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教育观上的求同存异意识

2019-01-02 09:00邓文强
西部学刊 2019年18期
关键词:教育观道家儒家

摘要: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包含着儒家、道家以及释家等思想,并发挥着教育作用,儒家主张大同标准及个性化培养,道家提倡自然和谐、无为而教,而释家提倡不二之“皆”、菩萨各道,并且在它们发展中都体现了求同存异意识。但它们在阐述方式等方面既存在着差别性,又在平等性、递进性上有着共通性。

关键词:古代哲学思想;教育;求同存异;共通性;差别

中图分类号:G40-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19)18-0125-03

一、儒、道、释三家思想体系对教育的求同存异思想

(一)儒家体现了大同标准以及个性化培养

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力非常深远,其是中国教育观的奠基思想体系,在这样的体系之下,那些愿意接受教育、并能够积极主动地承担教育责任的人,才能够成为学习的榜样。孔子在《论语》中评价最满意的弟子用了敏而好学的赞语。儒家如何教育出好学生、并教给他们什么,这些可以从“仁义礼智信”、“有教无类”以及“因材施教”看出,他们不仅体现出了儒家的教育标准、态度以及方法,并且也充分体现出了求同存异意识。

首先,求同表现在不过问学生的出身和天分,孔子开办私学,对弟子的身份不设限,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在统一的起跑线进行学习,从而可以共同对“仁”这一理想境界进行追求。这也充分体现了全民都有权接受教育的理念,并进一步展现了儒家教育观中的求同意识。

这种不设限的传教模式,似乎不应该有人觉得勉强为之,但个体的差异还是存在的,毕竟实现“仁义礼智信”不是所有人都想达成的目标。然而作为具有普遍性的规范标准,儒家将其视为学生们“知止而后有定”的目标,这并没有具體的指向性,而是泛指拥有伟大理想抱负。

“仁义礼智信”分别代表着人们毕生的追求,思想、道德的评判标准、生活准则、行为规范内容以及待人处事的态度。就算是学生对于自身的学习方向等尚不明确,但“仁义礼智信”适用于各行各业,所有范畴,是需要大家必须要遵守的“止”。

学习的好坏取决于个人是否努力,从中会发现存异具有一定的包容性。儒家教学理念主张“因材施教”,根据学生个人情况的不同,对于他们提出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论语》中突出展现了这一点。这是教育中存异的具体体现,就是在充分掌握学生信息之后,有计划地进行分类,并结合学生个人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其次,儒家的教育观点中,对于个人实践中人的个性化发展予以了充分的尊重,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君子的修行是“为己之学”,即学习是为了使自身的道德修养得到升华以及学问更加的增进,是人们对于本性的进一步阐述。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儒家的教育并没有强迫人们必须采取同一种提高品行的途径,而对学生们所表现的不同种类的“善”具有一定的包容性,促使学习者可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当中,对于修行可以自主进行选择。“为仁由己,而由乎人哉?”即实现仁德,完全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由己”充分展现了对个人尊严、自主意识和差异性的尊重,这里的“存异”也在着重指出学习是为了自己而不是为了别人。从儒家的人性论可以看出,不管阶级地位、职业以及教育程度等存在怎样的差别,其认为人的本性都是良善的。人性本善这一理念,促使儒家教育理念对于个人在修行方面的选择性保持着很高的期望,并对自我教育以及发展能力也怀揣着极强的自信。那么,儒家在对人的品行进行引导时,主要是依靠人本身的自觉性,并以仪礼秩序作为辅助,从而可以有效避免人在社会不良思想的影响下迷失人的本性。另一方面,儒家在学生的教育方面认为,在学习过程中,不需要获得所有人广泛性的认同。君子在面对“不知”的人时应抱持“不愠”的态度,不被其所左右,初心不改,始终坚守“和”的境界思想,也就是“君子和而不同”,与其他人建立和谐良好的关系,但在遇到问题时能够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对社会的和平稳定予以积极的维护。由此可以看出,儒家教育所提倡的求异意识,在很大程度上是在培养人的包容性,存在“异”的同时不忘寻求“和”。

(二)道家提倡自然和谐、无为而教

老庄的哲学理念中从未提到过教育字眼,但却又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地演化成了具有自然主义特色的教育理念。道家在教育观念上也存在着求同存异思想意识,那么就围绕着以“道”为中心开展教育,以及采取“无为”的教育手段进行探究分析。

“道”并未有明确的定义,从教育观的视角来看,其具有全局性,也就是在对自然规律有了足够的了解之后,可以达到随机应变,运用自如的地步。道家注重以“道”教化世人,

首先对弟子提出的要求就是必须满足“知常”这一前提条件。《道德经》中“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与儒家有着许多的不同之处,道家明白自家的“本心”“本性”能够达到“知常”。而所谓的“常”是指道家必须要始终坚守的自然规律。知常就是想要人们不再产生更多的欲望,确保明心得道不受影响。而庄子在《人间世》中的阐述可以看出,顺其自然并非就是任意妄为,而是在自己的身上不强加于任何外来的物质,也就是达到“无我”的境界。

“无我”的境界也就是寻求同以及包容的过程。道家觉得人们将好和坏塞入自身的内在,并且一般情况下会不自觉地将其放在别的事物之上。由于此类举动有悖于自然规律,致使那些有残缺的人未能受到必要的尊重,不成材的树木因为毫无用途而遭受到嫌弃。人们很多时候都会不由自主地进行自我的演绎,将自己好的或坏的情绪充分地表达出来,那么就容易出现“意有所至爱有所亡”的情况,将怀揣好与恶的自己演变为主体。正是由于这样道家教育教育人们不仅将对权力、金钱的欲望摒弃掉,还要对别人的评头论足等不予理睬,从而让人们可以更加纯粹地修炼自身,进而让自己与外界达到一个和谐的状态。

教学内容以“道”作为核心,主要体现在传授学生学习方法的过程中看出求同意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方法论就是“握一知多”。“握一”就是能够在庞大且复杂的知识体系中进行有效的分析、总结以及归纳工作,并可以将各知识点关联在一起的“一”,对其进行充分掌握,以此使得学习各类知识都能够事半功倍,进而能够知道并掌握更多。这就是当前被我们称为的联系性思维,抓住事物的主干,探寻其中的规律性,通过对现象进行深入分析,从而了解到事物的本质,进而将其变成属于自己的应用技能。

道家在教育内容中包含着求同意识,却在教育方法上体现了求异,也就是所说的“无为”。道家与儒家具有规范统一的外在形式不同,其则是主张不规范、不统一,无为就是有为,任凭其自然发展。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等,在道家的教育理念当中,最好的教师不是长篇累牍、耳提面命的教育方式,而是采取“不言、不教、不争”的教育方式,与其他的有形的教育活动不同,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影响。那么这样的教育方法所收到的效果会更佳,它可以有效地避免教授者的言行高调张扬,在教学中使师生之间逐渐地建立良好的关系,进而能够使学生在观察、领悟方面得到有效地提升。除此之外,“无为”多求异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灵活多变地进行学习。《逍遥游》里面提到的“无己”,就是指当时处于高层次的文明把思想强硬地施加在那些层次低乃至于蛮始的文明,从而感觉到无可奈何,其认为此种做法明明是过了头的“有己”,自己以为是为那些野蛮部落着想,为他们好,其实则是由于没有怀揣着对求异的文化包容之心,勉强别人做不愿做或者是做不了的事情,没有能够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而受教育者只能够被动被迫地学习文明,根本没有机会在选择上取得主动性,也不能够自然而然地慢慢适应。还有就是道家在教育方法方面,对转换思想,也就是灵活性予以了充分的肯定。

(三)释家提倡不二之“皆”、菩萨各道

从基本教育理念能够看出来,佛教主张求同,存异次之。“一切差异、源起诸法”,佛教中“皆”字出现的频率极多。而在释家教育观念求同中“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佛性是生来有之的,另一方面烦恼苦难皆是“如来种”。由此从释家的教育理念看出,人们生来都是平等的。先天条件的不同并不能影响个人的修行,只要取得相同的成果,那么所有人都会通过不同途径,最终到达同一个目的地。而对于本性而言,乱了与否都要依靠自身主动地进行净化。人的一生不缺少外来的支持和帮助,而通常是自身不能够自立自强、勇于改变。而对于佛家而言,自修自度中发生的一切苦难、烦恼以及丑陋的事,都可以视为“如来种”,也就是说为人们能够取得最终成就制造的机会。那么释家的教育理念主要体现了教学场地并非在安乐祥和的净土就是最好的,而是需要在纷繁复杂的俗世中磨練。只有站在求同的视角,看待诸多磨难,使之化为虚空,才会修炼出遇事不慌乱、处变不惊的良好心态,这样才真正的是避开尘世而入佛门,没有任何的欲念。

在释家弟子当中,居士和菩萨有很多,而他们中间又有很多已经接近了佛的境界,普度了数不清的人,成就功德,然而菩萨们却放弃了修炼成佛的机会,选择留在尘世,并始终坚持品尝世人的病痛,悲悯世人。释家在追求境界方面,展现了其宽松、自由的态度,并非每个人都要立地成佛,菩萨通过不同的管理教化方式、功力神通,对那些深陷迷茫境遇的人指明方向。这里面体现的存异意识,让我们充分感悟到释家以慈悲为怀的高尚境界。

二、儒、道、释三家教育思想中求同存异的共通点

(一)平等性

儒、道、释三家教育思想在入门的要求、教育目标设置以及对人性的引导原则方面都充分体现了平等性。虽然三家思想中并没有确切的提出“平等”二字,但在三种思想体系的教育观可以看出,不管是求同还是存异,多是为服务于平等,例如孔孟的“仁”、老庄的“德”以及如来的“德”,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认同了所有人存在的意义,人格尊严得到维护而不受到侵犯,并将其作为基础,充分肯定了机会对于人们来说是平等的,让信仰者可以拥有足够的信心,并深信通过自身的坚持不懈的努力,能够使先天欠缺的条件得到有效的补救。

(二)递进性

儒、道、释三家教育思想体系有着属于各自的教化纲目,儒家教化人“修身、治国、齐天下”;道家教化人“养生、遁世、穷万物”;释家普度众生以“见性、救世、通万有”。由纲目的顺序不难看出,它们之间存在着逐渐递进关系,并最终在国家社会建设上得到落实。那么在此种教化规律之下,人的修行也反映着分阶段的递进,最终目标都设定为领袖型的人物。儒道释三家思想对领袖型人物的培养,让统治者对国家和社会的影响远超于群众基础和国力水平,并且进一步强化了人们心目中领袖人物在时代及历史洪流中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求同存异意识对于当代教育观的启示性

儒、道、释三家的教育观点都与实际情况密切联系在一起。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教与学具有协调统一性,古往今来那些真正的教育家对功利主义教育模式都是持反对意见的。虽然每个人抱有不同的学习目的,也不能要求每个学生是为了提升自身的内在修养和成就德行而努力学习,但这并非就说明教育可以失去本意。我们要将求同存异意识始终坚持下去,这是教育大纲与社会责任的同,教育方式和理念的异,绝对不可以舍本逐末,误认为教育方式可以一成不变,不知道根据情况进行变动,从而致使教育大纲与社会责任徒有虚名。

四、结语

综上所述,儒、道、释这三家极具代表性的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根植于中华民族这片文明教化的沃土,在社会的不断发展变革中,对于人们思想觉悟的提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儒、道、释三家所体现出来的求同存异意识,虽然存在着一定的差别,但三者之间又存在着一定的共通性,它们在教育观点上都主张与实践密切的联系在一起,并充分展现了平等性、递进性的共通点,为当代教育起到了启示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来.论儒家教育思想的基本理念[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

[2]周可真.儒道之“信”探微[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

[3]刘珊.教育现代化的前行与反思——谈儒家思想对古代教育与现代教育的启示[J].学理论,2013(2).

[4]张军成,赵明明.儒家文化育人:历史共生与现实契合[J].重庆社会科学,2015(8).

[5]张红.《老子》哲学思想对新时期高等教育的启示[J].语文建设,2016(33).

[6]余方运.先秦道家生态思想及其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启示[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6(2).

[7]杨启亮.论先秦道家的自然主义教育观[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6).

[8]邱丹丹.“众生平等”:佛教思想中的生态文明理念[J].现代交际,2014(9).

[9]张树卿.儒、释、道的诚信观比较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2004(6).

[10]张才国,赵银.论“天人合一”思想与和谐观的内在契合及其启示[J].传承,2015(6).

作者简介:邓文强(1993—),男,汉族,广东江门人,单位为吉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哲学。

(责任编辑:御夫)

猜你喜欢
教育观道家儒家
从“推恩”看儒家文明的特色
论现代新儒家的佛学进路
浅谈如何用科学教育观培育孩子
金钱教育观,从现在开始
漫画道家思想
漫画道家思想
牢记道家养生“十不过”
道家思想に学ぶ現代的ガバナンス
儒家视野中的改弦更张
论王十朋的教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