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转型背景下农业类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8-12-31 17:56周会明张焱珍白丽萍于龙凤王绍梅王志敏
安徽农业科学 2018年12期
关键词:校企人才农业

周会明,张焱珍,白丽萍,于龙凤,王绍梅,王志敏,和 敏,曹 琦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生物技术与工程学院,云南临沧 677000)

新中国建国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1-2],但应用型、创新型人才仍然短缺。我国部分高校因为招生难、就业难的双重压力,正在倒逼高校作出调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化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要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3]。教育部、发改委以及财政部2015年颁布《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中也明确指出,要积极推进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努力适应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所呈现的人才供给与需求不平衡、毕业生就业难等一系列问题[4]。目前,在“一带一路”全球战略的带动下,新时代农业产业不断升级,高技能农业人才的培养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话题[5],高等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互相依赖、互相推动、不可分割[6]。总之,加快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势在必行。

1 农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是整个社会发展的核心[7]。近年来,国家通过各种措施扶持,鼓励发展农业。但纵观农业行业,高技能型农业人才仍然匮乏,很多企业存在招人难、留不住人以及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要求差距大等问题。

1.1思想转变的滞后性我国普通应往届高中毕业生生源绝大多数来自农村籍,对从事农业存在着偏见。大多数农村学生的家长一辈子都从事农业,不希望自己的下一代从事同样的工作;还有许多家长和学生对农业的认识仍然停留在技术含量低、重体力劳动等,对现代农业的认识较少,导致许多毕业生不愿意就读农业类专业。

1.2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不统一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在专业理论知识层面、专业技能、科技开发方面均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专业水平和实践应用能力,并适应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不断提出的新需求[8]。目前,许多学校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中注重基本理论的学习,学生技能的培养往往与当地社会经济需求不统一,课程任务重、学习知识面广、趣味性弱等因素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1.3农业类行业待遇偏低造成农业类行业待遇偏低的原因主要是许多农业企业规模较小[9],深加工比例低,主要集中于原始产品或简单粗加工产品生产,经济效益差。另外,种植类企业人才需深入田间,经常从事一些体力劳动,若给予普通技术人员的薪酬,农业人才很难在企业长期稳定的工作,造成目前农业类行业人才缺乏严重,相关企业的从业人员主要是附近文化水平较低的农民或外地零时工。

2 农业人才培养模式

2.1人才培养服务地方目前,我国普通本科院校1 202所,其中新建696所,约占所有本科院校的58%,这些院校大部分都属于地方本科院校,滇西科技师范学院便是其中之一。这些院校面临的问题主要是起步晚、办学水平低于国内一流大学、经费短缺、招生困难等。要改变这一现状,就要在专业设置上结合地方特色,让培养出来的人才服务地方经济[10]。以滇西科技师范学院为例,学院地处云南临沧市,临沧是以农业为主的,兼有矿产、水利、森林等丰富资源。从农业资源来说,临沧是世界珍稀古树茶(昔归、冰岛等)的产地,也是享誉世界的“滇红”之乡和“中国红茶之都”[11];核桃、坚果、甘蔗等种植面积和产量也均排在全省前2位,市内县(区)拥有“中国核桃之乡”[12]、“中国特色竹乡”[13]等多种荣誉称号;另外,在我国,云南是全国范围内仅有的咖啡产区,独特的气候和多变的地理环境,生长出多层次口味的咖啡,在世界咖啡产地里可以算是独树一帜[14]。而在云南,咖啡产区除了被人们熟知的保山、德宏、普洱之外,临沧也逐步成长为咖啡产业里的后起之秀,这也得益于临沧有大量的热土资源。综上所述,临沧拥有的特色资源非常丰富,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在农业类人才培养方面要结合临沧资源,开设特色专业,为当地企业及其他用人单位培养专业的人才。

2.2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人才培养最终目的是服务产业、服务社会[15],从农业行业来说,培养的学生要服务于企业及其他就业单位。学校培养的人才必须与企业所需人才相吻合[16]。目前,人才培养方案的专业课设置主要是根据从事农业行业必具备的知识为基础来设置课程,如栽培类课程主要有土壤肥料学等基础课程,作物栽培等核心课程以及专业选修课,所涉及知识基本涉及从事该职业所需的所有课程。但这种设置也存在一些问题,即将一个完整的农业活动进行了分割,知识更加的零碎,学生无法将所学知识联系起来运用。进入工作单位,所学知识是碎片化而非系统性,影响了其工作效率。如土壤肥料这门课程,在开展实践课程时,若能让学生参与某些作物从整地到收获整个生产活动中土壤养分分析、土壤施肥等实践活动,学生的实践能力会更强。根据存在的问题,人才培养方案中专业课设置可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及作物季节性来设置课程。

2.2.1专业基础课增加农业基本素质课。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口优生优育,导致青年大学生对从事农业的体力活动存在着嫌弃的心理,吃苦耐劳的精神缺乏,毕业后无法快速适应农业类工作。而从事农业大多数要深入田间,体力工作较多的现实无法改变,高校在人才培养上也要注重学生身体素质和吃苦精神的培养。因此,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上可在每学期开学前4周适当设置农业基本素质课。课程的基本内容主要以理论上教育学生吃苦耐劳,培养从事农业行业兴趣;实践上增加锄地、拔草等劳动环节,让学生既学习了这些技能,又为其他栽培类课程做好了准备。

2.2.2专业课以农业季节性为主渗透其中。以农业栽培课程为例,栽培类课程开展的同时可以渗透进土壤如何施肥、植物病虫害防治、产品的采收及加工等课程,使学生对作物整个生产环节进行掌握。学生在校期间,至少可参与二至三季作物的生产过程,将每门课程的总学时分散在每一季的教学中,如土壤肥料学、作物栽培、病虫害防治等课程可平均分配学时,每一季只上部分学时并进行考核。

2.2.3专业实训课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基于创造的学习过程中的主动发现、自主探究是提升问题解决能力的关键[17]。当前本科及专科学生人才的培养更注重知识学习,缺乏在实际中解决问题的能力。而理论知识的学习在实际应用中毕竟是有局限性的,更多的是要把所学知识灵活应用,所以在实训课程中多增加一些探究性实验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性实验同时可作为学生撰写毕业论文材料。

2.3校企合作培养人才高校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基地,校企合作是高校联合企业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形式[18]。校企合作作为企业与学校联合办学、共同培养拥有较高专业素质与综合素质人才的培养模式,也是未来高职教育、高等教育具有蓬勃生命力的办学模式[19]。通过校企合作,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就业率、沟通能力等综合素质[20]。但众多高校与企业的合作深度不够,因缺乏长期的互相交流而存在合作层面的形式主义,严重影响了农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实施合作育人长效机制是校企合作技能型农业人才的重要模式与途径[21]。在实践中,应以学校、企业、学生三者为中心,平衡利益关系,坚持互惠互利、资源共享、互相信任的原则,实现三方共赢的合作模式。

2.4培养学生自主创业能力当前,大学生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就是就业[22],部分学生可以通过校企合作进入企业工作,另外一部分毕业后可以鼓励其自主创业,在校期间可开设了解农业新政策的课程,让学生及时了解国家的就业、自主创业及惠农的新政策,为学生今后创业打下基础。另外,可在农产品市场营销或农业经济管理等课程教学中开展小型模拟创业的实践课或者在学校设置大学生创业项目,锻炼学生创业能力。

3 结语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转型发展是当前地方高校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23],既是我国教育部的直接要求,又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24]。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为满足社会农业人才的需求,地方农业高校转型发展成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迫切要求,农业生产实践骨干和创新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成为高校的根本目标[25-26]。

校企合作是未来我国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27]。在建立完善、合理的教师资源配置机制,根据专业和企业需求,为教师提供相应的专业技术培训与进修,不断增强教师的教学实用技能的基础上[7],解决企业、高校、学生三者之间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寻找共同的利益及促进利益最大化[28],才能促进学校人才培养和企业招聘共赢局面的形成[29],最终使农业类人才达到下得去、受企业欢迎、留得住的目的[30]。

总之,在地方高校转型背景下,地方农业院校应明确自身发展与人才培养定位,农业类人才培养应紧密结合当地特色资源,开设相应的特色专业,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及作物季节性来设置相应的课程,加大实训课开设比例,实训过程中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基础,旨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期提高学生自主创业能力,最终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农业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的根本目标。

[1] 边晓霞.高校教学质量管理与优化研究[D].天津:天津理工大学,2013.

[2] 霍文达.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科学地总结民族高等教育的经验[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08,21(2):4-11.

[3] 胡天佑.应用技术大学面临的理论与实践问题[J].高校教育管理,2014,8(6):21-24.

[4] 杨娟娟.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信阳:信阳师范学院,2017.

[5] 周会明,张焱珍,白丽萍,等.农业人才实践技能的提升策略[J].安徽农业科学,2016,44(5):342-344.

[6] 谢勇旗,李名梁.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途径及措施[J].职业技术教育,2011,32(4):40-44.

[7] 张景顺,褚保金.关于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探讨[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9,22(2):109-113.

[8] 董刚,杨理连.高职教育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2(9):91-94.

[9] 李云才,刘卫平,陈许华.中国农村现代化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

[10] 王保华,张婕.大学与社会共生:地方高校发展的模式选择——从美国相互作用大学看我国地方高校的发展[J].高等教育研究,2003,24(3):57-61.

[11] 张道中.云南省临沧市一季度茶叶经济运行总体情况良好[J].中国茶叶,2017,39(4):34.

[12] 陈德荣,张猛杰.凤庆县全力创建省级“森林县城”[J].云南林业,2015(2):40-41.

[13] 李倩,胡冀珍,李洁,等.云南沧源佤族竹文化保护和发展探讨[J].竹子研究汇刊,2015,34(4):54-57.

[14] 熹微.云南咖啡产业崛起之路[J].创造,2015(1):54-55.

[15] 刘铸,宋志海,闫峰.高校校企、校产、校地合作实践与探索[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1):1-4.

[16] 杨凤军,王洪义,何晓蕾,等.基于校企合作的“双师制双空间”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园林专业为例[J].中国林业教育,2016,34(1):11-13.

[17] 郑燕林.美国高校实施创客教育的路径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5,21(3):21-29.

[18] 高阳,钟杰,徐光.校企合作模式下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7,35(2):88-91.

[19] 苏郁锋,王满四,张延平.国外校企合作中的高等教育改革模式与经验借鉴[J].特区经济,2017(5):53-55.

[20] 李海.职业院校校企合作无缝对接长效机制研究[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 31(1):40-42.

[21] 张红光,张艳红,许彦春,等.构建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育人长效机制的思考[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5):1-3.

[22] 张琼.后金融危机时代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经济学分析[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7(4):159-161.

[23] 肖春梅,郎耀秀,莫燚.转型发展背景下地方高校“连贯型”基础教育数学师资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30(9):80-84.

[24] 马丹.高校转型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研究[J].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17,9(5):68-71,80.

[25] 林琳,王志学.地方农业院校转型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2015(1):70-72.

[26] 邹建国,言捷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的困境与出路[J].高教学刊,2017(4):150-151.

[27] 张爽.以攻关项目为纽带: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新模式[J].教育发展研究,2013(19):9-13.

[28] 崔艳明.应用型高校校企合作研究[J].经营与管理,2018(1):157-160.

[29] 袁海源.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招聘的交互作用机制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1):226-227.

[30] 佘俭敏,刘唐兴.湖南农业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的农业人才培养定位思考[J].湖南农业科学,2014(11):77-79.

猜你喜欢
校企人才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人才云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