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悟经典

2018-12-29 00:00:00
小读者之友 2018年11期

【原文】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译文]

草原上的草是多么茂盛啊,它们春天茂盛,秋天枯萎,年年如此。表面上,野火好像能将一大片的枯草烧为灰烬,但是一旦春天来了,野草便会再度复苏,重新充满生机。虽然古道荒城仿佛荒芜许久,但是嫩绿的新叶却能使它们洋溢一片盎然的生机。行路人看见这萋萋的芳草想起了离别的愁苦,仿佛每一片绿叶都蕴含着浓浓的别情。

[诗的故事]

关于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书上都说他“少时聪慧,学习也很认真”,所以,这首有名的《赋得古原草送别》是他十六岁时的作品,也就不那么太令人惊奇了。

据说《赋得古原草送别》是白居易在贞元三年(787年)初春,赴长安赶考时的习作。长安虽然非常繁华和热闹,但是年仅十六岁的白居易却颇少年老成,一点儿也不爱玩,反而一到长安就忙着打听当时德高望重、鼎鼎大名的大诗人顾况的住处。打听到之后,他便带着《赋得古原草送别》这首诗以及其他一些诗作,冒失地找上门去请顾况指教。

顾况倒也没有什么架子,不但接见了这位素昧平生的少年,还亲切地和他闲话家常。在得知白居易有意留在京城求发展时,还以一个长辈的姿态,好心地告诉他:“长安米价太贵,想要在这儿长期居住下来,可不容易啊!”

其实这也是顾况对后生晚辈的一番肺腑之言,毕竟多年来他看到不少年轻人都雄心勃勃地想来京城发展,但能够成功的真是少之又少。所谓“米价太贵”,不仅仅是指“生活不易”,实际上也有“出头不易”的意思。

不过,当顾况打开白居易的诗作,看到这首《赋得古原草送别》时,马上忘情地大叫:“好诗!好诗!”紧接着顾况立刻改口对白居易说:“你小小年纪就已经能写出这么好的诗,将来的前途绝对不可限量!你若想在长安长期居住下来,是件很容易的事!”

(摘自《唐诗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