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少华
摘 要
高度统一的集体备课导致了几乎雷同的“唱本式”课堂,这是集体教研的异化,致使教学失去了个性。教师要努力营造属于师生“自己的课堂”,让课堂充满生机并富有个性。“自己的课堂”要有“自己的路子”,即基于本班学情而研制的教学设计;要有“自己的本子”,即基于学生基础及教学要求研究设计的系统规划了课前、课中和课后各环节的作业本;要有“自己的法子”,即实施“教-学-评”一致的教学。
关键词
唱本式课堂 个性化 自己的课堂
日前,在一所学校调研时,听了两节初中化学课,内容都是“物质的除杂和分离”。从提供的导学案到课堂上教师的讲解、提问以及学生的讨论、练习等方面看,这两节课从结构、内容到方式以及時间的把控上几乎是一模一样的。课后经与教师交流并调阅了全组老师的备课本后知悉,该校实行的是集体备课制度,全校各学科都实行年级“统一备课、统一教法、统一作业和检测”,由备课组分工合作统一编制电子版的导学案供教师使用并印发给学生,课堂教学据此实施。这样的课堂是“唱本式”的统一化教学,听一个班即可知晓全年级,基本没有个性化教学可言。
这种“唱本式”课堂类似于加拿大学者迈克尔·富兰所说的“直接指导教学”,它使教学结构化,能使“教师没有很好的准备,学生只具有很少基础知识的学校”获得“短期的成功”,但“有能力的教师却对此拒绝”[1]。这样的课堂存在诸多弊端:一是扼杀了教学的个性。它以全年级为参照,忽视了各班特别是学生个体的差异,扼杀了教学的个性,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因而也不能真正保障全体学生的发展。二是限制了教学的生成。这种严格预设并统一固化的“唱本式”课堂,无法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应对教学生成,其教学没有张力。三是妨碍了教师的真研究。真正有效的研究是基于问题的研究,除共性外,很多问题往往具有个别化特征。集体备课主要研究年级的共性问题,难以顾及各班学生的个别化问题,导致教师的研究失真。
出现“唱本式”课堂的主要原因:一是集体教研的异化。一些学校一味地追求集体教研的高度“统一”,致使教师失去了教学的自主权,也使教育失去了可贵品质——个性。二是对现成教案的过度依赖。一些教师照搬照用市场上流行的优秀教案集、最优化教学设计等教学参考用书,产生了几乎雷同的课堂。三是对优秀教师的盲目崇拜。部分教师对在“走出去、请进来”研修活动中观摩到的各种“经典课”和“示范课”,不是用“借鉴”和“改进”的态度来对待,而是“克隆”了可能是水土不服的“优秀课”。在持续推进新课程、为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提供个性化支持的今天,“唱本式”课堂应予拒绝,教师要努力营造属于师生自己的课堂,让课堂充满生机并富有个性。
一、“自己的课堂”在于有“自己的路子”
“自己的路子”即基于本班学情而研制的教学设计,而非照搬了教参或教辅所预设的套路。它是基于研究课标、教材和学情后编写的教学案(导学案等),使“教材内容”转化成了“教学内容”,实现了所学知识的“条件化、情境化和结构化”[2],它从“学”的角度出发,对课前预习、课内活动(任务)、教学起点及重难点、练习与作业等都作了精心设计,为学生提供了“真实任务”[2],因而使教学有了“自己的路子”。它要求教师加强独立研究,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备课”,以实施个性化教学。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的课每次都要进行“三次备课”,对既有经验、教学要求和当下学生进行再研究,不断修正自己的教学以适切学生的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提出的“学历案”,其指向是针对学情的变化和发展来进行教学设计,将教学建立在动态之中。这样的研究性备课,是高度统一的集体备课难以达到的。这样的教学设计,将使课程由学科内容走向学生经验,因而不只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在教师自己的解读中对教学的内容进行不断的整编和创生,使之最终转化为“自己的课程”。教师应当努力成为“自己的课程”的研究者、开发者和实践者。
二、“自己的课堂”在于有“自己的本子”
目前,大多数学科使用的作业本是随教材配发或市售的现成练习,而不是教师根据学情研究编制的“自己的本子”。“自己的本子”是基于学生的基础及教学要求研究设计而成,它系统规划了课前、课中和课后各环节。首先,精心设计课前预习内容。预习做到了有布置、有批阅、有检测、有反馈,起到了让学生自我梳理、回顾、评价的作用,也起到了让教师了解学情、调整教学设计等作用。其次,将作业分解到课中。课堂教学做到讲练议等相结合,学生作业主要在课内进行,防止其成为“课外作业”。最后,设计多元化的课后作业。布置分层的、个别化的作业并开展面批等跟进辅导。通过拓展性、研究性、合作性、体验性等非传统作业,关照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这种“自己的本子”,不再让学生盲目地刷题度日,而是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中学会学习。
三、“自己的课堂”在于有“自己的法子”
教无定法,但教师必须在研学和实践的基础上逐步找到适切本班学情的有效教学方法,使教学有“自己的法子”。美国学者埃德加·戴尔的“学习金字塔”理论指出,相比于阅读、听讲、观看等方式,“讨论”“教授给他人/及时应用”等方式的“知识留存率”要高得多。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认为:“学科核心素养要落地,教师必须实施教-学-评一致的教学”[2]。课堂上注重讲练议等结合,能有效强化目标达成的检测与反馈,能让学生学有所得,切实保障了课堂效益。“自己的法子”的课堂教学,首先是主体活跃。它不是教师一个人的“讲堂”,而是师生、生生在有效互动中开展“任务(驱动)学习”的“学堂”,确保了学生主体地位的有效落实。其次是思维活跃。课堂上学生不是在“听讲”中被动地接受,而是在教师的引导、点拨下“学进去、讲出来、写下来”,学生在敢讲、能讲、讲清中提升了学习能力和思维品质。最后是形式活跃。讲练议评等有机结合,加之教学媒体使用得当,课堂上没有了“沉默的人”,学生浸润于乐学的氛围并乐学不疲,确保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从“唱本式课堂”到“自己的课堂”,不仅是教学形式的改变,更重要的是教育理念的更新。它让课堂不再拘泥于教师统一的教,而是着力于学生个别的学,教师真正地基于学情指导、引领、促进学生进行主动的、富有个性化的学习。这种师生“自己的课堂”是充满生命活力的。
参考文献
[1] 富兰·迈克尔,克瑞沃拉.突破[M].孙静萍,刘继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2] 崔允漷.基于课程标准——让教学“回家”[J].基础教育课程,2011(12).
【责任编辑 郭振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