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军事志是全面系统、客观准确地记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各行政区域军事历史和现状的资料性文献,是地方志的重要组成部分。军事志编纂源远流长,已经有1400多年的历史,它起源于隋唐,定型于宋元,盛行于明清,繁荣于20世纪末。改革开放以来,全国掀起编修地方志的热潮,军事志编纂也随着新编地方志事业的发展而逐步兴起,成立了专门的军事志组织管理机构,形成了有效的运行机制,军事志作为地方志的专业志开始独立编纂出版,先后完成两轮修志任务,军事志事业进入繁荣发展阶段。回顾军事志工作30年来的发展历程,总结修志经验,探索军事志事业发展规律,对军事志工作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军事志工作,主要包括军事志、军事年鉴和军事大事记的编纂、管理和开发利用等。从1985年启动军事志编纂工作开始,军事志从无到有、从弱到强,走过了30多年的发展历程,先后完成两轮军事志编纂任务,构建了“志、鉴、记”体系,同时,还组织编纂了多部军事志专题志书、理论著作和多种开发利用成果,为国防和军队建设积累了丰富的军情地情资料。
(一)建立组织管理机构,实现统一领导。20世纪80年代初,国家开始组织大规模修志,各省军区、军分区、人民武装部在当地政府的组织领导下,承担了地方志中军事卷(篇)的编纂任务。1997年6月,经中央军委批准,中央军委办公厅印发《关于成立全军军事志指导机构等有关问题》的通知,正式成立全军军事志指导小组,对全军军事志工作实行统一宏观指导,指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军事科学院相关学术研究部;各军区成立相应的军事志指导小组,对辖区的军事志编纂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各省军区成立军事志领导小组,具体负责组织实施本级、军分区和人民武装部军事志编修工作,逐步形成三级组织领导机构和三级修志体系,全军军事志工作由此步入正轨。这种自上而下的组织管理机制,使全军军事志工作实现了统一领导,有力地保证了军事志工作的顺利开展。全军军事志指导小组在1998年、2006年和2012年,先后组织召开了三次全军性军事志工作会议,中央军委办公厅都印发了会议纪要,在每次工作转型时期,及时分析形势、总结经验和部署新时期工作任务,有力地促进了军事志工作健康发展。
(二)制定法规制度,坚持依法修志。为确保全军军事志工作健康有序地开展,全军军事志指导小组认真总结修志实践经验,深入研究探索军事志工作的特点规律,结合编纂工作实际,制定了许多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中央军委办公厅先后批准印发了《关于军事志续修工作的意见》《军事志编纂工作规定》,解放军保密委员会印发了《军事志编纂和公开出版保密规定》,全军军事志指导小组相继制定了《军事志编纂细则》《军事志志书质量标准及评审办法》《军事年鉴编纂细则(试行)》等一系列法规性文件,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备的法规制度体系,为依法修志提供了依据。各军区、省军区军事志指(领)导小组结合自身实际,也制定了许多相关的工作制度、措施和办法,如《军事志书稿评审实施办法》《军事志工作检查评定细则》《军事志工作聘用人员规定》等,为军事志工作健康有序开展提供了制度保证。
(三)编纂军事志书,完成两轮修志任务。第一轮修志任务开始于1985年,编纂断限为古代到1985年。第一轮修志伊始,军事志就被列为各级地方志的重要内容,省军区系统在各级地方政府组织下开展修志工作。1997年全军军事志指导小组成立后,军事志编纂工作开始由军队统一组织领导,全力推进修志工作,省志中的军事志卷陆续单独出版,地(市)志和县志中的军事志篇随本级地方志书出版。截至2000年底,全军编纂出版军事志书2524部(篇),第一轮修志任务基本完成。
第二轮修志任务开始于2001年,编纂断限为1985年到2005年。2001年8月,中央军委办公厅印发《关于军事志续修工作的意见》,全军第二轮修志全面展开。全军组织军事志续修篇目设置研讨和军事志编纂骨干培训,统一体例规范,深入开展军事志编纂理论研究,为第二轮修志进行业务指导和保障。截至2012年底,全军共编纂出版军事志书2976部,第二轮修志基本完成。第二轮修志在完成地方志编纂任务的同时,还独立编纂出版了省、市、县三级军事专志(内部版),基本上做到了省市县三级军事志书全覆盖。随着第二轮修志任务的完成,第三轮修志于2013年开始启动,进入资料收集准备阶段,断限为2005年至2025年。
此外,在完成修志任务的同时,军队还组织编纂了《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抢险救灾志》等多部军事专题志书。
(四)编纂军事年鉴,构建“志、鉴、记”体系。军事年鉴是系统记述本行政区域军事活动或驻军单位全面建设发展情况的年度资料性文献,是军队同步存史的重要形式。随着军事志工作的开展和地方年鉴的兴起,部分军区、省军区于2000年前后陆续开始自发编纂军事年鉴。2006年10月,中央军委办公厅印发《全军军事志第二次工作会议纪要》,部署各军区、省军区展开军事年鉴编纂工作。2008年,全军军事志指导小组印发《军事年鉴编纂细则(试行)》,对全军军事年鉴编纂工作进行了统一规范。2010年,全军军事志指导小组印发《全军军事志工作“十二五”规划》,要求各军区、省军区扩大军事年鉴编纂范围,组织指导所属集团军编纂军事年鉴,师、旅、团级单位编纂军事大事记。2012年,中央军委办公厅印发《全军军事志第三次工作会议纪要》,要求各军区师以上单位编纂军事年鉴,团级单位编纂军事大事记,军事年鉴编纂工作向规范化、常态化发展,逐步构成“志、鉴、记”体系。至2016年底,全军编纂出版军事年鉴320余种、1000余部,军事大事记2000余部。
(五)总结实践经验,开展理论研究。为提高编纂质量,打造精品军事志书,全军军事志系统先后组织召开全军军事志学术研讨会、篇目设置研讨会、编纂骨干培训暨理论研讨会和军事年鉴编纂工作研讨会等学术活动,交流编纂经验,探寻编纂规律,发挥理论指导作用。并采取论文评比、成立专家组、创办《中国军事志》杂志和《军事志工作简报》等多种形式,指导各级编纂机构围绕军事志和军事年鉴编纂的基本问题,开展基础性和应用性理论研究,解决编纂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全军先后编写出版了《军事志编纂理论与实践》《军事志概论》《军事年鉴编纂举要》等多部理论著作,发表理论文章1200多篇,形成了具有军队特色的军事志编纂理论,为保证军事志编纂质量提供了理论支撑。
军事志工作开展30年来,广大修志人员坚持编纂实践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继承借鉴与创新发展相结合,不断探索军事志编纂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总结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一)坚持有效的工作运行机制,是军事志工作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针对军事志编纂工作涉及单位多、参与人员多、协调任务重、组织实施难的特点,全军军事志系统多年来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分管首长负责、司令部组织实施”的领导责任机制;建立各部门通力合作、军地协调、牵头单位和驻军单位密切配合的协作机制;实行编委会领导下的主编负责、三级通审的审查机制;运用向地方政府请领、各级自筹、总部下拨相结合的经费保障机制。这些机制是在编纂实践中创建的,反映了军事志工作的特点规律,适应了完成编纂任务的需要,是行之有效的。同时,“一纳入、八到位”是做好军事志编纂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衡量各级军事志工作力度的重要标准。实践证明,只要各级领导重视,真正把军事志工作纳入本单位基础性建设和整体任务之中,做到“认识、领导、机构、队伍、经费、设施、规划、工作”到位,就一定能够做好军事志工作。
(二)坚持质量第一,是军事志工作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标准。质量是志书的生命。军事志是经世致用之书,必须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这是广大修志工作者责无旁贷的政治责任。30多年来,各级军事志机构始终坚持把质量放在首位,从建章立制抓起,研究出台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和制度,严把质量关。各编纂单位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细化质量标准,制定落实措施,健全志稿评议、审查验收、质量评估等制度,把精品意识贯穿于编纂工作全过程,在确保志书质量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总结出了修志全程抓质量、规范体例保质量、依托专家促质量,以及三级通审、三审定稿,重点把好政治关、特色关、史实关、体例关、保密关等多种经验做法,有效地保证了军事志编纂成果的总体质量。
(三)坚持依法修志,是军事志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坚持依法修志,是组织实施军事志编纂工作的根本保障,也是确保编纂任务顺利完成的法宝。多年来,根据国家和军队的有关法规政策,结合军事志工作实际,相继制定了配套的法规制度和规范性文件,对任务性质、岗位职责、人员队伍、质量标准、编纂体例、工作制度和保密等多个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这些法规制度的制定与施行,增强了各级编纂单位按法规制度开展工作的自觉性,使军事志工作步入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良性发展轨道,也使依法修志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
(四)坚持抓队伍建设,是军事志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队伍建设是做好军事志编纂工作的基础和前提。30多年来,各级编纂单位积极探索人员选聘、培养提高、稳定队伍等有效措施,编纂队伍不断充实,逐步形成了一支现役与聘用、专职与兼职、专家骨干与基层修志人员相结合的编纂队伍。这支队伍适合军事志工作特点,符合军队实际情况,为完成编纂任务提供了坚强保证。全军先后在威海和贵阳组织了军事志、军事年鉴编纂骨干培训,各级编纂单位也采取专题培训、委托培训、以会代训、专家帮带等多种形式,组织学习编纂理论、传授编纂方法、交流编纂经验,有效提高了编纂人员的工作能力,为军事志编纂提供了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
(五)坚持继承和弘扬修志精神,是军事志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力量源泉。编纂军事志是一项崇高的事业,也是一项艰苦、辛苦、清苦的工作。多年来,广大修志人员凝心聚力、埋头苦干、辛勤耕耘,凭着“把冷板凳坐热”“在冷部门干出热事业”的修志情怀,铸就了“甘于寂寞、淡泊名利、严谨求实、无私奉献”的修志精神,逐渐形成了以“修志问道、直笔著史”为核心的价值取向和责任意识。这种责任意识和修志精神是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是军事志事业的宝贵财富,是完成修志任务的精神力量,必须大力弘扬、发扬光大,从而进一步凝炼修志人精神追求,锻造修志人品格特征,形成修志人精神风骨,树立修志人胸怀情操,振奋修志人士气,扩大军事志影响,提高军事志热度。
随着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实质性推进落实,沿袭20多年的军事志组织机构,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军事志工作如何适应新的组织运行体制,调整任务布局,转变组织模式,保证平稳过渡,实现转型升级,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
(一)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正确的修志方向。编纂军事志,是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是一项长期的具有连续性的军事文化建设事业,具有“军办”事业、“军修”性质和为“强军”服务的特征,这就决定了军事志工作必须做到为党立言、为国存史、为军修志。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军事志事业创新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思想源泉,指明了方向。在深刻领会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础上,跟上时代、与时俱进,不断提升发展理念,挖掘新时代军事志事业的科学内涵,提出军事志的新思想与新判断,明确军事志的新方位、新目标和新使命,是军事志工作者的迫切任务。
(二)必须坚持以深化国防和军队建设改革为主线,同步记述改革历程。深化国防和军队建设改革是一场整体性、革命性变革,必将推动人民军队转型嬗变、浴火重生。这场改革正在路上,广大军事志工作者既是这场军事革命的亲身经历者、积极参与者,更是历史记录者,编纂军事志书和军事年鉴,同步记述改革历程是军事志工作者的神圣职责,也是光荣的历史使命。必须坚持以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为主线记述改革历程,充分发挥军事志书、军事年鉴同步存史的重要功能,浓墨重彩记载本地区、本单位在这场改革中的新举措、新气象、新成就、新风貌。
(三)必须坚持构建军事志学学科体系,深化军事志理论研究。军事志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是推动军事志事业科学发展的理论基础,也是军事志编纂实践的升华。系统总结两轮修志的经验教训,吸收借鉴军事学和方志学的研究方法,推动军事志理论创新和学科建设,形成具有我军特色的军事志学学科理论体系,是军事志工作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迫切需求。随着军事志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拓展,军事志学已经发展到寻求自己学科地位的时候。建立军事志学学科体系的提出绝非偶然,而是军事志理论研究深入发展的需要,是军事志人才培养的需要,是军事志书质量保证的需要,是军事志编纂实践的需要,是军事志事业科学发展的需要。
(四)必须坚持以服务军事斗争准备为目标,开发利用成果资源。修志为用,编修军事志书和军事年鉴积累的大量权威、翔实的军事文献资料,是军队十分宝贵的军事文化资源,搞好开发利用是军事志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和义不容辞的责任。多年来,各级编纂单位结合部队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的需要,编纂出版了《贵州红色战事汇编》《打胜仗——战斗精神故事集》《雪山作证——专题纪录片》等多种军事志开发利用成果,成效显著。实践证明,提高军事志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是军事志事业永远的课题,是建设中国特色军事文化、展示军事文化自信的名片,更是修志编鉴成果的展示窗口。
(五)必须坚持军地多方合作,走军民融合发展的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并就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做出了一系列的重要指示。军事志是地方志的重要组成部分,军事志工作始终都是在国家地方志机构和军队军事志机构的双重领导下推动开展,特别是在两轮修志和《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编纂过程中,地方志机构和军事志机构进行了深度合作,共同完成了国家赋予的重大编纂任务,可以说是文化事业军民融合的典范。军事志要创新发展离不开地方政府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在资源共享、法制建设、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国防教育等多个方面有着广阔的合作空间,需要我们以更高的历史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从理论上探索规律,从实践上研究对策,积极推进军事志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六)必须坚持创新发展理念,增强军事志工作的生机和活力。随着国防和军队建设改革的深入开展,新时代新阶段我军使命任务不断拓展,只有积极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创新工作理念、工作方式、工作手段,才能推动军事志事业高质量发展。一是以服务强军目标为导向开拓创新,大力推进《中国边海防志》《中国军事地理志》编纂工作,积极发挥“资政”功能,为领导决策提供有益参考,为军事斗争准备服务。二是以同步存史为中心开拓创新,在全军全面推开军事年鉴编纂工作,增强“存史”功能,创新服务手段。三是以服务广大官兵为中心开拓创新,编纂出版广大官兵喜闻乐见的专题化、小型化、系列化普及读物,强化军事志“教化”功能,为军事志工作注入新的发展活力。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军事志事业也迎来了新时代,军事志工作正由追述历史转到同步存史、由单一编纂军事志转到构建“志、鉴、记”体系上来,工作内容扩展到志、鉴、记、研、用、馆、网等多业并举,工作范围也逐步从省军区系统向全军各单位拓展。紧紧抓住新时代新机遇,不忘“为当代提供资政辅治之参考,为后世留下堪存堪鉴之记述”*李克强:对2015年12月29日召开的全国地方志系统先进模范座谈会作出的重要批示,中国政府网。之初心,牢记“修志问道,以启未来”*李克强:对2014年4月19日召开的第五次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作出的重要批示,中国政府网。之使命,军事志工作必将发展成为一项规模浩大的军事文化系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