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等农业院校科技创新体系构建研究

2018-12-31 13:40宋备舟姚允聪
安徽农业科学 2018年10期
关键词:农业院校产学研科技成果

宋备舟,姚允聪

(北京农学院,北京 102206)

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过程中,以传统资本、劳力等资源为支撑的经济发展模式正在向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创新发展模式转变[1],科技创新能力的强弱决定着一个国家在未来世界发展格局中的地位[2]。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3]。报告指出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战略科技力量,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3]。高等农业院校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主体之一,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和聚集高科技创新人才,构建科技创新团队的重要基地,应该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围绕区域性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需求,构建科技创新体系,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1 构建高等农业院校科技创新体系的意义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明确指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是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各类科技创新主体紧密联系和有效互动的社会系统[4]。目前,我国科技创新支撑服务体系主要由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及高校构成,高等农业院校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为国家创新体系培养高精尖人才的同时,还汇聚着丰富的科学研究智力资源,在基础研究领域、应用研究、科技开发和科研成果转化方面也具有鲜明的特点[1,5]。

当前,我国已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知识经济作为一种崭新的经济形态正在悄然兴起。我国作为传统农业大国,农业现代化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相对落后的水平。农业现代化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标志,这需要高水平的科学技术和科技成果转化作为技术支撑[6]。高等农业院校作为高级农业技术人才培养、农业科学知识研究与技术推广、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主体,在国家现代化和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7],只有通过不断提升自身科技创新能力,增强科技竞争力,充分发挥高等农业院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主体作用,通过加强产学研结合,提高成果转化率,才能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做出贡献[2,7-8]。

2 高等农业院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等农业院校科技创新体系虽然取得了较大发展,但还存在科技创新意识与文化氛围不强、管理与评价体制不完善、科技创新资源投入不足、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产学研一体化的科技创新体系较少等问题。

2.1科技创新意识与文化氛围不强现阶段,由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全面、不协调,高等农业院校的科技创新能力还未得到社会广泛认可和重视[2]。同时,高等农业院校自身对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观念相对保守,未能形成有效的科技创新意识和浓厚的文化氛围,造成高等农业院校普遍存在创新意识薄弱、创新动力不足、创新意志力不强等问题。

2.2科技创新管理与评价体制不完善目前,许多高等农业院校科技创新体系管理与考核评价体系不够完善,科研评价机制和考核激励机制多以数量扩张为导向,管理和考核评价体系不能完全反映科技创新体系的综合实力。此外,人事管理体制机制不适应新时期科研创新的实际需求,科研和人才培养不能形成有效的结合机制,这些对科技创新成果的产出难以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2.3科技创新资源投入不足近年来,国家对高等农业院校科研投入逐年增多,但还不能有效满足高等农业院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实际需求[7]。资源缺乏仍是目前阻碍高等农业院校科技创新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是高等农业院校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2,7]。高等农业院校科技创新遇到的资源障碍主要有:一是科技经费的投入不足,使用效率不高;二是学术团队人员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内聚力不强;三是科技平台不健全,运行机制不合理,运行效率较差;四是科技物力资源配套性差,浪费现象严重,使用效率较差;五是科技创新再生性资源如成果、专利、论文等的显示度不高,影响力不强,应用价值得不到充分的体现,转化效率较差,整体上不能反馈到初级资源的良性投入过程中去,另外还有软资源的培育、形成、利用和效益不高等问题。

2.4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是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水平的现代农业生产科学技术和科技成果转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力保障,农业科技成果如果无法转化为生产力,就失去了应用价值[9]。因此,提高高等农业院校的科技成果转化水平与效率,让更多高水平农业科学生产技术转化为生产力,能够从整体上推动我国的农业现代化事业。目前,我国高等农业院校的科学研究多侧重于理论研究,对生产实际的基础研究偏少,科技成果转化率普遍偏低,科研成果不能满足农业生产实际需要,影响了其服务现代农业发展的能力[10]。制约高等农业院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因素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成果本身的因素,包括科技成果的数量相对较少,科技成果的适应性较差,不能满足需要,科技成果的成熟度较差,导致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差;二是成果以外的因素,包括对成果形成的人力、资金和物力投入不足,与企业的结合或者对企业的吸引力较差,缺乏相应的中间体来连接高校、企业及市场,转化过程中法的观念和操作环节薄弱,导致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低下;三是观念和机制问题,包括科技人员创新成果及转化成果的观念,企业应用科技成果的观念和意识淡薄,缺乏行之有效的科技成果转化的组织机制、制度设计、考评机制和奖惩机制。

2.5产学研一体化的科技创新体系较少产学研合作指的是企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之间的合作,通常主要指以企业为技术需求方,与以科研院所或高等院校为技术供给方之间的合作[11]。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产学研已成为国家发展、企业进步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提升高等农业院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水平的重要形式之一,将会有力地推动农业现代化产业的迅速发展[12]。目前,高等农业院校与企业的结合或者对企业的吸引力较差,主动围绕农业生产第一线的新技术需求开展的校企联合项目相对较少,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相应的管理体制不够完善[13]。

3 构建高等农业院校科技创新体系的主要途径

构建高等农业院校科技创新体系,要根据其自身发展特点和科研管理规律,以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产业需求为导向,建立与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相适应的组织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增强科技创新意识,培育科技创新文化氛围,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发挥资源创新效益,加大成果转化力度,彰显高校办学特色,为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2,10]。

3.1增强科技创新意识,培育科技创新文化当前,高等农业院校要在整体上对创新意识进行培育、激发与增强。要勇于打破思维定势,扩展思维视角,结合各校实际,形成与科技创新相关的价值观、态度、信念等文化精神,以及有助于科技创新的制度、规范等文化环境。同时,在个体上,鼓励高校教师形成坚持不解的怀疑态度和独立性,始终怀着好奇心看待事物,培养他们在具体科研工作的探索中形成科技创新的4种意境,即周立伟院士提出的学问三境界与创造四阶段:准备期——迎着困难,勇于攀登,高瞻远望,苦苦思索,“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酝酿期——追求真理,百折不挠,无论遇到多大挫折,终不后退,“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豁朗期——几经艰苦奋斗,突然受到启发,顿时恍然大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验证期——实践检验、理论升华,创造性思维豁然贯通,仅是端倪初露,尚要验证、发展或加工扬弃,“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从整体与个体的结合上形成科技创新的大学风气、大学精神和办学理念,并成为精神资源,在不断发展的科技创新中得到继承和产生效益。

3.2突破体制机制障碍,激发科技创新活力高等农业院校创新体系管理机制改革是其科技创新平台体系良好运行和长期稳定发展的必要保证[7]。首先要以国家战略和产业经济需求为导向,深入推进高等农业院校科学研究能力和人才培养能力;其次是以科技创新实际需求为导向,完善科研评价机制与创新团队管理体制,探索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高效结合的运行机制[14];再次是在重点优势学科的基础上,重点改革管理和创新机制,提升创新能力,大力推进协同创新发展。为了整合有效资源,完善科教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①认真总结产学研结合、基础研究、前沿高技术探索、高层次创新团队、成果转化方面的实践经验;找准提升高等农业院校创新能力与释放创新潜力的关键途径,研究制定促进高等农业院校科技创新管理的体制和运行机制。②依托高等农业院校自身优势特色学科,开展基础性原始创新成果研究,组建国家科研平台及团队,建立形成一套跨学科跨领域组织实施大项目的管理体制和机制。③深化多层次产学研结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④支持高校依托优势学科和科研院所紧密合作,形成高水平的科研平台和人才培养基地[14]。

3.3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发挥资源创新效益高等农业院校科技创新资源配置优化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立足于办学实际,加大事业经费中对科技创新活动的经费预算投入,积极参与国家各类科技计划的项目实施工作,征求各级财政的投入;积极实施产学研结合,吸引企业资金的注入;在经费使用上注重效益和效益的评价,形成用高效的产出吸引资金的良性环境。二是在现有编制和人才管理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国家和地方人才战略和措施,引进高层次学科领军人才,实施柔性引进、全职引进、兼职引进相结合;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和措施,加大对已有人才的强力培养,并落实到院系、实验室和团队;制定合理的人才绩效考评制度,提高科技创新工作量化度,促进人才成长;建立良好的人才成长学术环境,鼓励形成追求卓越、学术自由和学术自律之风。三是加快建设,扩大存量,合理配备各类资源,满足科研基本需求;整合优势资源服务优势学科、科技平台和研究团队;构建合理的资源占有和分配的制度,如定额配备、有偿使用,实施过程动态控制;优化共享性资源的使用环境,提高信息资源、网络资源、图书资源、校友资源等的使用效率。四是高度重视产出性资源的再利用问题,形成初级产出资源—次级产出资源—高级产出资源高效利用的螺旋式增长机制。

3.4加大成果转化力度,彰显高校办学特色科技成果转化是高等农业院校科技活动中较薄弱的一项,为此,高校管理部门要鼓励科技人员树立成果创造和转化的意识,以及成果转化的市场意识、效益意识和科技成果应用意识,激发创造热情,形成成果转化及效益激励的良性氛围。加强成果转化的体制机制建设,在诸如人力、财力和物力资源配备制度设计上向成果转化方面倾斜;制定行之有效的组织机构、运行规范、奖惩制度和考评制度;建立大学科技园和科技传化平台,促进科技成果的孵化、转化工作及其效益。加大投入力度,保证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充足供给和使用效益;注重产学研的紧密结合,强调企业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中的主导作用,强调科技成果转化对企业的效益及其互动提升的各个环节,形成高校与企业的利用互惠机制;积极利用政府力量、企业资源、高校成果、法律服务和市场驱动,构建政产学研用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加强科技创新成果的研发水平,提高原创技术的准确度、精细度、适合度和应用规范的可操作性,提高集成性技术的配套性、成熟性和预测性及操作层面上的简单化。优化技术内容和持续开发能力,提高技术产品的成熟度和可信度。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办学理念、服务面向,高校除了自己的人才培养任务外,科技成果的多少、社会需求度、成果的转化范围、应用的覆盖度以及产生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将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亦是办学特色彰显的重要方面。

[1] 许旻,李涛.高校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定位与作用[J].中国高校科技,2012(7):28-29.

[2] 田春莲,张德显,宏伟,等.高等农业院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思考[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4):459-464.

[3]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A/OL].(2006-02-09)[2017-12-15].http://www.most.gov.cn/mostinfo/xinxifenlei/gjkjgh/200811/t20081129_65774.htm.

[5] 彭渝丽,周黎萍.论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7,28(3):16-17.

[6] 陈吉瑜.对提高农业院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若干思考[J].湖北农业科学,2017,56(16):3197-3200.

[7] 田春莲,张德显,宏伟,等.转型期高等农业院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2):152-156.

[8] 刘宁.论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2):30-32.

[9] 翟金良.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特点、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J].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5,30(3):378-385.

[10] 张志平.高等农业院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J].安徽农业科学,2016,44(36):241-242.

[11] 连燕华,马晓光.我国产学研合作发展态势评价[J].中国软科学,2001(1):54-59.

[12] 李专.农业产学研合作运行状况调查与分析:以沈阳市农业企业为样本[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3):262-265.

[13] 李秀娟.构建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高校科技,2010(10):18-19.

[14] 科技司.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 努力提升高校创新能力[N].中国教育报, 2011-08-05.

猜你喜欢
农业院校产学研科技成果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农业院校遥感原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互联网+”背景下高等农业院校分析化学课程的建设与实践
完善转化机制 推动产学研融合
纺织摘奖项目产学研居多
浅谈农业院校学生的道德教育
学前音乐教育专业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