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香山:玩手机过马路,罚款
在世界范围内,边玩手机边过马路的“低头族”越来越多,从而导致伤亡事件不断攀升,他们当中有的是不留神走进快车道而被车辆撞到,有的是自己撞在静止的物体上。
2015年,马里兰大学发布的一项针对全美的调查显示,2000年至2011年,行人过马路看手机而导致的伤亡人数超过11 000人。这次调查促使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在当年的年度报告中,将“走路分心”列入造成美国人意外伤亡的最大危险因素之一。
美国州长公路安全协会进行的另外一项研究显示,2016年,美国行人因交通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约6 000人,是近20年同类交通事故中死亡人数最多的一年,其中,“走路分心”是罪魁祸首。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女发言人莫林·沃格尔说:“有很多人在过马路时用手机,但在人行道上用手机更为常见。”
2017年10月,美国夏威夷州最大城市檀香山颁布法令,对在横穿马路时看手机的行人处以罚款。檀香山是美国第一座颁布这种法律的大城市,希望能通过法律减少因“走路分心”造成的交通伤亡事故。
檀香山这项法律规定,过马路玩手机的行人一旦被警察抓住,会被处以15~99美元不等的罚款,其中,初犯罚款15~35美元,再犯罚款35~75美元,第三次犯罚款75~99美元。
司机开车时发短信有可能会坐牢
如果说行人过马路玩手机更多的是给自己造成伤害,那么,汽车司机和骑车者边驾(骑)车边玩手机,则可能更多是给他人造成伤害,所以,世界上不少城市对这类“低头族”以立法形式加以制约。
2013年,一位名叫丹尼尔·加勒廷的美国人在骑摩托车行驶途中,被一位女司机开车撞倒身亡,车祸原因是那位女司机开车时发短信分心了。
针对这一事件,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议员亚莱特·吉本斯提交的一项议案提出,如果司机开车时因发短信等分心行为导致撞死或撞伤他人事件,最高应处以五年监禁。最终,这项提案获得州议会通过并于2017年11月写进了该州的法律,并被命名为“丹尼尔法”。
美国路易斯安那州法律规定,如果司机开车时使用手机等数码设备收发消息,最高会被处以175美元罚款。如果这种违规行为发生在某些规定时间又是开车穿越校区的话,处罚将被加重,初犯会被罚款175美元,再犯将被罚款500美元。
那么,如果你没有过马路,也没开车,是不是可以毫无顾忌地给别人打电话和发短信呢?非也!如果你是给正在开车的人打电话或发短信造成车祸,你也逃不脱责任。201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发生了一起车祸致人死亡事件,原因是司机正在收看手机短信。最后,法官约翰·霍奇判定,两个先后给出事司机发短信的人犯有“过失致人死亡”罪。
2015年,日本东京就立法,对边骑车边看手机的“危险骑行”施以严厉的惩罚:违规者将被处以50 000日元的罚款并参加一次安全教育课,才允许其再次骑车上路。
用人性化的手段去减少伤害事件
在欧洲,一项针对阿姆斯特丹、柏林、布鲁塞尔、巴黎、罗马和斯德哥尔摩等城市14 000名行人的调查发现,17%的人曾在过马路时玩手机,其中以年轻人为多。针对这种现象,欧洲人没有像美国的城市那样制定法律加以管制,而是通过增加人性化手段去减少伤害事件发生。
荷兰小城博德赫拉芬,政府在马路上为“低头族”设立了专属红绿灯,灯的高度大约与成年人的胸部齐平,这样,行人虽然在过马路时看手机,但眼角的余光能看到红绿灯。当地官员凯斯·奥斯卡姆说:“行人在马路上玩手机,大多是浏览社交媒体、玩游戏、看各种软件和听音乐,我们无法改变这一趋势,但我们应该防患于未然。”
英国伦敦政府给路灯包上了一层海绵,以防止行人只顾看手机而撞在灯柱上受伤。
德国科隆、奥格斯堡等一些城市,政府则在电车轨道附近的地面上设立了“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警示牌,以提醒“低头族”注意到来往的车辆。
德国慕尼黑,一位15岁女孩因过马路时戴着耳机听电话,不小心被撞身亡。为此,政府在一些危险路段安装了特制信号装置,这些装置能够向安装了“小心过马路”软件的智能手机发出警告信号,提醒手机使用者注意交通安全。
(旺仔糖摘自《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