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晖
摘要:绘画作品与人们对绘画语言的认识和理解息息相关的,画家只有从一定程度上认识绘画语言,其创作才能方能更好发挥出来,以实现一定高度的艺术境界,并使创作上的精神需求得到满足。绘画艺术的生命动力来源于绘画语言中美所蕴含的典型化审美意境。
关键词:美术作品 绘画语言 典型化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18-0052-02
在全省举办的一次群众美术书法摄影座谈会上,有专家指出当前大多绘画作品都千篇一律,毫无个性,普遍都很平淡,所选题材都很雷同。很多作品的创作手法也很相似,有些专家甚至觉得这些被大家都看好入选的绘画作品实际上都差不多,不够个性化。画家对绘画的创作与其对绘画语言的认识和理解是分不开的,画家只有了解了绘画语言,才能创作出更好的作品,以实现一定高度的艺术境界,并使创作上的精神需求得到满足。绘画语言表达的是绘画艺术观念,也体现的是刻画某种题材的追求,它们采用独有的创作技法和媒介来体现画家的审美情趣。例如,循环利用画家在创作画面中运用的鲜明创作符号或反复使用同一类素材,从而使画家创作出对这种特定题材有着深刻理解的系列作品,这些形式都可以使绘画的特征表现得更明显。通过探讨中西方美术史上的绘画语言的表现,其典型化指的是画家利用显著的便于观众区分的方式,所创作的存在独特艺术形象和艺术概括性的绘画艺术形式。其是对绘画艺术的规律和本质的一种充分体现,在绘画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1]。
一、对绘画语言典型化的认识
绘画语言的典型化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绘画进程中有限且独特的取材方式的体现。体现的是初始的绘画创作艺术法则,将艺术个性化融入到了概况化中。这一法则要以感性现象为基准,描绘出某些事例独特和偶然的现象,将理想的审美规律和丰富的生活哲理表现出来。绘画能够丰富、全面展现生活和自然,同时要从中吸取精华,这些表现生活和自然的绘画都是通过语言来传达的。可以说,绘画语言相比较艺术作品,具有更多的特性。比如说绘画语言中“线”的部分,曲线、直线等具有不同的特征,包括流动性、柔和美以及变化多端等,尤其是曲线的运用,可以充分表现出飘逸的特征,而直线则更有力度,凸显强硬的风格。线条作为绘画语言的一种,能够传递重要的意蕴和情感,詮释艺术作品的神韵。
意大利静物画家乔治·莫兰迪度过了与颜料瓶相守的平凡一生,凭借静物表现绘画艺术的精髓,对这些形状单一的颜料瓶进行循环往复的排列,将绘画语言的典型化表现得淋漓尽致。他的作品让人们意识到艺术的无限是可以通过其有限的方式来反映出来的,这也是他作品的真谛。任何事物都有其典型特征,只有了解了事物的典型特征,不管怎样夸张和变形的绘画形式,都会保留其精神实质。因此,绘画语言的典型化不仅仅指绘画的外形,还代表的是绘画的精神气质,绘画的典型形象越深刻的揭示事物的本质,就会呈现出越生动的个性特征,典型化也会更明显,也能更好的实现个性与个性的完美融合[2]。
(二)艺术语言通过画面效果体现出来的单纯性。尽管吴昌硕学习绘画的起步时间很晚,其绘画题材也很呆板,但他的核心竞争力是用苍劲浑厚的金石书法对文人画的形式与内涵进行了转变,创作出了一个以书“写”画的“海派”典型。他的作品启发人们切勿局限于绘画本身。因此,不清楚艺术规律整天却忙忙碌碌的画者未必能创作出好作品。急功近利且不肯深刻专研,一味通过外在渠道宣传的画家是难以创作出真正好的艺术作品的。所以,画家一是要努力提升自身的文化涵养,读万卷书,博学善用,结交良师益友,长此以往,势必会厚积薄发,水到渠成。具有良好直觉和较强悟性的画家如果具有一定的绘画表达能力,在平时的思考过程中遇到能够产生情感共鸣的东西,就可能实现一种具备典型化且新颖境界的绘画语言[3]。
二、群众美术作品怎么实现绘画语言的典型化
群众美术作品主要通过画面本身的面貌特征为观众带来审美感受。群众画家没有像专业画家那样备受瞩目,因此,只有典型化的绘画作品才能使群众不仅得到了视觉上的享受,还能体验到另外的审美境界。而绘画艺术的信念源于绘画语言的典型化及创造出的新的审美意境。基于审美心理层面,画家创作出的作品特征越鲜明,越能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在观众心里占据一席之地。
正如明末清初时期的八大山人,其采用极具风趣幽默和讥讽可笑意味的象征寓意绘画手法,创作出的鱼虫和花鸟都很高调。画中的物象造型都很简单,且形象独特,主题突出,甚至将鱼和鸟的眼睛夸张成“白眼向人”,以此将自身义愤填膺和孤傲不群的性格特征表现出来,进而创作出一种史无前例的中国花鸟画造型和典型化的绘画艺术语言。我们可以看到,八大在花鸟绘画作品中,掌握构造的特点十分突出:花鸟结构不是单一的形变,而是各种意蕴和趣味的结合,让人们在欣赏艺术美感的同时,更能够感到一种带有趣味的意蕴。从布局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二维空间有不少物像的摆放,利用的黑白的搭配,也即是前人所谓的“计白当黑”。再用好印章,控制整幅画的布局,做到均衡、对称,控制虚实疏密的结合,由此来达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印象派画家梵高粗犷而有节奏的笔触通过强烈的色彩和光影的变化产生出了具有动感效果的画面,该发现使他的作品艺术价值和魅力比很多画家都要高。他采用点彩画法,画面色彩强烈,色调明亮。着笔的特点上,梵高比较擅长使用扭曲、旋转的笔触来表达自己对生命的追求,以及躁动不安的思想和激情。比如我们在《星月夜》中就可以充分看出来,这幅画是梵高在精神崩溃后的作品,色调的运用和笔触的控制,可以说就像在染缸中搅动着,泛起旋涡,这是梵高艺术思维的喷发。画中线条的风格几乎都是弯曲的线条,让整幅画呈现光怪陆离、奇幻的景象。
齐白石和吴昌硕以及黄宾虹等画家的创作重点是继承和发扬传统,坚持“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艺术创作理念,终其一生创作出了风格独特且典型化的艺术绘画作品。从这些可以看出画家实现典型化绘画语言的重要前提是要明确自身的审美理念,如此才能深入内心,体现出画家自身的文化内涵。因此,画家要遵从内心的真实感受,在创作中大胆且明确表达出自己对于绘画作品的审美理念,且要统一其创作手法,只有专心致志才能实现典型化的绘画语言。画家要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反复提炼和充实来实现绘画语言的审美价值典型化,逐渐提升其在创作过程中驾驭绘画作品的能力,最终上升到更高境界[4]。
三、结语
总之,群众美术作品要想打造绘画史上的新里程,体现出典型化的绘画语言,作为有独立审美情趣的画家就务必要感受多、知识多、阅历多且思考多,防止引起吸收借鉴其他艺术作品时引起的思维混乱。另外,还需要在实际中继承传统并向前人学习,研读艺术史上绘画大师的传记和与绘画艺术理论相关的书籍以及对中外优秀的绘画作品进行借鉴和分析,总结创作绘画作品的经验。在长期绘画实践中得以体验到创作绘画作品时的生动有趣。只要画家坚持对艺术作品的思考,敢于探索,长此以往,就会深化学问,积累作品,从纵深方向推进绘画创作,以此使画家形成对典型化的绘画语言的独特理解。与此同时,群众美术作品的创作势必会在这个过程中发展起来。
参考文献:
[1]刘晓东.新时期群众文化美术创作探索[J].大众文艺,2016,(23):7-8.
[2]邬星波.赣南中央苏区美术作品的艺术形式考查研究[J].知音励志,2016,(19):207-208.
[3]燕凌.赣南中央苏区美术作品的历史研究[J].知音励志,2016,(19):224-225.
[4]麦时炜.浅谈群众美术作品绘画语言的典型化[J].神州民俗(学术版),2011,(04):34-36.
[5]张万东.通过分析当代绘画大师德·库宁的艺术作品论绘画表现形式[D].西安:西安美术学院,2008年.
[6]马骏姣.浅析绘画中的符号化形式语言[J].艺术教育,2012,(03):116.
[7]王福.浅谈绘画风格的形成及绘画语言刍议[J].艺术品鉴,2015,(02).
[8]广晖.美术色彩元素在电影画面中的视觉传达效果研究[J].电影评介,2015,(24):107-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