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早 梅
[唐]齐 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译文]
在这严寒的季节里,很多树木因受不了寒气,纷纷被冻得折断了,唯有梅树的树根先回暖了起来,恢复了生气。前面不远的村庄里,在厚厚的白雪之中,昨天夜里,竟然有一枝梅花开了。这枝梅花在早晨轻风的吹拂下,散发出醉人的幽香,引来了好几只鸟儿站立在枝头,偷偷地看着它。等到明年,它应该还是会应时而发,在望春台上拔得头筹,艳冠群芳。
[诗的故事]
这首诗的作者齐己,是一个乡下穷苦人家的孩子,从懂事开始,就帮家里干忙不完的农活,等到他稍微大一点,经常在长沙附近的一座寺庙外放牛。
虽然家中贫困,齐己却非常好学,经常向寺里一些长老借些书来看,并且向他们虚心求教。齐己非常努力,后来竟然能作起诗来,经常坐在牛背上摇头晃脑地吟诗。寺庙里的长老看齐己这么喜欢读书、作诗,就给他提供了各种便利。齐己更加用功,他勤背经书,勤写诗文,一天比一天进步。
有一年冬天,似乎特别寒冷。在一个特别清冷的早晨,齐己早起看到外面因为一夜大雪而变成的银色世界,非常美丽,便忍不住外出赏雪。
他一路慢慢地走着,沿途欣赏雪景,很快便来到一个小村庄。在一片雪地之中,他无意中发现几朵梅花开了,不但散发出奇特的清香,还引来好几只鸟儿栖息在附近的枝头,叽叽喳喳地唱着歌。
这幅景象实在是太美了,回到寺里之后,齐己还念念不忘,便提笔写下了这首诗。不过,齐己最初的诗句是“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后来为什么会变成“昨夜一枝开”呢?
这是因为齐己通过一次偶然的机会,遇到了当时的大诗人郑谷,他拿了不少自己的诗文作品请郑谷指教。在这些作品中,郑谷最欣赏的就是这首《早梅》,但是,郑谷建议他把“昨夜数枝开”改成“昨夜一枝开”;理由是既然叫作《早梅》,如果是只有一枝梅花,在一片冰天雪地之中率先悄悄地绽放,不是更能体现“早”的感觉吗?
齐己对于郑谷这番指教非常折服,于是立刻把“昨夜数枝开”改成了“昨夜一枝开”。齐己高兴地对郑谷说:“您真是我的一字之师。”
(摘自《唐诗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