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长城比打仗划算?

2018-12-29 10:12:54小马连环
百家讲坛(红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蒙恬突厥大军

◎ 小马连环

早在秦朝时,秦始皇派蒙恬进攻匈奴,把匈奴的河套地区给抢来了。可把匈奴人打跑后,蒙恬没有趁势进攻,而是就地修起了长城,把战国时期各国修的长城连接起来,形成了一道统一的防御线。

蒙恬为什么不追呢?一是追不上。秦军以步兵为主,要跑赢匈奴骑兵实在是有心无力。二是匈奴人机动性强。他们奉行“打得 赢就打、打不赢就跑”的战略,中原王朝很难与其正面对抗。三是追击成本太高。打败对手很容易,可要歼灭对手非常困难。汉武帝用前三代的积蓄倾全国之力出击,也没有真的全部消灭匈奴,后来匈奴人还是一路跑到了欧洲。

在以后的朝代,中原对北方的强敌不乏再次压倒性的胜利,但都没办法一劳永逸地消灭对方。比如匈奴之后是突厥,唐朝打败了突厥,但之后别的草原民族又兴起了。

所以,蒙恬就地修起了长城。这也得到了秦始皇的大力支持,毕竟这是最经济的手段。

后来,明朝最喜欢打仗的明武宗曾经算过账:如果派八万兵马出去打鞑靼,一年需要费用1000万两,还不能保证一定赢;如果修葺长城来御敌,只需要五万劳工、两个月时间,费用不过100万两。这里面还有很多细账:调用的民工干完活回去还能种田,若调用大军,大军就要长期吃军粮、不干活;修好长城后还可以开辟大量的新耕地,这也是一笔不可小觑的收入。

此外,不用军队御敌还有一个隐秘的原因:用军队就会产生握有重兵的大将,怎么防范大将是个麻烦事。

当然,不用军队而修长城也有负面影响:修长城,军队就得不到建设,也缺少实战经验。长期来看,过于看重防守的国防政策必定会削弱本国军事力量。这是明武宗等皇帝始料未及的。

猜你喜欢
蒙恬突厥大军
Reciprocal transformations of the space–time shifted nonlocal short pulse equations
蒙恬制笔
Or.8212/76突厥鲁尼文文书译注
古突厥文碑铭中ik刍议
暾欲谷碑所見古突厥文詞彙“騰格里”()釋讀
古突厥人的词语Ortuq (Ortaq)“商人”
人体免疫大军之神经元
人体免疫大军之皮肤
人体免疫大军之淋巴结
蒙恬造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