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佳
摘要:文章首先通过对《黄州寒食诗帖》的作者苏轼个性的剖析以及作者的文学功底和坎坷仕途的探究,进而对苏轼黄州时期的作品进行比较。再通过对寒食诗帖的艺术风格的阐述,推断出为什么此帖被后人称为“天下第三大行书”的原因,并简要陈述苏轼对后代的启迪。
关键词:苏轼 黄州 寒食诗帖 “天下第三大行书”
中图分类号:J2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18-0031-02
现代书坛喜欢苏轼书法风格的人不在少数,尤其是苏轼的行草书,究其原因是因为苏轼深厚的文学功底,极具魅力的性格特征以及充沛的思想感情,三者融为一体所致。苏轼被贬黄州之后,遭遇了仕途与生活上的冰点,但他却创作了大批脍炙人口、流传至今的佳作,不管是诗词还是书法,都达到了苏轼艺术才能的最高峰,这也为“天下第三大行书”的诞生做好了铺垫。
一、《黄州寒食诗帖》创作背景
(一)苏轼的鲜明个性
苏轼的开朗豁达,善良淳朴,天性耿直,都与他的家族息息相关。祖父苏序,生来高大英俊,酒量不凡,是个性情开朗奔放的人。苏序经常与亲友们到野外郊游,席地而坐,开怀畅饮。母亲程氏,从小教儿子读《范滂传》,在他幼小的心里种下了一颗善良、正直、勇敢的种子,影响着苏轼长大后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形成。父亲苏洵,秉赋颖异,气质严谨,思想独立,性格古怪,痛恨当时的正式教育,但他才气纵横,文章做得极好,对于儿子他更是一个言传身教的忠实实践者。兄弟苏辙,二人不仅仅是兄弟,更是无话不谈、心意相通的挚友。
苏轼一生坦坦荡荡,待人接物真挚诚恳,他个性直率、正直求真,在官场上,不会趋炎附势,不会察言观色,“王安石变法”这个事件是苏轼个性的集中体现。苏轼因个性使然使得自己一生颠沛流离,在仕途上几起几落,但这不影响他热爱生活,心系百姓,不影响他始终坚持兼济天下的政治理念。至今杭州、徐州、儋州等城市都留下苏轼当时为官的一些功绩,那里世世代代的人都歌颂他。
(二)苏轼的文学功底
苏轼的文学功底体现在他的诗词散文中,他把浑阔的历史视野与深刻的人生体验完美结合。如“大江东去,浪淘去,千古风流人物”,他把一己悲欢与历史人物相应照,为我们打开了一个非常巨大的精神空间。然而他有的作品又直击人的内心,与读者产生共鸣,如“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一首《江城子》道出了对亡妻的无限思念,让人读后非常感动。再看《黄州寒食诗帖》(可简称为《寒食帖》)诗文内容感情饱满真挚,格调与文学水准高,是苏轼当时的生活状态与理想状态的真实写照。受到北宋“尚意”之风的影响,诗文水平的提高和书法之美的升华,再加上诗文与书法的完美结合,书法因诗文而提升了价值,诗文为书法增添了色彩,其诗文使书法的价值提升至更高的高度。文学与书法之间有相互促进,互相润色的作用在此有了一个完美的体现。
(三)苏轼的坎坷仕途
“乌台诗案”是苏轼一生中最重要的转折点。王安石变法的强制推行,苏轼十分不满,王安石还用人不察启用一些虽支持新法却缺乏实际工作能力的人,这些被称作“新进党”的人执掌了朝政,排除异己,专门打击曾经反对新法执行的人,他们把目光对准了苏轼。苏轼宁折不弯的性格根本不予理会,在刚到达湖州后便按照惯例给皇上写了一封《湖州谢表》,表达对皇上的感激之情。谢表中写道:“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违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这本是苏轼自谦的话,却被那些听者有意的人谬解,群起而攻之,弹劾苏轼。虽神宗有意袒护,但无奈众人连连上书,只能下令拘捕苏轼至京城。
苏轼虽性格耿直,但是为国为民,一片忠心,许多元老都纷纷上書为其求情。王安石当时退休金陵,也上书说:“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由于皇帝的偏袒,老臣们的上书,特别是新党首领王安石的上书,使得苏轼得到从轻发落,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至此苏轼坎坷的仕途之路拉开了序幕。
二、黄州时期作品的比较
黄州,地处偏僻,环境艰苦,苏轼初到黄州,无食无衣无房,一切需要自力更生,这对于苏轼是个极大的考验。但苏轼没有低头,他面对困难勇往直前为了解决最基本的温饱问题,他开辟了一块荒地,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在黄州,艰难的生活使得苏轼告别了意气风发的青年苏轼,成为了众人口中闲然自得的东坡先生;在黄州,虽然困难重重,却让苏轼静下心拾起了自己的诗词书画,黄州成为了苏轼艺术生涯的高峰。《赤壁赋》《寒食诗帖》都创作于这一时期。
(一)《前赤壁赋》
《前赤壁赋》是一篇写景的文章,苏轼用生动的语言描写出他夜游赤壁时的水光、山色、明月的优美景色。此时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二年,本应是苦闷的心情,大量篇幅却使用主客问答的方式探讨人生,使全文充斥着哲理的味道。可以看出这是作者深思熟虑后创作的,他的书法形式以楷写行,字与字的链接稳定而行笔较慢,具有较强的文人气质,形式上有稳重端庄大方的感觉。当时的苏轼心中既有实现政治抱负的梦想,又有贬谪之余看破世事、淡泊名利的归隐之意,但忧国忧民,“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还在心中。这幅作品体现了一种忠于职守的精神,也就是苏轼心中一直怀有的对国家对人民的责任感和道德感。
(二)《黄州寒食诗帖》
在寒食节这一天,在凄风苦雨之中,在自己人生十分窘迫的情况下,苏轼将潇洒和自由的气质倾注到这幅作品中,作品中已经没有楷书的影子,书写的节奏感很强,从行笔的运动中更多体现了苏轼的解脱和性情的奔放。诗是明显带着悲愤情感的文字,字里行间也就随着文字不同的情绪波动,从点划成字,字连成行,行连成篇,节奏有所变化。当时苏轼在书写时,并未考虑到后人的欣赏,只是吐露自己的心声,所以他内心的节奏,内心的困顿、犹疑,都通过书法的节奏跃然纸上。特别是其中的“纸”字,竖拉得特别长,非常夸张,这一竖像是一声长长的叹息,好像苏轼到达黄州以来内心积累的郁闷、困顿、哀愁,全部融入到这一竖里。
三、《黄州寒食诗帖》的艺术风格
在书法史上,《黄州寒食诗帖》被称为“天下第三大行书”,其之所以被后人如此推崇的原因是它所展现的独特艺术风格。
(一)厚重而灵动的线条
《寒食帖》中的用笔,或中锋或侧锋,而苏轼用笔多偏侧,行笔简便,点画线条或圆润丰厚,或锋利轻灵,撇捺笔则是逆锋行笔,使线条厚重有力。苏轼的独特执笔方法是形成苏式风格的原因之一,苏轼执笔用拇、食、中三指的“拨灯法”的单钩执笔法,促使他的书法表现出左秀而右枯,点画厚重简短的特点。另外苏轼推崇颜真卿的笔法,从《寒食帖》丰厚粗壮的笔画中能真切的传达出来。
(二)宽博而多变的结构
由于苏轼“握笔近下”,才使得结字上易取横势,使字形看起来很舒展。由于苏轼独特的执笔方法以及手腕距离纸很近,造成了苏字结构扁形,正如黄庭坚“石压蛤蟆”的比喻。
(三)错落而空灵的布局
由于苏轼写字不善悬腕儿,所以书写的活动范围很小,字形扁斜,形成行距大,字距小的布局,但是在空间、结构变化上又错落有致。全帖的字体总的走势是由左下向右上倾斜,形成险峻之势,如“黄”“棠”“病”“已”等字,还有很多长笔画线条的字,如“年”“中”“纸”“苇”,给纵向空间带来了延展性。另外章法上也反映出书者的感情变化,前一首心情还比较平静,后一首心情跌宕,从开始字体变大,墨色变浓,笔画加粗,节奏加快,行距也不等,字大小交叉,左右摇曳,给观者强大的视觉冲击力。
四、结语
《寒食帖》创作之时,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心情是困顿、抑郁的。但这个“天生乐观的诗人”,遇到所有的人生磨砺,对于他也只是反哺他精神和心灵的养分。“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正反映了他的艺术理想,而他的大部分文学作品以及书法作品都体现了这一点,《寒食帖》也是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苏轼将这种“豪放”是与他所处的环境与心境相关联,注重创作过程中心灵的感悟,突出主体的意识,追求创作的自然表达。
通过对《寒食帖》的解读,笔者深深感受到,苏轼对当代人最大的启迪是:博大的心胸。这个世界关键是你自己抱着怎么样的态度去对待,苏轼就是榜样,即使仕途坎坷,屡屡不顺,他也没有抱怨,而是用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在他所处的时代里,在有限的空间里,创造出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文化成就。不求别人,不求世界,而是求自己,在一个非常有限的历史时空中,找到一个超越自我,并留下痕迹的突破口,这才是苏轼真正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
参考文献:
[1]阮延俊.论苏轼的人生境界及其文化底蕴[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2]刘军.苏轼《黄州寒食诗帖》艺术风格浅析[J].书画世界,2017,(04):83.
[3]林语堂.苏东坡传[M].長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