衙门不能擅自修

2018-12-30 06:18◎吴
百家讲坛(蓝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危房衙门朝廷

◎吴 钩

熙宁四年(1071年),苏轼前往杭州上任,担任通判一职。虽然任职人间天堂的杭州,但苏轼却不喜欢上班,因为州衙的屋宇已经是危房了。

杭州曾是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的都城,繁华无比,但入宋之后百余年间,官府既无力修换,又不忍拆毁,风吹雨打,很快就不行了。苏轼心情忐忑地在危墙之下当了三年通判,直到另迁他州,州衙一直未能修缮。

十几年后,苏轼升官了,这回朝廷让他当杭州一把手。苏轼又心情忐忑地回来了,发现杭州官衙还是老样子。同僚们说,每到雨天,他们都不敢在大堂上待着。

这年六月,官衙的危房终于出事了,一处房屋倒塌,砸伤了衙门内两名书吏;八月,州衙的鼓角楼也倒了,压死鼓角匠一家四口,其中有一名孕妇。自此后,谁进官衙都是万分小心。

官衙危房严重影响了大家的工作情绪,元祐四年(1089年)九月,苏轼不得不上奏朝廷,请求拨款修缮衙门。但在宋朝,地方官要修建衙门,就必须经中央政府审核、批准。早在宋真宗时期,朝廷就已诏令地方不得擅自修葺官衙,因为朝廷没这项预算。

苏轼是个聪明人,他很快想了个好办法,请求朝廷拨给杭州200道度牒解决经费问题——在宋代,僧尼出家需要获得官方颁发的度牒认证,而度牒是要收费的,官方常常通过出售度牒来弥补财政不足。苏轼在奏章中威胁说:再不修,日后可就不是四万贯的事了。苏轼还使出大招,向他的高级粉丝皇太后祈求。但纵然如此,朝廷也没有同意拨款。

次年,杭州先后发生水灾、饥荒,苏轼再次向朝廷申请划拨200道度牒。按照苏轼的打算,这200道度牒卖成钱,可以购得两万五千石大米,再减价粜米,可得钱一万五千贯,用这笔钱来修缮衙门,虽然无法彻底翻修,不过可以把受损严重处修好,也能使用了。这一回,朝廷总算同意给政策,不过只有30道。出售30道度牒所募集的资金,肯定是不足以修整官衙的。之后杭州官衙怎么整修就无从记载了,估计这点钱只能草草修缮了事。

为什么一处已经成为危房的官衙,让两任杭州的苏轼如此窘迫?他可不可以自作主张挪用公款大兴土木,将官衙修得漂漂亮亮呢?如果他真那么做,等待他的将是弹劾丢官。

景德三年(1006年),还是在杭州,知州薛映被人告发私修官衙,朝廷马上派遣御史调查,一查,果然如此,经大理寺议罪,薛映被贬为连州文学——一个小地方的闲职。嘉祐三年(1058年),汝州知州在春荒时节让人修建官衙,也被御史弹劾,受到降职处分。

大宋朝廷对地方官府修衙之事控制很严,慢慢便形成了“官不修衙”的惯例,一直延续至明清时期。

万历年间,北京宛平县有个叫沈榜的知县写了一部《宛署杂记》,据他描述,宛平县虽然是京畿首县,但县衙非常简陋,跟“天下第一县”的身份极不相称,沈榜只好重修了衙门的大门,但想扩建,县财政却拿不出一两银子来。

清代中叶,成都的官署也是年久失修。地方政府一来没钱,二来官员缺乏修缮的动力,皆因地方官一任三年,谁愿意做这种后人乘凉自己担坏名声的事?

当然也不能说宋朝之后所有的官衙都不修缮。修衙之事,还是见诸史志。但总的来说,古代官员对修衙极不热心,即便是非要修衙,也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再三强调原来的官衙破败不堪,非修不可,则要申明在修建过程中并无扰民之事。清代甚至规定,地方官想修建衙署,一概由官员自掏腰包,从他们的养廉银中分期扣款,这种情况下,哪个官员愿意去修官衙?

因此非修不可的官衙所需资金,只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有的地方官将自己的俸禄或财产拿出来,或者接受民间富民、士绅的个人捐助。苏轼修衙,除了从僧人度牒中想办法,还捐出自己的500贯“公使钱”(宋朝财政拨给地方长官的特别经费,由地方长官自主支配,主要用于公务接待)。

为什么古代王朝要严格限制修缮官衙呢?首先,传统社会的政府一直是“小政府”,财政规模非常有限,通常不设专门的修衙经费。其次,旧时修衙,难免要劳民伤财,招募或征调民力。宋代以降,这种公共工程招来的民工都要雇佣付款。官府资金紧张,很多时候会无钱支付,因拖欠工程款而闹点大事出来——这可不是官员们愿意看到的结果。

猜你喜欢
危房衙门朝廷
浙江:松阳县档案馆开展联系村危房大排查
我读封面
三国鼎立之黄巾大起义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常态化督查 亮剑“衙门”作风
西安:“衙门”里跑出“店小二”
高考文言文阅读的应对策略
奉化垮楼
战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