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扶贫开发已经进入新的阶段,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已经明确。研讨会上与会嘉宾的发言,也为各地运用草牧业工作经验,继承创新、与时俱进、加强统筹,深化扶贫开发工作,探索产业扶贫的新路径,提供了极有裨益的启示。
“牛羊是最好的割草机。”国家牧草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大动物科技学院副院长张英俊,在报告中,首先表明了自己的观点。至于原因,他总结有三方面:转化效率最高;最节约能源;最环境友好。牛羊肉转化因食用牧草而导致消耗粮食相对较少,相对于刈割加工舍饲饲养家畜而言,放牧饲养转化效率高,节约能源,放牧适当,有利于草地生物多样性保存。
“我们北方研究表明,春夏秋三季连续适度放牧可获得最佳生产力和草地碳固持。”张英俊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张英俊介绍,欧美、阿根廷、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主要通过建立三叶草混播草地,发展高度集约化人工草地放牧系统,实现草畜高效转化。张英俊还介绍了牧草质量,牧草生产经济阈值,牧草生长与经济产量、采食量、增重的关系等,提醒大家:放牧是策略的,是需要技术的。
他认为放牧系统是复杂的,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互作性。生产阶段之间相互依赖,提高某一生产阶段效率的管理有可能降低另一阶段的效率,同时也可能影响其他生产环节的变化。这种关系限制了放牧管理增加系统输出的范围,同时也降低了由于管理不当而导致系统崩溃的危险性;二是渐进性。没有科学、合理的规划与管理,将导致放牧系统生产的渐进损失,如果不及时纠正,生产潜力就会下降并遭受损失;三是季节性。动植物生长和繁殖模式受季节性气候变化影响,造成植物和动物组分之间互作的复杂性。讲到如何进行草地管理时,张英俊特别提到“控制放牧系统”。控制放牧系统:(Controlled Grazing System)指全年有计划的放牧,目的是利用控制放牧家畜采食来达到现有饲料资源的最佳利用。特点呢,有两个:划区轮牧;目标生产。
张英俊列举了我国西南一个肉牛场的划区轮牧方案,最后提到了草地补饲。“草地放牧家畜要进行营养调控,再好的草地也无法满足高产家畜的需求,通过正确的补饲,草地放牧家畜是可以达到舍饲家畜生产水平的,我们国家现在迫切需要草地改良,这是现代高效草牧业发展的前提条件。”张英俊说。
中国农科院草原所所长侯向阳在报告中指出,草牧业是新时代国家战略实施的重要支撑产业。
侯向阳认为草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是:发展的数量和质量均严重不足,质量问题制约更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发展阶段仍处于低水平的初级阶段,不排除产业继续徘徊的可能,急需实现转型。发展的关键技术仍未取得突破,难以保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发展的模式和产业体系亟待构建。
在谈到草牧业发展的道路时,侯向阳说,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草牧业发展道路。一是立足资源(重点是节水节地)。我国大部分地区水资源紧缺,适度开发,尽量避免低效的水搬家,避免与粮食争地。二是立足产业综合发展(以草畜结合为主),就地转化利用为主。立足区情,差异化发展。任继周先生划分七大草业生态经济类型区,有前瞻性,要避免不同区域同质化发展。三是立足传统的草牧业发展道路。我国各地传统农业积淀丰厚,充分挖掘和弘扬不同区域传统的草田结合、草畜结合的经验精髓,在引进创新和研发创新的基础上,发展有区域特色的现代草牧业。
“要走以创新为第一驱动力的草牧业发展道路。”侯向阳认为,转型发展要由“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创新为第一驱动力,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量,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长期战略。关键技术体系的创新体现在:产品创新;发展模式创新;营销模式创新。
草牧业发展的关键着力点,侯向阳认为有这几点:一是做大做强、做精做细主体草业;二是创新发展、倾力打造界面和延伸产业;三是重在结构优化调整,重在产业链系统耦合;四是重在创新引领和创新驱动。
至于像凉山州这样的南方草牧业,侯向阳认为“大有可为”。“重点是模式创新,学习但不照搬国外经验。”侯向阳建议:一是因地制宜发展可大面积推广的草种和种植模式:联合研究筛选确定南方草牧业适宜的优势草种,产业化扩繁牧草种子,试验建立适宜的种植模式,并与大农业结合形成区域草田轮作种植制度;二是建立多元化的种植养殖生产经营单元体系。包括天然草山草坡改良、混播牧草地建植、农闲田种草养畜的“工程项目+公司+合作社”统筹发展模式、“公司+家庭农(牧)场”及联户经营型产业化经营模式等;三是强化草畜配套,加快草食畜牧业转型发展。
中国农科院加工所副研究员王振宇在研讨会上,介绍了我国牛羊肉加工、保鲜产业现状;牛羊肉加工、保鲜存在的问题;牛羊肉加工、保鲜技术现状;牛羊肉加工、保鲜技术趋势等。
王振宇介绍,肉类工业是我国第一大食品产业,2017年产值为1.50万亿。其中,牛羊肉冷链迅速发展。中央和地方政府先后出台多项冷链政策,促进冷链行业发展,颁布《GB/T 28640 畜禽肉冷链运输管理技术规范》;我国肉类产品冷链流通率超过15%,冷藏运输率超过30%。全国有肉类冷藏库1万座以上,冷库总容量720万吨,其中冷却物冷藏量110万吨,冻结物冷藏量610万吨。
王振宇还介绍,牛羊肉是凉山彝族自治州的主要肉类产品。近十年,四川省牛羊肉产量呈逐年递增态势;2017年,凉山州羊出栏319.69万只,牛出栏31.36万头;羊肉产量5.50万吨,增长1.9%;牛肉产量3.63万吨,增长1.2%。《凉山彝族自治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构建河谷种养业带、二半山粮经畜牧林业带、高山畜牧业带“三带”农业发展模式……以优质肉牛、肉羊为主的特色畜牧业;大力发展农特产品加工业;大力推进贫困地区高标准农田和肉牛、肉羊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建立一批“大凉山”特色优质农牧产品生产基地。因此,凉山的牛羊肉产业还会得到进一步发展,他为此提出以下发展建议:
首先,明确定位。一是立足特色牛羊肉,明确重点行业。整合州内外、国内外两种资源,开展牛羊肉领域产学研政银深度合作。二是挖掘优势,设立牛羊肉加工适宜性研发专项。立足区位、资源优势,挖掘凉山州肉羊、肉牛品种、品质优势,打造知名品牌;三是立足优势,明确产业定位。如发展什么样的肉羊、肉牛产业、原料生产、凉山特色屠宰分割等。
其次,优化路径,促进三产融合发展。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出路在融合、重点在加工、亮点在休闲旅游和电子商务、增长点在创新创业”;农业1.0是规模农业,农业2.0是加工农业,农业3.0是信息农业,农业4.0是融合农业;农业+,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实现产业链延伸,价值链提升、供应链重组。
再次,立足新三品,打造新业态。
最后,加大科技创新,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院长白史且,认为凉山发展草牧业,有非常明显的优势:
一是优越的水热条件——光照、水分充足。凉山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对牧草生长非常有利,兼有南方、北方优势,既有北方的光照、又有南方的湿润,发展高蛋白饲草的优势在四川得天独厚。四川省主要牧区县中,凉山的水热资源也是最丰富的。
二是有丰富的草地资源。天然草地3617万亩;冬闲田和轮歇地达287.3万亩,疏林草地大量分布。丰富的土地、草地资源为发展草牧业提供了有利的基础条件。
“传统种植的籽实玉米产量低、利用率低,适宜粮改饲,我们在布拖做的青贮玉米试验亩产可达6吨。二半山区大面积种植籽实玉米,效益差。水热条件适合种植苜蓿等豆科牧草和繁种,我国目前草产品和草种缺口大,凉山在发展草牧业上大有可为!”白史且激动地说。
三是独具特色的地方畜禽资源。有建昌黑山羊、德昌水牛、美姑山羊、山谷型藏绵羊、盐源红骨绵羊、建昌马、乌金猪、建昌钢鹅等;西南区第一个半细毛羊品种—凉山半细毛羊;部分入选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志、取得地理标志。
四是政府重视,有种草养畜传统。1984年,州委、州政府把人工草地纳入“三亩地”(基本口粮地、经果林地、人工草地)建设(出现草地农业系统雏形),加快高寒山区种草养畜的重大决策后,全州人工种草工作有了良好的开端;“九五”草畜“双百万”工程、“十五”草畜“3150”工程和“十一五畜牧富民增收”工程,突出 “草料”这个核心。烟区(地)种草,2004—2009年政府每亩补助7.2元,2011年开始,提高补助至20元。
五是积累了一批草牧业科技成果。培育了一批牧草新品种(品系)。育成了凉山光叶紫花苕、凉山园根、凉牧1号紫花苜蓿、威尼多花黑麦草等新品种(系);探索出了高效种草利用新模式。以“烟—草”、“林—草”、“粮—草”、“经—草”、“果—草”方式,实施间套轮作,实现烟、林、果、粮、经的增产与种草共赢发展的局面。
四川省草科院与凉山州共同打造了“省州县”共建的示范基地。与州畜科所共建攀西草业创新基地(120亩)。主要面向攀西高原重点开展优良草种质资源保存评价和新品种选育,新品种栽培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高寒牧草异地繁种,优良牧草新品种展示示范等工作,是攀西地区牧草及饲料作物研究、草畜转化和农牧民培训的重要平台。
与凉山州半细毛原种场、布拖县政府共建草牧业示范基地(3000亩)。主要面向凉山二半山区重点开展优良牧草新品种筛选展示、新品种栽培、加工利用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草地放牧系统优化、草畜高效转化等工作,是省州县着力打造的草畜转化和农牧民培训示范基地。
在会东县成立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会东分院。受凉山州会东县委、县政府邀请,在会东县成立“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会东分院” ,以阿坝站团队、四川草科院养羊研究所团队和会东县畜牧局相关技术人员为主组成的“会东黑山羊研究所”正式成立,为推动会东县黑山羊产业做强做优做大提供技术支撑。
另外,结合项目开展技术推广和产业扶贫。主要结合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国家科技支撑、国家草牧业试点等项目,在凉山州开展草畜试验示范、技术推广和产业扶贫等工作,为凉山草牧业发展和扶贫提供技术支撑。
白史且认为,凉山发展草牧业存在对草牧业发展重视不够;资源优势未转化为经济优势;科技支撑不足;人才队伍缺乏等问题,因此,他特别提出两项建议:一是优化区域布局,构建草牧业产业体系。立足凉山州不同生态区域的自然资源禀赋和生产条件,充分认识草牧业在凉山尤其是二半山区的重要性,制定草牧业发展规划,构建以“布拖、昭觉等东五县为核心的凉山现代草牧业经济示范区”,围绕草畜配套、种养结合,合理利用林下草地,开展高产优质人工草地改良建设,推行草田轮作,挖掘利用好地方特色畜种,走特色发展之路,发挥草牧业在扶贫攻坚中的作用。二是共建科研平台,提升草牧业科技支撑能力。 出台优惠政策,积极争取与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牧草产业技术体系、草产业科技创新联盟、草学会、龙头企业等合作,共建科研平台,在优良品种选育、高效种养技术研发、生产加工机械研制等方面开展科技攻关,整体提升凉山草牧业科技水平。
中国农大机械学院副院长王德成在报告中,首先提出“开展高标准宜机化农田整治”的概念。他说,我国自然条件差。虽然近年丘陵山区机耕道建设加快,机械通达转移问题有所缓解,但机械在田块内作业难问题没有根本改善,普遍存在地块细碎凌乱、坡多台多埂多、形状不规则现象,机具进地难、作业效率低。这是影响机械化的最大问题。另外,种植制度复杂。丘陵山区同区域种植品种较多、相对规模小,所需要的机械品种多、批量小,企业研发成本高,制造积极性不高,可用机械缺乏;传统的套间作方式多,农艺复杂,所需要的农机化技术也比较繁琐,农机农艺融合难度很大。
但这是可以改变的。王德成举了日本的例子。日本的山地和丘陵约占总面积的80%,但其农业机械化水平却走在世界前列—达到 90%以上。日本从1965年开始,组织实施了长达40年的四期土地改良长期计划,将原为小块、不适于机械化作业的农田规格化,划定标准长100米,宽30米,水平度小于2.5厘米计划,并以兴建水田排灌设施、加强农田道路建设、扩大土地经营规模和田块标准化为目标,为农业机械化创造了条件。
“通过土地流转与土地整治联动重构土地整治工程技术体系,解决山地丘陵区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过程中,破碎化小地块流动,集中、整合为大地块问题,从而破解崎岖地貌背景下农业生产机械化、规模化、产业化难题,并在城乡统筹背景下实现农村建设用地规范有序的再利用和价值释放。”王德成说。
王德成提出,实施全产业链的全程机械化。“聚焦饲草料和牧草生产的7个关键环节,涉及46类机械设备。”他还提出,“选择具有区域优势的适用机型。”他推荐智能化丘陵山区拖拉机——解决丘陵山地拖拉机整机传动与驱动效率低、动力不足、大坡地作业适应性差、智能化水平低、不能满足机组作业多样性需求等技术问题,这将是未来的研究重点。
“凉山州肉牛产业持续发展,成就显著;牛存栏量大,但良种化程度低;农户散养为主,规模化养殖程度低;人均牛肉占有量较高,仍有发展空间;养牛科技支撑不足,科学饲养程度低;肉牛产业科技投入不足,技术、成果产出落后于其他畜禽;龙头企业发展弱,组织化产业化程度低。”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四川省肉牛创新团队首席专家付茂忠,谈到凉山肉牛产业发展现状时说。
付茂忠对凉山肉牛产业健康发展,有自己的思考:
一是构建良种,保证良种供给。其中,他谈到如何实现母本品种良种化。主要途径是扩繁利用好现有优良品种(含培育品种、引进品种等);计划性杂交改良,创制新类群或培育新品种(杂交与品培结合);本品种选育改良,创制新类群(含地方资源、培育品种)。主要措施有两条:一是建立相适应的肉牛良种繁育制种供种体系(育种场/扩繁场/生产场);二是推行产学研无缝对接和实质性合作,突出业主地位,保证计划实施。
二是农牧循环专业化适度规模养殖。“农牧一体化专业化适度规模养殖,推进四个转变。”付茂忠说,农牧结合向农牧一体化转变,实现就地就近紧密循环;农户小微群体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重点发展家庭牧场;小农生产向专业化生产转变,实现副业变主业;个体经营向组织化生产转变,促进产业化发展。
一个场养几个品种或组合?付茂忠给出了答案。数量:一个规模场选1个品种或组合为宜,最多2个;类型:凉山黄牛、西凉杂交牛、安凉杂交牛;取决于目标。牛场饲养规模多大为宜?量力而行,科学而为,别急贪大。繁殖牛场群体结构为:繁殖牛群65%,犊青育35%。
付茂忠重点谈了母牛效益化的养殖模式和各自的优缺点。模式一:农户小微群体养殖模式(传统养殖模式)。可利用草料多,固定资产投资少,成本低,效益较好;生产效率低,户主不断退出;但此模式还将存在一段时间。模式二:舍牧补饲结合适度规模养殖模式。圈舍投资少,放牧为主(流转荒地/草山草坡),成本低效益较好;但农区放牧地难寻,受流转地价格制约。模式三:乳肉兼用牛规模化养殖模式。饲养乳肉兼用牛,优良母牛产奶,公牛和其他母牛育肥;牛奶供应乳制品企业或奶吧,每天有资金收入,有效益;投资较多,要有规模,否则其牛奶企业不收购。模式四:股份制养餐融合模式。农户(贫困户)入股定额分红,业主融资难度降低;规模适度,一产(养殖)三产(餐饮)结合,量体裁衣;秸秆牛粪互换(各得其所),工人来自农户,成本降低;自繁自肥代宰,牛肉餐饮自销,效益很好(1牛变2~3牛)。模式五:业主制农旅融合模式。肉牛适度规模养殖+草蔬种植;自繁自肥代宰自销;开办农家乐,打造休闲观光农业,集餐饮、休闲、住宿一体化的生态农庄;讲好牛故事,宣传牛文化。模式六:企业化肉牛全产业链模式。流转土地种植牧草,“草+牛” 一体化,就近就地循环;链条完善:种草、养牛、屠宰、加工、物流、直销与餐饮;在城市开设冷鲜牛肉专卖店、牛肉体验馆;如东牛牧场、九牛公司、张飞公司等。
“怎样养好牛,做强牛产业?理论学习,实践总结,建立属于自己的成套养牛技术体系;瞄准市场,找准定为,创新合适的产业化融合经营模式。”付茂忠总结说。
西南民族大学青藏高原研究院副院长周青平,在报告中,首先谈了燕麦的生产现状:世界五大洲42个国家,年播种面积平均为1150万公顷。我国播种面积80万~100万公顷,产量达800万吨。五大主产区:华北北部的冀晋蒙燕麦主产区,占全国燕麦种植面积的50%;青藏高原主产区,占全国燕麦种植面积的20%;西北的陕甘宁新主产区,占全国燕麦种植面积的20%;西南的云贵川大、小梁山及乌蒙山区,占全国燕麦种植面积的5%;东北的黑吉辽占全国种植面积的5%。
国内燕麦生产现状。2017年:燕麦种子500万亩;燕麦饲草700万亩;生产种子100万吨;生产饲草350万吨;主要商品草量800万吨;商品草销售量460万吨;草企业合作社700余家;奶业企业401家。
“中国牧草进口量呈快速增加趋势。”周青平列举了一组数字:2016年1~10月燕麦干草进口18.34万吨;2017年30万吨。进口量从2013年开始成倍增加。“随着越来越多的奶牛养殖企业或牧场,对燕麦草饲喂优越性逐步重视和认可,未来国内燕麦草市场需求将快速增加。”周青平预测。
我国燕麦饲草主要布局在华北的河北、内蒙古;西北地区的青海、甘肃;西南地区的四川;东北地区呈现快速发展势头。燕麦饲草主要生产企业有河北:秋实草业、艾禾草业;内蒙古:圣牧高科草原、内蒙古草都农牧、阿旗田园牧歌;甘肃:山丹祁连山牧草、三宝农业科技;青海:贵南丰润草业、青海现代草业、西宁富农草业;东北:龙丹乳业、金地圣一等。
“燕麦是特色粮食作物。燕麦籽粒中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元素、纤维素等含量,均居小麦、玉米、水稻、大麦、高粱、糜子之首;燕麦8种氨基酸组分平衡,赖氨酸含量比其他作物高1.5~3.0倍;燕麦含有其他禾谷类作物不具备的生物活性成分;燕麦可改善人们的膳食结构。”周青平介绍,1997年,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认证:燕麦可降低胆固醇,防止心血管疾病,燕麦可降低胆固醇的成分是B-葡聚糖;而且燕麦中B-葡聚糖能帮助平稳血糖的含量,对糖尿病有益。
燕麦是特色饲料作物。燕麦的茎、叶、秸、稃营养丰富,蛋白质5%,脂肪2%,可消化纤维11%~18%,无氮浸出物44%左右。能提高猪牛羊肉质和牛羊奶质;提高赛马耐力;提高家禽产蛋率。麦类下茬复种燕麦用作饲草,能有效解决饲草、饲料不足等问题;解决麦类生产中存在的“一季有余,效益不高;两季不足,下茬低效”问题。
在谈到燕麦的收获与利用时,周青平说,饲喂高产奶牛,最佳的刈割时期应在抽穗期进行;饲喂普通产奶牛,刈割期可在抽穗期至开花期进行;饲喂干奶牛或育肥肉牛,刈割期可延迟到乳熟后期或蜡熟初期,有利于产量提高。
周青平还谈了燕麦在奶牛日粮配方中的应用。对于日产奶量超过30千克以上的高产奶牛来讲,燕麦干草可以与苜蓿干草按一定比例(如1∶2或1∶1)混合使用,以优化养分结构和降低成本。对于泌乳中期的日产奶22千克以上奶牛,每天使用4~5.5千克的燕麦干草,不使用苜蓿干草,乳脂率达到3.87%~4.01%,乳蛋白率达到3.15%~3.19%。
内蒙古农业大学副校长芒来,在报告中,介绍了内蒙古农业大学“马属动物研究中心”;解读了“蒙古马精神”;国内外马产业发展状况;分析了马产品的开发利用价值;解读了“关于促进内蒙古现代马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今后马业工作的几点建议和意见。
内蒙古农业大学“马队”是全国惟一一家专门从事马属动物科研研究与产业开发的团队,经过17年的努力,已成功建立了使用面积为952平方米的实验室,团队现有6名专任教师,在读博士后1名、博士研究生11名、硕士研究生15名。
“蒙古马精神中蕴含着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中国传统文化品格,体现了草原人民从不向苦难低头,始终持之以恒、百折不挠的民族性格,体现了草原人民英勇奋斗的革命文化。”芒来表达了自己对蒙古马的喜爱。
芒来介绍了世界马品种情况。世界马品种超过300个,其中,著名品种有60个,鲜为人知的温血马和轻型马品种37个、冷血马品种14个、小马品种27个。马百科全书收录了世界169个马品种,其中主要马品种112个、小马品种57个,也有学者统计,马品种有527个。这说明,世界马种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马的全身都是宝,马奶、马肉、马脂、孕马血清、马皮、马鬃、马尾、马胃液和孕马尿等,都是可以带来经济效益的宝贵原料,国内外正在积极开发天然、绿色、营养、保健和医疗性食品等高附加值马产品。”芒来说。
芒来认为,应该加大蒙古马的遗传资源保护举措。他认为,首先,加强马品种保护和改良繁育。一是加强蒙古马等地方品种资源保护。启动蒙古马等地方品种保护工程,全面开展品种资源普查,按照国际标准建立健全马品种登记管理制度。在蒙古马等地方品种集中分布区,建立完善保种场、保护区并建立核心群,开展提纯复壮工作。建立以蒙古马遗传资源为主的基因库,开展蒙古马等地方品种基因测序、马匹质量检测和品种认定工作。争取国家支持,建立蒙古马种质资源信息库和遗传资源动态监测预警体系,使内蒙古成为国家蒙古马等地方品种遗传资源保护和研究中心。二是加快推进马品种培育和纯种繁育。制定马遗传改良计划,科学确定马品种改良方向。发挥地方马优良特性,定向培育产品用马、竞技马、休闲骑乘马、仪仗马、观赏马等专门化新品系。鼓励支持养马大户、专业合作社、马产业龙头企业等,通过引进国外优良专用品种开展纯种繁育和改良,实现高端马本土化目标。在蒙古马等地方品种主产区和有条件的纯血马场,建立完善良种繁育场,健全选育方案,扩大育种核心群规模,增加优质品种供种能力。依托良种繁育场,建立专用马性能测试中心,提升选种育种水平。建立完善马匹改良技术服务推广体系。加强种马进出口管理,科学评价引进种马的生产性能,防止低水平重复引种。
“四川省2016年羊存栏1761.3 万只(其中山羊1383.6万只,占总存栏的78.5%),占全国的5.8%;出栏肉羊1751.38万只(其中山羊出栏1591.3万只,占总出栏的90.7%),占全国的5.7%;羊肉产量26.9万吨,占全国羊肉总产量5.8%。地方品种有10个:成都麻羊、川中黑山羊、川南黑山羊、建昌黑山羊、美姑山羊、古蔺马羊、北川白山羊、板角山羊、白玉黑山羊、西藏山羊。引进品种2个:波尔山羊、努比羊。”四川省畜牧总站副站长李强,介绍了四川肉羊产业情况,他也介绍了凉山州的肉羊产业情况。凉山州2016年羊存栏556.94万只(其中绵羊231.34万只,山羊325.60万只);出栏肉羊314.51万只(其中绵羊出栏120.35万只,山羊出栏194.16万只);羊肉产量5.4万吨,占四川羊肉总产量20.0%。绵羊品种类型由凉山半细毛羊、凉山半细毛羊杂交改良羊(凉山半细毛羊×本地羊)、本地山地型藏绵羊构成,以凉山半细毛羊及其改良羊为主,约占三分之二。山羊主要由建昌黑山羊、美姑黑山羊以及杂种山羊构成,以建昌黑山羊为主。
李强认为四川肉羊产业发展,受到多种局限。一是生物局限。肉羊繁殖力低、生长周期长,生产效率低,山羊又比绵羊生产效率低,绵羊缺乏好的品种;二是土地局限。四川多山多丘的地形,很难较大面积享受平地耕地保护政策,与城乡建设用地统筹增减挂钩;三是草料局限。四川天气高湿高热,草料不易保存,青贮容易发霉,草山草坡资源丰富,利于放牧,不利于大规模种与收;四是市场局限。四川季节性消费明显,山羊肉膻味重,不容易加工,主要是饭店消费,市场价格波动不频繁。
四川目前主要以羊肉汤餐饮方式营销,部分地区有少量的腌腊干羊肉,缺乏能够进入老百姓一日三餐的新产品。肉羊养殖规模小,养殖较为分散,集中屠宰难以形成规模,屠宰生产线闲置,无效益支撑,定点屠宰集中检疫难以实施。羊肉精深加工产业严重不足,代表性产品主要为民间传统产品,产业链上主要加工企业缺乏资金投入,没有技术改造,没有形成规模化、机械化,更没有自动化。因此,李强认为,四川肉羊产业发展思路应该是:
一是市场引领,为市场而生产。李强认为方向比能力重要,方向比努力重要。市场引领就是为市场而生产;为市场而生产就是为交易而生产,就是要追求利润最大化;生产主体为企业、肉羊养殖大户+羊贩子;农区以舍饲为主,牧区放牧加补饲为主;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
二是创新驱动,逐步过渡到现代化生产模式。创新是指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包括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融资创新、销售模式创新等。
三是高效主导,提高行业整体生产水平。在现有传统肉羊生产基础上,逐步发展为以舍饲、多种新技术应用,以羔羊肉生产为主要模式的现代肉羊产业。不同性别、不同饲养阶段肉羊的科学饲草料配方技术,饲养管理技术,不同生长阶段环境控制技术,早期断奶技术、集中发情技术,人工授精技术等。
四是提倡多元,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多元化、有目标的生产;多元化也要以高效为基础。
“开拓市场,这是肉羊发展的终极目标。”李强提出,降低种羊生产、肉羊养殖、产品加工等环节的生产成本;提高优质肉羊的养殖比例,提供质优价廉的羊肉产品;针对主要消费群体,开发多元化的肉羊终端消费产品。开发能进入老百姓一日三餐的羊肉产品;加大对羊肉精深加工产品的开发;开拓和利用广东、海南、福建等南方市场;加大宣传,政府和企业都有责任,方向由政府主导,逐渐转向企业主导。
“山区发展草产业,是广大山区土地资源整合再利用的有效措施;是山区扶贫攻坚和持续脱贫的有效措施;草产业的发展必将推动现代草食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饲草加工团队负责人郭旭生,认为山区发展草产业意义重大。但是,他也认为山区草产业发展,限制因素也很多:地块小;地形复杂;规模化、机械化程度低;草产业技术相对落后;干草加工调制困难。
郭旭生认为,山区草产业发展方向,是适度规模青贮饲料产业;山区青贮饲料产业发展模式,有家庭牧场青贮饲料发展模式;农户(饲草种植合作社)+养殖大户池贮发展模式;专业化青贮饲料生产龙头企业带动模式;农牧型农民专业合作社。
山区草产业出现了一些新型经营主体。比如,专业化饲草加工企业。专业化饲草生产企业为养殖企业提供优质饲草,实现双赢,并推动了草畜产业的发展,实现了草畜一体化发展模式;专业化饲草种植农村合作社。流转土地或以土地入股的方式,由当地专人负责种植,开展与饲草加工龙头企业的订单种植发展模式;专业化饲草种植、收获农业机械农村合作社;草食畜养殖农村专业合作社,分散养殖,统一管理,统一销售,抱团发展;观光牧场。流转已退化的紫花苜蓿种植基地,开展放牧奶牛养殖、观光、有机牛奶生产、土特产饮食等为一体的观光牧场。
郭旭生还以全株玉米青贮为例,讲解了青贮饲料生产关键技术。一是选择适宜的青贮方式;二是适时刈割;三是适宜的切短长度;四是适宜的干物质含量;五是正确选择和使用青贮添加剂;六是良好的密封条件等。“装填完成后的3~4天内,如果不能阻断外部空气进入青贮容器内,将出现丁酸发酵;因为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好氧性细菌的大量增殖,乳酸菌活动会受到抑制,pH值不能降低;然后进入厌氧条件后,丁酸菌就会增殖,产生劣质青贮饲料。” 郭旭生提醒大家。
郭旭生最后介绍了优质青贮饲料制作的普遍原则:适宜的饲草刈割时期;适宜的DM含量;正确选择和使用青贮添加剂;青贮池或青贮堆的设计确保青贮料取喂速率高;确保青贮料适宜的紧实度或装填密度;使用高质量的塑料膜密封青贮料;取料时确保青贮料面平整。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讲师王炳,在《牧草青贮加工与利用在种养循环中的重要性及研究视角》报告中,介绍了草畜一体化-种养循环;饲草与农作物秸秆加工利用方面(牧草和农作物秸秆青贮加工与利用效率);牛羊健康养殖方面(牧草类型与加工方式在反刍动物应用);种养结合方面(关键营养素迁移规律;牧草选择)。
讲到饲草与农作物秸秆加工利用时,王炳说,可以借助青贮等微生物发酵技术,提高较难利用营养素如纤维素、木聚糖、木质素等的可利用价值;利用青贮发酵微生物和发酵条件,降低较易分解的营养素如干物质、淀粉、糖源、可溶性氮等在青贮发酵过程中的损失;借助青贮等微生物发酵技术,利用筛选的特定微生物降解抗生素、农药、重金属、霉菌毒素等有害源,保证动物饲料的安全。
牛羊健康养殖方面,他认为要注意:一是牧草类型与加工模式对瘤胃微生态和瘤胃发育影响;二是牧草类型与加工模式饲喂下,反刍动物瘤胃健康与动物生产和畜产品品质关系探究。
种养结合方面,王炳强调要注意物质和微生物迁移规律。他列举了不同氮肥甜高粱青贮质量评定与动物生长代谢关系:根据甜高粱的种植施肥需要,设计不同氮肥的施肥梯度,研究不同氮肥浓度的条件下,记录甜高粱的生长情况。然后对甜高粱进行补充植物乳杆菌、布氏乳杆菌等添加剂处理下的青贮制作,评定青贮过程中碳和氮的转移和损失情况。后续针对青贮质量进行青贮品质和瘤胃发酵特性的评价,并选择饲喂育肥反刍动物,研究其对动物瘤胃蛋白质降解和微生物蛋白合成、AA代谢和氮排放情况的影响。
草畜一体化模式下的草饲研究视角,王炳认为应该是:如何让优质牧草产量提升;如何让牧草更优质、营养更均衡;如何让牧草更易于动物利用;如何让草饲动物更健康;如何让草饲动物品质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