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安娜
英国,是一个对人类文明贡献最大的国家之一,高贵的古建筑,让人尖叫的音乐,艺术和创意在这里碰撞出火花。在这大不列颠岛上,从古至今每天都在发生着各种美妙的事。英国,留下太多地方值得我们去探索。从疯狂的伦敦穿梭到宏伟的温莎古堡,从古老的牛津移步至怡人的湖区,最后在浪漫的英国小镇度过一段正统的英式田园生活。在这个繁忙的世界中心,你可以充实得酣畅淋漓,也能悠然得闲云野鹤。英国,给了你一个足够幻想的空间,让你去疯,让你去陶醉……
世界上最著名的换岗仪式
秋天是我最喜欢的季节,而我认为,秋天的伦敦,对我而言也是伦敦最美丽的季节。由于是第三次来伦敦了,之前去了很多地方,一直没有去白金汉宫。所以此次第一个目的地,就是白金汉宫,一定要去白金汉宫观看期盼已久的皇家卫队交接仪式。一路穿过这个名副其实的公园,我被眼前的五彩金秋彻底秒杀!
号称世界上最著名的换岗仪式,每年都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来自全世界各地的旅游者参观。原本白金汉宫的换岗仪式是为了渲染英国君主高贵尊严的传统和权威的一种排场。现在已经演变成了旅行者观光的保留节目。皇家骑兵卫队的高头大马、红缨金盔以及步行卫兵和乐队的黑高帽,华丽庄严而有气势,也算是是一种传统的延续。
白金汉宫原本是白金汉公爵的私宅,英国王室于1761年将其买下,19世纪时进行了大规模改建。卫兵换岗仪式是1913年开始在宫前举行。这也是维多利亚女王纪念碑、摩尔大街、海军部拱门等建筑建造的时期。白金汉宫就是一座四层正方体灰色建筑,普普通通。但女王的重要國事活动,如召见首相和大臣、接待和宴请来访的外国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接受外国使节递交国书等都在该宫举行。此外,来英国进行国事访问的国家元首也在宫内下榻。
一队头戴熊皮帽,身穿红绒布军服和黑色长裤的士兵,在鼓笛乐队和一名骑兵的引导下,步伐严整地步入广场。他们就是著名的皇家卫队,专为英国王室尤其是君主安全效力的一支“近卫军”。可以说已经很少有像这支军队那样的部队,一直保持着几百年不变的传统、不变的服饰、不变的礼仪、不变的作风。英国国防部直到2010年,每年都购买大约50顶熊皮帽。平均每年花费在帽子上的钱就有6万英镑,其中一半的开销是为了买新的。剩下的被用来翻新旧帽子。但由于动物保护组织的不断抗议,英国决定从2011年开始,不再用野生黑熊皮帽子,而以人造皮草代替。
白金汉宫和胜利女神金像遥相辉映。彰显皇家贵气。盛会终于接近尾声,人群开始疏散,有的离去,有的在附近的草地休息。警察还是忙活着。每天都动用这么多人员,多累。也许我还不能理解英国王室的苦心。
醉倒在金秋的牛津
这是个神圣的地方,世界上最著名的大学之一,它沉浸在浓厚的历史氛围中,点缀着威严的建筑,好像一段琥珀般凝结的陈旧韶光,散发着历史沉淀下的清淡书香。尽管如此,众多的学生依然使牛津保留着青春逼人的气息。39个学院优雅的蜜色建筑散落在宁静庭院以及狭窄的鹅卵石小巷的周边,组成了牛津大学。
牛津历史悠久,城市的起源已无从考证。8世纪初,撒克逊公主Frideswide(弗莱斯史怀德)在这里建起修道院,就是现在基督教堂的雏形。爱慕她的一位风流国王追随到这里,却被雷击导致双目失明,后来在公主的祈祷下,国王又重见光明。这样听起来有点发腻的传说换做是其他背景城市或许不会被打动,但在缤纷秋色的牛津听起来却是这么唯美动人,牛津,应该经得起一切美好的事物。
在英国,秋天的阳光是奢侈的,在如此美好的时光在牛津散步,满足了我对这座古老浪漫大学城的无限想象。牛津最古老的学院拥有将近750年的历史,自建成以来样貌就几乎没有改变过。牛津的每一个学院都是无与伦比,独具特色的,甚至可以说,牛津的39个学院拥有了39种的浪漫。明媚的秋色,树树的金黄,沐浴在夕阳中的建筑散发着让人无法抵抗的蜜色诱惑,洒满世界的一腔淡然,我再一次醉倒在深秋中的牛津。
千年疑云巨石阵
英国的世界遗产里面。绝大多数是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并不多。原来以为巨石阵是一个自然景观,谁知道巨石阵还是一个文化遗存。英国巨石阵每年吸引百万以上的游客。虽然关于巨石阵的传说不一,但游人来到巨石阵都是为了亲历目睹古人遗产的伟大和神秘的。
英国巨石阵位于英格兰西部的威尔特郡,再用大约30分钟的车程就到了巨石阵公园。据悉,该园林建于1740年,至今拥有近三百年历史,是由一名园林设计师摩仿意大利风景画的实地创作,以罗马诗人维吉尔的《埃涅伊得》为背景,园林的中心是一个将斯托河截流而成的湖,象征着地中海。沿湖设计者布置了宅第、神庙、洞穴、古桥、乡间农舍等等元素,其中一些带有明显的希腊神庙和古罗马建筑的特征。这里是英国唯一入选的“世界十大最美园林”。金秋十月,散步在园林中,山水岑林尽染,犹如置身于风景水墨画中,美到不可收拾。
虽然关于巨石阵的传说不一。但游人来到巨石阵都是为了亲历目睹古人遗产的伟大和神秘的。巨石阵景区的俯瞰图给人们以整体的感觉。目前看到的巨石阵起码由排成两圈的巨石构成。在两根巨石之间有的还横放着扁长的楣石。还有些星星点点的石头散布在周围。不看说明,仅从视觉而言,会使人感到很平淡。实际并不然。看这个架势,巨石阵还是一个大设计。参观是绕着巨石阵一个大圆圈走的,人们离石头还是很远的,只是在照片中由于视觉原因感觉近了。原来是不是一个建筑物?是不是还没有建好的?不同角度看得到的巨石阵大同小异。撇开科学探索不讲,大概感觉不到多少审美价值。据说最大的有些是超过35吨的砂岩石石块。而这些大型的砂岩石最可能的是来自35公里远的马尔堡高地。怎么运来又是另一个谜。关键问题在于这个巨石阵初建于公元前3000年,完成于公元前2000年。有关的考古数据使考古学家有把握确信这个时间。石阵中的砂岩石是经过仔细切凿的。有些甚至被切凿成角度清晰的长方形的石块。人们在巨石阵发现了一些燧石錾刀和砂岩石锤。当时应该已经有黄铜和青铜器,但是由于太软而无法切凿,还是使用石器工具。用石器工具做这样的事情,那真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巨大的砂岩三石牌坊一一两块直立巨石支撑一块横卧的楣石,巨石阵中几组牌坊中的一组。据说深秋的夕阳穿过石缝可将光束洒向巨石阵中心。在入口两边各一块的直立砂岩石,称之为“踵石”,起初人们也叫做“付瑞亚神脚后跟石”。看着看着,人们就会想,古人如此兴师动众地建这么个巨石阵,图的是什么?考古发现,这里至少是安葬和举行宗教仪式的地方。从巨石阵往外看,周围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青铜器时代的堤道坟冢。在附近的坟冢发现的精妙绝伦的黄金胸甲和其他的器具。巨石阵只是一个局部。围绕巨石阵的大片地区,有很多的史前遗址和遗址群,游人无法进入。然而所有这些地方都显示了巨石阵区域蕴含的丰富文化遗存。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确名不虚传。
漫步湖区赏秋色
湖区是英格兰西北部的一片区域。被英国人称为“后花园”。湖区不仅有湖光山色、自然风景优美。更富有诗情画意:英国诗歌史上著名的“湖畔诗人”华兹华斯兄妹就长期居住在那里;湖区另外一位文学名人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画家波特小姐,她创造的彼得兔子等可爱的童话人物,至今都深受英国乃至世界各国小朋友们的喜爱。
湖区也是英国人的心灵故乡。这里优美的田园风光常年吸引着众多英国人前往休闲,而英国人在那里休闲最主要的方式是读书、品茶及在湖光山色中健步行走。正值中秋过后,我来到了湖区漫步,运气又不可思议地好、居然撞上两个晴天一一这在多雨的湖区,实在是太难得了!我抓住这难得的机遇,六小时内步行约15公里,在Grasmere与另一美丽村镇Amblesides之间打了个来回。领略了那奇妙的湖光山色。走到湖的尽头,是一条清澈的小河;沿着河边走上约一公里,就是比Grasmere湖小一号的Rydal湖;沿Rydal湖畔走到东头,就是同样清澈的Rothay河,这条河就把人直接引到了Amblesides镇:一个典型的湖区小镇,古朴、自然且美丽、温馨。这是我上次英伦之行最美好的记忆之一。
在路上最常见的风景之一;远处休闲的一家老少七八口,最小的孩子只有四五岁的样子这一家子休息的地方,往对面山坡望过去,看到的正是这样的风景。快下山时,发现了一些漂亮的小木屋;这段山路间也有一些景点:这个Rydal瀑布就是其中之一瀑布附近还有个著名的Rydal庄园,之前是某贵族的庄园。此外还有一些人为的景观:这是纺织品制作的艺术品,猛一看以为是藏族的经幡呢!后来发现有一系列作品呢!这些屋檐下的小挂件也都是各種纺织品制作的。看到Amblesides著名的屋桥,一下子感觉又累又渴:这天虽然晴天,但最高温度只有三度,真是干冷干冷的;好在屋桥边上就有一家名为“玻璃房”的Pub,我没有货比三家就进去了。负责招待的小姑娘将我引导至一处靠窗能晒到太阳的小桌上;窗外正好是一条小河,感觉棒极了!看到桥屋,就知道Ambleside到了。桥下的水那个清澈啊!招待员善解人意,领我到了这个好位置上。真是又冷又渴又饿;考虑到下午还有至少8公里的路程,先点了咖啡水足饭饱,看看已经下午三点二十了。回程路更长些,指南中提示要走2小时10分钟才能到:那可是英国健行者的速度,按照我的体力及走法,至少得打出来两个半小时吧!这个季节,下午六点天就黑了,我真要抓紧了。简图太简,万一天黑前回不到村里就惨了;吃饱喝足出来,仅在镇子里转了十来分钟就开始赶路了;这是Amblesides镇中的常见景致虽然时间有限,但这株上午乘车路过时就看到的红枫王可不能不去看看:有了它,其它的树能叫红叶吗?镇子里的这位老人真令我羡慕:晒着太阳、看着报纸,也没耽误做生意!回去这一路的风景更震撼!尤其又赶上夕阳西下,斜阳将对面的山坡渲染得极度绚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