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丹
(华东冶金地质勘查研究院,安徽 合肥 230088)
基于我国地域环境辽阔,地质资源十分丰富,其地质条件也非常优越,这样,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可以为自己争得一席之位。但是,因为地质资源的勘查会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在很大程度上使得我国地质资源发展受限,因此,当前最重要也最应该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做好地质资源的勘查和开采。尤其是当今社会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创新,所以也应与时俱进的对地质资源勘查手段进行创新和改进,只有这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乃至在时代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地质资源的发展前景才会越发广阔。
不管是哪一种科学,其发展均不是独立进行的,在内部中都有着相互促进,相互联系的关系,地质资源勘查技术也是一样的道理,它是地质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在地质科学初期的发展中,因受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和国情的限制,在地质资源勘查方面的技术和资金就相对短缺,这样,就导致地质资源开发和利用效率始终不高。而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和科技的持续进步中,地质科学也挣脱了前期不理想的局面,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大数据技术的持续发展和地质矿产方面数据的逐渐完善,提高了地质数据之间的关联性,最终可以分析信息和预测数据,并随之改进了地质资源开采的手段,这有助于更加有效和精准的开采资源。
地质资源与我国经济的发展和资源的稳定运行密切相关。特别是在资源短缺的现状下,更加突出了地质资源的重要性。国家的发展会直接受到地质资源勘查工作中勘查技术的影响。
(1)矿产资源的重要性。石油的价值是非常宝贵的,大家都知道,有了石油就可以和任何国家媲美,此种说法言之有理。石油作为一种动力资源,如船舶、汽车、许多大型机器,都是石油为其体用的动力。所以,对于国家的发展石油的作用十分重大。若缺少了石油,许多机器就会停止运转。这可以看出,石油勘探也非常重要,当前很多国家为了争夺石油而矛盾不断,更是将大量的资金都投入进石油的开采中去。煤炭可用于冬季供暖和发电厂的发电。在一个发电厂中,每天需要消耗几万吨煤,可以看出煤炭有很大的耗用量,即使有再多的煤终有一天也会耗尽。所以,为了能够找到更多的资源,则需要持续进行资源勘查[1,2]。
我国地域辽阔,成矿条件有利,矿产资源品种较全,总量较丰,但大宗矿产不足,铁铜铝钾盐等需大量进口,金属矿产中贫矿较多,富矿较少。分布、类型、储量和产量非常不平衡和矿产资源不可再生性也是我国资源的特点。矿产资源的不可再生性代表着终究会被彻底用尽,所以,当前十分紧迫的任务就是加强矿产勘查工作,已发现数量更多、质量更好的各类矿产资源,保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地下水资源的重要性。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就是水,所以不可以没有水,人不吃东西能够存活一周至一个月,然而如果没有水,连三天都活不到。当前水资源十分短缺,并且我国淡水资源也在逐渐减少,这一方面源于人口持续增加,另一方面源于水资源的浪费,所以,我国开始提倡节约用水,并且对一些地方的用水时间和数量进行了限制。国家也派遣了很多专家,针对地下水资源进行勘查,如鄂尔多斯盆地地下水勘查项目专家获得了多项成果,①首次探明了全盆地区域地下水资源总量,为鄂尔多斯能源基地规划与建设提供了水资源基础数据。②全面研究了全盆地地下水形成演化规律,诠释了一系列国际公认的科学技术难题。③系统取得了海量的实测数据,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地质基础信息。④探索出一套集全国精锐力量合作攻关的组织形式,练就出一批优秀的领军人才。接下来我们要承接良好的经验成果,继续努力奋进,以期可以寻找到更多的水源。
(1)勘查技术的与时俱进。对于地质勘查工作而言,其特点就是复杂和困难,因此,想要进行良好的地质勘查工作,则要引用先进的技术作为条件和基础支撑。也就是说,不管技术人员有多强的能力,若缺少了勘查技术的支持则无法顺利进行勘查。因此,需要结合具体现状有针对向的完善和更新勘查技术,并深入去研究勘测仪器,因为好的勘查仪器可以降低勘查工作中的物力、财力和人力的浪费。如,我国地质学家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源控论”,主要针对的是“油气藏大多分布于烃源岩周边或烃源岩之中”的现象和规律,深入分析造成这些现象和规律的地质因素,结合我国陆相盆地的地质国情,总结出的客观认识,并经过实践证明和完善的陆相盆地油气藏分布理论,“源控论”认为断裂发育、相变剧烈是陆相盆地的基本特征,这种基本特征决定了油气的运移必然使短距离的,从而科学的解释了“油气藏沿着烃源岩周边分布或分布于烃源岩之中”的普遍现象和规律。“源控论”对我国东部地区陆相断阶盆地的勘探开发产生了深远影响。
(2)勘查人员技术能力的提升。地质勘探工作能否顺利开展,直接和勘探人员的勘探技术、设备、条件和能力等方面相关,哪个缺少都无法实现勘查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想要进行有效的勘查,则需要强化培训勘查人员的专业和技术能力,强烈支持矿产资源地质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的发展,促进工程建设的信息化,更新地质勘探技术系统。
在地质勘探矿产资源,应继续开放思维,敢于创新,进一步探索矿区及矿床的典型机制。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应用新的理论和方法,所以,要总结过去成功经验,探索新技术,以此为基础进行改革创新,最后实现可通过应用新领域和新知识,不断提高矿床模型,试图找到新的矿物标志。然而,多数地质勘查者均是学习上一代或者前辈摸索出来的经验,缺乏一定专业技能的培养,因此,作为地勘单位要对勘查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进行严格的审查,然后定期对其进行专业的技术培训和考核,从而切实实现地勘人员专业技能提升的目的。
(3)科学管理地质勘查工作。对于地质勘查工作而言,其中会包含很多资金管理问题,并且其最终的经济利益会直接受到资金管理工作执行效果的影响。因此,对于地质勘查工作而言,项目管理者需要进行科学化的管理,并且在管理中要保证勘查人员的安全,并且还要对人员能力以及技术问题进行关注,此外,还要关注每一份经济消耗,从而实现最终的增产节约。同时,在开展工作时,需要对工作人员的想法和负担进行深入了解,从而可以更好的解决员工的问题,在调动员工积极性的同时也会增加员工的责任感。
(4)矿产勘查开发一体化。以矿产勘查为主要收入来源,具备一定经济实力的地勘单位,应建立一体化的勘探开发矿业公司,在勘探基础上发展矿业,加强勘探,并将勘探高效的利用在开采生产上,实现矿业收入。尽管地质勘查行业在推进地质工作改革方面的努力十分巨大,然而仍存有许多困难存在。公益性地质工作在组织机构、机制、体制改革等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商业性地质工作处于有价无市的状态,使得大量地质成果资产无法在市场中交换。有的地质成果质量差,开发性低,对投资者和开发商的吸引力不足;一些成果资产可以通过集中少量资本来增强其商业性,通过市场机制把经营成果向可盈利的经营性资产进行转化,从而使投资者获利才是当前地勘单位改革转型的关键。
(5)加强工作实施中的安全防护意识。地质勘查人员进行工作的基础就是自我安全保护,要保证在工作中时刻有一个清醒的头脑,并结合勘查状况准确断定资源位置,并且要重点关注勘查中的险峻地段,防止出现不小心磕碰情况。同时,因为在勘查工作中勘查以期只能够对地质资源的大体位置进行找寻,因此,勘查人员需要在借助勘查以期的同时再和自身的工作经验以及勘查条件等相结合,准确判断资源的位置,才能够确保每一步工作都是规范严谨的进行,从而有效降低物力和人力的浪费。
总而言之,对于地质资源勘查工作而言,其发展一方面和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一方面也和科技的发展离不开。与此同时,地质资源勘查工作质量的好坏还和先进的勘查仪器以及先进的勘查技术密切相关,然而,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勘查工作人员的专业和技术能力。所以,第一要对地质资源勘查工作的重要性进行充分的认识。第二,需要与时俱进的提升勘查水平和勘查技术。第三,使地质资源勘查人员的工作能力持续提升,并做好相应的科学管理工作,在保证其安全的情况下,更好的去致力于地质资源的勘查工作,以期可以为人们寻找到更多的高价值资源,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稳定提供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