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只是怎样用标点的问题

2018-12-29 00:00:00梁衡
小读者之友 2018年8期

德国十九世纪的著名作家台奥多尔·冯达诺在柏林当编辑的时候,收到一个青年寄来的拙劣诗作,并附有一封短信说:“我对标点向来是不在乎的,请您用时自填吧。”冯达诺很快给那个青年退了稿,并附信说:“我对诗向来是不在乎的,下次请您只寄些标点来,诗由我自己来填好了。”

这个故事对我们研究诗歌,乃至各文体的写作很有启发。在那个青年看来,诗歌就只是文字的堆砌,至于标点可有可无。而作家冯达诺却把标点看得比诗本身还重(当然这里也含有对这个懒青年的讽刺)。艺术,大体都是这样,初学者只能知其大概,得其皮毛。比如戏剧表演,艺徒只可勉强掌握唱腔、架势,而大师们则能把水袖、扇子、帽翅、胡子等统统调动起来去塑造人物,表达角色的内心世界。而且偏偏是舞台生活越久,对这些细致的地方研究越深,有的还成为绝技,而使自己的表演艺术倍增光彩。

陆棨同志有一首《大巴山的回声》,巧用标点而妙趣横生。这里不妨引出第一节来:大巴山啊,你好!——你好……你好……当年的红军回来了。——来了……来了……走进山来心就跳啊,——啊……啊……啊……大巴山你知道不知道?——知道……知道……我一声问好万山和,——回声把你来拥抱;三十年我时时想巴山,——巴山也没把你忘掉!……

你看,作者没有说什么“我情不自禁地高喊”,没有说“回声在山谷间荡漾”,没有说“我像扑进了母亲的怀抱”。但是我们看到了他疾步登山的欣喜情景,我们听到了群山中嗡嗡不绝的回声,我们感受到了一种阔别的战士对老区的深沉爱情。这里有景、有声、有情,靠的是什么?只靠了几个破折号,就一层层地表现出了作者和大山的对话;只用了几个省略号,就像一行行曲谱,形象而生动地表现出回声绕山越谷,余音缭绕的效果。这两种标点在这里抵得上多少文字,包含了多少画面、感情。第一节只有八行,作者就大胆地用了二十五个标点。试想,如果把这些标点统统去掉,只将这几十个字送到编辑部里,不但不是好诗,恐怕编辑读来真要头痛,会疑是痴人说梦呢。

本来么,人们有复杂的感情,要喜怒哀乐,要问、要叹。这许多内容,文字不足以表达,就要有各种标点辅助。特别注意抒情的诗歌,更是如此。当然,我们也不提倡钻牛角尖,搞什么标点游戏,冯达诺给我们的启发,也不只是怎样去用标点,而是怎样去认真写诗、认真写作。

(选自《新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