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强制一半人只领津贴不工作,你愿意成为哪一半?

2018-12-29 00:00:00拾依
新华月报 2018年6期

2017年1月,芬兰宣布开展一项社会经济学试验:在两年内,向2000人每月无条件发放560欧元,政府同时也将展开研究,看这会对接受者的生活产生怎样的影响。

政府的构想是,每月有了这样一笔钱,即使在物价指数比较高的北欧,也是可以维持基本生活的,那么这部分人就不再需要为了谋生而工作,可以选择自由职业,或慢慢寻找自己真正喜欢的工作。

在1516年出版的《乌托邦》里,托马斯.莫尔就描绘过类似的场景。当年读起来,觉得这真是个完美的世界,只是过于遥远。而如今,北欧终于开始实现了,我却陷入了思索。如果你成了光拿钱不工作,或者说不用被迫工作的人,真的会开心吗?

毕竟我们面对的,未必是只要你想工作就能工作的未来,更别提找到自己喜欢的职业了。更大的概率是,AI和机器会占据越来越多的工作岗位,最终留给人类的工作,屈指可数。就如《机器人总动员Wall.E》里面描绘的,未来的人类可能都会成为每天瘫在椅子上,无忧无虑,等机器人伺候吃喝的大胖子。

乌托邦?

当初马克思预言,“未来富人不用工作,只有穷人才工作”,似乎正好跟事实相反。到了今天,许多富人都在通宵达旦地工作,满世界地飞;而最底层的穷人,得益于社会保障制度,已经不再需要工作了。

最近读到罗格斯大学的经济历史学家詹姆士·利维斯通James Livingston的一本新书《No more work: Why full employment is a bad idea》,更是加深了我的疑惑。书的开始,首先对LrZl+H/WlkSNe/5JxnFslA==我们一贯以来对于经济发展的理解做了一个纠正:“投资早已不是经济增长的推动力,即使将企业的大部分利润拿来投资再生产,也未必会带来更多的就业。”

利维斯通引用了自己2011年的一本书《Against Thrift》(反节俭)中的论述:“美国在1920年代后,资本投入在单位产品中所占的比例就逐年下降了,到了21世纪,企业的利润并没有用于扩大再生产,而是投到了房地产、股市和海外。而真正拉动经济增长、带来就业的并不是投资,而是消费。”

然后,作者引用了伦敦大学经济学家的一份报告,说20年之后,目前所有工作的一半,都会消失。而且我们谈论的不只是体力工作,一些脑力劳动也会被取代。英国德勤公司合伙人Ian Stewart和同事们通过大量数据研究,在2014年12月也公布过一份报告。这份报告解读了1700年以来,英国这个最早的工业化国家的职业变迁。

他们发现,在新增和快速增长的职位中,不论是高端还是低端,高薪还是低酬,所有职位都有明显的变动。比如,在1992年-2014年,职位增长最快的五个职位是:护士、教师、管理咨询、信息技术、社会工作。下降最快的五个职位:财务经理、皮革匠、编织工、铁匠、打字员。

到了2015年11月,BBC根据牛津大学研究者Michael Osborne和Carl Frey提供的数据,分析了365种职业在未来20年的“被淘汰概率”,发表了一篇名为《机器人会取代你的工作吗?》的文章。

文章列举了这几种未来不乐观的职业,它们分别是:电话推销员、打字员、会计、保险业务员、银行职员、政府职员等。也就是说,很多我们现在看来是金饭碗的职业,以后可能根本就不存在了。

而即使是留给人类的这些工作,可能也不是什么有意思的工作,收入还可能非常低。书里面就讨论了这样一种情况:美国如今的失业率约为6%,这已经是非常低的数字了,但这依然无法改变美国人均收入依然很低的事实,25%有工作的美国人,收入水平是低于贫困线的。

尽管如此,这些收入低到可以领免费食品券的人,很大一部分并不愿意去领券,因为有些人认为这样有损自尊,而且觉得自己成为了社会的负担。

那么,如果真的推行这种让一部分人提前退休的制度,到底会激励人们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还是因为由此带来的社会负担,影响了正常的经济发展呢?

利维斯通讨论了两种实现形式:1.将工作的人的社保基金缴纳数额提高一些,养活另一部分人;2.提高企业的交税率。既然经济增长已经要靠消费推动,而非投资再生产,所以,企业因为高税率而迁到国外的可能性不一定会增加,反而因为大家手里有了钱可以消费,需求增加,会催生更多的企业和就业岗位来满足需求。

从这个角度看来,一半人工作养活另一半人,在经济上是可行的。但这个画面,想象起来总让人有点不舒服。

在有些人看来,这对工作者是一种不公平的剥削,简直跟奴隶社会有异曲同工之效;而另一些人则认为,工作的权利跟人权是一样的,我可以选择不工作,但你不能剥夺我工作的机会。这也不禁让人联想到,为什么很多人以前梦想着退休享受人生,而真的退休后,却无所适从。因为在其前半生,工作可以说是他与社会最直接的联系,也是让人感受到自己对社会有价值的重要途径。突然失去了这种联系后,人生的意义就只能从别的方面寻找了。

所以利维斯通说,这种福利社会,带来的最大问题不在经济上,而在于道德。

我们可以设想,如果一部分人工作,另一部分人闲着,会不会带来新的等级差异?就如过去男人普遍收入高,女人普遍收入低,是造成男女不平等的部分根源;而许多黑人由于从事的是体力劳动,相比更多占据管理层的白人来说,也存在社会等级差异。那么未来,工作和不工作的人之间,是否又会带来新的社会等级问题?

其实这个情景,在一本名为《反社会的人》的书中已有描述:德国在我们的印象中,一向是以“严谨有序、经济发达”的形象出现的,但如今,只占1%人口的富有者占据了36%的社会总财富,他们通过资本市场不劳而获,并且巧妙地隐匿和转移着财富;另一方面,大批依靠社会救助的失业人群已经发展出了独有的价值观,向社会索取着越来越多的福利支出。

在这两者的夹攻下,德国社会已经不堪重负,处于逐渐分崩瓦解的过程中。在有些批评者看来,这种论调有些耸人听闻,但作者瓦尔特·伍伦韦伯并不是在信口开河,他不仅引用了来自官方的调查数据,自己也做了大量基础调研,因此还是颇具参考价值的。

相信大部分读者,都认为自己是聪明能干的,是会成为社会中流砥柱的。所以,如果这一天真的到来,世界不再需要你去工作了,甚至白给你钱养着你,而你此时还年富力强。那么,你愿意吗?你会选择成为哪一部分人呢?

(摘自《南都周刊》2018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