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畜禽粪污处理利用的几点思考

2018-12-28 09:46:40窦学娥山东省临朐县畜牧技术推广站
中国畜牧业 2018年23期
关键词:粪污资源化废弃物

文│窦学娥(山东省临朐县畜牧技术推广站)

当前,国家及社会方方面面对环境保护生态安全问题日益重视,粗放的生产生活方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特别是当前畜牧业的发展,在为人民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畜产品的同时,畜禽粪污等废弃物由于处理或利用不当而带来的生态环保问题日益凸显。虽然无论是在畜禽废弃物处理利用设施还是技术服务方面,我们都投入了很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也取得了不小成效。但总体来看,还面临着管理粗放,各种技术不能很好运用等一系列问题,在此仅从农村畜禽粪污处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谈一下自己的思考。

一、问题分析

1.种养脱节。随着改革开放,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在激发了广大农民农业生产积极性的同时,在种植养殖方面个别基础设施由于生产方式、资金等方面的限制,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种植业、养殖业相对独立经营,种植业、养殖业及环保等管理技术部门细化分工,各司其职,在实际生产和工作中难以做到有效协调和沟通,使得种养结合方面的以地定畜、土地整理、测土测粪配方施肥、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等技术难以有效实施。

2.法律法规不健全,执法不严。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自2006年7月1日起实施)在“第四章 畜禽养殖”相关条款中对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在畜禽粪便、废水和其他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设施、设施运转、污染物排放等方面都有明确要求,但在“第六章 质量安全保障”和“第七章 法律责任”均未提及相关方面违规违法的监管处罚单位、方法和标准,客观上也导致了相关管理部门或执法人员在违规违法管理处置方面处于两难境地。

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自2008年1月1日起实施)“第二章 动物疫病的预防”相关条款对动物饲养场(养殖小区)和隔离场所、动物屠宰加工场所以及动物和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场所的动物防疫条件中污水、污物、病死动物、染疫动物产品的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备和清洗消毒设备、运载工具、动物诊疗等方面都有要求。“第七章 监督管理”“第九章 法律责任”对监督管理机构及违法违规方面都有明确规定,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往往由于种种原因造成证件审批、日常监管等方面有法不依,执法不严问题依然存在。在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规划、建设及备案等事宜上对畜禽粪污处理配套设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等场所粪污处理设施不完善,处理制度不健全,处理技术不规范,畜禽生产过程中废弃物随意乱扔、随处倾倒、随处堆积现象时有发生,对周边环境造成了不利影响。

3.各项既定的管理办法、技术规范及标准要求等落实不到位,难以得到有效实施。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现代化水平大多还处于初级阶段,有些地方标准化规范化程度还比较低。部分养殖户或种植户凭经验自行处理粪污等养殖废弃物,田间地头露天堆积发酵粪污现象时有发生,粪污处理极不规范,粪肥制作检测技术不到位不配套,以致肥效及生物安全性很难保障。

针对畜禽养殖污染,我国先后发布了《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HJ/T81-2001)、《畜禽养殖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设计规范》(NY/T1222-2006)、《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粪便无害化卫生要求》(GB 7959-2012)等技术规范和标准要求,但由于各行业各部门分工不同,彼此独立,在实施过程中难以有效结合,致使各项技术规范标准难以真正得到落实和实施。

4.技术服务指导不到位,粪污等废弃物处理方法运行效果不佳。

“一控、二分、三防、两配套、一基本”粪污处理方法还局限在粪污产生、收集、储存环节,对防臭气及对粪污进一步资源化利用缺乏因地制宜切实可行的办法。一些规模化养殖场建设的生态发酵床、生态养殖、沼气等有关粪污处理利用模式,由于后期技术服务跟不上或者运行成本高等原因,导致无法运行或运行效果不佳。

当前还缺乏专业大型有机肥或粪污资源化利用企业,各方利益机制难以协调,个别依托规模养殖场建立的粪污处理设施以往发展多靠政府投入政策性支持资金来维持设施运行,难以形成有效的自供给良性循环机制,如何使企业在粪污资源化利用方面的投入与产出达到经营层面的盈利还需要很多的措施和方法。

二、对策

1.加强宣传引导工作。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介绍畜禽养殖污染的严重性、危害性以及防治的迫切性,普及防治畜禽养殖污染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介绍畜禽养殖污染的技术方法和服务机构,介绍身边成功典型等等,营造全社会关注防治畜禽养殖污染的良好氛围,增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针对性、有效性和长期性,提高全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2.各相关业务主管部门加强沟通协调,真正将各项粪污处理利用检测技术落到实处。业务主管部门与企业增强政策互信,环保、农业、畜牧在目前机构状态下,合理分工,各负其责,加强沟通协调。比如环保部门注重粪污处理技术标准、粪肥检验检测技术的普及推广宣传和实施工作;农业部门负责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在土地整理、不同作物营养需求、测土测粪配方施肥的基础上,改进粪肥发酵制作工艺,促进订单有机肥生产,合理促进有机肥使用;畜牧部门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加强粪污日常监管,通过源头控制、干清粪等方法尽力达到减量化,加强粪污综合处理技术学习、推广及培训工作,必要时与环保企业联合,通过粪污资源化利用设备租赁、联手举办培训班等方式,发放宣传册、技术操作规范及样板示范处理模式现场观摩等方法,提高全员劳动生产力。

3.因地制宜,采用切实可行的可持续畜禽粪污资源化处理模式。

普及粪污处理技术规范及达标排放标准,使广大养殖户及畜产品加工企业充分认识粪污等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性,针对不同规模、不同饲养生产模式的企业因地制宜,采取切实可行的环保生态节能可持续的处理模式实现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在现阶段,中小型畜禽养殖场在“12321”基础上以堆沤发酵就近还田为主;大中型畜禽规模养殖场和养殖专业合作社、社会化服务组织以加工生产有机肥为主;通过引进技术服务团队改造盘活现有大型沼气和生物天然气设施,实现能源化利用。这里最关键的就是要加强处理后的粪肥及污水控制项目检测工作,达到《畜禽养殖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要求;同时搭建好畜牧业和种植业相对接的平台,为资源化处理合格粪肥提供消化途径。

有机肥生产企业提高生产技术水平,统筹协调县域范围内各畜禽粪污产生情况,通过牛粪、羊粪、禽粪及猪粪等合理配比,改进发酵工艺,改进制粒工艺,依据不同需肥植物改进配方,使生产出的有机肥具有卫生达标,肥力适中,肥效释放可控,便于机械化操作等符合现代化生产需要的特点。

4.加强法律法规宣传执法力度,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各业务及行政主管部门在畜禽养殖规划、执照证件办理、备案管理等方面严格依法依规办理;对违规乱排、不规范运输使用畜禽粪污者主动排查,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必要时向社会公开,对违法违规行为起到警示作用。动员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设立有奖举报方式方法,增加执法透明度和覆盖面。

5.完善体制机制,引导有资金、有能力、有责任感的社会力量参与农业转型升级事业。借鉴“互联网+生态农业+产业金融”等优势整合的云养殖模式和已成功的运行发展经验,发展一批适合当地的“生态养殖、食品加工、清洁能源、有机肥料、订单农业、生态种植”循环低碳绿色生产示范工程,逐步提升我国农业总体发展水平。

畜禽粪污等废弃物综合治理涉及部门多、面广,目前在实际工作中要严格落实和明确养殖企业的主体责任,政府可以在政策、资金以及技术方面提供支持,项目资金坚持“先治理见成效再奖励”,加强事后监管,杜绝短期投机行为。目前,很多畜禽粪污处理方法刚达到无害化基本要求,应以实现资源化利用为根本目的。粪污资源化利用应该是养殖户、种植户自愿主动完成,由市场主导,社会资本参与,形成可持续运行的商业模式,这是做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必由之路。

猜你喜欢
粪污资源化废弃物
磷石膏资源化综合利用任重道远
制造了全世界三分之一废弃物的产业
英语文摘(2022年6期)2022-07-23 05:46:26
人造石行业固废资源化处理及综合利用概述
石材(2022年2期)2022-05-25 13:04:14
猪场每天利用粪污发电1.8万度
今日农业(2021年20期)2021-11-26 01:23:56
常用畜禽粪污清理收集设备简介
新型医疗废弃物焚化舱
电子废弃物
世界博览(2020年19期)2020-10-30 10:02:46
规模化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技术
今日农业(2019年16期)2019-09-10 08:01:36
污泥的处理及资源化利用
“废弃物”中有孩子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