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萍将军书写“尊师亭”

2018-12-28 05:41徐其广徐倩
文史春秋 2018年9期
关键词:张爱萍尊师抗日

徐其广 徐倩

在辽阔的豫东平原上,有一个与安徽省紧密相连的小县城——河南省郸城县城。在县城西关的小洺河南岸,有一座精致清雅的亭子。这座凉亭六角攒尖,彩色琉璃瓦铺顶,亭身由6根红色大木柱支撑,亭上镌刻着“尊师亭”3个大字,亭中央树立着一块石碑,石碑朝阳的一面刻着“张又铭先生纪念碑”8个大字。这“尊师亭”和“张又铭先生纪念碑”的题字,都是由曾担任过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等党和国家重要领导职务的张爱萍将军亲笔书写的,这两幅题字把整个亭园都映衬得熠熠生辉,为郸城增光添彩,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游客来到这里驻足观赏。

众所周知,张爱萍将军是位将军诗人、书法家,他为什么会书写“尊师亭”“张又铭先生纪念碑”两幅题字呢?郸城是一个新兴县城,过去一部分就属鹿邑县,张爱萍和尊师亭的故事还得从张爱萍将军在鹿邑创办抗日干部训练班说起——

张爱萍接管干部训练班

1910年1月9日,张爱萍将军出生于四川省达县罗江口镇张家沟的一个农民家庭。他早年在家乡参加学生运动和农民运动,1929年12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在红十四军一师历任小队长、政治指导员、中队长、大队长,在攻打老虎庄、泰州的战斗中,作战勇敢,左臂负伤。1938年春,他任八路军总指挥部参谋,这年4月下旬负责秘密发展党员、组织抗日队伍,8月中旬赴河南确山发展武装力量组建新四军挺进纵队。就在1938年9月,河南省鹿邑县城从日军占领下被收复,魏凤楼担任县长,游击总队在鹿邑城内书院创办起抗日干部训练班,张爱萍担任抗日游击总队参谋长兼干训班教育长。

1938年10月,彭雪枫司令率新四军六支队到达鹿邑,对这个训练班特别重视,即派共产党员杜辛生、马凌嵩到这里工作。为了增强这里的领导力量,到11月初,彭雪枫司令就直接派张爱萍到魏凤楼部任参谋长,兼任干训班教育长。张爱萍来到干训班就职后,就住到干训班大厅的东侧耳房里,一心一意扑在干训班的工作上,看到干训班各队的内务混乱,对单兵训练和队列要求不严,开饭没有秩序,各班干部对学员的学习和日常生活不敢大胆管理,缺乏规章制度等,就很快召开了一系列干部会议,建立健全了必要的规章制度,诸如会议、汇报检查、考核、点名、值日值班、请假销假、调整作息时间,内务各项规定等。

张爱萍亲自对干训班进行整顿,学员全部实行军事编制,选拔优秀者担任大队长、中队长,使干训班的面貌很快焕然一新,可谓紧张而又有秩序,严肃而又活泼。干训班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张爱萍看到教师力量有些薄弱,就在郸城内遍访名师,发现一位名师叫张又铭。张又铭1901年出生于河南省郸城县虎头岗乡的一个书香之家,7岁人私塾,熟读儒家的《四书》《五经》和诸子百家之言,有深厚的古文学和古代历史根底。1923年7月,张又铭22歲时,在省立淮阳第二师范学校毕业后,回到家乡郸城创办宁平小学,自任校长。3年后改任鹿邑县教育局干事,把家迁到宁平,尔后一直在淮师附小当教员。1927年冬大革命失败后,经中共地下党员吴丹坤和李梅村(解放后任安徽省政协主席)介绍,张又铭接触到《共产党宣言》《马列主义概论》《唯物史观浅释》等书籍,开始接受进步思想,此后到鹿邑师范讲习所、淮阳师范和城达中学等校执教。

邀请张又铭任教

张爱萍了解张又铭的情况后,便立即决定邀请他到干部训练班任教。当时,张又铭在淮阳师范任教,由于抗日烽火连天已经离开学校。张又铭一接到张爱萍的邀请,立即来到干训班。张爱萍将其安顿好之后,张又铭老师就开始给学员讲课了。按照张爱萍的分工,张又铭承担的教学任务是主讲“日本研究和战时教育”,还有“组织民众”“动员民众”等课程。为了把课讲好,张又铭不分昼夜地阅读毛泽东撰写的《论持久战》等革命理论文章,不懂之处就向张爱萍请教,充满了授课热情。

张又铭对日本的地理、历史颇有研究,具有独到的见解。在讲课中对日本侵略中国的历史,阐明得尤为详尽精辟,以中日两国条件的对比,讲明中国必胜、日本必败,为师生们树立起抗日必胜的信心。还经常以古喻今,帮助学生认清社会现实。比如在讲授南宋抗金斗争历史时,就愤怒地鞭答了宋高宗和秦桧卖国投降的丑恶行径,热情地赞扬了爱国军民的正义斗争。在讲授鸦片战争时,他除了揭露、抨击清廷腐败、投降的丑恶嘴脸,还高度评价了广州地区三元里和升平学社的反英斗争。当张又铭讲到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大肆烧杀以及英法联军火烧人类文化瑰宝圆明园时,眼含热泪谆谆教导学生:永远不要忘记这段历史,一定要为国家和民族效力,坚决赶走日本帝国主义!

不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外,张又铭总是数学理论联系抗日战争的实际,向学员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有一次,当讲到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国东北三省和华北地区时,他慷慨激昂地揭露日本侵略军野蛮烧杀的罪行,当讲到全国军民奋起抗击日军取得一个个胜利时异常兴奋,眼里溢出了激动的泪花,还多次大声疾呼“宁可抗日死,不做亡国奴!”广大学员都深受感染,个个义愤填膺、摩拳擦掌,决心为民族生存贡献一切。

张又铭的讲课在学员中非常受欢迎,课堂上经常响起阵阵热烈地掌声,张爱萍也多次来到课堂上听课。每当课后,张爱萍总要握着张又铭的手,说几句鼓舞、激励的话。同时,张又铭的授课内容和方法也给张爱萍办好抗战干部训练班积累了教学经验。张爱萍在讲授《统一战线和游击战术》时,用一个个生动感人的事例,深人浅出地阐述了毛泽东的一些重要论述,尤其是在讲到攻打老虎庄、泰州的战斗,学员们都像身临其境,耳目为之一新,从而大大地激发了革命的热情,有力地增强了抗日救亡运动的信心和勇气。

张爱萍为了给学员们讲好课,还多次把彭雪枫司令员请过来亲自授课。有一次,彭雪枫司令给学员们作形势报告,整整讲了4个小时,赢得一阵阵热烈地掌声,到结束时学员们还不愿意离开。在张爱萍的带领和张又铭的影响下,杜李生老师讲授的群众工作,尹景翔老师讲授的“社会发展史”,李子木老师讲授的“辩证唯物主义”等课程都深受学员们的欢迎。

抗战干训班里结深情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张爱萍和张又铭成为知心好友。在抗日干部训练班里,有一个姓马的年青女同志教唱抗日革命歌曲,大多是当时非常流行的著名歌曲,《义勇军进行曲》《流亡三部曲》《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等,还有《七月里来》《调军》《自卫军》等小曲小调,不仅训练班里歌声嘹亮,就连当时的街头巷尾和乡村农舍也都飘扬着歌声。每当小马老师教唱这些革命歌曲时,张爱萍和张又铭经常站在学员后面和学员一起唱。

在抗日干部训练班里,张又铭经常组织学生到县城大街上和乡村里书写张贴“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日本帝国主义必败!”等标语口号,带领学生创办起鹿邑城第一个青年抗日墙报《嚼火》,张爱萍亲自命名题写《爝火》报头,利用诗歌、散文、小说、书法等多种文艺形式,把《嚼火》墙报办得生动活泼,就象一支熊熊燃烧的火把,把学员们的心照得亮堂堂的。干训班还经常引导学员参加进步活动,组织学生募捐、慰问伤病员、教农民识字等。

张爱萍心里时刻想着组织群众、宣传抗日,他常抽调一些学员组成群众工作部,到鹿邑城南的汲水集以西的周寨、刘小庄等村,帮助群众打水、扫地、锄草等,组织“抗日救国会”“抗日自卫团”“妇女救国会”“儿童团”等抗日宣传组织。在开展这些工作中,张又铭给张爱萍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议,群众工作开展得生龙活虎,有声有色。

为了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张爱萍将军亲自和教练员一起,带领学员上好军事课,曾组织过两次军事演习。在特殊情况下,他还带领教师和学员们参加战斗。1938年农历十一月十四日,鹿邑二次沦陷,日军侵占鹿邑县城,形势极为严峻,干训班30多人在张爱萍的带领下,于第二天夜里,冒着满天飞舞的大雪,配合魏凤楼部,从东南城角越过城墙,拿下了伪军岗哨,消灭了伪军一个中队,一举收复了县城,极大地鼓舞了当地人民抗日的斗志。在军事演习和战斗中,张又铭英勇顽强,负了伤还继续参加战斗,张爱萍亲自让卫生员给他包扎伤口,并在全体人员大会上,对张又铭进行了表扬,号召大家向张又铭老师学习。

两个多月过去了,干训班学员毕业了,在毕业典礼大会上,张爱萍做总结报告,向学员颁发毕业证书。每位学员的毕业证书上,都有他亲笔写的题词:“为民族解放事业奋斗到底!”学员毕业之后,按照张爱萍的分配安排,一部分到了鹿邑县城关镇和区上工作,组织抗日队伍;一部分直接跟随他到部队参战。

1939年初的一天,张爱萍带领一批干训班的精英,即将前往抗日前线。在出发之前的那天深夜,张爱萍与张又铭话别,张又铭老师再三请求随队上前线打仗,张爱萍耐心说服他留下,继续教书育人,为抗日前线培养英雄儿女。于是,张又铭留了下来,冒着生命危险前往抗日前线的河南省豫东游击区任教。

奋战在教育战线上

1940年,自然灾害与战乱给人民带来了双重灾难,抗日斗争的形势极为艰苦严峻。张又铭了解到薛朴若正领导着一支人民武装力量活动在相邻的淮阳、项城一帶,艰苦奋斗,就带领学生们给薛朴若抗日游击队写慰问信。当游击队收到这一封封热情洋溢的来信后大受鼓舞,情绪更加高涨地投人战斗。

就这样,自从张爱萍离开抗日干部训练班奔赴前线后,打了一仗又一仗,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可是张又铭再也没有见过他,他牢记张爱萍的话语,以张爱萍为榜样,一直坚持在抗日战争前线的学校任教。在张又铭的培养教育下,众多学生从学校走上抗日战争的最前线,直接战斗在抗击日本侵略军的战场上,成为党和人民的英雄儿女。

1944年9月11日,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彭雪枫在河南夏邑县八里庄战斗中不幸殉国,张爱萍由新四军三师副师长,接任四师师长。在四师召开彭雪枫追悼大会时,张爱萍将军书一挽联,悬于主席台两侧,上联为“恨寇贼杀死吾战友”,下联为“率全师誓为尔报仇”。恰在这个追悼会上,张又铭带着一部分学生也赶来参加,看到在主席台上讲话的张爱萍,听闻他已接任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并兼淮北军区司令员,率部转战徐州以南,津浦路东西广大战场,连续作战,收复失地,心中感到无比地高兴。张爱萍在主席台卜讲完话后,就来到张又铭跟前,和他简短地谈了一会。由于战事紧张,两人很快又相互告别了。张又铭和张爱萍的这次短暂碰面,心中受到了很大鼓舞和鞭策。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了,全国人民沉浸在无比的欢乐之中。张又铭精神抖擞地和师生们一起欢呼雀跃,共同庆祝抗日战争取得的伟大胜利。抗战胜利后,他依然奋战在教育战线上,又继续作出卓越贡献。

创业绩桃李满园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国人民过上了幸福的好日子。一次,张又铭从报纸上看到张爱萍的信息,怎么也抑制不住自己想念故友的心情,就给几年未见面的张爱萍写了长信。他在这封信里既向张爱萍问好,又详细汇报自己的工作。张爱萍收到这封信非常高兴,随即写了回信,既祝贺张又铭工作取得的成绩,又邀请他到北京家里做客。张又铭收到回信后,不久去北京拜见了张爱萍。两人几年不见仍感情依旧,畅说欲言,讲个没完没了。到张又铭离开时,张爱萍再三嘱咐:要不忘初心戒骄戒躁,要为党和人民作出更大的贡献。

张又铭一心一意地为人民服务,创造出了辉煌业绩,党和人民也给予他充分肯定。1950年,张又铭任淮阳专区土改委员会委员。1951年郸城县建制伊始,专署领导拟委任他为该县教育科长、中学校长,他得知后就以无行政管理经验再三辞让,仍然坚持默默耕耘在讲坛上。1954年3月初.张又铭光荣地当选为淮阳县人民代表、淮阳县人民政府委员。1958年7月,他被调到商丘师范专科学校任教,1960年光荣地担任商丘市政协委员。1962年7月作为特邀代表出席了河南省政协二届三次会议,1963年11月继续当选为商丘市政协委员。1965年元月.他患脉管炎卧床.之后获上级批准退休,把数十年积累的教育经验文稿和购置的数百册图书,全部捐献给了国家。

由于劳累过渡,张又铭患的高血压病越来越严重,后来偏瘫长期卧床不起。1981年1月13日凌晨,他刚刚渡过80寿辰两周后,突然心力衰竭,在鹿邑县马铺公社卫生院与世长辞。1月18日,子女们遵照他的遗嘱,没有举行任何仪式,把他的遗体安葬在郸城县宁平乡李桂集村。在他去世后,遵照他的遗嘱,把他在原籍所遗房产,由郸城县宁平乡政府作价3000元,全部捐献给宁平小学。学校将此款设立“张又铭奖学金”,用以奖励优秀学生。

张又铭执教50多个春秋,被党和人民赞誉为“豫东教育三杰之一”“名副其实的教育家”等,桃李满天下。他所教过的学生数以万计,其中许多人硕果累累、卓有建树,成为各条战线上的骨干和带头人。

张爱萍将军书写“尊师亭”

在张又铭老师的辛勤培育下,他的子女们也个个成材,分别在教育、林业、卫生、商业、党政、工程诸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张又铭离开人间,可他那乐于奉献的共产主义精神却活在儿女们、学生们和社会上许许多多的人们心里。1986年12月24日,郸城县人大为了表彰张又铭在知识界终生从教的光辉精神,并在全县人民群众中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尚,发出关于成立张又铭纪念亭、张又铭奖学金基金会筹备委员会通知,郸城县内外许多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纷纷捐款赞助,齐心协力在洺河南岸建立张又铭纪念亭。

几个月过去,这座纪念亭很快就要建起来了,并拟好了“尊师亭”和“张又铭先生纪念碑”两幅字,要把这些字刻到亭子和石碑上,可这些字请谁来写呢?大家自然而然地想起张又铭老师一生中最崇敬、最亲密的故友张爱萍将军。

1987年春天,一个暖洋洋的日子,张又铭的学生、邯郸县人大副主任董相如等一行3人从郸城来到北京城,到了张爱萍将军的办公室里,一五一十地向张爱萍将军讲述着张又铭老师的感人事迹。张爱萍将军听着他们的讲述,回忆起当年邀请张又铭到抗日干部训练班任教的情景,不禁流下泪水,高兴地说:“你们响应党中央‘尊师重教的号召,给张又铭老师建立纪念亭,建得好啊!张又铭老师的一生,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是奋斗的一生、光荣的一生,值得后人纪念!今天,我也要向张又铭老师献上一份薄礼啊!

他说着就在书桌上铺开一张宣纸,拿起笔醮了醮墨汁书写起来。他全神贯注地一口气把“尊师亭”3个大字写下来,落款署上自己的名字,3位来客看着张爱萍将军那挥洒自如的书法,英气勃发、气势磅礴,不仅显示出一位书法大家的风度,也切实表达了这位老将军对故友的关心和爱护,充分体现了党和人民给张又铭老师一生贡献的肯定。接着,张爱萍将军又挥笔写就“张又铭先生纪念碑”8个大字,这8个大字雄壮有力、浑然一体,寄予了张又铭老师精神代代相传的深切厚望。

“尊师亭”永远传颂

董相如一行3人回到郸城,把张爱萍将军书写的这两幅书法镌刻到纪念亭和石碑上,纪念亭建好后,非常雅致美观。整个尊师亭周围花木芬芳、松柏长青,成为郸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四面八方的人纷纷到这里参观。

1989年,郸城县10多位退休老教师为了发展郸城教育事业,让张又铭老师的无私奉献精神在新时期发扬光大,联合创办起一所民办学校,并且以张又铭老师的名字命名为“又銘中学”。接着,又铭中学分校、又铭小学、又铭幼儿园也相继办了起来。

2003年,93岁的张爱萍将军与世长辞,中共中央召开了隆重的追掉会。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国防和军队建设所建立的丰功伟绩将永载史册,他的崇高品德和革命精神将永远铭刻在人们心中。

一位是南征北战、纵横驰骋、赫赫战功的开国上将,一位是勤勤恳恳、鞠躬尽瘁、大爱无疆的普通教师,这座并不华丽的尊师亭,将一直默默向世人传颂两人这一段永远值得纪念的珍贵友谊。

猜你喜欢
张爱萍尊师抗日
浓浓尊师意 深深感恩情——玉泉小学教师节主题活动
抗日小英雄杨杨
“自我罚站”的将军
教师节品味尊师联
何尊师之谜
张爱萍的三句名言
名人尊师
爷爷的抗日
张爱萍与一江山岛登陆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