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研究

2018-12-27 02:03戴璐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45期
关键词:教育体系体系建设创新创业

戴璐

【摘要】由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已渗透到多个领域。高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互联网背景下,建立完善的创新创业体系有助于提升教育的效果。

【关键词】互联网 高校 创新创业 教育体系 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5-0006-02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是国家进步的动力,创新创业是社会经济增长的强化驱动力,因此有必要在高校强化创新创业教育,高校通过强化创新创业教育有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要注重创新创业教育的体系建设,以提升教育的效果。

1.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和意义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推行要以创新能力的培养为载体,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造性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建设跨专业协同创新的创新创业空间,开展系统的训练、以成果为导向的项目实践和常态性的交流活动,让学生成为梦想的实现家。相较于美国高校,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目前创新创业教育在国内外都属于研究热点。

1.1传统教育模式及教育体系的阻滞

1.1.1 教育思想的转变

高校要主动适应时代的发展,对学生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教育的出发点不是以获取利润为目标,而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热情,这种原动力有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所以,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要结合青年学生的特点,以调动学生的“双创”热情为出发点,转变原有的教育思想,向学生传授创新、创业的基本思路。教育思想要实现从“教”到“学”的转变,突出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特点,激发学生的“双创”热情。

1.1.2教育方式的转变

创新创业教育可以增强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与社会交往能力,更加突出多元化的通识教育,所以教育方式也会发生相应的转变。教学内容消除了原有教学方式中以学科为主的局限性,取消了必修课和选修课之间的差异,让学生从实际出发自主选择,从而增强了教育的主动性和实践性。

1.2学习内容要重新构建

创新创业的突出特点体现在创新,原有的课堂教学已不能适应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对学生的教育要更加突出实践教育。学生的学習方式不再局限于被动的接受课堂知识,教师要教会学生在探索实践中完成知识的积累,要结合自己的设想,主动进行实践,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实践中提升创新能力。教学内容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并结合学习目标,通过实践完成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的转化,在社会参与的过程中提升个人能力。

2.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存在的问题

2.1学生对于创新创业缺乏主动性

当前,部分高校学生缺乏创新创业的主动性。许多学生对于日后的就业方向选择比较传统,对于求职工作更看重稳定性和舒适性,缺乏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许多学生安于现状,没有创新精神,没有创业意识,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大部分学生的择业理念还停留在“铁饭碗”阶段,不敢也不愿主动创业。在互联网背景下,创新创业有了更多的机会,但是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市场适应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

2.2高校教育没有结合创新创业教育

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创业教育可以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核心内容是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由于当前社会发展急需创业人才,因此高校非常重视创新创业教育,但是部分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还没有建立起完整的体系。

2.3高校缺乏专业的创新创业教师队伍

高校要结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变化,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在教学中增加有关创新创业的内容,并将这些内容融入到具体的教学中。教师的素质是保证创新创业教育效果的关键,所以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也要有创新创业的意识。当前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由于缺乏创业的经验,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只能停留在理论的讲解,教学效果难以保证,因此教师要注重提升个人的创新创业素养。

3.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如何强化创新创业教育?

3.1 专业技能原则

创新创业教育要结合专业教育。高校要采取多种措施提升学生的综合技能,学生在学习期间不仅要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互联网思维和能力,这是当前大背景下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前提。所以高校要顺应社会和时代的需求,改革相应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要突出实践性,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增强专业技能。

3.2 整体性原则

创新创业教育要注重教学方式的整体性,这是综合素质提升的要求。综合素质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学生不光要有相应的专业技能,还要有良好的品德,健全的身心,和勇于创新的精神,这些都是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高校对于学生的培养也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比如借助多媒体、微课等形式丰富教学内容,这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将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紧密融合。

3.3校企合作原则

部分高校针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采取了校企合作的方式,从实际效果来看,这种方式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这种方式将部分课堂教育转移到了企业,学生在企业的实际操练中可以逐渐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这种方式的最大优势在于和实践紧密结合,也是将来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比如学校可以和互联网公司合作,帮助学生创立互联网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有助于提升创新创业的效果。

3.4关联性原则

学生创新创业素质的提升涉及多方面的内容,需要系统谋划,科学安排。创新创业教育要针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近年来,创新创业教育有了许多新的变化,许多学校开展了线上、线下共同教育的方式,这种方式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创新发展。由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创新创业还可以通过手机平台得以实现。比如借助微博微信,可以发挥网络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信息量大等特点,全方位满足学生的创业需求。

3.5模块式原则

模块化方法是互联网条件下创新创业教育的新方法。模块化方法是在教学改革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在具体实施中可以将相关的教学内容依据功能和特点重新排列组合。新组织的模块可以结合创新创业的要求,课程模块可以选择有代表性的教学内容,教学中可以依据教学目标选择不同的模块,实现自由式的组合。模块化的教学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和创新创业教育的特点,通过目标分析,实现模块的最优组合。

结束语

当前,对学生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已经引起了广泛的重视,高校要探索符合中国高校特点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从课程设置、专业指导、实践体验、培育孵化等多方面入手,注重激发学生的内在兴趣,释放潜藏的创新意识,突破界限融合多学科知识,通过创新创业过程的历练,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并结合当前互联网的特点,构建出新型的教育模式,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马玉林.试论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10):102-103.

[2]孙新敏.“多元化,立体式”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6(4):104.

[3]王雪飞.基于“互联网+”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策略研究.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7(2):151-152.

猜你喜欢
教育体系体系建设创新创业
唐山高新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建设农业政策性信贷担保体系应注意的问题
关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职院校建设中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