的生理生化效应[J]. 大豆科学, 2011, 30(1): 158–160

[34] 郑甲成, 刘婷. 不同浓度硒肥对籼稻硒含量和产量的影响[J]. 土壤, 2014, 46(1): 88–93

Effects of Exogenous Selenium on Drought Resistance of Wheat Seedlings Under Drought Stress

LAN Min, YIN Meiqiang*, LU Wenjie, WEN Yinyuan, SUN Min, GAO Zhiqiang, HAO Xingyu

(College of Agronomy, 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Taigu, Shanxi 030801, China)

Wheat; Selenium; Drought resistance; Morphological index; Physiological index

山西农谷建设科研专项项目(SXNGJSKYZX201704)资助。

(yinmq999@163.com)

兰敏(1993—),女,山西大同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E-mail:1102412794@qq.com

10.13758/j.cnki.tr.2018.06.020

S-3

A

猜你喜欢
抗旱性叶面外源
喷施叶面阻隔剂对抑制小麦吸收镉的效果初报
具有外源输入的船舶横摇运动NARX神经网络预测
外源铅胁迫对青稞生长及铅积累的影响
叶面施钙对冬枣品质的影响
外源钙对干旱胁迫下火棘种子萌发的影响
现代园艺(2018年3期)2018-02-10 05:18:12
不同光质对黄瓜幼苗抗旱性的影响
岭石叶面铁肥 缺铁黄化
外源添加皂苷对斑玉蕈生长发育的影响
基于称重法的烟草伸根期抗旱性鉴定
大白菜叶面喷施氮肥效果试验
上海蔬菜(2015年2期)2015-12-26 05:0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