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高校党支部“三会一课”质量研究

2018-12-28 20:41彭早史恒
科学与财富 2018年30期
关键词:三会一课质量

彭早 史恒

摘要:党支部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高校党支部“三会一课”质量的提升,关系到组织生活的常态化、制度化。本文阐释了高校党支部“三会一课”重要意义,深刻剖析了目前“三会一课”基本现状,结合高校“三会一课”制度落实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资源协同为抓手,提升“三会一课”质量路径,使“三会一课”成为党内政治生活的基石、党性锻炼的“熔炉”。

关键词:高校党支部;三会一课;质量;

一、高校党支部“三会一课”重要意义

2017年8月,教育部党组发布《关于加强新形势下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要求:严格规范“三会一课”制度,加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时代性和原则性,推进我国高校党支部建设制度化、科学化发展,做到形式多样、氛围庄重。以增强“三会一课”的贴近性、规范性、创新性、互动性为路径,努力夯实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2016年12月,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强调落实“三会一课”制度重要性。

“三会一课”是党组织生活基本形式,“三会一课”对于健全党支部建设、丰富全党组织生活、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提升高校党支部“三会一课”质量建设,是新时代新形势下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思想建党、组织建党、制度建党的有力抓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重要保障。

二、高校党支部落实 “三会一课”制度的基本现状

加强党的建设,基层建设是基础,支部建设是重点。“三会一课”是基层支部建设的核心。党支部是党最基本的组织,是服务、联系教师与学生的重要桥梁,是保证党的一切宣传、路线、方针等贯彻实施者。当前,各高校积极抓牢黨支部“三会一课”质量建设,激活党员内生动力。

(一)运用党建思维,确保凝心聚力

各高校党支部运用党建思维,凝聚人心。我校2017年第一次党代会提出,着力实现以“1个引领、2个示范、5个一流”为主要内容的“125”具体目标。以笔者所在的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为例,信息工程学院党总支以学校党委为核心,党的基层组织为依托,党务工作干部、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为骨干力量,以教职工、学生党员为主体对象,全面推动学院党建工作的发展。通过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专题研讨、邀请专家、教师党员讲党课等形式,力图构建学习型党支部,培育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新阵地,团结带领广大师生群众坚定不移跟党走。

(二)建立监督机制,夯实基层基础

高校党支部把“三会一课”作为建设起点,落实常态化、抓实制度化,创造性出彩。对全体党员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进行讨论,随时把握全体党员的思想动态,从严、从实抓好“三会一课”质量。同时,部分高校党支部在执行“三会一课”制度的同时,还逐步建立监督机制,逐层进行监督,确保“三会一课”制度常态化、规范化。但是“三会一课” 制度的监督体系仍需进一步强化和完善。

(三)开展党员活动,激活组织“细胞”

党员是党组织的“细胞”。高校党支部开展“三会一课”,通过服务群众、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等方式,积极引导全体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激活党员内生动力。以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为例,2016年实施“学生成长课堂”项目,营造党团组织协同育人氛围;通过“微笑文明使者”活动项目,开展服务育人、实践育人。搭建“青年教师成长沙龙”,为青年党员教师成长构建教育研究、教学研讨、成果共享的平台;实施“班导师”项目,在师生之间建立一种“导学、导业、导人生”关系,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通过“三会一课”制度,全体党员素质不断提高,凝聚了党员力量,是“思想建党”的重要载体和抓手。

三、高校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落实中存在的问题

(一)党员素质有待提升

党员队伍素质水平高低会直接影响高校党支部建设。当前高校党支部存在着党员党务工作能力不强的问题,影响了党务工作的实施和开展。党支部召开“三会一课”随意性大、执行缺位、“重制度、轻落实”。党课开展多为传统讲授,授课教师政治理论功底不扎实,内容枯燥、形式单一。部分党支部以业务会、工作会代替支部活动,党员的党性修养不强,弱化党组织生活。影响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广泛、有效的宣传教育,也影响了民意、民声的上传。

(二)思想认识不够深刻

高校党支部对“三会一课”制度在思想上认识不深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高校党支部对“三会一课”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部分高校党支部对“三会一课”开展不够重视,导致“三会一课”制度组织缺乏时效。二是高校党支部对“三会一课”制度的内涵挖掘不够深入、细致,没有结合有关工作思考。“三会一课”组织缺少后劲,这都极大影响了“三会一课”制度常态化、规范化建设。高校党支部“三会一课”没能充分发挥监督、教育作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环节,缺少实质性的内容,浮于表面。自我革新、解决问题后继乏力。

(三)督导检查缺乏力度

新形势下,高校党支部“三会一课”具体落实情况的指导、检查、监管不到位,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高校党支部对青年党员,尤其是新加入党组织的年轻党员指导、培训力度不够,上级党组织也未能及时指导“三会一课”的落实情况。二是高校党支部对“三会一课”开展情况缺乏经常性的督促检查,部分高校党支部存在会议记录不全,甚至缺失的情况。 三是高校党支部对“三会一课”制度落实情况监督不力,没有及时指出问题。缺少对“三会一课” 制度实施情况的具体措施和考评体系,严重影响了党支部的建设。

(四)开展方式有待创新

坚持贯彻“三会一课”制度,需要体现时代性、赋予“三会一课”创造性。新媒体、信息化时代, 高校党支部在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时,必须创新“三会一课”方法,运用“大数据”等现代信息化手段,扩大影响范围,提高全体党员参与 “三会一课”的积极性,帮助师生党员锤炼党性。但当前高校党支部在具体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时,仍多采用老办法、老方式,缺少创新意识,缺少“三会一课”质量提升的有效评价制度和评价细则,未能全面激发党员热情。

四、以资源协同为抓手,提升高校党支部“三会一课”质量路径

高校要以中央提出的“深入研究高校党建工作特点与规律,创新高校党支部机制、方法,提高党建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为目标,健全完善党内组织生活制度,提升高校党支部“三会一课”质量。

(一)因时而进,突出政治性、引领性

突出政治建设是党支部第一要务。一是做好政治宣传,把握全体师生党员的思想动态,引导党员增强自身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二是要坚持理论指导与“三会一课”具体实践活动结合,提高党员政治觉悟。三是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党支部书记、党支部委员队伍,定期开展党内学习教育,增强党性锤炼。落实党员干部主体责任,加强经常性的联络指导,为党支部开展活动提供经费和资源保障,从而长期有效地对质量进行把控。

(二)因事而化,保障规范性、原则性

针对部分高校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不够规范等问题,要加强检查力度,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建立相关考评检查机制。教育内容要联系实际,凸显问题导向,确保“三会一课”规范性、原则性。一是加强日常工作指导,增强组织生活针对性。二是严格定期检查,做到工作开展有规可依、方案落实责任可查。三是强化重点抽查,随机抽查。对长期不开展组织活动的党支部,要进行批评教育、并提出整改意见。要精心研究和准备好“三会一课”的具体内容,结合党支部工作实际,开展特色鲜明、党建氛围优良的组织生活。不断扩大师生党员参与率,提升党员群体学习党建知识、参与党建工作的积极性、获得感。

(三)因势而新,增强创新性、实效性

加强“三会一课”实效性,要创丰富内容,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其作为“三会一课”重点内容。一是建立激励机制。将“三会一课”实施情况与党建工作考核、党支部考核、党支部书记个人述职、党支部党员发展指标和评优相结合,力促以上率下、整体联动的效应。二是高校党支部要立足实际,实现理论、内容、方法创新,推进党支部常态化发展。如构建“互联网+党建”,促进党建信息化,为党员互动交流、教育引导、党务信息公开、党务工作宣传、网络监督、党群沟通等搭建一系列平台。通过“微党课”,发起“微话题”、开展“微讨论”、组织“微倡议”、倡导“微行动”,引导师生党员参与学习时政热点,增强“三会一课”实效性。

(四)量化考核,体现严谨性、科学性

提升高校党支部“三会一课”质量,要发挥好考核、通报“指挥棒”作用,建立“三会一课”考评体系,从内容上、制度上形成约束力。一是将“三会一课”实施情况作为高校党支部工作考核重要指标。二是加强日常考核。将日常自查和实效考评、评估相结合,建立“三会一课”的工作台账,保证组织生活“有迹可查”。三是严肃组织纪律。党员要按时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无法按时参加组织生活的党员,需要办理请假手续,切实使每个党支部动起来、严起来、活起来。高校党支部要根据实际,建立有效的“三会一课”监督制度,包括过程考核和效果考核,逐级监督,分级监督,体现“三会一课”严谨性、科学性。

结语

高校党支部要积极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使高校党建工作具有科学性、实效性和创造性。高校党支部要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新媒体,把“三会一课”打造成自我磨砺的“熔炉”,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目标,不断贴近基层、贴近群众,精准发力,灵活“三会一课”开展形式。积极提升“三会一课”效果与质量,以增强党组织服务能力为根本,切实提高党支部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三会一课”成为推动改革发展、团结动员群众的“加油站”。

参考文献:

[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7-7-28.

[2]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9.

[3]史国敏.新形势下高校基层党组织职责任务和工作方式研究——以北京市属高校为[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7(3):67-72.

[4]徐珂,徐桂士.“三会一课”制度如何换发“新活力”[J].人民论坛,2016(9):40-42.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彭早 女,1988.06 湖北宜昌人,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第二作者:史恒 男,1986.05 山東泰安人,硕士,研究方向:党史党建,思想政治教育。

该论文系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党的十九大精神研究阐释项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研究——以红色文化教育引领重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三会一课质量
“质量”知识巩固
质量守恒定律考什么
做梦导致睡眠质量差吗
关于质量的快速Q&A
“三会一课”的基层创新实践
“三会一课”落实效果缘何“打折扣”
加强和改进“三会一课”,哪些原则不能丟
“三会一课”:党密切联系群众的“必修课”
“三会一课”制度的渊源与发展脉络
质量投诉超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