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工作成败的试金石,把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利益问题,破解社会反响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工作目标和价值追求。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党风建设中一个久治难愈的顽症,也是执政党作风建设的关键问题,必须从政治的高度、战略的维度,切实加以解决。
高扬“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旗帜。“民之所呼,政之所向。”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扶正信念的方向盘,拔正价值的指南针,以实现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为己任,增强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的政治担当,增强时不我待、只争朝夕、勇立潮头的历史担当,增强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责任担当。把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工作成败的试金石,把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利益问题,破解社会反响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工作目标和价值追求。
充分发挥“关键少数”的“头雁效应”。反对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一定要从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抓起,做到“三个带头”:带头履职尽责、带头担当作为、带头承担责任,切实以担当带动担当、以作为促进作为。要进一步精简会议和文件,改进文风和会风,不要过份依赖和嗜好开会,尽量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借助政务网、视频会议系统、微信公众平台简明扼要安排部署,大幅削减会议数量,节约会议成本。党员干部要大兴调研之风,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基层,投入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搞调研、办实事、解难题,真正做到对基层的情况亲知、真知、深知。
树立“五个过硬”的正确用人导向。要鲜明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突出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具体工作中,要做到“五个坚持”:一是坚持好干部标准,大力选拔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实绩突出的干部。二是坚持从对党忠诚的高度,既看待干部日常工作中的担当,又看大事要事难事中的表现。三是坚持有为才有位,突出实践实干实效。四是坚持全面历史辩证地看待干部,公平公正对待干部。五是坚持优者上、庸者下、劣者汰。
建立科学的干部评价激励机制。要突出政治考核、作风考核、实绩考核,体现差异化要求,合理设置干部考核指标。考核政绩时,不光看材料数据,更要实地考察,看看问题解决了没有;不光听干部的汇报,还要多听听基层的评价,多走进群众,问问他们的实际感受。要将考评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评先奖优、问责追责的重要依据。同时,旗帜鲜明地支持、保护、鼓励担当者,给“想为、愿为、能为、善为”的干部撑腰鼓劲,给他们吃下“定心丸”、系上“保险绳”,让他们挺直腰杆、甩开膀子、迈开步子。
加大监督执纪问责的力度。要充分发挥各种监督力量的作用,改进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行使权力的监督。无论是大问题,还是小毛病,都一律监督不留空白。突出对重点工作、重点项目、重点目标任务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注重从监督检查、群众举报、部门移交、“中梗阻”评议、部门巡察等渠道精准捕捉问题线索。监督检查一定要沉到一线、转到“后院”,看干部的状态、察项目的现场、听群众的反映,多听逆耳之言,多些刨根问底。
(作者系仙桃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