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梦洁
【摘要】井冈山精神作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结晶,对中国革命产生了积极作用。在当今中国发展依然有着很大的借鉴作用。本文探讨井冈山精神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所能够发挥的作用,产生的价值。
【关键词】井冈山精神 当代 价值 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5-0002-02
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备受打击,但是中国共产党没有被打倒,而是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道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井冈山精神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井冈山精神。全国各族人民要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永远朝气蓬勃的未来。”[1]
一、井冈山精神的形成及内涵
(一)井冈山精神的形成
1927年,正当北伐战争向前推进时,国民党反动派蒋介石、汪精卫等人叛变革命。中共中央决定在1927年8月1日在南昌举行起义。南昌起义后,共產党在汉口召开“八七会议”以清算在南昌起义前后党内的错误,并指出:“我们党公开承认并纠正错误,不含混不隐瞒,这并不是示弱,而正是证明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力量。”[2]
八七会议后,毛泽东等人决定举行秋收起义。起义失败后,毛泽东否定了师长余洒度“取浏阳直攻长沙”的错误意见,做出了向萍乡退却的决定。[3]毛泽东决定引兵井冈,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二)井冈山精神的内涵
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初期,形成了艰苦奋斗、支部建在连上以及士兵委员会的精神。江泽民在2001年将井冈山精神总结为:“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
1.坚定信念,艰苦奋斗
坚定信念是井冈山精神的灵魂。共产主义理想和坚定不移的信念是井冈山军民一切力量的源泉。[4]中国共产党及根据地遭受了较为严重的打击和围剿。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不同的理想信念,决定着不同的人生追求和思想境界。[5]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成为中国革命能够成功的重要保证。
国民党对井冈山根据地进行了严密的经济封锁。毛泽东在根据地内号召群众进行大生产,活跃根据地的经济发展。依靠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红军终于迎来了胜利的曙光。
2.实事求是,敢闯新路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活的灵魂。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的具体情况相结合,找到了适合中国情况的革命道路、形式和方法。[6]
在大革命失败以及国内白色恐怖氛围的笼罩下,共产党人没有一味地盲从错误指示,探寻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随着实践的发展,毛泽东总结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根据地建设经验以及革命理论。
3.依靠群众,勇于胜利
在井冈山斗争时期,贴近群众,始终为了群众的思想便初步显现。毛泽东首先颁布了土地法,拉近了农民同共产党人的距离。为建立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毛泽东颁布了“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密切了群众同人民军队的联系。正因为共产党人时时将人民群众放在第一位,红军在井冈山得以保存实力。
二、井冈山精神的当代价值
大国崛起于精神,如果没有精神支撑,一个国家的经济繁荣不会走出很远,更难以真正崛起。[7]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和开天辟地的探索,这些探索和斗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篇,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光辉起点,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胜利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8]
(一)井冈山精神的政治价值
井冈山精神中所蕴涵的政治价值在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去思考以及运用,对我们今天的政治生活依然有着较大的影响。
1.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变革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我国目前处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和社会和谐的中国梦必须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作用。
毛泽东曾说:“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9]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的联系,才能在执政过程中不断发展前进。
2.增强干部党性修养
井冈山精神的政治价值主要体现为传播政治意识,引导政治行为,造就政治人才,和谐政治关系,推动政治发展。[10]
新时期,中国社会不断发展,生活条件以及执政环境都较之前更加优越。党员干部容易迷失方向,忘记自身的使命和任务。用井冈山精神来教育和引导党员干部不忘初心,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的实现做出贡献。
(二)井冈山精神的经济价值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途径。
1.井冈山精神保证社会生产的方向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但是经济领域中也出现了较多乱象:市场诚信缺失,食品行业“脏乱差”,拜金主义等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在社会中横行。
井冈山精神产生于极度艰难困苦时期。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利用井冈山精神来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同时对市场经济的参与者进行井冈山精神教育,使其对自身从事行业有更加深刻的理解,能够更加积极地投身到市场经济的发展中。
2.井冈山精神推动生产力发展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设时期,国民党对根据地实行了严密的经济封锁。我党根据实际情况,自力更生地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
中国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培育社会主义生产者的自力更生、不怕困苦的精神,有利于解放社会主义生产力,同时抑制市场经济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三)井冈山精神的文化价值
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文化是它特有的历史创造积累和精神记忆,是它特有的生存方式。井冈山精神作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实践中产生的革命文化,其中所蕴涵的文化价值依然能够使我们从中汲取营养。
1.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纷繁复杂的思潮在我国的社会领域交织。面对这一情况,我国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井冈山精神作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精神结晶,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如今,我们应汲取经验,做好文化宣传工作,宣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抵消西方腐朽文化以及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文化对我国社会的影响。
2.指引现代生活方向的方向
欲灭其国,先灭其史。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能够使人们更加确定自己的生活将去往何方,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奋斗。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能够使人们对于中国的历史有更深的了解,形成更加适合社会发展和自身发展的价值观。
三、如何实现井冈山精神的价值
井冈山精神具有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价值,因此,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充分发挥井冈山精神的价值,使其能够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发挥作用。
(一)加大对井冈山精神的研究力度
井冈山精神的价值不可否认,但是弘扬井冈山精神不能“吃老本”,我们必须不断加强对于井冈山精神的研究,深入挖掘新的内涵。
随着社会的发展,井冈山精神中的部分内容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组建专业的研究队伍,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历史以及中国共产党在井冈山时期的政策进行研究,不断寻找新的支撑点支持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工作。
毛泽东曾说:“中华民族不但以刻苦耐劳著称于世,同时又是酷爱自由,富于革命传统的民族。”用井冈山精神教育人民,培育人民群众的改革精神,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发展的中国道路。
(二)充分发挥高校、党校等教育基地的教育主阵地作用
1.在高校大力传播红色文化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讲到:“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办好我们的高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
高校应紧抓学生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定期组织学生学习最新政策和思想。利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新媒体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培养。同时,在校园中加强红色文化传播等校园文化硬件,使红色文化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思想产生影响。
2.利用党校对党员干部进行教育
党校是我国党员干部的主要学习活动集中地。利用党校的中介作用,在党员干部中定期开展红色文化学习活动,进行党员干部忠诚教育和党性教育。
作为一名党员或者干部,必须对我党的历史有深刻的了解和学习,从历史中学习党的宗旨和原则。定期组织党员干部进行理论学习,对党员干部进行集训,不断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同時,组织党员观看爱国主义教育电影等影视节目,利用人们乐于接受的方式对党员进行教育。
(三)充分利用网络等新媒体渠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深刻改变着舆论生成方式和传播方式,改变着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
井冈山精神作为一种文化,传播手段必须要与时俱进。牢牢掌握网络这个最新的主阵地,使人们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加深对井冈山精神的理解,让红色文化能够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同时,实时监测网络思想动态,及时处理有害信息和腐朽信息,在网络中掌握话语权,引导人们的思想方向。
(四)大力发展井冈山红色旅游
随着经济的逐步发展,人们对于生活的要求不仅限于吃饱穿暖,而且有更高的精神境界的追求。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不仅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而且能够弘扬井冈山精神,使游客能够受到井冈山精神的熏陶。
井冈山有较为完整的景区基础设施,发展红色旅游可以加深游客对井冈山历史的了解,在游览的时候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坚信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和方针,增强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信心。
参考文献:
[1]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3-18.
[2]中共中央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中央档案馆编:八七会议.[M].第七页.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6年版.
[3]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党史资料征集编研协作小组、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编.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上[M].第44页.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6年版.
[4]廖晓军、孙忠建主编.弘扬井冈山精神,永葆党的先进性[M].第6页.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5版.
[5]廖晓军、孙忠建主编.弘扬井冈山精神,永葆党的先进性[M].第26页.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5版.
[6]邓小平文选.第3卷[M].第37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7]公方彬.大国崛起于精神[J].人民论坛.2013(4).
[8]张泰城.井冈山精神[M].第1页.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7年版.
[9]《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第790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0]梁彩花.论井冈山精神的社会价值[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5).