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真真,邓世燕,王云燕
(山东省潍坊市中医院脊柱骨科,山东 潍坊 261041)
骨科住院患者大都是因为骨折住院,骨折患者在术前的创伤疼痛明显,术后在康复训练的过程中也会出现疼痛。这种疼痛不仅会对患者的心理造成影响,同时也会影响患者生理功能的恢复,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无痛护理通过对患者的疼痛进行评估,对疼痛的原因进行掌握,进而对疼痛进行干预,从而最大限度的减轻患者的疼痛。本文主要是以无痛护理为切入点,观察骨科患者在使用无痛护理后的效果,具体内容如下。
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骨科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50例,男27例,女23例,年龄19~68岁,观察组50例,男25例,女25例,年龄20~70岁。100名患者中,其中肢体骨折60例,肋骨骨折23例,脊椎骨折8例子,盆骨骨折6例,其他骨折3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50名患者采用了常规护理方法,主要护理内容包括:做好病房的卫生护理,指导患者合理用药,在患者疼痛难忍的时候报告医生等。观察组50名患者在使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采用了无痛护理的方法,具体内容如下:(1)加强入院的引导和宣教,护理人员要引导患者熟悉医院的环境,减少患者的陌生和紧张感,给患者创造一个和谐良好的环境。同时,通过宣教让患者对骨折疼痛的病因、相关治疗方法有所了解,向患者讲解镇痛药的使用方法,引导患者自我环节疼痛,鼓励患者坦然面对治疗,增强患者的信心。(2)加强心理护理,护理人员要进一步与骨折患者进行沟通,及时了解病人的情绪变化和病情特点,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克服患者的紧张、焦虑和害怕的情绪。(3)做好疼痛情况的及时掌握,要及时询问患者疼痛的情况,根据患者疼痛情况的不同采取不同的评估频率并记录,根据轻度、中度、重度情况的不同制定不同的方案。(4)做好非药物和药物治疗的相互配合,非药物干预主要就是通过音乐疗法等分散注意力,或者采用冷敷、按摩的物理方法环节疼痛,药物疗法就是根据患者疼痛的情况利用非甾体类和阿片类药物进行干预。
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并借助调查问卷的形式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了解。
针对两组患者的不同情况,采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通过比较发现,对照组患者的疼痛情况要大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情况,对照组50例,术后12h(4.85±0.82),术后24h(4.02±0.72),术后48h(3.74±0.63);观察组50例,术后12h(2.78±0.53),术后24h(2.26±0.46),术后48h(1.78±0.41)。
通过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照组满意49.80%,基本满意33.30%,不满意16.90%;观察组满意72.10%,基本满意23.40%,不满意4.50%。
无痛化护理主要是通过向患者宣教骨折疼痛知识,为患者打造良好的病房环境,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和引导,加强心理护理,及时掌握疼痛情况等方式来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从而引导患者更好的配合治疗活动,最大限度的减轻痛苦。研究表明:无痛护理能够减轻患者的疼痛,对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无痛护理对骨科患者病情的康复有着积极的作用,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提高护理的满意度,在临床上值得应用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