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湖南籍作家张——(本名张义)出书并在微博上发布“悬赏公告”:挑出一个错者即奖1001元。2017年,白平挑出172处错误,将张一一告上法庭索要17万多元赏金。今年7月9日,北京市朝阳区法院宣判,白平挑出的172处错误中18处为知识性错误,以一字1001元的悬赏额判处张一一向白平支付18018元。
悬赏门
白平在网络上有“挑错教授”名号,于丹、易中天、钱文忠、纪连海等一众名人,都曾是他的挑错对象。迄今因挑错影响最大的是他与作家阎崇年的那场官司,此事被人戏称为“悬赏门”。
2009年6月,阎崇年所校注《康熙顺天府志》出版,同年9月12日《北京晨报》在报道中提到“阎崇年也希望读者来监督,挑出一个错,奖金1000元”。此前。白平就已从书中不断挑错,往个人博客上发文章,“连篇累牍地发,就等于在折腾他”。后来在与朋友打扑克牌时。有位法律系的老师说此事可以上法院,这时白平才动了念头。最终,法院终审判决:“阎崇年与到家采访记者的谈话不宜被认定为以公开方式发表的声明。记者所发表的是新闻稿件,也并非受阎崇年委托发表的悬赏声明。”而张一一闯入白平的视线纯属偶然,正是因为“阎崇年”这三个字。
2012年。张一一出版《带三只眼看国人》。当年3月25日,他发布“悬赏”微博:凡挑出《带三只眼看国人》1个错者,即奖励1001元。这条微博最末写道:“绝不像阎崇年老头般耍无赖不认账!”那到底为何要承诺“悬赏”?张一一坦言:“在这个年头,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或者作家来说,市场确实不大好。要靠卖书生存比较难,确实需要一些网络化的手段,我当时是为了宣传。”
就像小学语文老师批改作业
直至今年7月13日接受采访时,张一一都没有完整看过一遍那份详列172处错的“挑错清单”。
“看到前几个就看不下去了,很多都是白平主观臆断,而且我很自信,挑几处错误是正常,但一百多处是不可能的。”张一一说:“哪怕我有错,我也承担得起。有几处错误无所谓,赔个万把块钱无所谓。没想到他挑出一百多处。”
“白平就像小学语文老师给学生批改作业一样,太细致了,”张一一的代理律师晏艳说,“但每个作家对语言的驾驭能力和创新能力是不同的。”而在白平看来,与张一一的官司他胜券在握:公开发布的微博便是证据,他也对自己挑出的172处错误满怀信心。庭审争议的焦点之一是如何评判白平挑出的错误。据双方律师介绍,目前国内没有专门的权威机构提供文学作品鉴定服务。因此,双方各执一词,一度陷入僵局。
在白平的邀请下,来自太原师范学院文学院的两名退休教授张仁和王卯根成为专家证人。但两位专家对白平挑错的意见也并非完全一致。王卯根告诉记者,主要的分歧有两方面,“一是结构助词的、地、得的使用,二是双重否定句式的使用”。
法院认可张一一提出的悬赏范围仅限知识性错误,以此将白平挑出的172处错误缩减为28处,采纳专家鉴定意见后,确定其中存在错误的有18处,判处张一一向白平支付18018元。目前双方均对法院判决结果不满,拟提起上诉。
挑错只是读书的衍生品
“人们以为我是专门挑错的,其实挑错只是在读书过程中发现问题,只不过是一种读书的衍生产品。”白平说。白平一直从事古代汉语教学,研究方向是校勘训诂。“不读古书入不了这个圈子。”他说,有些古书在传抄过程中遗留各种问题,有的是学者想当然的注解,古汉语研究者要去找到这些问题,就像捕捉历史森林的虫子。
就连白平的代理律师,也是因为挑错才结缘的。白平写诗有个习惯。该用句号时,爱用小圆点代替。有次他收到一名网友的邮件,指出他标点符号使用的问题。白平因此结识了当时在北京合川律师事务所的王德怡,之后王德怡成了白平两起悬赏官司的代理律师。
然而,尽管白平视挑错为读书人的本分,但一件学术上的事,为何要“越界”,为何要故意向社会蔓延并引发争议?“想傍名人炒作”“靠骂名人出名”,这些是网上对他最多的争议。就连同事们也曾经拿白平开玩笑,说万一赢了阎崇年的钱怎么办,白平总是哈哈一笑,回道:“给学生们做学问呗。”
“他从不刻意把自己塑造成正义形象,还经常拿这个开涮。”山西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赵瑞锁说,只有白平周围的人才了解,在学问上的较真对白平来说是一件很享受的事。“他一贯是这样。”提到白平所打的官司,他的学生岳海燕脱口而出。她刚入学时就知道,白平以教学严格、治学严谨在学生之间闻名,“简而言之,不要对他挑错感到意外。他就是这样的人”。
有意思的是,白平与阎崇年的那场官司,终审判决虽然“驳回上诉,维持原判”,但判决书中指明:“白平作为专职的文学工作者,能花费大量时间精力,认真研究古籍,虽主观上有对新闻报道的法律效力的误读,但客观上对于文学古籍研究和出版社发行工作起到了积极的监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