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多元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提升

2018-12-31 08:20范冬云
关键词:载体信仰建构

范冬云

(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 人文学院,南京 210046)

2016年1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作出指示,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1]。习总书记的指示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明确了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群体所具有的亲近、吸引的潜在功能,以及大学生在过程中产生的亲近感、趋同感”[2]。当今社会呈现价值多元化特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这一“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为核心内容的教育实践活动”的亲和力提升,既面临挑战也拥有机遇。如何应对挑战,利用机遇,选好路径,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赢得大学生对其的亲近感、趋同感,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 价值多元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提升面临的挑战

1.社会多元价值激荡,使得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受到冲击。在全球化浪潮、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的推动下,当代中国思想文化领域各种社会思潮不断涌现和广泛传播,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外来、主流与非主流等多元价值理念相互碰撞和冲击,正在全社会上演着一场紧张激烈的信仰争夺战。社会多元思潮及价值,以“学术”、“艺术”、“普世价值”、“独立思想”等面貌出现,标榜“自由”、“个性”、“文明”等属性,善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时髦的语言和平台,对青年人产生了较大的吸引力。当代大学生价值信仰呈现出多元化特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不再牢不可破。“青年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断层、危机问题不容忽视,青年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建构,已成为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兴衰成败的当务之急。”[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由此面临严峻挑战,即如何增强自身的竞争力、亲和力、吸引力,使青年大学生在多元社会思潮下仍然钟情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提升由此必须迎接这样的挑战,即能否放下传统高高在上的说教姿态,以比社会多元价值更亲和的、更富吸引力的姿态出现。

2.大学生猎奇求新心理,导致对“一直在场”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产生审美疲劳。“审美疲劳”原是美学术语,指对审美对象的兴奋减弱,不再产生较强的美感,甚至对对象表示厌弃。根据心理学原理,当刺激反复以同样的方式、强度和频率呈现的时候,反应就开始变弱。即对于一种事物的反复欣赏将产生厌倦心理。

当代大学生处在信息传播快、知识获取便捷的互联网时代,他们思想活跃、个性鲜明、喜欢猎奇求新、追求与众不同,新的价值观念对他们有极大的吸引力。传统的主流价值观则因反复出现,缺乏新鲜感和另类感,学生对其产生审美疲劳。他们往往错误地认为新的东西就是好的东西,排斥传统标识为“崇高”、“正确”的事物,“专家”被贬称为“砖家”,“正统”等同于“正桶”,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变成“老生常谈”、“过时之谈”、“乏味之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一些学生心目中变成阻碍“个性”发展的绊脚石,变成“如果喜爱”,就不“时髦”的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提升由此必须应对这样的挑战,即能否变得新鲜和时髦起来。

3.大学生张扬价值评价的主体性,造成对以“科学正确”面貌出现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产生怀疑。在社会价值多元环境和大学生主体意识崛起的双重作用下,当代大学生一方面表现出价值宽容的一面,另一方面也极易陷入价值相对主义的误区。价值评价是主体运用一定标准衡量和把握客体价值和意义的观念活动。价值评价既具有主体性,也具有客观性,它不是主观随意性的认知活动。但在价值多元环境下,一些大学生错误地把价值评价及信仰看成是只与我个人立场有关的个人私事,他人无权干涉,甚至有提出这样的观点:“就价值评价来说,只要我认为正确的,哪怕全世界认为错误,在我个人而言也是正确的。”价值评价的主体性被无限夸大,客观性被抹杀。价值评价没有对错之分,乃至不应作出任何价值评价的观念成为部分大学生的信条。

在上述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倡导主导价值观的正确性,并积极引导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对价值相对主义的学生来说,是对其主体性的忽视和抹杀,由此形成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反感。他们并不是一定认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是错的,只是认为不应该由社会来判定或告知某种意识形态的正确性。与其说他们在计较一种价值理念是否正确,还不如说他们在计较是否是由他们自己来判断、建构。由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提升面临着这样的挑战,即能否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其自我建构价值体系的需求。

4.大学生倾向个体本位价值取向,从而对“社会本位价值取向”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产生排斥。个体本位价值取向和社会本位价值取向,从当今人的生存状态层面上来说都具有片面性和不适当性。个体本位价值取向过于强调从个体出发,忽视集体利益;社会本位价值取向则过分强调从集体利益出发,忽视个体发展要求。合理的价值取向应是协调“个人与社会”双重利益的价值取向,也即我国提倡的“新集体主义”。当今社会,传统以社会为绝对本位的价值取向被打破,个人本位的价值取向受到了重视。这一变化本质上是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凸显了时代对个体价值的肯定。但极少数人由强调自我发展到“一切唯我”,对社会、集体利益和价值嗤之以鼻,产生极端个人主义。“现实中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在个人和社会之间摇摆不定”[4]。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目标,既具有“个体社会化”的社会本位价值属性,也具有“促进个体全面发展”的个体本体价值属性。但在少数持极端个体本位价值取向的大学生心目中,兼具“社会本位价值”属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非为“我”的、是反“我”的,从而产生排斥感。由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提升必须应对这样的挑战,即能否真正标显出“以人为本”的属性,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为我”的特性。

二、价值多元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提升应把握好的机遇

1.把握好开放包容价值观中的竞争空间,不怕竞争、拥抱竞争。 价值多元时代,大学生对各种价值理念普遍保持开放宽容的心理。他们对任何一种价值观都虚怀以待,有接受的可能性;也会在接受了某种价值观后,产生拒斥其他价值观植入的倾向。在此状况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拥有平等竞争的空间,乃至抢得先机的优势,即可以充分利用高校思政教育平台,开展有效思政教育,赢得大学生对主导意识形态的认同。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推崇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是严谨科学的系统理论,是符合历史发展方向的真理,是被实践印证有效的指导思想,是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集合体。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呼吁全党、全国人民,要深刻领悟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拥有真理力量的马克思主义不怕竞争,敢于竞争,在竞争中印证自我,在竞争中发展自我。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有广阔的胸襟和足够的理论自信,在与多元价值的直面中展现自己无可争辩的理论魅力,赢得理所当然的意识形态主导地位。

2.把握好自我建构价值观中的生存空间,积极引导,善于引导 。独立、自信、果敢、务实是当今大学生身上鲜明的标签,他们自我建构自身的价值理念体系。对于社会中存在的多元价值,大学生拥有自主选择权,接受哪种是基于其自身的生活认知、体验、比较、筛选后的结果。他们关注自我,关注体验,拥有自己的理性思维和独立意识,能思考,能分析,会总结。换言之,我们不用太担心,学生从网络中接触到某种价值观,就会立马成为某种价值观的信徒,它会是一个长期体验、比较、选择、建构的过程。这就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生存空间。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致力于塑造学生的价值信仰,而考虑到价值信仰的自我建构性和当代大学生的特性,就不能以传统权威主义施压的姿态开展,要做到不强迫、不施压、不趾高气昂,要循循善诱,以润物细无声之法,引导学生体验、感悟、比较、筛选后,建构起自我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3.把握好信仰缺失下的需要空间,关怀大学生的身心,解决大学生的实际困惑。在当今社会多元价值和转型期的伦理道德乱象下,部分大学生对主流信仰和核心价值体系怀疑,又无所适从,从而陷入信仰缺失的状态。而与信仰缺失相伴随的精神痛苦、意义失落、价值迷茫、灵魂虚无,又使他们跌入深深的无根感、疏离感和漂泊感之中。他们的内心对信仰是迫切呼唤和积极探寻的。在此情境下,致力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切实需要的,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过分强调国家、社会等宏大叙事,注重人的工具价值,忽视个体成长发展的内在需要,从而未能较好地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填补学生的信仰缺失。关怀大学生的实际需求、解决大学生面临的实际困惑,说大学生听得懂的话,贴心的话,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升亲和力的必然要求。

4.把握好生存境遇下的体验空间,理论联系实际,用事实说话。马克思明确指出:“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5]知识社会学创始人卡尔·曼海姆也提出,意识形态就是视角,人看问题的视角是与他的生活经历、所处的群体、周围环境以及社会地位等息息相关的。当前中国社会进入了伟大的新时代,中国人民从来没有比今天更加接近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中国社会实践正印证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正确性,每个中国民众生活其中,亲眼目睹、亲身体验,这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最有利的环体。

大学生在当前的生存境遇下是能够对主流意识形态产生深切认同的,这也正是当前我国“高校意识形态领域主流积极健康向上,广大师生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拥护信任,对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高度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充满信心”[6]的重要原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巨大成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提升的重要立足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用事实说话,用成就佐证,让学生深有感触,心服口服,深切认同。

三、 价值多元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提升路径

1.遵循“主一容多”之理念,做到兼容并包、统筹引导、为我所用。价值多元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始终强调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一元指导地位,加强宣传教育,展现主导意识形态的理论魅力和现实改造力,使青年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产生深切认同,真心信服。与此同时,也要以成熟社会应有的开放性和包容性精神,给予取向积极健康的多元价值以生存空间,防范不正确的或别有用心的价值理念,做到兼容并包、统筹引导、为我所用。

兼容并包,即思想政治教育要尊重和理解多元价值,以博大胸怀宽容不同声音的存在。考虑到学生个性和需求的不同,给予个体选择空间,不一味贬低或排斥主导意识形态以外的声音,不制造“只有我正确、只能信我”的孤傲。对于积极健康取向的价值理念要给予肯定;否定不正确的价值理念时,要有理有据、清晰明确。

统筹引导,即思想政治教育在尊重多元价值选择的同时,积极倡导和宣传健康向上的,代表文明发展方向的主导价值观,引导大学生树立共产主义的理想信仰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为我所用,即思想政治教育在统筹引导基础上,处理好价值间的冲突,挖掘健康的多元价值与主导意识形态的一致性或互补性等,开展曲线救国之策,实现异曲同工之妙。

2.形塑“瓜熟蒂落”之过程,谋求自觉、自明、自信。在价值多元环境中,结合当代大学生的个性、独立、理性等特质,根据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耐心、细心、用心,促使“自觉”、“自明”、“自信”,形成瓜熟蒂落之势。

自觉,即要让学生体验感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真理性。多元价值碰撞的时代,要给予学生以体验、比较的空间,不能通过话语权的绝对掌控,来确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信仰的确立是一个自我建构的过程,“不同于传统价值权威的‘自然天成’,现代核心价值观念的建构与现代社会独有的‘文化自觉’紧密关联。”[7]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觉”,则来源于青年大学生在多元价值的体验比较中,觉察和觉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真理性。

自明,即要使学生拥有明晰、明辨多元价值的能力。信仰的建构是建立在准确认知和理解之上的理性认同。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青年在各种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思潮以及各方面的人生考量面前要‘学会思考、善于分析、正确抉择,做到稳重自持、从容自信、坚定自励’,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在思想价值观念多元多样多变中明方向、立主导、强共识的过程。”[8]

自信,即学生在自觉、自明的基础上,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认同为自己的信仰。“自信”是自己要信,是“我要信”,不是“要我信”,是真信仰。这层次的信仰具有忠贞性、持久性、奉献性,不轻易改变,经得起考验,愿意为之努力奋斗,必要的时候可以牺牲个体的利益,乃至生命来维护信仰。

3.落脚“以人为本”之内容,善于说“小”话、“人”话、“实”话。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目标是立德树人。 可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最终落脚点。基于此,思想政治教育要以人为本,要慰藉人的心灵世界,要成为大学生最知心的好朋友。在内容上具体表现为少说“大”话、“官”话、“空”话,善说“小”话、“人”话、“实”话。

说“小”话,即说从“小”出发的话,以“小”见“大”的话。说“小”话,不是不说“大”话,不是不说与国家、社会相关的宏大叙事的话,而是善于从“小情怀”出发,阐述与国家、社会相关的宏大叙事。把家国“大”情怀与私人“小”情怀有机统一起来,不搞对立,不非此即彼。要呼应私人“小”情怀来唤起家国“大”情怀,要将家国“大”情怀融于私人“小”情怀。

说“人”话,即说与“人”相关的话,从“人”出发的话,让“人”听得懂的话。说与“人”相关的话,即说与人的全面发展相关的话,所有的话要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说从“人”出发的话,即以“人”为本位和出发点组织话语的逻辑;让“人”听得懂的话,即说深入浅出的话、通俗易通的话、不故弄玄虚的话、不官腔十足的话。正如列宁所言,“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等于最高限度的通俗化。”[9]

说“实”话,即不把话悬在“空中”,说“实际”话、“实在”话、“实心”话。说“实际”话,即真正关涉学生的实际问题、现实困扰和需求,始终与时代实际紧密结合;说“实在”话,即说真实、切实、具体的话,避免抽象空洞的纯理论说教,不玩虚弄假,不夸大其词,也不迎合情绪故意贬低,有理有据,不卑不亢,逻辑严谨,论证充分,客观实在;说“实心”话,即向青年学生掏心窝子,说体己话,说贴心话,说真心话。

4.采用“投其所好”之方法,凸显针对性、建构性、渗透性。多元价值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研究教育对象的特点和需求,遵循“投其所好”的方法理念来开展。要知道“不讲究方式、方法,不分对象、条件、场合,照本宣科,生搬硬套,老生常谈,空话套话连篇,绝对不会有成效”[10]。“投其所好”不主张方法上的无底线、低俗化迎合,而是强调根据教育对象的兴趣爱好、接受习惯、心理需求等,选用合适的方式方法,使其自我学习、自我教育、潜移默化,凸显为方法的针对性、建构性、渗透性。

针对性,即根据当代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心理特点和接受习惯,想方设法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针对不同教学对象、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关照学生喜动爱玩的个性特征,关照学生网络化的生活方式,关照学生所处的时代趋势,借势发力,因势而新。区分不同群体和个体差异,实现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的有机结合,分类指导,有的放矢,克服信仰教育的“空转”现象。

建构性,即注重让学生自我建构价值信仰,促使“自觉”、“自明”、“自信”。建构性原则突出主体性与实践性,遵循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规律,强调自我学习、自我教育,具有非强制性和非灌输性,给予教育对象自由感和选择权,教育者在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使学生在引导下自主建构起符合社会需求的自我价值信仰。

渗透性,即要求徐徐深入,潜移默化,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主导意识形态。其作用机理主要是“着眼无意识接受、着眼情感相容、着眼意志强化”[11]。思想政治教育除了要渗透进专业课教学、校园环境和文化营造、日常教学与生活管理中外,同时要探索在显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引入渗透教学策略。注重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和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全方位实施渗透理念,赢得大学生的亲近感。

5.借助“与时俱进”之载体,实现时代化、多元化、立体化。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跳出传统载体的框框,与时俱进,占领新平台,创新新载体,实现载体的时代化、多元化、立体化,赢得大学生的亲近感。

时代化,即要紧跟时代潮流,不拘泥于传统载体,开发新载体。大学生是喜欢追逐时尚潮流的群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具有敏锐的时代嗅觉,如利用流行的微博、微信和微视频等新媒体互动载体进行“思想互动微交往”[12],给学生营造一个日新月异、紧跟时代不落伍、乃至引领时代的形象,让思想政治教育拥有“时髦”的外衣。

多元化,即不能单一固化载体,要多样灵活、合力育人。要全方位占领和建设好各类载体,不仅包括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载体,而且包括社会实践载体、校园文化载体、校园管理载体、校园服务载体、网络教育载体、专业课程载体等多种主阵地载体。

立体化,即载体间要有层次性、多维性,构成有机系统,形成系统协同机制。要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教学载体,实施系统化理论育人;以社会实践为实践载体,实施实践协同育人;以校园文化为环境载体,实施环境协同育人;以校园管理为管理载体,实施管理协同育人;以校园服务为服务载体,实施服务协同育人;以网络媒体为网络载体,实施网络协同育人;以专业课程为专业载体,实施专业协同育人。

猜你喜欢
载体信仰建构
创新举措强载体 为侨服务加速跑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坚持以活动为载体有效拓展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论信仰
铁的信仰
建构游戏玩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