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新闻传递信心与力量
——谈地方媒体气象灾害事件报道对策

2019-01-02 10:45
中国地市报人 2018年12期
关键词:盐阜龙卷风报业

(江苏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江苏 盐城 224001)

灾难性事件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当中,与人类的产生、发展如影随形,直至当下。有些灾难性事件源于不可抗拒的自然破坏力,属于自然灾难事件,如,台风、火山爆发、地震、洪涝、飓风等。在现实生活中,尤以由恶劣天气带来的气象灾害比较常见。气象灾害事件报道,由于事件的难以预测性、突发性、超强的破坏性和深广的威慑力及振聋发聩的震撼力,往往给人带来震惊、恐惧,后果严重,故而常常备受关注。

2018年9月初,被称为25年来登陆日本的最强台风——第21号台风“飞燕”,正面切入日本关西地区,带来的暴雨强风及海啸造成了人员伤亡。关西国际机场因此瘫痪,中国驻大阪总领馆协调和安排专车,帮助被困在机场的700余名中国旅客紧急转移。在这场气象灾害事件的信息传播中,某些媒体添油加醋,增加不少戏剧性的“新细节”,制造了催人泪下的“战狼式撤侨”剧情,在多个媒体平台广为流传。这种做法表面上以弘扬正能量自居,其实此类弄虚作假无异于给网友“打鸡血”“灌迷汤”,混淆视听骗取流量博取眼球,违背了媒体的职业道德。

2016年6月24日《盐阜大众报》关于“6·23”龙卷风冰雹的报道

在气象灾害事件报道中,地方媒体担负着一线报道重任,扮演着重要角色,且往往被认为来自事件发生地,具有对新闻事件传播的第一时间、第一责任人、第一影响力等特点。然而,由于错误导向下的盲目跟风、畸形要求下的猎奇效应、政绩背景下的行政干预等原因,目前个别地方媒体在气象灾害事件报道中难免存在一些问题。如,新闻事实庞杂、真假难辨;违背职业道德、肆虐民众心理;只顾自己工作、或多或少扰乱灾难现场秩序等。

有鉴于此,本文试以在盐城2016年的“6·23”龙卷风冰雹特别重大自然灾害中,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的新闻报道为例,探讨地方媒体做好气象灾害事件新闻报道工作的对策。

第一时间深入现场 有序报道事实真相

积极投入地抢抓新闻,及时高效地进行新闻报道,充分彻底地报道气象灾害事件,是地方媒体工作的应有之义;与此同时,稳妥无误地传递信息,真实忠诚地报道新闻,温情、温馨、有温度地报道气象灾害事件,更是地方媒体工作应该始终恪守的准则。

“大众传媒特别是主流传媒……有义务把党和政府的声音,把真实正确的信息及时传递给公众,最大程度地避免因不实信息误导而产生不应有的混乱。”[1]2016年6月23日,龙卷风裹携着冰雹袭来,盐城阜宁、射阳两地严重受灾。灾情就是命令!灾难发生后,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迅速启动新闻报道应急机制,记者第一时间抵达灾区,最快速度进入现场。一篇篇报道一幅幅图片陆续刊出,一个个灾难现场被真实呈现。

灾害发生次日,《阜宁射阳部分地区发生龙卷风冰雹严重灾害》《国务院工作组连夜赶赴我市灾区》《众志成城的生命大救援》等稿件就见诸报端,第一时间报道灾害发生和救援情况,及时回应社会关切。6月23日至30日连续一周时间,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旗下的报纸共刊发47个整版;新媒体滚动发稿1200多篇,与新浪江苏等联动推出的“阜宁强龙卷风”微博话题,阅读浏览量超10亿次。在2016年度江苏省好新闻评比中,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与“6·23”龙卷风相关的新闻报道因内容鲜活、真实可感、全面准确,得到评委认可。通讯《群众利益至上——我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抗灾救灾纪实》《灾后第一夜》、摄影《6·23众志成城的生命大救援》、网络作品《众志成城斗风魔,龙卷风冰雹特大灾害》等都获得了较好奖次。

承担第一责任 有力发出权威声音

气象灾害事件一经报道,便会迅速扩散,对全社会产生很强的辐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有害的气象灾害事件报道一旦走进民众心里,其撕扯力大,破坏力强,有时候甚至不亚于事件本身带给民众的伤痛。地方媒体必须切实发挥主流引导作用,发出权威声音,当好“第一新闻发言人”。

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派出多名记者驻点采访,及时动态发布事件进展。6月24日,《盐阜大众报》报道,“据初步统计,截至当晚9时30分,因灾死亡78人,因灾受伤近500人,具体灾情正在进一步核实中”,多级联动紧急救援、争分夺秒抢救伤员、志愿服务爱心涌流,快速准确。6月25日,《盐阜大众报》报道,“截至目前,灾害已经造成98人死亡,846人受伤。伤员救治、家属抚慰、善后处置等工作正在紧张有序进行中。”最终,经过统计,灾难中,共有8970多户群众受灾,31841间房屋倒塌,99人遇难,846人受伤。对灾情实况、救援开展和灾后重建工作的及时跟进报道,全面权威,体现了地方媒体的责任担当。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在抢险救灾报道中的职业操守和突出贡献得到盐城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2017 年被表彰为“6·23”抢险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先进集体。

发挥第一影响力 有效传递信心力量

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人们除了不可预测、毫无心理准备的震惊、恐惧,还会伴随着经济的损失、身体的伤害和精神的打击,尤其是很难从心理的无助和忧伤中走出。稍有不慎,脆弱的心灵可能会因为媒体“只顾经济利益和媒体竞争利益往往会造成‘二次伤害’”[2],甚至是多次的反复碾压。作为成熟的新闻工作者,应该在捕捉新闻的同时,尽可能考虑现场民众的心理感受,必要时还要对他们进行心理干预和有效疏导。“面对灾难性事件,媒体要突出对人的生命、人的生存、人的尊严、人的知情权的关注。”[3]

在灾难现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的记者深入挖掘大灾中的大爱,细心采访干群一致抗灾救灾的信心和决心,用心感受受灾群众的感恩和感动。废墟下,一位男士用身体护住妻子,最后一刻尽其所有想把生的希望留给她,尽管最终他们双双遇难;29岁的母亲用身体撑起一个安全的三角区,护住了出生才6天的孩子,而她却遭遇不幸;狂风中,计桥幼儿园6名老师用自己的身体拼死堵门,守护了120名孩子的安全,老师们伤痕累累,孩子们平安无恙……村头的木牌上写着“感谢党和政府、感谢人民子弟兵、感谢救援一线的所有人!”“好人一生平安!”这些都是灾区群众发自肺腑的由衷表达。这些故事通过媒体报道后,形成了感人肺腑奋发向上、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的新闻舆论正能量。《众志成城的生命大援救》《上下携手同心合力抢险救灾》等一批鲜活感人的新闻报道在报纸上刊发后,还被人民网、新华网等各大主流新闻网站转载推送。

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还持续关注和见证灾区的发展变化。在灾害过去一周年之际,集团组织了全媒体特别报道策划。在2017年举办的2016年度江苏省好新闻评比中,“6·23”抗灾救灾一周年全媒体特别报道、消息《盐城20个安置点灾民新居全部建成交付》《阜宁安置房质量请群众督查员把关》、系列报道《“重回现场见证新貌”》、通讯《血浓于水,孔荡大爱村见证两岸同胞情》等一批优秀作品获奖。

注释:

[1]张平宇.灾难报道中的媒体责任及报道准则[J].当代传播,2005(4):93-95.

[2]秦红星,王俊义.全媒体时代如何做好灾难报道[J].新闻论坛,2016(1):91-92、97.

[3]许冰.灾害性报道中须注意的问题[J].中国地市报人,2016(11):49-50.

猜你喜欢
盐阜龙卷风报业
盐阜民歌研究*
龙卷风
宋公堤,盐阜大地上的历史传奇
盛开在“红色摇篮”里的一朵奇葩——记盐阜抗日根据地的木刻艺术
疯狂龙卷风
参观盐城泰山庙重建新四军军部旧址
卷卷龙卷风日
报业转型路径——报业地产走势探析
报业数字化及媒体使命——中日学人、报人关于报业未来的思考与对话
反思报业转型五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